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5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895

  “杨总,其实只需要考虑这样一个道理就行了,你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以较小的代价拿下并形成产能,如果不能,我建议你放弃,等待三五年后再来考虑。”
  沙正阳微微侧首,而杨国福也躬身,显然对沙正阳的建议很重视:“沙县长,您的意思是三五年后就会见分晓?”
  “分晓肯定没那么容易见,但是中国经济大形势不会改变,三五年后也许就是煤炭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嗯,美国有一位著名投资人说过一句话,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我觉得很适合现在国内的煤炭行业,所以,如果那个时候你能筹集到一笔钱再来入局,成本会低很多,条件也会优厚很多,而一旦这一关你熬过去了,或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沙正阳的话再度让杨国福陷入了深思,尤其是巴菲特的名言更是让杨国福反复咀嚼,细细品味。
  沙正阳也不理睬对方,等到朱澈在钟广标那边招呼寒暄完毕,沙正阳这才起身过去。
  看到沙正阳过来,钟广标脸色一板,“正阳,你又在那里说些什么呢?惹来那么多人瞩目,也不看看场合?”
  “钟书记,我也就是和几个朋友探讨一下,另外一个朋友是做煤炭行业的,准备新拿几个矿,希望我给个建议,我建议他现在果断放弃,煤炭行业的寒冬马上就要来了,准备资金好熬过这个冬天。”
  沙正阳注意到尤万刚虽然在和旁边一个客人说话,但是余光却已经放到了这边。
  “哼,你是在提醒我么?”钟广标没好气的哼了一声,“一点儿也不懂礼数,见过尤省长了么?”
  沙正阳脸上浮起笑容,“尤省长好!尤省长我见过,只是尤省长可能不认识我。”
  钟广标这才为沙正阳介绍这一桌的其他客人,副省长尤万刚不用说,还有省煤炭工业局局长龚忠伦,伊东煤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向文博,省投资集团总经理赵文轩,省旅游集团公司总经理景海山等几人。
第072章
国企在召唤
  尤万刚脸上浮起一抹笑意。
  他感觉得出来,钟广标很赏识这个沙正阳,当然沙正阳打造了东方红集团这个的表现也当得起他的名气。
  不过钟广标和沙正阳还似乎是在宛州共事了两年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关系,这也说明沙正阳是在宛州的表现才赢得了钟广标的认可,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沙正阳不仅仅是会搞企业,而且在体制内的工作一样很有一套。
  沙正阳很会说话,而且尺度把握得很好,初次见面,既不是那种自来熟的阿谀角色,也不是那种故作姿态的客套,既充分体现了尊重,由不失分寸的表露出了亲近,这是个人精,而且这个人精是如此年轻!
  尤万刚分析判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小沙,我也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嗯,东方红集团我去调研过,咱们省里的食品行业巨头啊,我感觉得到你在东方红的印痕很深啊。”尤万刚笑着道。
  “尤省长您太过誉了,东方红集团也是在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至于我个人也不过是因缘际会,可不敢和尤省长在长河石油管理时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相比。”
  这番话说得太漂亮了,一桌人都在暗自感叹。
  沙正阳这个家伙口才好不说,简直太会来事儿了,说话就能挑到领导最喜欢最得意的话题。
  尤万刚是从长河石油管理局里一个钻探工人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干部,从普通工人到采油队长,再到油气勘探分公司的经理,最后再到管理局的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他素来以自己在长河石油管理局这段期间的工作为荣,言谈中也经常谈及自己是长河人。
  沙正阳这一番夸赞,正是说到了尤万刚的心坎上,而且专门强调了筚路蓝缕,使得尤万刚心中格外舒服,对沙正阳的好感也多了几分。
  当然要说尤万刚就是因为沙正阳几句话就能让其对你沙正阳有多少认可,那也未免太夸张了,尤万刚也不至于如此浅薄。
  但是结合到以前黄绍棠和林春鸣的器重,钟广标的推崇,尤万刚也清楚这些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的看好同一个人,这说明对方的确是有些真材实料的,加上刚才沙正阳的表现,这也才让尤万刚对沙正阳看重几分了。
  “呵呵,自古英雄出少年嘛,我那个时代早就落伍了,现在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表演的时候了。”尤万刚谦虚了两句,这才话题一转,“嗯,我刚才听到你谈到了对煤炭市场的不看好?”
  “嗯,尤省长,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主要还是和国内外经济气候有关,加上我也注意到从93年以来,全国包括我省的煤炭产能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如果说市场需求跟不上产能的扩张,再有一些经济上的波动,恐怕未来几年煤炭市场就会出现不景气的局面,这也不仅仅是煤炭一家,甚至可能包括石油行业。”
  沙正阳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且说得如此肯定,还把石油行业都拉了进来,这简直把钟广标气得够呛。
  这简直就是不给他自己留后路,之前当着其他人说也就罢了,大家可以当没听见,现在你又当着尤万刚和龚忠伦这些人重复,日后真要不像你所说的那样,你在领导心目中印象就算是毁了。
  尤万刚也有些惊讶。
  他本来这么一问,也是想看看沙正阳如何回答,会不会找一个借口下台,但没想到沙正阳依然如此坚定的阐明自己的观点。
  这说明要么沙正阳就是对自己的观点格外有信心,要么就是真的有些愣头青一根筋了。
  很显然沙正阳能在这个年龄走到现在的位置,以先前的表现来看,不可能是愣头青一根筋,只能说明这个家伙自信心很强。
  “哦?看样子小沙对自己的观点很有信心啊,行啊,找个机会我们也好好探讨探讨。”尤万刚点点头。
  他是从石油行业出来的,在这个行业浸淫了数十年,尤其是在担任长河石油管理局一把手期间,亲自见证了中国从石油出口国迅速变成了进口国,而且原油进口数量迅速猛增的势头也让尤万刚感到心惊。
  中国原油不但进口数量大增,而且对外依存度也猛升,94年进口数量不过一千二百多万吨,到95年就猛涨到一千七百多万吨,预计今年可能要突破二千二百万吨。
  这种凶猛的増势让中央也大为震惊和头疼,但是工业发展需要也迫使中国不得不向外进口,而国内原油生产远无法跟上需求的增长,但现在沙正阳居然说石油行业也会出现不景气,这让他觉得对方有点儿不靠谱了,内心对沙正阳的看法又低了几分。
  沙正阳也注意到了尤万刚语气的变化,他能揣摩到一些对方心态变化,不过这个时候不是解释的时候,马上人家的婚礼就要开始了,日后反正有的是机会来解释和证明。
  寒暄了几句,沙正阳就回到了自己座位上。
  婚礼很热闹,不过沙正阳没多少兴趣,他还在考虑一些问题。
  看得出来钟广标进入状态很快,尤万刚对钟广标的态度也还算亲善,那也意味着钟广标只要能得到尤万刚的支持,应该可以很快站稳脚跟。
  钟广标接手长河能源集团的时间节点有些微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好事。
  长河能源集团是集合了汉川省内石油开采和煤炭开采以及石油炼化和煤化工的一个综合性的能源企业集团,称得上是一个巨无霸。
  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正厅级企业,但其实力已经远超于原来仅仅只有一个长河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长河石油管理局)了。
  长河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长河石油管理局)原来就是一个正厅级单位,像东神煤矿、长流煤矿以及伏虎煤矿都是副厅级单位,无论是钟广标原来任职的汉化集团,还是雷霆家所在的汉钢集团,亦或是伊泰煤业,甚至都比不上一个长河石油管理局(长河石油管理局)。
  在整个汉川或许也就只有汉都和嘉州的几个中央直管的央属国企要比现在的长河能源集团要大一些了,实际上有几家央属企业轮资产规模都未必赶得上长河能源集团。
  所以说钟广标被安排在这个位置上,应该算是极大的擢拔了,哪怕他上面还有一个尤万刚担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但尤万刚本身就是分管副省长,其分管工矿业这一块,本身任务就很重,根本不可能有多少精力来过问长河能源集团的具体工作,担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无外乎是象征性意义更大一些,算是为未来钟广标接班做准备。
  或许两三年后,钟广标表现良好,那么接掌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钟广标接任长河能源集团总经理却并非好事,因为他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长河能源集团是多个企业刚刚组合起来的企业,内部七拱八翘,派系林立,山头主义不可避免的要在集团公司内部显现出来,长河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长河石油管理局)自然是实力最强的一支,但几大煤矿一样实力不俗,而两大炼化企业,一家是从长河石油管理局分出来的企业,另一家则是直属于省里的炼化企业,也是各有不同。
  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要想整合起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更为关键的是未来三五年里无论是采油、炼化还是煤炭行业都会遭遇一场寒流,这种新组合起来的企业,在面对这场寒流的时候,如果班子得力,能够借助这场外部的危机促成企业整合,而如果班子不得力,也许就会变成有个冲突林立分崩离析的烂摊子。
  钟广标已经给沙正阳打过两次电话了,征求沙正阳的意见,希望沙正阳能够到新组建的长河能源集团中去工作。
  如无意外,会先挂总经理助理一职,这是一个正处级岗位,未来两年内如果沙正阳表现良好,便可顺理成章提拔为副总经理,也就是说,成为副厅级干部。
  应该说这样一个安排看起来非常完美,比起在地方上苦熬,沙正阳给自己的预判,五年内要想晋位副厅都难比登天。
  在县长位置上再熬两年,县委书记熬上三年,这就是五年,问题是县委书记晋位副厅级这一步就太难了,袁成功如此深厚的资历也熬了六年多时间,险些就错过了。
  当然不排除有当上两三年县委书记就直升副厅级干部的,但一方面要机缘巧合,另一方面也要的确资历和能力、业绩都格外够分量的才行,沙正阳自认为自己在能力和业绩上都能达到,但资历上就真的不好说了。
  加上赏识自己的林春鸣和钟广标均已离开,冯士章对自己不冷不热,就算是叶和泰对自己还算亲善,但有阴朝凤这个钉子如鲠在喉,恐怕自己在宛州的仕途之路不会顺畅,这一点沙正阳有很清醒的认识。
第073章
五百强,不屈
  要说沙正阳对钟广标的邀请没有半点兴趣,那是假话。
  和在基层工作不一样,这个年代的国有企业在面对地方党委政府是有相当底气的,尤其是像长河石油管理局、长河炼油厂和东神煤矿这类大型企业,更是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味道。
  正如当初银台的汉化集团和汉钢集团一样,面对银台县委县政府时,都是以一种俯瞰的态度来对待,而地方党委政府则处于弱势地位下。
  不过同样现在的国企也一样问题多多,通过改革开放这十多年来,国企的优势不断弱化,但是积累的问题正在日益暴露出来。
  尤其是臃肿的机构体制,数量庞大的冗员,低的吓人的效率,形同虚设的监督体系,一言堂的决策模式,以及日益老化的领导干部结构,可以说干部四化的紧迫性在国企是显得尤为突出。
  因为和地方上不同,国企现在面临的是要和机制灵活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特别是在面临着中国加入WTO步伐日益加快的巨大压力下,一旦加入WTO之后,国有企业又没有能做好应对准备,或许就是一场溃不成军的惨败,这一点从中央到地方上都有着十分巨大的紧迫感。
  与此同时来自日韩企业群体的崛起,并进入中国市场,也给中国从上至下,从政府到企业都带来了一场思维冲击,整个国有企业都正面临一场深刻的改革变革,放权,打造世界五百强,铸就国企强音,应该是这个时代从中央到地方党委政府的一个主要目标。
  1996年应该是国内打造500强企业心气最高的时候,九十年代以来,来自日韩的财阀式企业集团,一跃而起,给了中国企业很大的“启迪”。
  尤其是诸如韩国的大宇集团、现代集团、三星集团以及日本的三井系、三菱系、住友系几大财阀旗下分支出来的更多企业集团,表现出了勃勃昂扬的气势,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上佳表现,更是成为国内企业学习的楷模。
  如果日本财团企业还有几十年的底蕴积淀的话,那么在中国国内企业眼中,韩国这个小字辈一下子涌现出诸如大宇、现代、三星等新兴企业集团出来,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了。
  韩国能在区区二三十年里就打造出这样庞大的私人企业集团,难道说比这些私人企业更能得到国家支持的中国国企反而做不到么?
  至于说国有企业改制所面临的问题,恰恰可以通过这种改制来改变原来国有企业那种僵化古板和低效率的模式,大胆放权,核心决策,抓大放小,推进企业的壮大发展。
  抓大放小已经成为中央政府一个确定无误的方向,诸城经验已经被高层所认可,尤其是其取得了的成效,更是鼓舞了高层对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认可。
  “拆小船,建大舰,出远洋”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奉行的方略,中央确定了宝钢、海尔、江南造船、华北制药、北大方正和长虹六家企业作为种子选手,开始冲击世界五百强,而作为各省市里,全国五百强自然就成为目标,浙江率先启动了这一战略。
  杭州的金鱼洗衣机公司、东宝冰箱、乘风电扇和华美冰柜这四家企业合并为看似庞大无比的巨无霸企业——金松集团,这家企业正在紧锣密鼓的组建,预计很快就会在明年扬帆起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