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895

  出席完挂牌仪式,沙正阳回到县政府办公室里,叶传胜早已经和许红菱等候着了。
  “怎么了?”沙正阳看见叶传胜额头上的皱纹都快要成Ω了,愁容满面,忍不住咧了咧嘴,“老叶,至于么,改制免不了要遇到问题,咱们有问题解决问题,没条件就创造条件来解决问题,好不好?”
  “沙县长,我都实在不好意思来找您了,这方案一变再变,他们要再反悔,这厂,我也不打算搞了。”叶传胜叹了一口气道。
  “哟,要撂挑子?”沙正阳笑着道:“未来你可是自己当老板,为自己挣钱,不再是为政府干活儿了,这一点你可要搞明白啊。”
  “县长,可这些人三心二意,前怕狼后怕虎,本来说好了,除了镇上工业公司保留的20%股份,剩下80%股份,我把我家老宅卖了,自己借了10万,凑足30万买下20%,剩余60股份中,他们几个凑60万拿下40%,其余20%由职工们来凑,实在不行,拿出10%,欢迎外来愿意投资的,一视同仁,拿出15万也可以来当股东,……”
  叶传胜愤愤不平,沙正阳看了一眼许红菱,“结果呢?”
  叶传胜所说的他们几个也算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层,本来说好这五人凑60万拿下40%,但现在看来可能出了问题。
  “他们几个说最多能凑15万,买下10%股份,而受到他们的影响,厂里其他职工也有些人打退堂鼓,看样子连买下剩余20%中一半都很困难。”
  许红菱也觉得头疼,之前她也花了许多心思来做这些人的工作,原本都说得差不多了,但没想到事到临头却又变卦了。
  对这些情况,沙正阳倒是早有思想准备。
  别看一开始大家兴致高昂,但是真正要让大家真金白银出钱了,只怕就要掂量再三了。
  60万让其他五个人来出,人均得拿12万出来,这年头虽然说万元户司空见惯了,但要说谁能一下子拿出10万来,那还真不多,所以当时沙正阳就觉得有些不靠谱。
  沙正阳就建议城关镇工业公司最好保留30%股份,让叶传胜和几个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合起来能占到50%就算不错了,剩下的交给职工们来,实在凑不够的就想办法,邀请一些有兴趣的战略投资者来入股。
  “你们估计再做做工作行不行?”沙正阳想了想道。
  “难。”许红菱觉得可能很难了,她和叶传胜已经分别找这些人谈了,然后又组织全厂职工开了动员会,甚至于也把未来的前景描绘了一番,但是大家都还是不肯。
  “县长,这些人还是担心未来市场问题,担心一旦投入那么多,企业亏了,他们的钱就只能打水漂了。”叶传胜苦笑着摊摊手,“问题是这搞企业本来就是这样,谁敢打包票?”
  “你们俩的意思呢?”沙正阳问道。
  “县长,你认识人多,能不能找几个来入股?”叶传胜满怀希望,“我听说当初市里企业改制,也是您去找人来接盘的,相比之下,咱们这老盛丰就不值一提了。”
第081章
老盛丰,新举措
  许红菱的目光也望向了沙正阳,如果在内部无法解决出资入股的问题,恐怕就只能通过外部邀请资本入股了。
  叶传胜所说的也是实话,老盛丰这点儿资产,百分之就算是剩下的50%股份,也不过就是七八十万人民币。
  沙正阳吱个声,雷霆也好,段庸铭也好,宁月婵或者焦虹也好,甚至高柏山和宁月凤或者沙正刚这些人,都能想办法给你轻松凑出来,而且都是私人出资。
  问题是,沙正阳身处这个敏感位置上,他还真不好开这个口。
  说实话,他还真很看好老盛丰这家中华老字号的风味食品企业,他也亲自品尝过,老盛丰的牌子在汉川,尤其是汉东地区还是颇有名气的,但是几方面因素限制了老盛丰的发展。
  第一是企业的规模和产能,因为企业权属性质的限制,使得这家企业更像是以一家为残疾人解决生存问题的福利企业性质在运行,从未有长远打算,所以规模一直就这样,而要做大做强,现在这种模式肯定不行,叶传胜也有了一些构想和规划,沙正阳看过,觉得还是靠谱的。
  第二就是缺乏现代的宣传意识,使得老盛丰这块品牌一直限制在汉东地区,对于传统的喜欢这类食品的汉、云、贵、川、湘、鄂、豫、陕、甘、藏等省份就从未想过去宣传广告和开拓市场。
  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大批内陆地区的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这类味美价廉的风味食品应该是在沿海地区大受欢迎的,甚至可能随着国民走出国门漂洋过海的,是一块相当大的市场。
  但老盛丰原来完全没有这类意识。
  一直到沙正阳提醒点拨叶传胜,叶传胜才焕然大悟,但是囿于形势,也还是只能等到企业改制之后才来考虑。
  沙正阳觉得如果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老盛丰完全可以迎来一个大发展阶段,前世中红极一时被誉为一颗熠熠生辉的恒星的老干妈,以及涪陵榨菜,现在也不过刚刚走上正轨,远未达到十多二十年后的境界。
  如果有资本支持,老盛丰未尝不能迎头赶上,这不但能够带动本地区劳动力就业,而且还可以带动相关的农副产品产业,如黄豆和胡豆种植。
  所以沙正阳不得不考虑,如果自己私下邀请外人入股,一旦未来老盛丰发展起来,肯定就会有人跳出来质疑自己这个时候的举措,瓜田李下,狠毒事情就说不清楚了,黄泥巴落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沙正阳当然不愿意背这个锅,除非自己打定主意不在仕途上走下去了。
  所以沙正阳也在考虑以什么样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涉及到改制之后,未来企业要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可能还会涉及到增资扩股的问题,以谋求更快的发展,他需要考虑万全。
  “老叶,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慎重,我可以找到来入股的,但不合适,我们需要考虑长远,同时也要避免给人以一种暗箱操作的印象,所以我建议最好把改制方案向社会公开,让大家都知道整个方案,同时在一定时限内优先考虑企业内部人员,到时限之后如果仍然无法凑足,那么我们在通过报纸媒体向社会公开邀请外部资本进入,这样更妥当一些。”
  许红菱和叶传胜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都承认沙正阳这个意见更为周全稳妥,否则日后企业发展起来了,沙正阳可能就要背黑锅了。
  “我打算把这个情况向夏侯书记汇报,到时候老叶和我一起去,然后上县委常委会研究之后,再来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再来执行。”
  沙正阳想得更远一些。
  他要杜绝一切可能。
  万一日后这老盛丰真的变成了一家类似老干妈或者涪陵榨菜那样的知名企业,这入股行为就肯定会被无数人放在放大镜下来观察,一丝一毫的瑕疵都会引发轩然大波。
  他甚至还考虑让相关的法律界人士从法律层面来评判审查一下这种改制的风险。
  毕竟这不比市里那几家国企改制,那是市委市政府在主导,有林春鸣、冯士章和钟广标在负责,甚至也都向省委省政府作了报备,还将改制方案过了市高官会研究通过,而自己只是一个出谋划策者。
  现在县里这些乡镇企业改制,那就是自己在亲自负责了,责任都在自己身上,不一样了。
  许红菱马上就想明白了这一点,“县长,应该如此,如果只是企业内部改制,内部人员入股,说得过去,但引入外部资本,要谨慎一些,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在县人大县政协那边也进行过会。”
  沙正阳满意的点点头,“嗯,防范万一嘛,小心无坏事。”
  ……
  沙正阳和叶传胜向夏侯通的汇报也引起了夏侯通的重视,他也没想到老盛丰的改制居然还会遇到这种情形,企业内部人员信心不足,不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来购买股份,而城关镇工业公司也提出最多只愿意保留20%股份,甚至连这20%股份都还不愿意保留。
  最后夏侯通还是决定召开县委常委会来研究,最终决定在报经市委市政府之后,面向社会来出售这一部分集体股份,同时要求城关镇工业公司将股份提高为25%。
  这个方案也在县人大和县政协进行了过会,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因为老盛丰这家企业怎么看都算不上什么不得了的企业。
  方案最终确定,城关镇工业公司持股25%,叶传胜出资30万元并将“老盛丰”品牌和酿制秘法作价7.5万元,获得25%股份,原老盛丰五个自然人出资15万,获得了10%股份,而原老盛丰89名职工出资15万获得10%股份,剩余30%股份面向社会出售。
  12月29日起,《宛州日报》连续三日起登报将老盛丰改制面向社会出售最高可达30%的股份,并将在一个月后进行公开竞卖。
  1997年1月28日,本方实业有限公司出资80万元购得30%老盛丰股权,成为老盛丰最大股东,而本方实业则是由宁月婵、焦虹、高柏山、宁月凤、王澍五人共同出资100万成立的企业,原本还邀请了毛国荣等人,但他们没有参加。
  “这种方式就要好得多,市里也批准了,而且是通过公开竞卖的方式,谁都可以参与,只要你对企业有信心,那么你可以出高价。”沙正阳很坦然的靠在沙发里,沉静自若的道:“你们厂里那些管理层和职工有没有后悔?”
  叶传胜苦笑,“后悔?他们怎么可能后悔?他们现在恨不能把他们自己这20%的股份一股脑儿都卖给本方实业呢,已经有人去接触那边了,就是想把自己手中那点儿股份卖给本方实业,这才几天,转手就是一倍的利润,谁能忍得住?”
  沙正阳愕然,他发现自己还是高估了这些人的眼光,忍不住道:“难道他们就不知道既然有人愿意高价入股,不就是意味着这个企业有着非常好的前景么?否则人家凭什么花大钱来入股?”
  “他们想不到那么多,只知道自己一万马上就可以变两万,两万可以变四万,这种诱惑谁能抵挡得住?”叶传胜叹了一口气,“据说镇工业公司那边也有点儿心动,想把25%股份以80万价格卖给本方实业。”
  沙正阳也很是无奈。
  这种情形也很正常,面对真金白银,几乎无人能抵挡得住,尤其是溢价购买,转手就是翻倍利润,至于说以后企业的发展,恐怕除了叶传胜外,其他人信心要说有多足,还真不好说。
  “老叶,你呢?”沙正阳问了一句。
  “我?我也想多买啊,我对老盛丰的未来有信心,问题我没钱啊。”叶传胜脸都快苦得出水了,“我把老宅卖了,一家人都骂我是败家子,又去两个舅子那里借了八万,弄得老婆都要和我离婚了,想要以股份去质押贷款,人家银行根本不要,三五万贷给你,意义又不大啊。”
  “那老叶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沙正阳问道。
  “流动资金不足,要想扩大生产,恐怕还需要投入巨大,但估计从银行那里贷款有困难,不是贷不到,而是不够,尤其是我觉的现在应该抓住时机,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另外我也在考虑,您提到过的,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专属原料产地,这样一来我们未来在打响‘老盛丰’品牌质量时,才有底气。”
  叶传胜的话让沙正阳暗自点头。
  这个人还是有些悟性的,自己就那么点拨了一下,他就能触类旁通想通很多道理,而且还能想得更远。
  老盛丰的牌子要打响,前期可以靠广告,但是到后期,肯定就要刺刀见红,拼历史拼品控了。
  而如果从现在就开始强化品控,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品控体系,未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时候,这将是老盛丰赖以生存的金字招牌。
第082章
终于来了
  “所以你觉得现在该怎么做?”沙正阳进一步问道。
  “我已经和宁总和焦总他们几位见过了,他们给了我很好的建议,我之前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底气的,但和宁总、焦总和高总他们一番交谈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
  叶传胜在和宁月婵、宁月凤他们见了面,并被带去参观了东方红、趣味等企业之后,才在震撼中意识到自己的格局多么小。
  对方给他的建议连他自己都觉得怦然心动,而且对方也明确表示会支持他在企业发展上的主导权,这也让叶传胜心神大定,对方没必要在这些问题上撒谎,真要做手脚,人家完全可以用真金白银把除开自己的所有股份都买下来。
  “大宁总和小宁总都提出来,只要在品质可控的前提下,要尽快扩产,实现规模化生产,而现在老盛丰的规模还是作坊式生产,既不利于质量控制,也不适合在未来需求扩大时提升产能,另外高总和王总也给了我一些正在广告方面的建议,我感觉非常振奋。”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他们是外人,看问题有一定偏差度,你才是内行,才是企业的操盘者,企业如何发展才不至于脱节失控,你自己要有一个底儿,别被他们带着走。”
  沙正阳反而有些担心叶传胜过于听从宁月婵他们的建议了,他给对方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就这类风味食品来说,广告也好,产能也好,这些都是用投入能解决的,关键在于品牌建立和质量控制,抓好这两道关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两道关除了企业自身改进外,还有就是人才的培养,才能实现持之以恒,不至于因为企业的发展扩张而出现问题,……”
  “沙县长,这些我们都探讨过,关键是现在资金上的缺乏。”叶传胜沉声道:“我和本方实业那边都协商过了,希望本方实业能够注资扩股,同时向银行贷款,扩大企业规模,同时准备在广告宣传和品牌塑造上也同步进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