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895

  “月婵姐,你也别事无巨细都来找我,你得学着自个儿承担,就像这一次谈判一样,开始你不也不懂,但确定了我们自己需要的,了解了对方想要的,那么就是细节的磋商了,后来你不也很熟练了么?”
  沙正阳觉得宁月婵其实成长很快,之前还有些畏手畏脚,但是随着情况熟悉,双方许多交流越来越多,宁月婵逐渐丢开束缚,主观能动性也被调动起来,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连王澍都在说宁月婵的反应很快,悟性颇高,能很快领会到对方的意图并加以应对,到后来王澍几乎是在指点着宁月婵,而宁月婵也不耻下问,不懂就要问个究竟,也让王澍很感慨。
  “正阳,那不一样,谈判时候有你和王澍在一旁,我心里有底,可真正我一个人,还是觉得不踏实,没人能商量一下,而且也不是我熟悉的东西。”宁月婵说话也很实在。
  “行吧,真的拿不准的,你来找我吧,但我建议你最好要学着拿主意,而且我也觉得你能做到。”沙正阳注视着对方的眼眸,鼓励着。
  对沙正阳这种直接的目光宁月婵有些不太适应,下意识的就想要避开,但随即又觉得对方话语里有着一些特别的意思,忍不住道:“正阳,你就那么相信我?”
  “月婵姐,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复杂,可能最初会有一些陌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你肯吃苦,原来又在销售上搞了这么久,厂里情况比很清楚,怎么运转,你比我还明了,董工和胡工都是实诚人,柏山哥在厂里帮你,你只要抓住销售和财务,问题不大。”
  沙正阳的话让宁月婵一下子警觉起来,“什么意思?莫非你在湘南那边演唱会结束就打算丢手不成?你可是才被任命为总经理,这后续事情可多了去,你要敢丢手,那我也不干了。”
  见宁月婵有些激动,沙正阳连忙安抚对方:“月婵姐,别激动,我没说我要丢手,我的意思是说,假如我们这一次成功了,我是说假如的话,那么我们东方红可能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工作量可能会骤然加大,光靠我,不行,你得要站出来,挑大梁,我先和你说,也就是让你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当然,该我的职责,我当然义不容辞!”
  “正阳,看样子你是胸有成竹啊。”宁月婵这才稍微放心一些,“你就这么有把握?”
  “行不行,十月一过就知道了,何维人不错,脑子也挺灵,你把他好好带一带,日后也好当帮手。”
  沙正阳之所以看好宁月婵也有多方面考虑。
  一来她是红旗村干部,又是宁家人嫁了高家人,所以算是土生土长本土派;二来宁月婵是高中毕业,文化水平不算低,加上又搞了那么久的销售,情况熟悉;三来宁月婵性格泼辣,头脑灵活。
  这些是一个乡镇企业草创阶段非常关键的要素,几者加起来,加上这一段时间自己与她的磨合,也比较默契了,所以他才想要把宁月婵培养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八月的火车上可谓如同蒸笼一般,这年头绿皮车就这样,闷热,让人下意识的想要解开纽扣。
  宁月婵也清楚自己身材过于惹火,所以不敢穿裙子,也不敢穿紧身衬衣,只能套一件米色宽松的衬衣,一条筒裤,即便是这样,那对过于饱满的胸脯和娇媚的面孔仍然很轻易的惹来过往的旅客的瞩目。
  对于沙正阳来说,坐在宁月婵对面的他更是有些心猿意马。
  他有一种感觉,自己似乎是置身于《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场景中,变成了马小军,那宁月婵丰润的嘴唇加上唇角那比宁静更多一颗美人痣更像是巩俐带来的视觉冲击,总是自觉不自觉让自己有点儿带入。
  嗯,越想越邪恶,尤其是那张床上的场景似乎就要让自己和宁月婵之间发生点儿什么。
  宁月婵似乎也觉察到了一点儿什么。
  作为过来人,她已经不是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对男人的眼神和心思也能有一个大概的掌握。
  自己火辣的身材和妩媚的面容很容易激发起男人的某种欲望,这一点她很清楚,所以她基本上不化妆,也很少穿那种比表暴露或者贴身的衣裙,就是为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注意。
  只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嗯,这句话宁月婵听说过,她也不知道用在自己身上合适不合适,走到哪里都要吸引住男人和女人的目光,男人眼光很复杂,女人的多半是艳羡嫉妒恨了。
  眼前这个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小男人显然也避免不了这种吸引,这让宁月婵既感到一分骄傲得意,但也有些担心。
  她不希望因为这种因素而导致二人的关系走样变质,那对自己,对沙正阳都不好。
  现在这种状态最好,保持这样亲和但却不逾越的距离,大家在工作上相互支持配合,甚至还有一种无言的默契。
  这种感觉让宁月婵感觉很舒服,甚至还有些小激情,很享受这种充实的状态。
第103章
融洽,对话
  沙正阳同样很享受这种状态。
  没有谁不喜欢和一个漂亮的异性在一起工作,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话不假,但沙正阳对宁月婵没有其他心思,只是单纯的一个男性对漂亮女性的欣赏,或者说觊觎。
  不过他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他很清楚现在时间宝贵,他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和心思来考虑其他,来这么一回,他要干的事情太多,现在还容不得他挥霍。
  下火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过了。
  一下火车就能感受到汉都不一样的滋味,潮湿闷热,身上的衬衣立马就变得潮乎乎,黏在肉上。
  走了一周,宁月婵和何维都急于回家,但沙正阳还得有事情,他要先去拜会曹清泰。
  和宁月婵与何维分手后,沙正阳先打电话联系了曹清泰,知道曹清泰在办公室,但要回家了,让他直接到家里,沙正阳知道曹清泰住哪儿,就直接这乘车前往。
  前世中对人情世故的欠缺让沙正阳吃了不少亏,有了几十年记忆,沙正阳自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去了一趟京城,总得要带点礼物回来,哪怕不值钱,但这份心意要有。
  沙正阳知道曹清泰多年的慢性咽炎,嗓子一直不太好,所以也没替对方带什么特产,就是两瓶信远斋的秋梨膏以及一双老BJ布鞋,也就是十来块钱。
  这布鞋也就是在街面上找了一家店面选了选买的,沙正阳也不懂什么品牌,自己觉得不错就行,给曹清泰当了半年秘书,对方穿多大鞋码他大概知道,至于说合脚不合脚他就顾不到了,心意到了就行。
  “正阳,你还学会这些了?”见沙正阳放下纸包,曹清泰顿时就脸色不悦,阴沉了下来。
  “别,曹主任,我知道您的规矩,没事儿,就两瓶秋梨膏,一双老BJ布鞋,十来块钱的东西,秋梨膏是信远斋的,您可以尝尝,老BJ布鞋我随便在BJ街上买的,啥牌子我都不知道,您要穿不了,我拿回去让我父亲穿。”沙正阳笑嘻嘻的道:“你要觉得不妥,我二话不说,您给钱也行。”
  半开玩笑的口气,一下子就让本来有些僵滞的气氛松动起来,而进来给沙正阳递上茶水的曹清泰妻子古小凤没好气的瞪了丈夫一眼,“正阳,别理他,他就这德行,每年过节都得要得罪不少人。”
  沙正阳和曹清泰家人不算熟悉,但也认识。
  古小凤是曹清泰大学同学,在市人行工作,也是一个相当干练犀利的角色,他们的独生女儿刚考起市九中,省重点中学,因为他们两口子都忙,平时住在爷爷奶奶那边,周末才回来。
  被自己老婆这么一怼,曹清泰也就不吭声了。
  当然也是沙正阳解释清楚了,就两瓶秋梨膏一双老BJ布鞋,不值几个钱,就是一份心意,如果自己还要峻拒,就显得有些刻意和不近人情了。
  “那晚饭就在家里吃点儿,你小凤姐的手艺还过得去。”曹清泰点点头。
  “哟,挺会说话啊,没见你动过手,还嫌人家手艺只是过得去?”古小凤白了丈夫一眼,出去了。
  她知道丈夫肯定要和这个前任秘书有话要谈,只是让她有些奇怪的是,她丈夫原来对这个秘书一直不怎么感冒,怎么现在反而一下子热络起来了?
  书房里只剩下了两个人,沙正阳把自己这一趟的情况作了介绍,曹清泰也听得很认真。
  “这么说,你们的基本意图都算是达到了?”曹清泰也有些触动,老崔在国内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他也还是知晓一些的,用这种方式去打开局面,应该说也是一条路径,只是效果如何,还要有待于实践证明。
  “算是达到了,我的想法也是巩固和扩大在本省内的市场,这是根基所在,但是省内市场竞争太激烈了,除了几大名酒的中低端产品外,还有许多和红旗酒厂一样的地方酒厂产品质量都不差,所以才准备选择湘南作为突围方向,试试水。”
  沙正阳在去京城之前没有和曹清泰说太多这方面的事情,现在事情敲定,他才来告诉对方。
  “湘南地方名酒竞争力不强,但市场不小,所以这也是我们选择湘南作为突破点的原因,正好老崔的演唱会在湘南,也算是一个契机吧,……”
  “看样子你对酒厂的事情很上心啊,莫非你打算一直在酒厂干下去?”曹清泰有些好奇。
  搞企业的确能锻炼人,尤其是对经济工作方面的能力锻炼大有裨益,但是如果一直在这种乡镇企业里搞下去,恐怕就有些耽误了,曹清泰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主任,你也知道现在我才去镇上,郭书记还算看重,既然把这个重任交给我,我好歹也得要干出点儿名堂来才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啊。”沙正阳叹了一口气,“我才下来,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回得了县里,镇上的工作我也没丢下,所以我觉得在酒厂里锻炼一下,也算是搞过经济工作了吧。”
  “看来你对这一次京城之行感触很深啊。”曹清泰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短时间内你也许难以回到县里,在乡镇企业上锻炼磨砺一下有好处。”
  “主任,我是这样看的,我觉得眼下这种混沌局面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国家现在仍然还很落后,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都还很贫瘠,这也意味着我们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任务还是要发展经济,如果能对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有一些最基本最直观的微观认识,我觉得对于我自己日后的成长大有裨益。”
  “改革开放十多年了,但是我们国内,尤其是我们内陆地区,保守陈旧的思想氛围仍然很浓厚,很多人仍然习惯于等、坐、看,人家沿海地区都是走一步看三步,我们呢?走半步,然后扭头往回看,另外半步抬起来都半天踏不下去,深怕扎着脚了。”
  曹清泰也满意地点点头,对沙正阳能这么快就领悟到自己观点精髓很是高兴。
第104章
观人
  “未来我们共产党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把地方经济发展起来,让老百姓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受益,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具有较强的发展经济的能力,这其中企业经营作为微观经济的一方面也的确很有必要。”
  曹清泰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对方,要分清轻重缓急。
  “你在这个位子上锻炼一下也是好事,我支持你,不过,你也要把握好时机,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要抓住。”
  曹清泰后面的话破有深意,沙正阳立即领悟过来,“主任,我知道您很关心我,如果我做的不对,请您随时提醒我。”
  “嗯,郭业山表现很好,加上他是市委下派干部,估计他在南渡的工作时间不会太长,所以我要这么说,不过我估计年底之前他不会有什么变化,而且就算是他提拔了,可能也还是在县里,对你只有正面影响,你也不必太担心,我只是说你也没有必要在酒厂呆太久,做出一定成绩来证明了自己就足够了。”
  “郭书记要走?”沙正阳微微吃了一惊。
  “嗯,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曹清泰略微皱了一下眉头,“你还不知道吧,前天的《汉都日报》刊载了一篇你们南渡的‘忆传统,做贡献,做新时期合格党员’专题工作经验,郭业山手脚很快嘛,我们市委办这边没收到你们县委办的事迹经验材料,日报社就抢先出来了。”
  沙正阳迟疑了一下,他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个话题挑开,犹豫再三,他觉得还是要解释一下的好,免得让郭业山在曹清泰这里留下了不好印象。
  “主任,你也知道,黄书记联系我们银台,而县委贺书记挂点西口,所以县委办肯定要优先考虑西水,……”沙正阳点到即止。
  “唔,我倒是没考虑到这一点。”曹清泰眉峰舒展开来,“这倒也是,郭业山倒是脑瓜子很好用啊,用这个方式来展现南渡的工作,也算不容易了,嗯,正阳,这篇东西是你写的吧?”
  “呃,我打了初稿,樊书记做了修改,郭书记审定的。”沙正阳连忙道。
  “那是不是都是真材实料呢?没有虚头滑脑的东西吧?”曹清泰进一步问道。
  “主任,这一点我可以保证,所有事例我都是一一亲自跑到落实了的,绝对没有水分。”沙正阳赶紧保证道。
  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他在主抓,自然有底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