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5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895

  “沙县长,明人不说暗话,现在的老盛丰处于这种模式下,扯皮,职工们没有积极性,而优化和开发新品更是空中楼阁,在这样拖下去,企业能维系原状,已经很难得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但是我想如果能够拿出一个激发各方面的改制方案,把各方积极性调动起来,各类资源用起来,抓住时机,老盛丰完全可以成为县里一个耀眼的明星企业!”
  叶传胜看着沙正阳,充满期望。
第064章
魄力,婚宴
  不得不承认叶传胜出现的时间节点太合适了,正好符合了沙正阳下一步对县里乡镇企业改制的一个预期,也是一个最好的试点。
  老盛丰资产较小,按照许红菱的调查摸底,除开老盛丰这块牌子和酿制秘法,真正的固定资产不超过百万,但是在银行的贷款还有接近五十万,也就是说这家企业不计入老盛丰这块牌子和风味豆豉风味豆瓣酱这两大主打产品的制作技术外,资产也不过三十来万,不值一提。
  沙正阳很希望通过对这家企业的改制,来尝试一下,看看这个前世中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能否创造一个类似于老干妈或者郫县豆瓣资阳临江寺豆瓣的传奇故事。
  当然前世中老干妈的传奇故事被誉为美谈,但郫县豆瓣和资阳临江寺豆瓣却只是偏居一隅,未能真正走向世界,甚至在国内的影响力都有限,后者更是坎坷不断,所以沙正阳觉得眼前这个老盛丰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试验品。
  很多独具特色的风味产品实际上欠缺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其大放异彩的机会,就像东方红老窖一样,当诸般因素和机遇汇聚于一身时,它便可以一遇风云化龙,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产品,如果后续的营销和产品质量能跟上,那么这个产品也许就能书写另外一个传奇。
  略作思索,沙正阳没有躲闪回避这个问题,点点头:“老叶,你的嗅觉很灵敏,的确,县里有意要对县里的乡镇企业进行改制,但是具体计划还没出来,不过我们对一些条件具备,各方面都能迅速形成共识的企业会更青睐,老盛丰的条件看起来不错,而且你这个叶氏家族的传承人也有意,我觉得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试点,不过你可能需要考虑自己拿出一个比较公允中肯的改制意见出来才行。”
  叶传胜一阵兴奋,差一点就站起身来,“沙县长,我就等您这句话,老盛丰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把人气都要给拖没了,我真心希望这块牌子能在我们这一代人重新闪亮起来。”
  “那好,你有这个志愿,政府当然会支持,为我们真阳打造一个熠熠生辉的中华老字号,甚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我想这是我们作为政府和传承者的责任。”
  沙正阳忍不住开始秃噜一下,话一出口才发现了对方表情神色有些异样,心中暗叫不好,果然对方立即提出:“沙县长,您说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
  “呃,我的意思是像你们老盛丰这种酿制技术肯定是很独特的,也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遗产,它虽然不属于物质遗产,但是也弥足珍贵,应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以避免失传,同时也可以让其和老盛丰这个字号捆绑在一起,让这家企业也能借助这块金字招牌来实现其商业价值。”
  沙正阳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是否有非物资文化遗产这一说,只是下意识的想要提升老盛丰的档次,才有这么一个考虑,但话出口之后,沙正阳还琢磨着真该去了解一下,看看国内这方面的工作是否有启动起来,或许可以在这上边也能让老盛丰紧跟上时代。
  “沙县长,谢谢您的关心了,县里真的有这个意思,我也就放心了,我回去之后就和厂里的大伙儿商量一下,我们也知道老盛丰不仅仅是我们叶家或者厂里职工的,从公私合营之后,政府也投入了不少,但是现在的发展不尽人意,我们也愿意通过一些赎买的方式来实现这家企业的重生,只是希望政府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叶传胜话说得非常漂亮,但并非那种口惠而实不至的家伙,他也提出他和厂里一部分职工愿意借钱来买下老盛丰来重新经营,如果说政府不愿意退出,他们也希望能够获得控股权和经营权,完全由他们自己来决定怎样经营发展。
  沙正阳觉得人家获得自主经营权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政府持股既然已经成为一家企业发展的障碍,那么就该果断退出,囿于那种狭隘心理,一定要牢牢捏在自己手里,哪怕它亏损甚至破产也不肯松手的心态,只能说明这个领导的无能。
  叶传胜的到来也让沙正阳意识到真正期盼这企业改制的不仅仅是自己,从企业自身内部来说,他们也一样希望通过改制来实现企业的脱胎换骨,这是一件好事。
  连续的几天里,沙正阳索性逐一约谈了几家许红菱罗列出来的几家较为典型的企业的负责人,倾听他们对当下企业经营状况的介绍以及对未来的想法。
  他感觉到这中间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对象。
  那就是政府派去担任负责人的企业,那么这些负责人都不愿意改制,都能罗列出一大堆理由来证明自己的努力,对未来如何看好。
  而如果是从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负责人,不具备公职身份的负责人,那么大多数都认为目前状况都不容乐观,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面临的具体困难。
  涉及到自身利益,自然人人都要为自己考虑,这无可厚非,但是从政府角度来考虑,如何让企业发展更好,资产更保值,税收能收起来,这才是首要问题,而只关心一己私利者,显然不是政府考虑的范围。
  或者换一句话说,如果你能实现企业的增值交税不断上升的前提下,让自己挣更多的钱,这是允许的,甚至政府还要支持。
  可企业经营困难,资产缩水,交税困难,你哪怕拿得更少,这一样是政府无法接受的。
  ……
  接到邀请时,沙正阳还很是纳闷儿了一阵。
  这个家伙居然还能想到自己,自己和他真的很熟么?
  不过想一想自己这两年和多方打交道的次数不算少,尤其是在省里的菜篮子工程旧营蔬菜基地,以及翠屏机场项目上,还真是劳烦了对方不少,再加上本身也比较谈得来,沙正阳觉得去一趟似乎也是应该的。
  苏伦康结婚了。
  要说自己和对方认识还是因为孙妍,但是自己和孙妍已经分手。
  苏伦康的婚宴设在了王朝大酒店。
  这也是汉都市内相当热门的一家酒店,当然对于省政府一位炙手可热的处长,另一半是省人大刘副主任的女儿,在省财政厅下辖的省投资集团工作,这样的婚礼肯定是足以引起很多人瞩目的。
  这个年代还没有十多二十年后那么多刚性的讲究和约束,婚宴宴请多少桌,礼金该收多少,客人该请那些人,都没有太严格的规定,当然作为一级领导,你该报备的报备,在邀请客人上也要有所选择,这也是为了你日后仕途更为平顺,防止在关键时候被人捅刀子。
  国庆节结婚的人很多,但能在王朝大酒店办下这么大台子的也不容易。
  沙正阳到的比较早,他想实地观摩一下当下结婚的情形,顺带也回忆一下前世自己结婚的情形。
  花车是一辆凯迪拉克弗雷特伍德,很牛逼的,然后是十辆虎头奔,还有一大堆诸如宝马、奥迪、富豪(沃尔沃)、凌志这一类的豪车,这大概就是这个时代最牛逼的婚礼方式了。
  不得不说苏伦康这小子打扮起来还真的是有些人模狗样,西装革履,偏分的头发被发蜡定性,脸上始终浮动着一种令人愉悦的笑容,他身旁的新娘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其貌不扬,实事求是地说,虽然算不上让人眼睛一亮,也起码可以算一个中上姿色。
  看见沙正阳一个人独自前来,苏伦康主动迎了上来,递给沙正阳两支喜烟和喜糖,这是这边规矩,不管你抽烟不抽烟,但喜烟你得借着。
  “哟,真的清心寡欲了,连女朋友都不带一个了?”苏伦康似笑非笑的看着沙正阳,这才给自己新婚妻子介绍:“刘萍,这是沙正阳,你知道的,嗯,孙妍的前男友,正阳,这是我的新娘,刘萍,在省投资集团工作。”
  沙正阳来得比较早,还不到11点20,这个时候大部分客人都还没有来,连苏伦康和新娘也都是刚刚出门来做准备,没想到就遇上沙正阳这么一个另类就这么晃荡着来了。
  打了招呼,寒暄了两句,刘萍显然对沙正阳也有些好奇,这个甚至比自己丈夫还先晋位正处级干部,据说是全省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现在已经是一县之长,虽然说是在宛州那边,但是那也很不一般了。
  而且这个家伙居然还是自己丈夫曾经动过心思的孙妍的前男友,这就更让刘萍心里好奇了。
  要知道别人如果找到孙妍这样要家境有家境,要人才有人才的女孩子,只怕是打死也不会松手的,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还和孙妍分手了。
  据说主要原因还是他自己,哪怕你真的是一个正处级,能找到孙妍这样的对象,那也绝对是打着灯笼在找了。
第065章
惺惺相惜
  “正阳,待会儿孙妍可能也要来,我没把你们安排在一桌,但是可能是相邻的两桌,我提前和你说一声,你有个心理准备。”
  苏伦康的话没让沙正阳感到意外,这家伙长袖善舞,人缘关系极广,加上又有这么一个曾经担任过省委副书记的老丈人,这次结婚可谓宾朋云集,省计委那帮年龄相当的自然要来,估计很多领导也会来,也很正常。
  “没事儿,我和她虽然分手了,做不成恋人,但是起码普通朋友还是没问题的。”沙正阳笑了笑,“我只是担心你把我安排到哪一桌,我从宛州过来,恐怕你这边的朋友没几个我认识啊。”
  “嗯,你原来不是在银台工作过么?也有两个朋友也在银台工作过,到时候你们可以坐一块儿,也能有说得到一起。”苏伦康为人处世很精细,这些问题早已经考虑到了。
  “那就好,我就怕没人理睬我,到时候孙妍看我可怜,要拉我到她那一桌去坐,那就尴尬了。”沙正阳自我解嘲的道。
  “呵呵,至于么?宛州好歹也是咱们汉川第二大市,现在嘉州马上直辖了,宛州发展势头这么猛,大有追赶汉都的架势啊,这里边也有你沙县长的一份功劳啊。”
  苏伦康记忆力相当好,对领导谈到的这些内容记得十分清楚。
  “潘省长对百事薯片和辛普劳冷链食品这两个项目很看重,我听蒋秘书长都提到了两次了,说潘省长在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长办公会上都谈到了百事的乐事休闲食品项目和辛普劳的薯条加工项目必将带动汉东地区的马铃薯种植产业发展,这对于进一步发展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效应。”
  潘广章是新来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是从农业部下来挂职的,才来了三个月时间,沙正阳本来是想找机会去拜会一下这一位的,也是因为真阳有几项重要工作都是农业这一块,但是这段时间风云变幻,沙正阳根本腾不出精力来办这件事情。
  今天既然苏伦康提到了,他自然也就打蛇随杆上。
  “康哥,你现在不在综合三处了吧?”
  沙正阳有印象,原来分管国土建设交通这一块的副省长田力升任省委常委,接替了茅向东担任省委秘书长,茅向东正式接替赵玉苏出任省委组织部长,苏伦康原来是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三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主持工作也有一年多了,按理说也该转正了。
  “我调到综合四处了。”苏伦康很随意的道。
  “哟,我消息闭塞了,恭喜康哥了,难怪康哥和潘省长这么熟悉,原来康哥现在对口负责农业这一块了啊。”沙正阳一怔之后就笑了起来。
  从综合三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调到综合四处,除了升任处长,不可能有其他可能,尤其是在很欣赏他的田力升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我也才过去三个月,正好赶上潘省长下来,对农业这一块工作我也是一个新手,到时候正阳你可要不吝赐教啊。”苏伦康摇了摇头,微笑道:“宛州本身农业基础条件很好,现在工业经济这一块起飞了,但是却也不能忽略农业,原来林书记在的时候做得很好,潘省长新来,也想找个时候来看看,顺便和你们冯书记交换一下意见。”
  “康哥说赐教就是打我脸了,你在省里中枢,高瞻远瞩,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肯定有独到的见解。”沙正阳这种话也是一溜一溜的。
  “不过,潘省长是部里边下来的,肯定资源不少,我们真阳无论从地理位置来说,还是光热水土这些自然资源来说,也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代表我们县委县政府热切期待盼望潘省长、蒋秘书长和康哥来我们真阳一行,指点我们工作的发展,到时候康哥可得要帮我们真阳摇旗呐喊几句啊。”
  苏伦康笑了起来,沙正阳不愧是一个人精,能爬到这个位置,也非偶然,说起话来滴水不漏,而且这些话也让自己听起来很舒服,让你下意识的就接受了他的说辞。
  “正阳,三农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根本,特别是现在我们广大中西部农村的脱贫任务极其艰巨,这已经成为高层的心病了。”
  苏伦康能当上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四处处长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办公厅里藏龙卧虎,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的牛人比比皆是,不是谁靠一点儿谁的关系就能坐稳这个位置的。
  坐上这个位置,自然也就要对自身工作有一番研究,提出来的看法观点也要能服众。
  “三农工作加农村脱贫,我认为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都将是中央常抓不懈的一号工程,绝不会动摇,这也关系到我们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这从中央每年一号文件的内容就能看得出来。潘省长一直认为现代农业这一块和农产品加工这一块结合得很紧密,尤其是对于农村农民增收致富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宛州这一块上大有可为,如果能成为省里的一个示范区,那甚至可以打造成为未来整个全国性的试点。”
  苏伦康的话也让沙正阳点头。
  三农加上脱贫,的确是未来的名义上的一号工程,中央也高度重视,但是有些事情落实到地方上,就会有所区别。
  以经济为中心,三农和扶贫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却不是能迅速拉动经济发展的所在,所以站在政治高度上来说,三农和扶贫首当其冲,但是现实中什么能最大程度的体现业绩,那才会成为下边各级党委政府的目光关注所在。
  苏伦康处于他自己的位置上,肯定要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这没错,沙正阳也能理解。
  再说了,宛州这方面的确走到了前面,而且潘省长来自农业部,那么这份资源如果能争取过来,如苏伦康所言实现全国性的试点创建,那就不简单了。
  沙正阳一样希望能够在宛州,最好是在真阳搞成一个类似于前世中陕西杨凌那样的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重点通过现代农业的培育和发展来进行一个试点,让真阳真正成为宜工宜农的高新技术产业富集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