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3/895

  对这种事情沙正阳也无能为力,但是心念微动间,下意识的补了一句:“省长,我听说中铝集团有意在中西部地区启动一批电解铝项目,平原省……”
第020章
慧眼和远见卓识
  曹清泰精神一振。
  虽然他不分管招商引资这一块工作的,但是作为平原省副省长,而且是黄绍棠最信重最得力的助手,任何工作,只要有利于平原省的经济发展,他都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
  “正阳,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曹清泰目光灼灼,注视着沙正阳:“噢,对了,你现在是在大型企业工委,可是大型企业工委还没有正式挂牌,难道就已经开始介入企业管理了么?”
  “不是的,曹领导,大型企业工委目前职责未定,基本确定的还是主要管思想、管队伍、管组织、管人事,还有一些只能还在商榷探讨中,中央尚未明确,不过我们现在正在和包括国家发计委、国家经贸委等部委对接协调,一些重点行业和基础核心领域乃至关键产业,大型国企,尤其是央企,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一点基本上中央是首肯了,只是需要具体细化区别。”
  这也是沙正阳这一段时间和蔡政主要在做的工作。
  通过几次汇报和与其他部委的衔接,其他部委也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尤其是被大型企业工委筹备组这帮新人都给抢了先,他们自然也就警觉起来,害怕日后大型企业工委侵蚀了他们的权责,而让他们日后在中央领导那里丢脸背书,所以也都开始重视起来,对于大型企业工委这边抛出的橄榄枝也就要比当初积极许多了。
  曹清泰目光里多了几分探询,“这么说你当初的设想还是得到了高层的认同?”
  这个情况沙正阳也和曹清泰大略提及过,但当时曹清泰也觉得这道题太大,大型企业工委有些越权,但现在沙正阳抢先动手做起来,也迫使其他部委跟随而动,反倒是让大型企业工委占据了主动了。
  但占据了主动并不意味着日后你就能占据主导地位,按照沙正阳自己的估计,恐怕还是得由国家发计委来牵头,大型企业工委只能起到一个配合作用。
  即便是这样,沙正阳和蔡政代表大型企业工委也给了国家发计委和国家经贸委那帮人上了一课,特别是总理那里都给予了关注了,这就更让他们不得不重视起来了,光是这一点,就让魏寿喜笑得合不拢嘴。
  “应该是引起了高层的注意,嗯,可能也有了一些批示,国家发计委和国家经贸委那边态度都开始积极起来,我们这段时间和他们接触比较多。”沙正阳这才回到话题上:“所以鉴于目前煤价下跌局势明显,电价萎靡,电力过剩的局面也有显现,中铝有意在煤炭和电力富足区域启动电解铝项目,我也是不经意间听到了这个情况。”
  “我们平原煤炭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而且我听绍棠也有意到国家发计委和发计委领导协商我们省的煤电项目,只是现在电力富余局面下如果要上火电项目,国家发计委恐怕不太认同,难度很高,……”曹清泰沉吟着:“但如果中铝能把电解铝项目放到我们平原,那就不是问题了。”
  电解铝是高耗能项目,对电力需求量很大,一般说来项目选址都会选择火电或者水电富集区域,而平原省的煤炭质量虽然不算太好,但是煤炭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对于这种项目可谓十分渴求,尤其是可以和火电项目并联为一体,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我得到的消息是中铝恐怕还不仅仅只是想上马一个项目,但是中央的意思是优先考虑西部地区。”沙正阳一边思考一边道:“据说中央对于当下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很是揪心,有意要在政策和项目上对西部倾斜,所以像这一类项目,本身也很适合西部地区,对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就业有立竿见影的拉动效应,所以……”
  “你的意思是平原省作为中部地区就没戏?”曹清泰眉头皱了起来,“政策和项目向西部倾斜,中央有这个提法了么?”
  “目前还只是中央内部一些同志的提法,当初邓公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顾全大局,支持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但是当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该反过来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就目前来说,中央一些同志认为条件日渐成熟,应当开始着手在这方面做准备,甚至有限考虑一些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合适的项目了。”
  沙正阳这段时间和国家发计委和国家经贸委的人在打交道,一来二去的也比较熟悉了,所以对这些内部情况也比较了解熟悉。
  但就目前来说,这还只是中央内部一些同志的意见,尚未上升到中央决策层的意见,沙正阳印象中前世也要等到1999年中央主要领导才会有这方面的观点出来,而真正要落实推进还要等到2000年去了,标志就是国家要成立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这才算是正式开始推进西部开发。
  “中央就只聚焦西部,那中部呢?不就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曹清泰不满语气溢于言表,“中央不可能这么狭隘吧?西部当然该考虑,但是中部也应该纳入进来才对,中西部应当统一考虑。”
  “我只是听到这种说法,而且是私下的,但是一些同志既然有这样的意见,他们也是有一些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所以可能就会在一些具体政策和项目上开始考虑实施了,中铝的项目可能就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沙正阳解释道。
  他也没想到这事儿居然会引起曹清泰这么大的反应,这可真是在其位谋其政,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上,那就得要下意识的往哪边歪了。
  “那不行,这件事情我要立即回去向绍棠汇报,这样一个项目对我们平原整体经济拉动不下,如果放在某一个市,可能就能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几年经济增速都能提升几个百分点!”曹清泰毫不犹豫的道。
  见曹清泰如此急切激动,沙正阳也不好多说,此时他才发现这些国家部委手中掌握着的权力、资源和信息是多么的重要,稍微漏一条出来都非比寻常,对一个省都能引起如此重视,如果放在省下边的某个地市,那就更是重逾千钧了。
  “领导,您也不必着急,一来中铝这一次动作可能包含几个项目,二来现在还只是一个意向阶段,还远说不上敲定落板。”沙正阳只能安慰对方。
  “我知道,但是这种事情一旦有了意向,要扳回来都要花大力气了,再拖一拖也许就彻底没戏了。”曹清泰对这类情况还是看的很清楚的,地方上对中央的决策影响力很小,他这种副职更是无力,只能通过省里主要领导来衔接,看看有无机会。
  “领导,我觉得平原省其实可以现在就做一些准备了,我判断下半年中央可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肯定会有大动作,另外房地产业的彻底放开已经箭在弦上,这对水泥、钢铁、铝材、电力甚至煤炭都有一定拉动作用,当然这种拉动作用可能还有一定滞后效应,也许要到一年到两年以后才会慢慢显现出来,但本身上马这类项目,建设工期肯定也是以年计,所以早做准备很有必要。”沙正阳正色道。
  曹清泰若有所思:“正阳,你这番话,和你们省里领导提过没有?”
  “间接的提过一些,主要原来是向尤领导提过,可惜他调到中石化去了。”沙正阳坦然道:“不过我打算回到汉都之后,找机会向云祥领导汇报一下这些观点看法,这也是我在京里这段时间观察分析所得。”
  “正阳,我有一种感觉,这个大型企业工委其实不是很适合你,因为如你所说,它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思想和组织人事队伍这一块,虽然你也提到了要在一些领域进行尝试,但是改变不了其主流,而你的优势在眼界和思维上,屡有远见和新意,这一点原来绍棠领导也曾经说过,现在连中央首长都关注,所以,嗯,我的意思是,如果可以的话,计发委这一块工作其实很适合你。”
  曹清泰语速很慢,“恐怕你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你的很多思路都被映证了是相当超前而又准确的,这非常宝贵难得,有时候一个先见之明足以抵得上很多人苦干多年,你不服不行!”
  曹清泰的话说到了关键,沙正阳心中也是一动。最能展示自己才华的在哪里?曹清泰一针见血,就是在自己这双“慧眼”和“远见卓识”上,这一块上的屡屡建功才会让领导们如此看重自己,尤其是在自己已经干过了一任县长之后,基层经验已经有了,那就更应当把这份水准能力发挥到极致才对。
第021章
崭露头角
  从昆仑饭店回到办公室,沙正阳还沉浸在和曹清泰的对话中。
  对方说得没错,实际上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如果说原来自己因为欠缺基层工作经验,还需要在下边打磨一下,沉淀一下,积累积累,但现在一任县长,而且是相当光鲜的表现,足以证明自我了。
  那现在该何去何从?
  到中石化是不可取的,沙正阳不会去,重复原来在长河集团的工作,意义不大。
  到秦都,担任副市长甚至市委常委?那也没太大意义。
  招商引资,产业培育,而且秦都的环境也说不上太好,顶多就是一个放大版的真阳,恐怕都还算不上,起码真阳自己还是一地主官,而到秦都只是一个副职,就算有朱凤厚支持,肯定来自传统地方上的束缚和抵触,这个过程也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又或者留在大型企业工委?
  这是林春鸣最赞同的,之前沙正阳也觉得不错,但是两个月下来,沙正阳已经不太看好。
  大型企业工委其实就是未来国资委的前身,但是现在的工作职责范围都还要狭窄得多,而自己现在做的就是在改变原来的模式,不断拓展加深大型企业工委的工作权责,也希望能给大型企业工委乃至未来国企们带来一些新的东西,起码在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核心产业上要让他们能更早的切入,抢先发力求得一些先机,做好迎接日后可能出现的来自西方的技术封锁乃至战略封锁的准备。
  这一点他已经在做了,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起码国家发计委、大型企业工委、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委以及国防科工委甚至更高层面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高层领导也已经签批了对相关核心行业和产能以及关键领域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单单是这一点,沙正阳觉得自己来这一趟大型企业工委也不枉了。
  但也仅止于此了,他在大型企业工委这边做的的确为大型企业工委争了光,魏寿喜很满意很得意,如果他想留在大型企业工委,不难,但是后续的工作还是需要国家发计委那边去推动,大型企业工委只是协助配合而已,从这一点来说,已经失去了留下来的意义,单纯变成一个大型企业工委的中层干部,对沙正阳来说,意义不大。
  如果派出了这些外,似乎就只有继续在长河集团呆着了。
  在沙正阳看来,其实这也不错。
  长川实业大规模高速发展势头正盛,而出海战略也进入了第二阶段,奥尔斯克炼油厂一旦被收购,那么与哈萨克斯坦方面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就立即提上了议事日程,乌津油田项目,还有阿特劳到肯基亚克油田的油气管线建设项目都可以正式进入谈判阶段了,甚至在里海地区获得更多勘探开发权也不再停留在纸面,而可以深谈了。
  不错是不错,但是沙正阳还是觉得有些淡了。
  他也说不出什么来,就是觉得略显平淡,或许要真正接入到其中去,自己才会感受到激情,而现在似乎还没有到那一步。
  他有一种预感,似乎还会有一些变化,但变化在哪里,不好说。
  ……
  雷克萨斯驶入国家发计委。
  这已经是沙正阳一行人第四度来国家发计委了。
  需要磋商的事务很多,主要还是沙正阳提出的对未来战略核心产业和关键领域如何更好的与大型企业工委管辖下的国企进行融合发展,换句话说,国家发计委在确定战略核心产业和关键领域上怎么来实现国有支柱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这是一道很大的题,涉及面也很宽。
  沙正阳已经把这个主导权交到了国家发计委那边,而国家发计委这边也很乐意的接受了这一“移交”。
  中央领导很关注很重视这一新动向,并专门作了批示,要求国家发计委和大型企业工委要高度重视,抓早抓好这项工作。
  沙正阳和蔡政走到会议室门口,就碰上了一个提包男子疾步也正准备推门而入,看到沙正阳和蔡政二人,微笑着打招呼:“小沙,小蔡,来了?你们魏主任都先到了。”
  “魏主任先来了,我们刚从那边赶过来。”沙正阳笑着回应:“程主任,您也刚回来?”
  来人国家发计委主任助理程颂,这段时间也和沙正阳他们接触过几次,谈得还算不错。
  “嗯,刚回来,办公厅那边催得紧,所以咱们还得要抓紧时间磋商,主要还是一些现在包括你们大型企业工委所管辖的企业中也都是短板的产业,我们需要研究一条大致路径出来,怎么来迅速启动这个机制,不能久拖不决,最终贻误了战机。”
  沙正阳和蔡政替对方推开门,程颂点点头,率先而入,还不忘扭过头来说。
  “魏主任一样也很着急,所以在考虑中金和国投公司的作用问题,我们当时就谈到了芯片产业,这将是未来二十年中不亚于能源、军工这些命脉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如果我们现在再不重视企业,实质性的落实介入和推动,未来必将遭遇反噬。”
  沙正阳的语言有些刺耳,但是听在程颂耳中,却是很认同,点点头:“这正是我们希望尽快敲定的,中央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的紧迫性,很重视,不会容忍这种局面的出现。”
  到了会场,沙正阳也就没有再继续下去话题,虽然是一个小型的研讨会,但是参加的各部门却都还是派出了相关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国家经贸委、国防科工委、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科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都是一位副主任带队,下边都还有些一些司局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国务院办公厅一位副主任亲自来负责组织,足见这个小型研讨会的重要性。
  会议很快就开始了,首先还是各个部门就该项工作的一些建议和观点,同时也要介绍自身近期开展的工作,这个都是程序性的议程,不汇报难以表明自身的重视,也难以对上边有个交代。
  要到领导们汇报总结汇报结束之后,这才进入实质性的阶段,也就是各个部门要就目前的局面提出下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特别是要求具体到某个行业或者领域,这就有点儿难度了。
  国家发计委来了一位副司长作了发言,谈得还是比较中肯,主要介绍了目前中央对产业经济这一块发展上的许多政策,尤其是早高技术行业和重点基础产业都提到了一些政策支持,同时也还对某些行业的政策延续性作了补充讲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重点从其自身研究角度论述了电子产业在未来十年的发展前景,从操作系统到核心芯片,从手机运用和军工电子,从消费电子到电子元器件的系统国产化等,都作了十分详实的介绍,在其中沙正阳甚至听到了华海高科的名字,显然这家企业近年来在芯片领域的不断突破已经引起了中央的关注,而这又是一家股权性质和分布都十分复杂的企业,而且还牵连着多家在国内业界都名气不小的电子企业。
  郭真率领的华海高科在MPEG芯片专利上的突破为其参股的华众电子带来了极其丰厚的利润,特别是在97年VCD影碟机上的大获全胜,更是让华海高科底气十足,现在不但DVD解码技术也已经早就被攻克,而作为未来几年华海高科和华众电子以及高升电子的主打产品MP3的产品也已经完成了初代产品的生产,蓄势待发了。
  在美国那边的合作伙伴也已经找好,仍然是帝盟公司,双方签订了十分严谨的协议,在这一点上,华海高科方面也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但是没有办法,如果要想在北美市场上攻城略地打开局面,没有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根本无法和美国唱片协会对抗,而这场官司华海高科必须胜,只有在北美市场彻底打开,才能趁势碾压日韩市场,所以说北美市场是根本是基石。
  “下边我们请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的沙正阳同志谈一谈关于在新兴战略产业中如何发挥央企和央企资本作用,进一步抢占战略先机,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未来我国在新兴产业舞台上居于高位打好基础,……”
  轮到自己发言,沙正阳却没有多少紧张,甚至有点儿信手拈来的感觉。
  事实上这一段时间在这个话题他已经和国家发计委、国务院发展中心以及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科委以及教育部的同志在不同场合下探讨过多次了,当然各自侧重有所不同,比如在和教育部的同志谈,重点讲产学研结合,讲教育部门高校学科设置上的倾斜,基础研究资金的投入,和国防科工委的同志谈,就重点谈军民结合,民用产业如何助力军工发展,军工产业如何华丽转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3/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