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895

  沙正阳的评价让汪剑鸣的这种感觉更浓了,大庙镇不小,只是远了一些,偏处最北端,和北面的武阳市接壤了。
  “大庙现在路也已经修好了,未来前景还是不错的。”汪剑鸣下意识的解释了两句。
  “你呢?”沙正阳突然问道:“王仲华要去大庙当镇长,你也该找个机会下去啊。”
  “正阳,你应该比我清楚,县委办和县府办还是有些区别的,而且王仲华在担任县委办副主任之前也干了一年多快两年时间的县府办主任了,算是有两个不同岗位的锻炼经历了,我到县府办担任副主任时间还是短了一点儿。”汪剑鸣老老实实的道。
  汪剑鸣这是实话。
  按照这边的惯例,县委办副主任到下边乡镇担任乡镇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县府办副主任就不一定了,资历浅的副主任都有可能让你去某个乡镇担任副书记过渡一下,资历深的一般也只能去小一些的乡担任乡长,直接担任镇长是不太可能的。
  汪剑鸣担任县府办副主任也不过一年多点儿时间,加上他担任副镇长的经历,副科级任职时间也就刚满三年,各方面都肯定无法和县委书记秘书出身的王仲华相比。
  “也是,不过县府办也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再打磨一两年,完全可以去一个乡镇担任主要领导。”沙正阳鼓励道。
  “嘿嘿,正阳,我很知足了,从乡镇回到县府办,感觉都还是不一样了,基层呆了两年,学到了不少东西。拿领导的话来说,深入基层,才能知道下边最头疼什么,最怕什么,最急迫的任务是什么,明白这一点,你才能知道自己的工作该干什么,我在乡镇上干这两年,总算是体会了一把。”
  汪剑鸣不无自豪,哪怕是在沙正阳面前,他也还是敢自夸一番的。
  能走到县府办副主任这个位置上,固然有自己姨父的帮助,但是也还是和自己在下边的表现有很大关系。
  从某种程度来说,沙正阳的表现也给了汪剑鸣很大刺激,凭什么沙正阳能步步高升,而自己就只能在乡镇上厮混?
  而且沙正阳在南渡镇的口碑极佳,谁到南渡镇都能听到沙正阳的大名。
  现在南渡镇已然是全县第一镇,早就把城关镇和东沱镇甩在了后边,东方红酒厂和自然堂矿泉水成为南渡镇最雄厚的经济支柱,现在哪怕是南渡镇一个镇长助理到除城关镇和东沱镇任何一个乡镇去当副镇长副乡长都不愿意去,最起码都得要安排一个副书记才能让人心理平衡。
  也正是基于此,汪剑鸣这两年工作也是颇为用心,贾国英对他的印象也一直不错,只不过现在新来的县长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现在还处于一个熟悉阶段。
  “看样子剑鸣你在乡镇工作这两年收获很大啊,嗯,没在乡镇工作,就难以知晓最基层的难处,可以说乡镇工作这段经历日后肯定会成为一笔宝贵财富,哪怕你以后当了县领导,那也肯定会受益匪浅。”沙正阳笑着道。
  “呵呵,正阳,县领导我就不敢痴心妄想了,不是谁都能和你比的。我也就觉得既然变了黄鳝就得要学着钻泥巴,吃了这碗饭,你也不能让下边干部群众觉得你就是一个吃干饭混日子的窝囊人不是?”汪剑鸣平静的道。
  这一番话倒是说得很有水平,沙正阳觉得汪剑鸣这两年变化有点儿大了。
  但想想前世中,汪剑鸣和自己竞争激烈,但是也未曾多居于下风,自己混到了副厅级,他也一样,虽然湖滨区高官职位上失败了,但是也干到了市文体局局长这个位置,这也能说明对方并不是真正的无能之辈。
  心胸狭窄一点儿这个缺点在很多领导干部身上都有,就看你自己能不能很好的处理了,现在看来汪剑鸣哪怕没有自己这个竞争对手,依然在正确的路上走着,甚至可能还因为自己的标杆作为对标的目标,他现在走得更稳健。
  “朱书记走了,贾书记接班,谁来当县长了?”昨晚沙正阳和许铁他们吃饭的时候也只提到外地新调来了一个县长,接贾国英的班,但具体是谁,沙正阳也没多问。
  “宋云培,新湖过来的。”汪剑鸣随口道:“听说也是一个厉害人物,前几天在县政府常务会议上把朱伟忠批评了一顿,弄得朱伟忠差点儿都要去告病住院了。”
  汪剑鸣知道朱伟忠恐怕是沙正阳在银台最恨的人了,也有意把这个消息透露出来,当然他也清楚,恐怕现在的沙正阳根本就不在意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了。
  “谁,你说谁?宋云培?!宋云培来银台当县长了?”沙正阳讶然。
  这个世界可还真够小的啊,宋云培居然从新湖调到银台来当县长了?这个人厉害啊。
  他印象中去年春节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宋云培接任新湖县委副书记也没多久吧?
  而且新湖的经济就算这两年发展快一些,也肯定没法和银台比,而宋云培居然来了一大跨度动作,直接到银台来当县长了,不简单呐。
  一听沙正阳的语气,汪剑鸣就知道这里边有故事,赶紧问道:“正阳,你认识宋县长?”
  “嗯,吃过两次饭,这人的确很有见地,很厉害的人物。”沙正阳点点头。
  汪剑鸣大喜过望。
  沙正阳说的吃过两顿饭肯定就不是那种官面上的饭局,绝对是某种意义上的私宴,那就大不一般。
  县里都在传宋云培才四十岁不到就当县长,比起当初曹清泰来当县长不遑多让,未来肯定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而且从接触这段时间的感觉来看,这个宋县长也绝对是一个作风凌厉的角色。
  汪剑鸣一直在考虑该如何来适应这位新县长的风格,没想到这一趟来还真来对了,沙正阳居然和宋县长有交情!
  一看汪剑鸣欲言又止的表情,沙正阳就明白汪剑鸣的心思了,笑着点点头:“嗯,抽个时间我会去拜访宋县长的。”
  汪剑鸣心花怒放,“正阳,那就谢谢老同学了。”
第031章
不祥之兆
  汪剑鸣走了。
  和于峥嵘相比,汪剑鸣更现实,或者说更符合一个体制内干部的做法。
  在沙正阳看来,于峥嵘是觉得自己高升了,和他不在一个层面上了,而他也不愿意再来麻烦自己,或者说,抹不下那张脸,但汪剑鸣却能做到。
  事实上沙正阳不知道其实汪剑鸣在来之前,一路上也还是做了很大的思想斗争,甚至还是在闻一震的“逼迫”下来的。
  他更多的把汪剑鸣和前世中汪剑鸣的形象混淆了起来,而汪剑鸣前世中这个年龄一样也还没有“进化”到这种为了获得资源和机会而见缝插针的状态下。
  这都有一个过程。
  无限感慨中沙正阳也接受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每个人都不得不在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一些代价,比如牺牲一些自己原来很珍视的东西。
  哪怕是自己也一样,只不过有了前世记忆这个优势资源,自己可以在选择上有更广阔的余地进行取舍。
  ……
  长河能源集团总部所在地位于汉都市区东部的雁阳区,据说得名于落雁湖以南,有一块雁阳碑,是唐代的遗迹,所以得名雁阳。
  汉都历来由东贵北富南穷西贱一说,东面和北面是传统的好地段,而南面和西面则一直是以工业区为主的区域,哪怕是市经开区和市高新区也都是如此。
  原来长河能源总部是准备选址在高新区的,但是后来考虑到和位于雁阳区的长河石油管理局位置太远,不利于联系,所以最后省里将省委第二招待所这一处风水宝地划出一片给了长河能源集团。
  这样省委第二招待所被一分为二,靠东面这一块,紧邻在二环路南面的雁归东巷就成了长河能源集团的办公所在。
  雁归东巷虽然名义上是巷,但实际上也是一条足可容纳四辆汽车并行的街道,当然比起汉都市区的主干道来没法比,但是雁归东巷和雁归西巷本身就不是主要路段,所以相对僻静,本来属于省委第二招待所的侧门,所以反倒很适合办公。
  沙正阳开着钟广标的凌志LS400进大门时都还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这个总经理助理居然能把总经理的汽车开出去不知所踪,可钟广标居然都没有问一下他。
  把车停好,沙正阳才算是好好生生站在车库边上打量着这一处被隔出来的小院落。
  说是小院落,其实也不小,省委第二招待所又叫雁东宾馆,没有第一招待所那么名气大,但是因为位置好,闹中取静,很多部委领导来汉都反而都爱住雁东宾馆,只不过那都是八十年代的事情了。
  随着一大批四星五星级酒店落成,原来省委省政府的招待所迅速在市场化大潮中黯然失色,虽然它们也力图想要跟上时代潮流,但是很显然固有的运行机制使得它们根本无法像彻底市场化经营尤其是外资酒店那么灵活和与国际接轨,其结果就是慢慢黯淡下去,顶多是有大型的会议时才能捡点儿残汤剩饭,而平时也只能靠卖省委省府招待所的金字招牌,打打情怀牌来招揽生意了。
  省委第二招待所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走上了“穷途末路”的地步,最终和已经改名为雁栖楼宾馆的省委第一招待所合并裁撤。
  而现在省委第二招待所的所在,事实上已经成为雁栖楼宾馆的贵宾楼所在,主要接待中央部委和兄弟省市来客,当然像中央部委一些下挂锻炼的干部也都住在这里。
  新修起来的围墙把长河能源集团与贵宾楼那边分隔开来,围墙居然做了旧,显得古色古香。
  临墙还有一片小树林,如果不走近仔细看,还真看不出这是一处新修的围墙。
  这是沙正阳第三次来集团办公所在,之前两次,一次是班子见面会,只开了不到十分钟,因为工作因素,就是做了一个相互的简单介绍。
  一次是组建赴京的先前组,也是来见面,顺带看了一下自己的办公室。
  这是一处老旧的楼房,二层楼,有点儿像当初他和孙妍同居时所住的省计委老房子,但更有格调。
  幽深的门廊,原木的楼梯和地板,估计应该是五六十年代的风格了,踩在上面,富有弹性。
  打开办公室,里边早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也收拾得十分整齐,自己从真阳带回来的一些书和资料被放在靠墙的一排仿古书柜里,二十四史和四大名著以及马恩列斯毛大部头著作都摆放在其中,这显然是统一安排布置的。
  一台簇新的ThinkPad560超级便携本,安装了WIN95系统,这是去年IBM才推出的新货,据说也是当下最轻便的笔记本电脑。
  钟广标知道沙正阳习惯于用笔记本电脑,所以干脆就让办公室没有给沙正阳的办公室配备台式电脑,而是直接给他弄了一台最新款的笔记本,价格不菲,但是对于长河能源集团来说就真不算什么了。
  办公室起码有四十平方,四排老式木制窗户给人一种回到了民国时代的感觉,崭新的深棕红沙发,和地板上地毯颜色很配。
  老板桌桌面很大,摆放着两部座机电话,一部是集团内线,一部是外线,台历翻在了今天,显然是每天早上都应该有人帮自己在打扫。
  这栋二层楼小楼一楼是集团办公室和总经办、党委办,二楼就是集团领导办公室了。
  因为尤万刚不在这边办公室,所以虽然为尤万刚保留了一间董事长办公室和小会客室,但是基本上没用过。
  每个集团领导办公室都有一间办公室,一间会客室,不过和地方上办公区域有些不一样的是,除了钟广标的办公室有单独一间秘书室外,其他领导的秘书都是两人一间,都在楼梯口,这样可以方便领导来客随时接待。
  另外还有两栋小楼紧邻着这栋楼,主要是集团财务部、战略规划部、生产计划部、监察部(纪委)、审计部、企管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安环部、对外合作部、企业文化部(宣传部)。
  由于集团新组建起来,集团与旗下公司之间的权责划分还没有完全厘清,而向一家现代企业集团转化还需要一个过程,很多部门虽然牌子挂起来了,人员也开始在逐渐补齐,但是职责权利却还在一个磨合整合过程中。
  集团公司没有为沙正阳配备秘书,这是沙正阳强烈要求的。
  一来他知道自己近期可能在集团公司呆的时间不多,二来一个总经理助理还要带秘书,他觉得也不合适,三来也觉得自由一些。
  真要有一些简单粗笨活儿,有一个专职司机就足够了。
  坐在松软的大班椅里,摇了摇,感觉还真的有些不一样,这就是国企领导的味道,沙正阳摇摇头。
  再看了看放在桌边上的通讯录,上边印有一行字,内部资料,妥善保存。
  随意的翻开,第一页就是尤万刚的电话,紧接着就是钟广标,在集团公司领导最后一页翻到了自己的名字,手机,办公室座机,嗯,居然还有家庭电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