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895

  兴奋之余,剩下的就是莫大的压力。
  林春鸣很清楚,宛州之所以突然跃入中央领导眼帘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像雀巢、卡夫、顶益、飞利浦、三洋、百事这一类的企业一下子扎堆入驻了宛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内陆城市。
  如果说是汉都或者嘉州,大家也都可以接受,毕竟那是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但是宛州,在很多人心目中,那是什么地方?
  或许听说过,甚至也路过过,但是你要说对这座城市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恐怕就真的说不出一二三来了。
  宛州有什么?
  不可能再像王云祥来那样,参观几家企业,看看开发区,然后就能获得一片赞誉好评了,市委书记亲自打电话来提及这件事情,肯定是有针对性的,要拿出一份更为完美的答卷来。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林春鸣。
  要说一点儿东西都没有,那也不至于。
  高升电子已经一跃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知名度最高的VCD影碟机生产企业,其产品横扫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华众电子的MPEG解码芯片甚至击败了美国斯高柏公司的解码芯片,牢牢占据着MPEG解码芯片的龙头,甚至连诸如松下、索尼和三星等日韩VCD影碟机生产企业,都一样需要向华众电子下订单购买MPEG解码芯片,这算得上是国内少有的向日韩这些企业出口民用高技术产品了。
  同样顶益宛州公司的方便面产能正在日益提升,二期扩建工程已经规划完毕,即将拉开扩建序幕,二期建设完成之后,顶益宛州公司将成为国内方便面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甚至要超过顶益在津门的生产基地。
  雀巢和卡夫就不用提了,一样也值得一看。
  所以并非一点儿东西都没有,但是林春鸣总觉得还是欠缺了一些什么。
  说来说去,这些企业都是近一年内才进入宛州落户,他们从签订协议到落户开建,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而要进入正常的生产运营阶段,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这些企业所产生出来的工业总产值也好,工业增加值也好,都有一个延迟过程。
  现在的宛州从经济发展上来说,仍然处于一个厚积过程,而薄发阶段,尚需时日。
  另外就是宛州的产业结构仍然还较为单一。
  虽然宛州市委确定了要把电子电器两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拉动发展,但是时日尚短,这两大产业都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倒是无心插柳的食品产业发展速度更快。
  但如果说宛州想要充当起汉东经济中心,要成为汉陕鄂豫四省结合部的核心城市,要想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中”,那么光靠这几项产业仍然显得太单薄了。
  归根结底,仍然需要不遗余力的推进改革开放,尤其是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和资本来宛州落地,市经开区和真阳县已经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东峡也在锐意进取,但是其他区县的表现却很难让人满意。
  想到这里林春鸣也有些感叹,沙正阳放在市经开区,钱正赞不绝口,甚至整个经开区班子团队都显得活力十足,成绩斐然,现在沙正阳到了真阳,袁成功也对沙正阳赞誉有加。
  他本来一直担心袁成功和沙正阳会有一段艰难的磨合过程,但现在看来自己是多虑了,沙正阳表现出来的老练比最好的预测还要好,袁成功和沙正阳这套班子一样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回到办公室,林春鸣深吸了一口气,让苏子晗通知叶和泰到自己办公室。
  叶和泰准时来了,一进门,林春鸣就直接告诉叶和泰,“和泰,上一次我和你说的事情不要再拖了,一个星期之内把程序走完,定下来。”
  叶和泰一愣,脱口道:“林书记,是不是太急了,这都12月中旬了,马上就翻年,要不……”
  “不,不能再等了,我都有些后悔,该提前几个月就把这事情给定了,现在不能再拖了。”林春鸣真的有些后悔,早知道省里的态度如此鲜明,就该大胆推进,“你把具体情况在和我说一说,我斟酌一下,明天不行,后天开书记办公会,星期四过常委会!”
  叶和泰不知道林春鸣是受了什么刺激,一下子变得这么急躁,但见对方决心已定,知道再要说什么恐怕就要惹来对方的不快了。
  好在这个情况他也早就做了充分准备,也大略和冯士章、唐华、钟广标、孟子辉通过气了,只是要确定合适的时机罢了。
  因为考虑到这一批干部年龄都相对较为年轻,而且都属于任职年限不够的,特别是集中在经开区,很容易引起一些非议,所以他才想要放到年后来更为稳妥。
  起初林春鸣也还是有些犹豫,没想到今天却突然下了决心。
  “情况林书记都比较熟悉了,曹河川、卢雅、温延亮,这三位同志,除了曹河川年龄稍大,但也才39,卢雅30岁,温延亮33岁,都很年轻,任职年限也只有一年半,另外部里边也根据要求甄选了一批在经济工作上有较为突出表现的干部,像真阳县招商局局长陈肃,东峡县招商局局长王衡非,东峡县计经委主任路克林,……”
  前面几人林春鸣是知道的,钱正和沙正阳都在自己面前提过,后面这一批干部是在王云祥调研考察离开之后林春鸣吩咐叶和泰要重点在招商引资领域选拔一批干部来,为下一次提拔到这方面工作较为落后的区县去。
  这批人选是刚刚才甄选出来,甚至连例行考察都还没有过,现在林春鸣也有些等不及了。
  “我提个建议,卢雅和曹河川这两位,钱正和沙正阳都和我专门推荐过,称他们二位干部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能力十分突出,组织部可以考虑放在一些基础条件不错,但是招商引资观念淡薄的区县,以便于能尽快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泰,你明白我的意思了么?”
  林春鸣手里握着的铅笔在桌案上轻轻敲击,一字一句的道。
  叶和泰微微点头,“我明白您的意思,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主要是因为这方面工作本身较差的区县,有利于迅速打开局面,……”
  “嗯,还是和泰了解我的心意啊,我就是这意思,你斟酌一下,至于其他这些干部,你也仔细把关甄选。”林春鸣手中铅笔一点,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另外我也在给你们组织部建个议,把各区县班子中在现有岗位上任职时间较长但是表现一般的干部认真梳理一下,特别是近年来发展滞后的区县,可以考虑交流任职,市直机关中一些因为年龄退下去之后的空缺岗位,可以考虑这些干部嘛,他们在县里工作了多年,也应该考虑他们到市里来工作了。”
  叶和泰心中刚刚一暖,但随即就是一凛,这才是要动真格的了?
  市直机关里腾挪出来的位置,指的是哪些?机关工委?信访局?农办?统战部?政法委?工会?妇联?
  林春鸣瞟了一眼叶和泰,知道对方已经理解到自己的意图,“虽然大家都说共产党的干部能上能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你这个组织部长有几时真的把那些没犯过错误,但是却是在位置上混吃等死的干部给撸了的?我看啊,这类干部在我们宛州还不少,甚至还安之若素。”
  叶和泰苦笑,这话也只有林春鸣能说了。
  这年头,哪里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人家县高官县长都没说某某同志不能胜任,每次考评也都是一样“优秀”,大家都觉得很多事情能过得去就行了,何必得罪人?
  你这一来,就要把人家辛辛苦苦拼了那么多年挣到的位置给撸了,那还不要人家的命?
  “和泰,我当这个市委书记,你当这个组织部长,恐怕都不能只当好人不当恶人啊,只栽花不种刺的事情轮不到你我两个来干,那样的话你我就成了尸位素餐了。”林春鸣进一步道:“有些实际情况我们需要考虑,但是那都是必须要建立在工作需要的基础之上,如果已经对下一步工作造成了影响,那么恐怕我们也只有请他们挪一挪位置了,我们共产党还是将人情的,起码还给他们保留了待遇嘛。”
  话说到这个份上,叶和泰也知道这是林春鸣下了决心了,不仅仅是单纯的调整那么简单,这是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了,当然这个减法做得稍微含蓄一点儿委婉一点儿罢了。
  “林书记,我明白您的意思,部里边会认真梳理摸排一下,有些事情也是不得不为了,我相信作为党的干部,绝大部分人能够看得清形势,也能理解市委的意图,服从组织需要。”叶和泰终于点了点头。
  “嗯,这件事情要抓紧办,具体方案要尽早拿出来,我们没太多时间来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拖拉扯皮上了。”林春鸣顿了一顿道:“对了,对干部的选拔,要侧重于成绩突出的区县,要征求区县班子的意见,……”
第204章
釜底抽薪,防患未然
  接到卢雅的电话时,沙正阳正在工地上。
  华泰空调项目建设从一开始就汇聚了真阳县委县政府的目光,这是真阳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工业项目,也是真阳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
  按照规划,华泰空调项目一旦建成投产,将吸纳超过2500名职工,如果加上企业本身配套项目所需工人,将超过2800人,这也将是真阳从业人员最多的一家工业企业。
  所以项目从一开工建设,袁成功和沙正阳都已经两度到工地现场办公,协调相关的水电路等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能够如期推进。
  按照规划和县里的要求,要力争明年五月前完成厂房建设,明年七月底之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8月份要正式投产运营。
  对华泰实业来说,早一天建成投产就早一天见效益。
  按照对市场的预测,从94年以来,国内空调市场的增幅几乎每年都是超过百分之四十,今年预计将超过百分之六十,这样巨大的增速直接催生了许多企业都对上马空调项目充满了兴趣。
  现在也就是谁能先上马,谁能先投产,谁就占据先机,而且像科龙、美的、格力、海尔等几大巨头都开始发力。
  未来市场会越来越大,但是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规模小、技术水准低、投入小的企业将会越来越难以生存,空调市场也会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所以雷亚文背后的智囊分析团队也就此拿出了意见,要力争在96年下半年实现生产50万台套空调的目标,要力争在97年就要达到生产设计的极限,97年底就要考虑上马二期,实现年产30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完成厂房建设,顺利实现一期投产运营,只有这样才能给华泰背后的投资者以信心,尤其是在看到华峰电器的运营状况依然蒸蒸日上,难免让这些投资者们眼红。
  促成华泰空调项目尽早建成,也能增强为华泰空调项目配套的多家企业的信心,所以沙正阳这几天都连续不断的到几家企业在建工地上视察,确保建设进度不减。
  当听到卢雅称她可能会下县这个消息之后,沙正阳也没有多问,只说约个时间见面再谈。
  事实上沙正阳已经提前知晓了这一情况,近期市委组织部连续来真阳或者通知袁成功和自己到市委组织部谈话,其主要意图就是要听一听关于真阳县后备干部人选的意见。
  陈肃、柳彦、楚天澜、霍丛峰四人都位列其中,但是毫无疑问,袁成功更倾向于陈肃。
  沙正阳一样很认同陈肃。
  陈肃在广州之行招商引资推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开拓务实作风很受沙正阳的认同,尤其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颇多创新举措,多角度全方位的收集相关企业的信息,为下一步招商引资决策提供了相当详实丰富的内容。
  这也是袁成功和沙正阳两人都认可的人选,所以估计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完成考察程序。
  柳彦、楚天澜和霍丛峰三人都是当初为县政府办主任提出的人选,其实也是未来县级班子成员的候补人选,但这一次面临着可能离开真阳到其他区县提拔任职,无疑成为了一个新机会。
  虽然市委组织部在和袁成功与沙正阳的谈话和征求意见中没有明确,但是袁沙二人还是能大致听得出其中的意思,也就是说市委有意在真阳甄选两名干部,除开陈肃,还应该有一个人选名额。
  这个人选定谁袁成功没有表态,但沙正阳感觉袁成功倾向于推葛铁柱出任宋春晖走之后空缺出来的副县长,然后由柳彦出任县长助理。
  由柳彦出任县长助理沙正阳没有意见,但是让葛铁柱接任副县长就是沙正阳难以接受的了。
  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让沙正阳煞费苦心。
  沙正阳不想在这个骨节眼儿上和袁成功闹不愉快,这不是时候。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对袁成功的任何安排都点头称是。
  葛铁柱一旦担任副县长,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方面他可能对国土、城建和交通这几块工作插手会更多,另一方面沙正阳也不愿意让葛铁柱开这样一个坏头。
  这种坏的示范效应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消除,甚至会带来一种很不好的心理趋势,那就是只要跟一把手关系到位,那么随便怎么搞都能过关。
  这样不行,沙正阳不能容忍这种局面出现。
  但正面和袁成功硬杠也不妥,得用策略一些的法子。
  从工地上回来,沙正阳主动给叶和泰打了电话,正巧,叶和泰刚从东峡回到部里边,沙正阳约了时间,立即出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