还看今朝(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895

  上一次沙正阳回来,焦阳就和沙正阳联系过,而这次去华阳,郭业山也和他交代过。
  焦阳是郭业山比较欣赏的干部,在郭业山离开之前,把焦阳安排到了双林担任副乡长,只是郭业山在银台的根基还是稍显薄弱了一些,现在朱凤厚在银台很强势,贾国英和石国锋都显得很低调,齐云山、谭秋兰、桑前卫、尤哲几个人在县里很活跃,也很得朱凤厚的信重。
  桑前卫并没有因为县委书记的易人而失势,相反,朱凤厚很器重作风务实且思路也很开阔的桑前卫,桑前卫也只用了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就赢得了新任县委书记的信重。
  知道沙正阳回银台要去见桑前卫,所以郭业山也很含蓄的给沙正阳提了提,沙正阳自然心领神会。
  郭业山和桑前卫关系很一般,但知道沙正阳和关系莫逆,郭业山对此倒也不在意,相反还希望能够通过这层关系来帮焦阳一把。
  “嗯,焦阳不错。”桑前卫也略微知道一些,点点头。
  “沙主任,那我是不是可以托您安排我老家父母官走走后门啊?”卢雅的声音恰到好处的在门外响起,高挑苗条的身影出现,也是一脸笑容,“桑县长,我来了。”
  “哟,卢主任,好久不见了,气色很不错嘛,是不是工作很顺心啊?”沙正阳也挥手打了个招呼,笑着道。
  “再顺心也不及在你麾下工作时心情舒畅啊。”卢雅很会说话,坐下之后笑逐颜开,“香城县委l书记和县长与沙主任很熟?”
  “哦,还真有事儿?”沙正阳知道卢雅是个懂分寸知进退的人,也不在意,“书记郭太华我不是很熟悉,但县长郑国忠我比较熟悉,前段时间和他联系两次一起去南粤那边招商引资,同居一室,还算比较投缘。”
  “没,没,我就顺口一说。”卢雅微笑着摇摇头,“我就琢磨万一哪天真的我们要回宛州呢,到时候也算是有个可以投靠的对象啊。”
  沙正阳瞅了对方一眼,觉得对方似乎话里有话,但是这种场合下也不好多言,只是笑着摇摇头。
  很快焦阳满头大汗的出现了,显然是觉得领导都到了他才到,有些紧张,连连解释。
  “不用说了,焦阳,你在乡里工作回来还有那么远,怎么可能像机关里那么准时?”桑前卫却是毫不在意,“坐吧,今儿个正阳回来请客,叫上几个熟人,一起小聚。”
  焦阳也相当健谈,见桑前卫很随和,很快就丢下了先前的拘谨,迅速融入到了场合里来,看得沙正阳也连连点头。
  看得出来这家伙在宣传部和双林乡这段时间的打磨锻炼还是很有效果的,人的气质都有很大变化提升。
  焦阳下派到双林担任副乡长之后,分管农业这一块工作,这段时间都在走村串户,进入状态很快,和桑前卫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话题,而桑前卫显然也很喜欢在这种气氛下探讨工作,两人谈得非常合拍。
  而沙正阳也和卢雅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开发区这大半年来只能说差强人意,萧规曹随都算不上。”卢雅脸上浮起一抹不太满意的神色,“不过总算是占了先手,现在还过得去吧。”
  “前期做了那么多基础性的工作,难道你们就没有后续跟进推动招商引资?”沙正阳有些不解,“现在都是你追我赶的时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朱伟忠再是蠢笨,也不至于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吧?”
  “怎么不明白?”卢雅脸上浮起一抹讥讽的笑容,“招商引资这一块工作室他在负责,赴南粤那边招商引资我们也搞了,但去的都是各乡镇党委书记,大家都是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态去,走一趟,开开洋荤,能有多大效果?但他在这些书记镇长们口中的口碑却大幅度上升了啊。”
  沙正阳摇了摇头,不好再说,再说就容易被人视为自己是针对朱伟忠了,倒是显得自己小鸡肚肠。
  “好在朱书记来了之后,局面有些改变,我看朱伟忠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段时间工作积极性蛮高的。”卢雅继续道:“他又准备赴长三角地区去招商引资,估计这一次得要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做了。”
  朱凤厚不是可以糊弄的人,朱伟忠估计也是觉察到了这一点,这位本家书记可不会因为同姓就对你另眼相看。
第164章
基层工作,路径探索
  银台的发展论理应该因为朱凤厚这个思想开放作风强势的县高官到来而有所改观的,尤其是东方红集团改制上也很大程度的激发起了东方红酒业、自然堂水业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但是贾国英和石国锋这些本地出身的干部却显得有些淡然,双方在发展观念上的融合还有分歧。
  尤其是贾国英作为县长,他的态度更直接决定了未来银台发展的快慢。
  在这一点上沙正阳觉得银台的情形和宛州倒是有些相像,但是毫无疑问林春鸣的手腕要比朱凤厚更娴熟艺术。
  明永昌、叶和泰悄然无声的融入,王挺的倾向性的日渐显现,这都使得冯士章和唐华都不得不认真考虑自己的态度,再加上还有钟广标这个活力十足的大将支持,还有沙正阳这个急先锋在前面冲锋陷阵,宛州的局面已经破局在即。
  从和郭业山的言谈中沙正阳就能了解到有些,虽然齐云山和谭秋华这两位表面上对朱凤厚的工作很支持,但是实际上这两位却隐隐有“自拥山头”的味道。
  齐云山和谭秋华的走近直接影响到了朱凤厚作为县高官的影响力,而还有一个和谭秋华关系很不错的赵嵩,使得这三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朱凤厚赢得主动权的力量。
  事实上沙正阳也是通过曹清泰提前和赵嵩进行了沟通,获得了赵嵩在东方红集团股权改制上一事上的支持,又和郭业山专门沟通过,请他帮忙斡旋,东方红集团的改制才算是在县委常委会上获得了通过,否则这样一件大事,没有那么简单,起码他知道齐云山和谭秋华以及石国锋这三人在这一个问题上就是坚决反对的。
  在这一点上林春鸣就比朱凤厚强不少,润物无声的获得了叶和泰的认同和支持,当然这也和省委的强力支持下有很大关系,但这一步走稳,加上钟广标的到来,就让林春鸣在宛州的局面打开了。
  在沙正阳看来,朱凤厚要想摆脱掣肘在银台做一番事业出来,那么就必须要掌握认识主动权。
  要么把齐云山挪走,让桑前卫来接任齐云山的管党副书记位置,要么就得把谭秋华调走,让尤哲或者罗冕来接替组织部长位置。
  只要这两步走走好任何一步,他就能赢得主动权,而如果两步都能走到,那就不必多说了。
  就在焦阳和卢雅找到经开区一家脱水蔬菜企业有意落户而需要寻找蔬菜生产基地这个话题时,沙正阳和桑前卫的话题显然更具私密性。
  “我建议你可以到宛州经开区去试一试。”桑前卫把身体靠在太师椅上,“我知道你在市委办林书记很看重你,但是长期在机关里呆着会限制你的思路和能力发挥,实际上你完全没有必要在市委办呆超过半年。”
  这种很有点儿复古气息的中式餐馆淘了一些古色古香的明式家具,当然更多的是仿制,在银台这个县份上就显得有点儿独特了,所以赢得了不少喜好附庸风雅的客人,沙正阳觉得自己这一拨人都算。
  “宛州经开区的情况很差,甚至比银台经开区都逊色许多,就和一年多前的银台开发区一样。”沙正阳沉吟着,“去又得重头开始,我发现好像我每次都容易被人当做消防队一样去扑火堵漏。”
  “如果你真的在领导心目中赢得了这样一个位置,那正阳你前途不可限量。”桑前卫大笑起来,“这说明你成功的赢得了领导的高度信赖,认为你可以担当任何重点和难点工作,这比金字招牌还硬!”
  “呵呵,桑县长,这个金字招牌可太累人了。”沙正阳连连摇头。
  “你年纪轻轻,不去干这些难事苦事,难道还要等我们这些老头子去干?”桑前卫嘴皮子一翻,“看看人家卢雅和焦阳,是想要这种机会还得要争取呢。”
  吃完饭已经是晚上八点过了,桑前卫和焦阳先离开了,倒是沙正阳觉得卢雅可能有什么事儿,所以留了步。
  “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沙正阳背负着手看着卢雅,“如果觉得我这个人值得相信,不妨说出来。”
  “嗯,是有点儿事儿,私事儿,不过现在还说不上,以后再看吧。”卢雅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没有说。
  “是你还是你家里的事儿?不是你单位上的事情吧?”沙正阳皱起眉头,觉得不应该是卢雅自己在工作上的事情,如果真的是这方面的情形,桑前卫应该知道才对,估计应该是她家里的事情。
  卢雅摇头,“算了,如果到时候真的有困难,我再来找你。”
  见卢雅不愿意多说,沙正阳也不勉强,毕竟涉及到个人家庭隐私,他也不会主动去多问什么,这是一个基本规矩。
  卢雅离开了,焦阳才从远处黑暗处走了过来。
  沙正阳点点头,“焦阳,走一走。”
  焦阳也点头和沙正阳并行。
  当初二人同时进入县里,但是现在二人已经拉开了差距,虽然焦阳从未气馁,但是他也很理性的要承认自己要想赶上沙正阳恐怕有些难度。
  不过每个人的人生境遇都不相同,未必非要和每个走在你前面的人相比才行,找准自己的定位,稳步前行,这才是最重要的。
  “卢雅可能是她老公的事情,好像要转业了,但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单位。”焦阳主动说起。
  沙正阳立即明白了过来。
  他记得去年卢雅丈夫好像就要转业,怎么拖到了今年,不过军队干部转业本身就不确定因素很多,他们两口子都是宛州人,不过卢雅已经在这里工作,照理说她丈夫可以转业到银台,但是要到一个好单位,甚至想要一些好的位置,那就难说了。
  卢雅最早是城关镇党高官罗冕提拔起来的,但是却似乎不太受现在的县委组织部长谭秋华的待见,具体什么原因,沙正阳不清楚。
  在卢雅担任经开区副主任这一任命上,桑前卫也是和谭秋华交过锋,也幸好那时候的县高官贺仲业给予了桑前卫在经开区干部任免上很大的特权,所以谭秋华最终才同意。
  “哦,原来如此,难怪刚才卢雅不愿意说。”沙正阳点头,“她老公好像是正营职干部吧?”
  “不太清楚,听说她老公性格太直,在部队上也有些吃不开,所以才想转业吧。”焦阳摇摇头。
  “嗯,你帮我听着一下,如果有啥情况和我说一说。”沙正阳想了想才道。
  “行,她丈夫我认识,性格挺直爽的,就是说话可能太直,所以才会有些得罪人,吃了亏。”焦阳也道:“这年头喜欢说实话的人,往往都不太受欢迎。”
  “看样子你才去双林几天,就这么有感触啊。”沙正阳笑了起来,“感觉怎么样?”
  “感触很深。”焦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放慢脚步,保持比沙正阳肩头后半步的位置,“都说咱们银台时汉都平原的膏腴之地,但是实际上农村里的生活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双林乡的情况也一样千差万别,农村现在种啥都不挣钱,种粮食除了挣一年粮食外,甚至还要贴化肥钱,养家禽家畜吧,既劳神还费工,关键也就是一个零存整取,一样挣不到钱,遇上鸡瘟猪瘟,一下子亏得你吐血,所以村里人都不想搞种养殖业。”
  “银台条件算是不错了吧,紧靠着汉都,可以到汉都市里打工,这也算是一个增收的渠道。”沙正阳道。
  “的确如此,双林的青壮年基本上都是到汉都城里或者沿海去打工,大家都愿意到汉都找活儿干,可那么多人哪有那么多活儿给你干,所以好多人还是不得不去沿海。”焦阳颇为苦恼,“出去了打工就把老人和孩子丢在家里,女人在家里闲着没事儿就只有打牌,今年乡里就因为留在家里的妇女没事儿打牌已经出了几桩事儿了。”
  “哦?出了啥事儿?”沙正阳皱着眉头道。
  打牌这是每个地方,尤其是农村茶馆里最时兴的消遣方式。
  你要说是赌博呢,那输赢金额的确很小,有些一天就是几块钱输赢,稍微大一点儿也不过几十块钱输赢,但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已经算是很可观了,关键是很容易败坏社会风气,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一个是打牌连输了好几场,把婆婆存的私房钱给偷出去打,婆婆一气之下喝了农药,一个是在茶馆里打牌和野男人勾搭起了,干脆就丢下孩子老人和野男人跑路了,还有一桩是打牌为了两块钱在茶馆里打起架来,动了刀,当场一死一伤。”焦阳叹息不止,“关键还是没事儿干,若是这些妇女也能找到一份工作干,那就没那么多空闲成天去打牌撩骚了。”
  “所以这就是地方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和经营产业的责任了,你把产业做起来,吸引企业进来,怎么消化这些劳动力?”沙正阳也很感慨。
  哪里都一样,宛州的情况比汉都还要严峻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当然随着国企改制,企业职工下岗潮到来,汉都也一样难上加难。
第165章
强势来袭,冉冉升起
  “正阳,乡镇这一级的招商引资,你觉得有什么招数?”焦阳突然问道。
  沙正阳迟疑了一下,对于这个问题,他觉得不好回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