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2/895

  方东升和赵建波登门,还是按照这边的习俗带了一些东西,但他们都知道沙正阳的习惯,就是真阳本地的特产,几块腊肉和山货,百十块钱的东西,谁也说不上个啥来,真正的君子之交。
  沙正阳亲自替二人泡了茶,随意聊起这才知晓为啥是二人联袂而至。
  一般说来这样的拜访都是各走各路,不过方东升是在年前无意间提及他打算找时间去汉都见一见沙正阳,恭贺一下沙正阳升任长河能源集团的副总,之前虽然沙正阳也是党委委员和总经理助理了,但毕竟没有跨过副厅这一门槛,现在不一样了,朝贺一下也很正常。
  这个话被赵建波听了去,下来之后就问了方东升什么时候去,二人于是约定一起。
  从宛州来汉都得好八九个小时,所以一般说来宛州的干部都不是很喜欢跑汉都,实在是在高速公路没通车之前,八九个小时的车程实在太磨人了,一趟下来,精神再好的人都得要折腾得蔫答下来。
  所以现在无论是宛州还是汉都的干部都在希望这汉宛高速能够早日通车,到时候道路能缩短到只有五百来公里,按照高速公路100到120的限速,如果顺利的话,基本上五到六个小时就能跑到,节约下来三四个小时,那简直真的就是解救大家于困苦之中了。
  沙正阳是在办公室里接待的二人,实在是他没成家,石油小区里那套房子里边基本上啥都没准备,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所以没法接待客人,而在长川实业这边,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倒不是炫耀什么,的确和真阳那边的办公条件不能同日而语。
  “沙县,不,现在改叫沙总了,看了您在这边的办公条件,才发现我们宛州和汉都的差距有多大。”赵建波比方东升更开朗了一些,话题也更放得开,“这省里的头号国企,是不一样,我看了看你们停车场里的车,比宛州市委市政府的档次可是高太多了,没法儿比。”
  “建波,如果只看这个,那只能说明长川实业是不成功的。”
  沙正阳没有学有些领导那样,一来就先封存车,摆出一副正人先正己的架势,他觉得没有必要。
  汽车也是企业资产,而且这类豪车,你要处理,折价损失太大,而且像长川地产要到燕京去搞开发,办公用车档次不能太低,同样长川一建和长川二建要去跑项目,一样也需要办公用车,一样要几辆撑门面的车。
  这年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的心态还很严重,你去和别人谈项目,开一辆桑塔纳和开一样奔驰去谈,那完全是两样。
  虽然这种心态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但是却是事实,这种社会风气短期内你还真没法扭转改变。
  当然,沙正阳也承认长川实业原来在这方面沉淀闲置了太多资产,他也有意让长川汽贸转让部分车辆出去,但是这种二手豪车,在这个年代,还真不好出手,有钱的都要买洗车,而没钱的出的价又不合适,所以这些车还只能摆在公司里边,权当撑面子绷架子了。
  “长川实业今年出了不少问题,嗯,都是以前的,我过来也是收拾烂摊子,下半年半年时间都是在擦屁股和找路子,几千上万号人,除了要下岗减员,更重要的还得是替大家找到吃饭的门道,这么多工人每个月工资都是以百万计,你想想,每天一睁开眼就是十几万的开销,光是这副压力就能让人崩溃。”
  沙正阳的话是实话,但是听在赵建波和方东升二人耳朵里却没能让二人在意。
  蛇大窟窿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么大一个摊子,开销肯定大,关键在于你能不能让这个企业正常运转起来,那种坐吃山空谁也受不了。
  而沙正阳肯定不属于此列,否则省里也不可能再度破格让这一位年限不到就晋升副厅。
  虽说这是在企业里,但是没准儿明后年这一位就转任地方,如果这一位留在真阳,就算是当时马上接任县委书记,那没有三五年也不可能让你升任副厅,这就是人和人不同花有百样红。
  “沙总,这么大摊子,省委既然敢交到你手里,肯定是信任你的本事能力,这是好事,正好可以一展所长,证明一下自我。”赵建波接上话,“我觉得您走了还真是走对了,我个人看法比您留在真阳强。”
  方东升没说话,只是点点头,他也赞同赵建波的观点。
  现在真阳县里的情况看似还过得去,但是他感觉已经有些隐忧开始显现,夏侯通貌似温和开通,这在和沙正阳搭档的时候大家都是如此认为,但是在和丁希慎搭档之后就有些变化。
  丁希慎新上来,还是代县长,很多时候夏侯通就有点儿爱插手县政府这边的具体事务了,这就让县政府也有点儿无所适从,先前丁希慎还是能保持克制,但是久而久之,两个人的矛盾就开始显现出来。
  说夏侯通开通大度,这要看人看势。
  对沙正阳时,的确很开明大气,双方配合也还默契,但是对丁希慎,夏侯通显然就没有像沙正阳时那么好说话。
  有些时候县政府研究定下来的一些具体工作方略,就经常被他直接干预甚至叫停,拿到县委常委会上研究,往往就要进行调整。
  几次相同情况出现之后,县委县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就在无复有往日夏侯通和沙正阳时代的那种默契和谐了。
  这种情形下,最恼火的肯定就是县政府几个具体做事的副县长了。
  县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县长办公会研究的一些具体工作如果得不到县委的支持,那么在执行力上就很难得到保证,尤其是县委县府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下边那些乡镇的党委l书记乡镇长一个个比泥鳅儿还精滑,很多时候就要给你玩太极,效率一下子就下来了。
  这种情形下,光是去年一年就有好几项工作出了差错,市里边考核板子就要打到分管县长身上。
第143章
守规矩
  沙正阳自然对真阳的情况也有所了解,许红菱时不时的会在电话里介绍一下当下真阳的情况。
  应该说沙正阳打下的底子犹在,特别是后期储备的几个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这都是可以预期的美好前景,一旦建成之后发力,给真阳全县带来的经济动力不言而喻,像华泰空调项目,飞利浦的机芯项目,都很快就要投产。
  这种情况下,夏侯通的确是有底气指手画脚。
  沙正阳判断现在的夏侯通已经不像是刚来真阳时如夏侯子所说的那样只想要过渡一下,混个副厅级就满足了,现在看到真阳局面大好,没准儿就要滋生出其他心思。
  副厅级和副厅级也不一样,市人大副主任、市委书记也是副厅,副市长和市委常委也是副厅,能一样么?
  虽然夏侯通年龄偏大,不太符合组织提拔为党政板块的领导范围,但这不是硬杠子,就算是硬杠子也还有特例可行呢。
  只要工作成绩拿出来,领导欣赏,自然有无数种可以破例的办法来解决。
  “怎么,县里工作不太如意?”
  沙正阳本来不太想提及这个话题,但是人家两人联袂而来,大概也就是存着心思要倾诉发泄一番,你却装聋作哑的不闻不问,这就有点儿虚伪了。
  当然,就算是问了,沙正阳也不可能去发表什么观点看法,更不可能参与什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已经离开了,最好就是当一个听客最好。
  “哎,怎么说呢,一言难尽啊,总而言之,始终觉得没那么顺畅了。”赵建波还是要年轻一些,没那么多顾忌,“丁县长和夏侯书记最初还行,下半年就没那么合拍了,嘿嘿,弄得咱们工作也都有些被动了,东升县长最有感触。”
  “哦?”难怪方东升闷闷不乐,沙正阳瞅了对方一眼,“农业这一块不顺?”
  “也不是,但肯定没有前年那么顺利了,县委那边精力都放在要抓大项目,一些小项目,见效不快的项目,恐怕县里就没那么重视了。”方东升说话还是比较委婉,“可能是今年东峡动作比较大,尤其是招商引资上奇招迭出,给县里压力不小,县委也要求要全副身心抓大项目,我这一块农业项目投资都不是很大,而且见效也不快,恐怕就难得入眼了。”
  沙正阳忍不住皱眉。
  农业项目的确投资不大,而且见效慢,但是真阳发展现代农业条件的确很好,这是他原来和方东升专门研究过的。
  现代农业发展起来了,对于农产品加工这一块底子的夯实很有益处,像辛普劳和百事的加工基地都放在了真阳,未来这种现代规模化农业基地做起来,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食品巨头进来,这相当于是在打基础,怎么县里却又改弦易辙了?
  抓工业,抓大项目当然是好事,问题是这应该不矛盾才对,当然,也许精力资金不够,需要有所偏重,这一点沙正阳不清楚情况,倒也不好插言。
  “那建波这边岂不是忙得飞起?”赵建波分管招商引资,尤其是工业板块更是真阳重点打造的项目,沙正阳也一直很关注。
  “的确很忙,但是效果却不太好。”
  赵建波脸色也不是很好看,夏侯通插手太多,远不像沙正阳担任县长时那么肯放手,所以很多时候他都做不了主,而且夏侯通贪大求全,一味追求投资大的项目,忽略了真阳本身实际条件和产业架构,所以虽然花了大力气,但效果却远不及想象的那么好。
  沙正阳不想深问,具体的东西很难一言蔽之,真阳的事情和他没有关系了,对方来登门,他能说的也就是鼓励和宽慰了,具体事项上探讨不合适,弄不好还会激化真阳县委县政府班子内部矛盾。
  “建波,老方,每个领导也都有自己的工作风格,当副手的就得要学会去适应,当然,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探讨商量,但更重要的还是学会尊重和适应。”
  沙正阳只能这么说。
  丁希慎都没办法,夏侯通这个时候怕是谁的话都听不进,你当下属的只能尊重服从,他也相信夏侯通不至于“倒行逆施”,顶多也就是在一些具体项目和发展方向上有偏重有差异罢了,这都在预想之中。
  “沙县,哎,我们知道,我们知道,我们是有些感慨而已。”赵建波耸耸肩,欲言又止,方东升也只是抬起眼皮子看了沙正阳一眼,没有说话。
  “感慨在我这里可以发一发,回去之后还得要收拾起来,建波,你和东升两个人都是干实事儿的人,这一点我知道,我也相信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也看得到,但一个地方的工作肯定要服从一个中心原则,要顾全大局,这一点很重要,我也相信你们能明白其中的关键性,其他我不多说,……”
  沙正阳很小心的斟酌着言辞,自己是前任,而且是县长,他们俩来也只是想要发泄一下情绪,自己不能在火上浇油,而应当让他们冷静下来明白这里边的道理和规矩,有时候哪怕就是吃点亏,受点儿气,那都得服从,只要不是违背原则的事情,这就是讲政治,守规矩。
  似乎也是意识到了一些什么,方东升和赵建波都很知趣的没有在具体工作上再多说,只是泛泛的谈了现在宛州的发展情况。
  总体来说宛州的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东峡今年的发展势头明显提速,大有重新夺取GDP增速龙头的架势,而经开区的发展也还是保持着较好的态势,因为前期的规划布局已经形成,哪怕是萧规曹随,一两年内这个格局都不会变。
  顺带二人还提到一件事儿,葛铁柱被市纪委双规了。
  这倒是勾起了沙正阳的兴趣,多问了两句。
  情况其实也和猜测的差不多,大多是葛铁柱在担任县建委主任时候的事情,前后延续多年,收受贿赂和私分公款超过八十万元。
  这对于一个县建委主任来说已经是相当骇人的了,也在县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光是县建委系统中涉案人员就超过十个,中层干部就有六个,另外还牵扯到交通、国土系统的干部多达六人,成为一个典型的腐败窝案。
  沙正阳并不担心会牵扯到上一届党委政府,也就是袁成功和自己,自己当然不用说,就算是袁成功也应该和葛铁柱没太多干系,这一点其实沙正阳还在当县长时就应隐约感觉到袁成功的老辣,很小心的把葛铁柱作了切割。
  他只是有些感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己当县长时就很想找机会对葛铁柱这个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的结家伙下手,但是时机一直不成熟,虽然知道这家伙屁股上屎很多,迟早要出事,但沙正阳不愿意因为葛铁柱的问题影响到工作大局,所以一直隐忍,只是没想到自己走得太快,还没有来得及对这个家伙出手,看样子也是夏侯通不耐烦了,稍微动一下,葛铁柱这个家伙的满屁股屎就露出来了。
  二人来得快去得也快,只在沙正阳这里呆了一个多小时就离开了,甚至没有留下来吃顿饭。
  不过这层关系却是建立起来了,沙正阳也很乐意和对方维系这样一种比较亲近的关系。
  赵建波最后离开时说的一番话让沙正阳有些触动,他说他始终觉得沙正阳更应该在地方上来工作,而不是在企业上发挥早已经被证明过的能力,地方上更能锻炼一个人全方位的综合能力。
  这番话让沙正阳心里边又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的确在企业上还是要单纯一些,哪怕涉及的工作面看起来也很复杂,但是那毕竟是企业的工作层面,和地方上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范围还是要差很多,一句话,那种成就感逊色不少。
  这种感觉沙正阳从未对人提起过,但是赵建波的话却把他这番心思给勾了起来。
  不过沙正阳也很清楚,自己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回地方上去工作的,这才上副厅,如果自己转任地方,只怕都不好安排。
  一个县长到企业才一年就升了副厅,回地方怎么安排?无论是副市长还是常委,都会让很多人心里膈应得慌,让那些县高官们怎么想?
  当然,沙正阳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拿得出像样的成绩来,一切陈规陋俗都可以被打破。
  他感觉到了自己内心对回地方工作的渴望,尤其是方东升和赵建波在谈到很多工作时的一些感触,他也一样触动颇多。
  如果自己在哪个位置上,该如何来处理或者推动某项工作,在赵建波和方东升走了之后,他的脑子里居然一直转着这一类的念头,到最后他自己都忍不住哑然失笑才回过味来,自己好像有点儿着相了。
  有些事情还是想得太多,纠结太多,自己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好好找苏伦康沟通沟通,了解了解,看看对方在国家计委挂职这段时间里有什么收获,如果自己也到中央部委去挂职,又该如何开展工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