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895

  一句话,没有人相信国内经济会出现不景气的波动,更没有人会相信连涨几年的煤炭价格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下滑。
  几乎所有人都不认同沙正阳对国内经济形势走向判断,虽然他们也都注意到了东南亚各国经济出现了巨大的波动,但他们不认为这能对中国经济带来多大影响。
  要到明年下半年整个局势才会日渐明朗,而这接近一年时间里,自己恐怕都不得不承担着来自省政府那边的巨大压力。
  沙正阳不认为自己的副厅级考察会受到多少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担任副厅级之后就可以轻松自如的优哉游哉了。
  换了是自己站在李铭那一角,也会很大度的表示支持自己晋位副厅,毕竟之前自己在真阳的表现,在出海战略上的突出成绩,这都是获得了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的,但是这不意味着你晋位副厅级之后你就能够放松了,相反,你还需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领导对你的期望也会更高,你也该有更好的表现,而一旦表现不佳或者出现问题,那么你会跌得更痛。
  这种情形下,沙正阳不用想都能意识到,未来一年恐怕会是自己最难熬的一年,因为有一个随时可能来挑你刺儿的领导,而这一年恰恰又是长川实业推进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段。
  这期间企业改革要见成效,这个成效既包括企业本身业绩要出成绩,同样省里交给你的任务你要圆满完成,还有企业结构要优化,作为长川实业的掌舵人,任何成绩都能被视为自己的成绩,同样,任何纰漏和问题也会被视为自己的问题。
  只是多想无益,事已至此,也只能坦然面对,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最好的业绩去回应,用时间检验之后的结果去回击。
  ……
  从10月12日开始,长川实业的竞聘终于开始了最引人注目的提交方案并进行公开评审阶段。
  按照竞聘规程和相关解释,首先启动的是建筑板块的竞聘,初审阶段胜出的三支团队包括辜科凡团队、吕雪松团队、魏君雍团队,他们通过一个月的公开招募、私下沟通、座谈会商谈、个别邀约等方式组建属于自己的竞聘团队。
  而每个竞聘团队要分为行政管理团队、战略规划团队、营销管理团队、技术支撑团队、后勤(财务)保障团队四块,除了拿出未来总体方案外,五个团队不但要罗列出自身的优势强项,同时也要拿出分方案来证明每一个环节和领域自身的实力所在。
  为了确保竞聘顺利和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沙正阳专门邀请了集团副书记何永雄作为此次竞聘的首席监督人,而参与竞聘评审的二十二名个评审委员,除了集团公司的六名班子成员外,还有五名分别来自集团战略规划管理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以及省委组织部和何永雄。
  除开公司特邀的竞聘评审委员外,另外还有同样11名职工代表参加,这十一名职工代表都是来自长川实业旗下建设板块和三大煤建公司,通过抽签方式产生。
  而按照规程,评审委员会中职工代表打分占百分之四十,而特邀评审委员占百分之六十,一旦评审结果出来,只要经过集团纪委认定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便会报经集团党委批准通过,便会正式宣布。
  方案已经通过密封的档案袋在同一时间送到了竞聘领导小组办公室,而竞聘会也正式开始。
  介绍竞聘方案是按照抽签顺序进行,首先抽到的吕雪松团队,然后才是魏君雍团队,最后才是辜科凡团队。
  每个竞聘团队会有一个小时对自己方案的讲解时间,然后接受十五分钟时间提问,一个上午将会彻底结束竞聘,评审委员会的代表则要在一个下午时间里对三个方案进行讨论探讨,最后再进行打分,而职工代表则不参加探讨讨论,但是可以参与旁听讨论,这主要是相对职工代表的感性色彩更浓,专业性略差,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们则要通过更专业更理性的探讨来做出决定。
  当然为了避免相关影响,在整个中午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们都将留在现场,吃盒饭,然后下午在会议室里进行封闭讨论,全程录像,最后再进行打分。
  上午的方案讲解都进行得很顺利,因为要求必须要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方案来进行讲解,不能临时加料,以避免第二第三团队在听了第一团队的方案之后来临时进行修改,所以大家也无虞相互照抄借鉴。
  当三个团队讲解完毕的时候,已经是接近下午一点钟了,除了职工代表外,参加旁听的职工和其余人也都散去,集团纪委负责现场监督,大家都留在现场等待着吃完盒饭之后就进入会议室进行分析讨论。
  “好了,大家都听了上午的方案,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啊?”沙正阳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我估计有,嗯,包括我在内,都有一些意外,这说明我们的几个团队都还是花了大量心血来做准备的,如果都是在我们意料之中,那这个竞聘就没有太大意义,还不如直接由我们公司党委做决定就了事大吉。”
  沙正阳的话是实话,实际上这一轮的表现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吕雪松团队和魏君雍团队表现出来强大的综合实力,大大超出了一干人之前的预料,尤其是这两个团队还从外部挖来一些人才来充实团队,在几个分方案的介绍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优势,像吕雪松团队的行政管理和财务控制以及长远规划,像魏君雍团队的技术实力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比之下原来一直认为具有很强实力甚至可能是稳操胜券的辜科凡团队则出人意料的表现得让人,其在技术、综合规划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短板,可以说他们的方案大失水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沙总,我这个人喜欢实话实说,如果仅凭今天现场的三个团队表现和方案内容,我觉得辜科凡团队方案基本上不具备和吕雪松团队方案与魏君雍团队方案匹敌的实力,他们的方案更像是临时凑合起来的大杂烩,毫无针对性,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在这方面做好准备,如果连这样重大的事情都不能做好准备,我觉得这个团队可以直接放弃了。”
  首先开炮的是长河能源集团战略规划和管理部的副部长杨建荣,这家伙是个直性子人,脾气也很大,本来是不愿意来参加这个评审活动的,还是沙正阳专门登门邀请,这家伙才算是勉强同意。
  “杨部长说得没错,相较于辜科凡团队的方案,吕雪松团队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更让人激赏。”接上话的是集团财务部新任的副部长毛文祥,他是从长流煤业财务部部长调任集团财务部副部长的,算是略升,“吕雪松团队并非没有弱项,比如他们在技术团队上明显不如魏君雍团队表现,但是他们在其他几项上优势明显,特别是相对于辜科凡那边,差距相当大。”
  沙正阳认可毛文祥的观点。
  虽然毛文祥来自于长流煤业,而吕雪松是长流煤建的老总,二人肯定有这份渊源感情色彩在里边,但是哪怕抛开这层关系,吕雪松团队方案远强于辜科凡的方案,尤其是在未来三年的规划设想上更是十分细致入微,基本上可以如同教科书一般的铺设,那人家是真正沉下心俩研究过可操作性和实现几率的。
  甚至在魏君雍的方案中虽然也有一两项强于吕雪松方案,但是总体来说仍然略逊,沙正阳相信在座的众人都算是专业人士,起码在看待一个团队实力和方案问题上,眼光差距不会太大,几无悬念。
第117章
得京沪者得天下
  “傅总,说说你的看法。”沙正阳跳过了徐利平,直接问傅蕾。
  因为竞聘规程本身就是徐利平他们搞出来的,心里自然有数,而傅蕾的观点很重要。
  “沙总,杨部长和毛部长的意见我赞同。”傅蕾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
  之前她也对辜科凡很看好,在她印象中辜科凡是颇有些能耐的,人脉资源宽泛,协调能力极强,而且在处理重大工作上更是能凸显其运作能力,为什么会在如此重要的工作上却表现得大失水准?
  如果说辜科凡认为他自己背景深厚,人脉厚实,就可以无视规则,觉得拿下其中一票理所当然,那么傅蕾觉得那就有必要给对方一个深刻教训了。
  既然在之前再三强调了一切必须要按照规则来办事,那么就必须梳理规则的权威性,不树立这一点,那么以后任何工作的开展就无从谈起。
  傅蕾很清楚沙正阳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这么一段时间都围绕着此项工作在忙碌,很多工作都交给了自己,就是想要在这一次的竞聘工作上做得尽善尽美。
  当然,傅蕾也知道沙正阳是要用这项工作的完美表现来向省里一个交代,省里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也很关注,这代表着汉川国有企业在国企改革攻坚上率先走出了第一步。
  这一步走踏实了,开一个好头,对全省国企改革攻坚都是一大鼓舞,也难怪领导重视。
  在这个问题上,傅蕾相信沙正阳的态度,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这里获得特权,纵然辜科凡很有本事,也很有人脉,但是要想过沙正阳这一关,傅蕾觉得恐怕辜科凡会碰得头破血流。
  “规则就是规则,对人和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如果谁觉得他可以无视规则,或者说离了谁这个企业就玩不转,我觉得这种想法就太天真了。”傅蕾先把调定了:“就目前的表现来看,吕雪松团队应该是综合表现最好的,几个团队的力量均衡,也表现出了自身的优势特长,魏君雍的团队也不错,其技术强项体现得淋漓尽致,营销本身应该是其一个弱项,但是我们看到他从外部挖角招募来几个专业负责这一块的人,应该是得到了很大改善,当然这需要通过时间来证明,不过我认为起码这两个团队是非常认真的在对待这件事情。”
  傅蕾半句没提辜科凡团队,而且也很不客气的指出有些人对此不重视,导致准备不充分,言外之意就直接把辜科凡团队排除在外了。
  “老梁,老曹,还有老贾,你们几位也说说你们的意见。”沙正阳显得云淡风轻。
  三个人的观点也基本一致,认可魏君雍和吕雪松的表现,认为两个团队在准备上都是花了心血的,而且也的确组建起了相当完善的公司架构,也就是说,未来一旦获准,那么他们可以迅速拉起一个像模像样的团队就开始正常运转起来。
  整个公司这边的观点趋于一致,那就是辜科凡或许原来有其优势,但是在这一次的竞聘中却没有体现出来,但规则就是规则,既然确立了规则,那就要按照规则来,那么如果票决辜科凡团队得分落后,自然就该出局,这个结果也不可能改变。
  十一名职工代表中也有来自长川建设的,也对辜科凡团队的表现大为不满,但是这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透明的竞聘,自己不重视导致这样一个结果,那也怨不得人。
  很快投票就结束,打分也在工作人员的忙碌下和监督人员的监督下出来了,吕雪松团队以198.46分高居榜首,而魏君雍团队也获得了195.33分的高分,而辜科凡团队只获得了127.68分的低分,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
  既然监督放没有异议,那么这个结果就此敲定,按照当初公司党委议定的,吕雪松团队和魏君雍团队胜出,直接上报集团公司党委。
  集团公司那边批复也来的很快,第二天一个简短党委会过会,便以通报形式批复。
  长川建设和三大煤建的资产彻底打乱进行整合,组建长川一建和长川二建两大建设公司,吕雪松负责长川一建,魏君雍负责长川二建,在资产分割上也采取打包划块的方式,按照他们自己在方案中提出的各有侧重,当然不可能人人满意,但是还是基本上达到了各自的目的。
  而公司人员也要按照现行的格局进行分配,不可能都只要优质的,而把那些年龄结构偏大的群体拒之门外,这一点上,在最早沙正阳就专门和吕雪松和魏君雍二人谈过,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个竞聘就毫无意义。
  竞聘是改革的一种形式,而改革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激发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就是要确保职工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当然,按照国企改革的一些政策,一些年龄偏大已经临近退休的,本人也不愿意在此次整合过程中调换工作的,可以考虑以提前离岗退养等方式来解决。
  总而言之,虽然大局已定,但是后续的分割调整和整合起码还要持续两三个月才能慢慢敲定下来,但是这不影响两家企业的正式挂牌营业。
  而且沙正阳也要求他们从挂牌第一天开始就要进入临战状态。
  明年的目标任务他们已经自我确定,那么就只能超额完成任务,一旦达不到预设目标,那么后年的日子就不好说,而连续两年达不到目标,或者目标差距太大,那么公司党委就要考虑废止竞聘协议,重新竞聘。
  ……
  “哟,终于舍得登门了?我还以为你真的打算就这么悄无声息,然后一鸣惊人呢?”
  沙正阳看见对方登门,笑了起来,示意对方到自己的橱柜里去把茶叶桶拿出来自个儿泡茶,然后给傅蕾打了一个电话,请她到自己办公室来。
  “沙总,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男子清癯的面孔上没有太多不好意思,显然也是意识到沙正阳对他的这一手并没有多少不高兴。
  他也很清楚沙正阳时一个很现实的领导,坐在这个位置上,只要对企业有利的,他都不会计较,至于说之前自己的表现,那其实也是一个策略,为下一步的竞聘采取的一个策略。
  对于下一步的竞聘,他会以最好的姿态来展示自己,他志在必得。
  傅蕾到沙正阳办公室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沙正阳对面的男子,是辜科凡。
  辜科凡站起身来,“傅总。”
  “哟,稀客,我还以为你要躲起来不见人了呢?”傅蕾也是一个相当大方豪爽的性子,坐下翘起二郎腿,“沙总,看来我们是不是都误解了老辜的想法啊,看样子老辜是另有所图啊。”
  “嘿嘿,沙总,傅总,你们二位都这么说了,我也不敢瞒你们二位,的确有些想法,建设那一块我们是有意识的放弃,因为考虑到那个时候弃权,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也是勉为其难的上了,所以……”辜科凡坦然道。
  沙正阳点点头,“是打算在房地产还是建材这一块做文章?”
  “怕是房地产吧?”傅蕾看得更准,以辜科凡的野心,放弃了建设这块大头,不太可能去选建材,因为建材这一块产业相当散乱,要整合起来需要花大力气,而且现在公司也还没有考虑好怎么来整合建材板块。
  “嗯,房地产。”辜科凡点点头,“你们二位都在,我说实话,我对房地产兴趣比较大,之前在长川建设的时候实际上我更多的心思还是投入到房地产的开发上去了,所以才给了魏君雍一些机会,否则他没戏。”
  “哟,口气这么大?”沙正阳笑了,“那吕雪松呢?”
  “吕雪松比魏君雍强,魏君雍过于方正,当然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其实你们也从这一次竞聘看出来了,可能魏君雍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进行调整,他拉进来的几个人也主要就是弥补他们团队原来的短板不足,但是我还是觉得吕雪松那边实力更均衡,更具有竞争力。”辜科凡嘴角有一抹傲色,“如果我要加入战团,肯定是第一,吕雪松也得要靠后,不过我志不在此,所以让给他们。”
  “你打算竞聘房地产这一块,但这一块公司的想法你知道么?”沙正阳看了一眼傅蕾,淡淡的道。
  “公司的意见是正确的,房地产不比建设,在资源和区域竞争上更需要集中力量,因为对手层次更高,我听说了傅总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房地产的核心精华在京沪深,但我以为还可以更集中一些,要想在房地产这一块脱颖而出,得京沪者得天下,起码十年内是如此,或许十年后会可以考虑其他。”
  辜科凡的口气很大,而且毫不隐晦,这既让沙正阳和傅蕾感到吃惊,同时也有些兴奋和喜悦。
  对于他们二人来说,观点一致,那就是不怕口气大条件高的,就怕没本事的,辜科凡的表现很是撩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