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895

  “正阳县长,果然是你,我就说谁会在这大太阳下来看这一片,除了你,没人能有这么大兴趣。”丁希慎乐呵呵的道:“丛峰,来熟悉情况了,任务艰巨啊,等着瘦几斤吧。”
  “老丁,看你这心情,好像很好,和华泰那边谈得不错?”沙正阳见丁希慎眉宇间都带着几分喜色,估计应该是和香港华泰的谈判有进展。
  香港华泰从惠而浦在南粤那边投资蓝波空调之后心情就更迫切了。
  实际上香港华泰已经并非雷家一家的资本了。
  随着华峰在大陆市场的迅猛崛起,极大的刺激了来自香港那些原本从实业衰退中退出的实业资本。
  这些家族资本无法和李嘉诚、李兆基以及郭家、包家这些顶级门阀家族相比,难以插手地产、公用事业等需要庞大社会人脉资源的半垄断产业。
  但是手中握着的这些资本要在金融行业中去捞一把又更担心风险,香港每隔几年来一波的股灾已经把他们的胆都给捏碎了。
  所以当看到雷家这种纯属靠辛苦积攒起来的小家族居然也能借助内地改革开放的春风大放异彩,一举攫取了巨额的收益时,他们就再也稳不住了。
  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把五六十年代香港实业黄金期的景象复制到内陆来。
  可要复制也没有那么简单,南粤那边已经有很多先行者进入了,加上他们很多人本身就来自南粤,所以自然首选南粤,而他们要想获得机会,那么就只能冒更大的风险,当然收益也许会更高。
  现在雷家投资的华峰给了他们一个眼前一亮的典范,使得他们觉得可以沿着这条线深入到大陆的内陆市场来投资获利。
  正因为如此,当华峰方面在对大陆空调市场完成了考察之后,提出了要进军大陆空调市场的计划后,立即就获得了多个与雷家有瓜葛的中小家族资本的追捧。
  于是香港华泰改组,增资扩股,一举扩大到了注册资本三亿元,而雷霆目前控制的华峰也准备与华泰合作,共同进军国内空调市场,而生产基地就选址宛州,和华峰比邻而居。
  这样一个机会沙正阳当然不会放过,市经开区那边虽然也获知了这个消息,但是现在是各为其主,自然都不会相让。
  “只能说有进展,香港人也不好忽悠,摆着有一个市经开区在旁边,我们要把他们吸引过来,肯定要有足够的资本才行,好在还有时间。”
  丁希慎话题又抛给霍丛峰,“丛峰,经开区A区段必须马上动工,否则时间就来不及了,城发司一边搭建一边开展工作,不懂的,去市建发司学,沙县长帮你开绿灯打招呼,那边不会藏私。”
  “丁书记,刚才县长也在说,我尽快,财政那边款项到位,这边城发司的人员机构已经搭起来了,一周之内就要启动,另外这边也和几家建筑公司进行了初步磋商,方案已经发给了他们,会尽快把A区段动起来。”
  霍丛峰感受到了与自己当镇党委书记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以前各项工作下来,总要有一个缓冲器,开会传达,研究,然后形成方案,再来推进,如果有问题再来找出问题研究解决,再继续推进,按部就班。
  但是到建委这边来了,怎么随时都感觉到有人拿着鞭子在自己背后抽打着,脚步半点儿都不敢停下来。
  就以这城发司为例,还没有组建起来呢,这边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催促着要开展工作了,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还真有点儿不太适应。
  但不适应也得适应,霍丛峰越发感觉到了这个位置的不好坐,但是同样这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锻炼平台,可以说权力大,责任大,但对于自己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展示机会。
  原来他还有些遗憾未能竞争赢楚天澜,但现在看来,建委这一块的工作只怕未必比县府办主任逊色多少,也难怪葛铁柱一直霸着不肯松手。
  想到葛铁柱,霍丛峰也有些头疼,这位分管的县长助理给县建委内部搞出来的窟窿太大了,可接班的霍丛峰现在却还不好说。
  葛铁柱已经或明或暗的给自己打过几次招呼了,有些问题要慢慢来处理消化,但霍丛峰不知道里边藏了多少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响。
  现在他只能将这些东西暂时搁置在一边,从现在开始自己另起炉灶,先把工作干起来。
  “嗯,丛峰,你可得要加快适应这边的工作节奏,这可能和你在旧营的工作节奏不太一样。”丁希慎点点头。
  “我和袁书记、沙县长都说过,你们县建委和城发司未来一段时间工作重点都在经开区,A区段只是应急,容纳不了几家企业,B区段才是大头,未来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都是B区段的战场,而且你还得提早规划C区段和D区段,有沙县长这位招商大使在,我估摸着B区段都未必能熬过明年,所以你还得要早做准备。”
  丁希慎的奉承很讲艺术方式,沙正阳也笑了起来:“老丁,你不用给我上套,招商引资捆着你也帮着我,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都跑不掉,都得要全力拼搏,所以丛峰这边你先得把地盘给我们腾出来,我们也才好去吆喝啊。”
  “沙县长,丁书记,我保证完成任务。”这种情形下,霍丛峰也只能县把担子接下来。
  ……
  从经开区回来,丁希慎就直接上了沙正阳的车。
  沙正阳知道丁希慎肯定有事儿。
  和丁希慎接触越多,沙正阳对丁希慎的印象也越好。
  这是一个做事儿的人,而且性格很好,没什么坏心眼儿。
  这对于一个副处级干部来说,很难得。
  走到这个地步,也算是见惯风雨,很多人已经难以保持初心了,甚至连自己也一样都有着许多别样的情怀。
  但到真阳,沙正阳对两个干部印象特别好,一个是夏克俭,一个是丁希慎,甚至连方东升都要差一点儿。
  夏克俭有点儿封建时代的纯臣味道,认定的工作,就一门心思想做好,而谁如果要做,他就会全力支持,这可能和他的年龄也而已有一些关系。
  丁希慎又略有不同。
  丁希慎仍然有他自己的追求。
  他在某些方面比夏克俭看得更远,见识也更深,在工作中也更讲求艺术,善于妥协和平衡。
  起码给沙正阳的感觉,丁希慎很好的处理好了自己和袁成功的关系,哪怕葛铁柱这件事情上,袁成功有些不悦,但是仍然没有怪罪丁希慎。
  能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
  但丁希慎并不只是会做人,而且在工作上一样作风踏实,或许是之前被市经开区的表现给压制住了,而祝汉明又没有给予其足够的支持,现在丁希慎终于开始发力了。
第152章
项目,争夺,各显神通
  来宛州这两年,虽然对宛州的发展不太满意,但是沙正阳还是对宛州的印象有些改观。
  宛州虽然原来在思想和作风上比起汉都、涪岗这些地方落后了,甚至比昭阳和通河都有所不如,但是宛州的干部仍然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
  瑕不掩瑜这句话来形容宛州的干部还是很恰当的。
  尤其是宛州有相当多的军工企业,这么多年来,这些军工企业中有不少优秀的干部调出来到地方上,对地方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同样他们这些新鲜血液注入也使得宛州干部能够从企业干部中学到更多的发展经济的理念。
  像沙正阳在市委办接触到的曲晓伟、贝一河、杜克利,在市经开区接触到的陆健、奚重山、曹河川,甚至也包括郑国忠这些干部,都可圈可点。
  到真阳后,像丁希慎、夏克俭和方东升,都相当优秀,像楚天澜和霍丛峰,甚至柳彦,都一样能力不俗。
  有这样一帮在工作能力上都说得上话的同僚和下属,沙正阳还真想在真阳好生干一番事业出来。
  桑塔纳把沙正阳和丁希慎送回了县政府。
  一到沙正阳办公室,丁希慎就正色道:“正阳县长,我建议这一段时间暂缓农业那边的动作,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经开区这边吧。”
  “哦?老丁,怎么这么说?”沙正阳一边替对方泡茶,一边笑着道:“有什么不妥么?”
  “正阳县长,你知道现在袁书记的心思都在这边,为此葛铁柱的事儿他都按下了,现在有大华塑胶和永合泡沫两家企业已经敲定,关键在于华泰空调项目。”
  丁希慎也有些把握不住这一位年轻县长的心思。
  像华泰空调项目如此重要,可沙正阳却像没事儿似的,全权交给自己,他自己可倒好,成天和方东升去跑雀巢食品产业园的配套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丁希慎这段时间和袁成功碰面时,已经感受到了袁成功隐隐的不满,尤其是对华泰空调项目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很不满意,也就变相的批评沙正阳没把心思用在正事儿上。
  “这个项目举足轻重,如果能够落户我们县经开区,将是我们真阳经开区建立以来最大的一个项目,也是一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到现在,我们经开区甚至连一个过两千万的投资项目都没有,这也难怪袁书记这么着急。”
  沙正阳也听出了丁希慎话语中隐藏的意思,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
  “丁书记,我可以给华泰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经开区的基础设施要跟上,老霍刚接手,A区段土地不够,难以满足需求,所以我才希望老霍要把B区段也尽快搞起来,这样我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和华泰对话。”
  丁希慎也是觉得头疼。
  的确,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的严重滞后,极大的影响到了招商引资,你连完成三通一平的土地都没有,怎么来邀请别人来考察?
  就算是那两家塑胶泡沫企业,那也是沙正阳和自己不顾一切的对人家拍了胸脯,保证两个月内交地,这才算是稳住了对方。
  “正阳县长,老霍这边我来盯着,只要城发司一启动,我想建设这一块会很快推进起来,供电那边,王光辉估计应该不会使绊子了,所以也会很快,我觉得我们的招商引资也需要拿出一些大动作来了。”
  沙正阳略作思考,“老丁,招商引资这一块,要走出去,现在窝在家里是很难拿出像样的成绩来的,但我们真阳还是在人才上有所欠缺,你知道的,市经开区那边有几个干将,而且他们的招商引资上了道,加上基础条件又比我们好,所以我们要赶上难度非常大。”
  丁希慎的思维要比夏克俭开放的多,头脑也灵活,立即就明白了沙正阳言外之意。
  “你的意思是我们去市经开区挖角?我知道那边的几大干将,曹河川和卢雅,都很厉害,尤其是那个卢雅,听说顶益和统一,还有雀巢和卡夫,都是她亲自攻克的。”
  “那也有些夸张了,卢雅的确脑子很灵活,而且口才很好,她也跑过闽浙粤这些沿海地区多次,经验丰富,不过……”沙正阳摇摇头。
  “我听说市里可能有意要破格提拔一批在这两年里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把他们放在关键岗位上,是不是这几位都有希望?”丁希慎的消息也很灵通,“那咱们能不能去要一要?”
  “很难。”沙正阳也早就打过这方面的主意。
  他当时就考虑无论是曹河川还是卢雅,只要能弄一个到真阳,自己的工作都要好开展许多,但是他也知道这肯定有难度。
  林春鸣和冯士章都对能搞经济工作的干部很感兴趣,希望能把这些干部用到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县上去发挥大作用,以真阳的条件,很难获得这样的考虑。
  ……
  “感觉到压力了?真阳县和经开区还是大不一样吧?”上下打量着沙正阳的气色,钟广标脸上浮起开心的笑容,“我还以为你真的要打算扎在真阳呆上三五个月都不回市里,学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呢。”
  “我没那么古板机械,再说了,再忙也不至于忙到几个月都不回家,我觉得那都是一种夸张说法,再劳动模范,也没几个月都不归家这个说法。”沙正阳不以为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