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8/895

  沙正阳自己现在都是拿不定主意,但实际上这也轮不到他来拿主意,他想到哪里,或许组织部门会征求意见,但是却不会作为依据,或者说这不是决定性因素,而在于组织需要站在更高角度来考虑问题,哪里更需要,哪项工作更需要,沙正阳摆在哪个位置上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这才是关键。
  沙正阳有一种感觉,钟广标想把自己留在长河集团的可能性比较小了。
  对于省委省政府来说,长河集团目前在合并了省投资公司之后,班子更为健全,而钟广标和赵文轩的搭配也明显更为合理和平衡,即便是袁增桥要走,鲁同浩担任常务副总的可能性也更大,因为大家都意识到销售终端网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这一点在中石油中石化成立之后已经旗帜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现在中石油中石化都已经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毫无例外都完全效仿了长河集团去年初的做法,出海战略加销售终端建设,这种模仿太明显了。
  当然对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来说,他们本身相对健全的销售终端体系要比长河集团强大得多,虽然长河集团利用这一年多时间疯狂追赶,但是现在长河集团的成品油销售终端仍然远逊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尤其是中石化,现在长河集团也只是勉强在沿江经济带把架构搭起来了,但是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无法和中石化和中石油比,哪怕在沿江各省都是如此,仍然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来建设这一体系,才能保证日后长河集团不被抛下。
  鲁同浩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用他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包括钟广标和省里边领导的认可,即便是赵文轩也不得不承认鲁同浩的工作相当出色,没有一套强大完美的销售终端网络体系,未来长河集团的主业——长河石油就难以在整个国内面对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竞争挤压中生存下来。
  这种情况下,鲁同浩升任常务副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更合适一些,这一点连钟广标自己都要承认。
  如果抛开留长河集团升任常务副总,继续留在长河集团和到秦都,或者说是到秦都挂职,沙正阳也是乐意的,但是如果说可以到省发计委去工作,那么后者无疑诱惑力更大。
  在沙正阳看来,在哪个位置上在对别人来说也许很重要,但对于自己来说,却未必。
  道理很简单,自己的年龄优势太强了,强得其他人都无法比,所以对自己来说,反而是什么位置,从事什么工作更重要,更有价值和意义,而在发计委肯定更能让自己很多想法得以实施。
  自己副厅级这种级别,如果放在国家发计委,那么不值一提,一个司局级的副职,你再是能博得领导的青眼,但是归根结底你还得要通过你所在的司局一把手,然后再走国家发计委的分管领导进而到一把手那里才能把一个事情落实下去,这里边程序太长,关节太多,真不好弄,起码对自己这个新人来说是如此。
  而到省里这一级就不一样了。
  哪怕是当一个主任助理,那么多少也会分配给自己一些分管的行业,在常务高官程颂对自己比较认可的情况下,自己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而且沙正阳也觉得在省这一级层面也更好操作一些,很多产业和项目,特别是涉及到新兴战略产业和关键核心产业这一块,自己可以直接对接地市这一层级,可以直接和市这一层级能拍板的书记市长对话沟通。
  也就是说,一旦双方都认可感兴趣,很多事情可以在马上落实推进,效果能把立竿见影,更为直接,这也是沙正阳一直想做的。
第031章
要做就做到位!
  在燕京城里呆了这几个月,让沙正阳感受良多。
  虽然他有着前世记忆,但是那毕竟也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在九十年代后期的产业发展规划上他一样有些记忆模糊了。
  沙正阳清楚,产业发展仍然需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像现在你不可能大谈特谈什么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或者纳米材料这一类的产业,也不可能奢望4G5G这一类的智能手机应有产业,后世中已经日趋被淘汰的被视为落后产业的诸如电解铝、钢铁和水泥这一类产业,现在还正处于亟待兴起的阶段。
  中国的工业的重化产业阶段尚未开启,像夯实中国制造业基础的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化工等行业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周期才能真正让中国快速突破重化产业阶段,同样,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城市化过程也需要这样一大批的重化产业来为之提供物质需求,这是发展的渐进过程所决定的,谁也无法扭转,沙正阳更不能。
  这段时间他虽然身在中央大型企业工委,但是却和国家发计委以及国家经贸委那边打交道时间很多,所以在接触过程中免不了就要对这个阶段国家产业发展的一些走向趋势做一个通盘了解,同样这也能给他对未来汉川的产业规划有一个更科学的构想。
  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两步就是疯子了,在产业规划发展一样如此,如果你连钢铁产业基础都没有,你就要大谈特谈特种钢材或者车用钢板甚,你连电子产业基础都没有,就要一步跨越到手机设计制造或者机器人产业,那明显不现实。
  所以在现阶段,汉川省要发展,仍然需要按照发展规律来,沙正阳要做的就是希望在这个产业规划上能帮助汉川省在一些新兴产业上布局,在一些关键产业上帮助提升,另外能在一些产业项目上能帮汉川多争取一些落地,也仅此而已了,即便如此,那也不枉重生一回的功德了。
  从发计委那帮人那里,沙正阳也能了解到像粤江浙鲁沪等省的发展情况,现在沿海地区的发展势头正猛,而中西部地区显然还没有真正打破窠臼迎接这一波发展浪潮,邓公南巡这几年带来的春风化雨更多的还是被沿海地区给抢走了。
  如无意外,这种距离逐渐拉大的趋势会一直延续到自己一睡不醒的2018年,内陆地区除了极少数城市能阶段性崛起勉强跟上外,绝大部分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沙正阳琢磨着自己恐怕是无力顾及到太多,但是他希望给汉川省,以及自己所能力所能及的地方带来改变。
  而现在,沙正阳觉得如果自己能到汉川省发计委工作,应该比自己到秦都工作更能将这种改变的实效最大化。
  “这么说,你可能真的要回去?”蔡政歪着头,屁股坐在办公桌上,不无遗憾,“你没考虑过留下来,我觉得你和魏主任一说,完全没有问题。”
  “实话实说,我不太喜欢工委这份工作,虽然这段时间我干得挺顺手,也收获不少,但是随着大型企业工委成立,工作日益走向正常化常态化,嗯,工委的工作,更多的还是从事管理,组织管理,监督考核,这不符合我的兴趣,我感兴趣的工作,都被国家发计委拿走了。”
  沙正阳在蔡政面前没有讳言,两个人这段时间合作挺默契的,所以话也说得很开。
  “那你没考虑去试一试调到国家发计委?”蔡政其实也感觉到了沙正阳的兴趣所在,但国家发计委不是那么好进的,虽然沙正阳的表现很突出,但是恐怕还是需要一番努力才有可能,在这里坐等着别人看上你来要你,那就太高看自己,也小瞧了国家发计委这样部委的姿态了。
  “到国家发计委难度不小,而且我也不是很感兴趣。”沙正阳摇摇头,站起身来,空调很强劲,窗外骄阳似火,但内里却很凉爽,走到窗前,看着碧空如洗,哪怕这是1998年,也很难得了,再隔二十年,恐怕就更罕见了。
  “你不感兴趣?可我觉得你的兴趣点就在发计委这一块工作上啊。”蔡政大惑不解,他觉得自己观察力还是很准确的,沙正阳和国家发计委那帮人打得火热,而且话题也是和国家发计委那边的业务相关联的居多,所以要说对国家发计委那边无关,他不信。
  “兴趣点的确是和发计委那边的工作有关系,但是国家发计委门高院深,说句俗一点儿的话,水太深,我这点儿道行,玩不转啊,可要让我在里边去呆几年,我又觉得有些不甘心了,我更想做点儿实实在在的事情。”沙正阳摊摊手,“最好是那些能看在眼里落在手上,最后还能见到实物的。”
  蔡政回过味来,若有所思:“你想回汉川省里去,省发计委?”
  “未定。”沙正阳没说满,“只是有可能吧,不过我再想,像我们汉川这类中西部地区,本身起步就晚了,如果不能抓住这一波契机,的确可惜了不说,可能我们的差距还会拉更大,我更希望为家乡做点儿事情。”
  蔡政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正阳,现在有你这种心思的人,想为家乡做点儿事情的人不少,但是愿意为此而牺牲自己的事业的人却鲜见。”
  “政哥,你说的太夸张了,我回汉川难道就是牺牲了我的事业?我不那么认为。”沙正阳也笑了起来,“都说学以致用,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衍生为,我们的奋斗目标,都应当建立可以实现的现实基础之上,我觉得这样成就感会更大。”
  “人各有志,你说的也有道理,关键还是各人对自己理想目标的定位。”蔡政只能如斯说。
  ……
  “周书记,其实向东书记前期已经在组织部把绝大部分工作做到家了,只是工作调整来得太突然,所以才暂时搁置下来了,现在也不过增添了几个人选,影响不大。”沈建红坐在周远望对面,“昨天我和老许也去征求了云祥省长的意见,他也赞同尽早敲定,以便于下半年我们的工作还能突一突,我感觉他对今年有些部门和地市的工作还是不太满意。”
  周远望点点头,“云祥和我也说过了,今年全国经济发展势头都有所减缓,这和去年到今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有一定关系,但我们国家底子不是东南亚国家能比的,我觉得这只是暂时的,明后年经济就会重回正常增长轨道,不过我们汉川作为内陆大省,各方面产业基础都不错,云祥认为我们其实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逆势发展,也可以更好展现出我们汉川的风采,所以他对各方面的要求也更高一些。”
  “周书记,云祥省长的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汉川的基础条件不错,以汉都为例,我虽然在汉都呆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也对汉都整个社会经济状况有一个大致了解,我觉得如果沉下心来,耐心琢磨一下汉都的产业经济培育和引导,汉都是有条件在我们中西部地区引领发展潮流的。”
  沈建红的话让周远望微微触动,“建红,程颂找过你没有?”
  “找过了。”沈建红语气沉静,“他提了几个人选,主要是针对一些经济发展不振的地市和相关部委,希望进一步加强落后地区班子建设中懂经济工作的干部的配备。”
  “我觉得他的意见很中肯,也和老许探讨过,另外也和李铭同志有过沟通,我们的意见是这项工作应当要重视,特别是一些目前处于关键阶段的部门和地市,不但要在关键岗位上,比如分管经济工作副书记,政府常务副职和政府分管工业、建设交通和金融商贸这些领域的副职位置上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尽可能的将擅长经济工作选拔任用到这些岗位,另外也要大胆在主要领导岗位上安排任用这类干部。”
  周远望拿起铅笔在身旁的便签本上随意写了几个字,然后道:“建红,看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既然如此,我建议,组织部在这一轮人事调整上可以动作大一点,力度深一点,不要惧怕人言,也不要瞻前顾后,我还是那个观点,只要有利于工作,那么可就不要太多的顾及和计较其他条件,我觉得我们汉川有敢于打破窠臼突破旧有格局的这份勇气,我这个省委书记有,云祥也有,建红你也应该有,那么我们还担心什么,前怕狼后怕虎干什么?”
  沈建红第一次感受到这位相当儒雅的省委书记表现出来的豪气和锐气,这和她以前的印象有些不同,但此时她也被对方的这种豪迈所触动了,“行,周书记,那我让老许再把方案重新做一遍,丢开那些束缚,要做就做到位!”
第032章
震荡
  沙正阳是在飞机场即将登机关闭手机之前收到消息的。
  电话是苏伦康打来的,只说了恭贺,沙正阳也回了一句同贺。
  苏伦康到秦都市担任副市长,而沙正阳则到汉川省发计委任党组成员、副主任。
  这一批年轻干部获得的擢拔都超出了之前的想象,之前比较确定的意见是这批年轻干部因为年龄普遍较小,或者说太过年轻,最大的不过38岁,最年轻的沙正阳才29岁,而苏伦康也不过才33岁。
  除了苏伦康和沙正阳之外,这一批被视为汉川省政坛新星的年轻干部还有三名。
  被任命为宛州市副市长的原省发计委能源矿产处处长陶和建,38岁,被任命为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原涪岗市教育局局长黎鸣,37岁,被任命为蒲池市副市长的原团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曹一泓,35岁。
  这一轮人事调整其实不小,除开这几位年轻干部的擢拔惹人注目外,还有相当一批干部在这一轮调整中获得提拔或者被交流。
  像沙正阳的熟人,宛州市委常委钱正被任命为安襄地区地委委员、常务副专员,郑国忠被任命为郧州市副市长。
  坐在飞机上,沙正阳瞑目沉思。
  之前他只是接到通知宣布他结束了在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的上挂锻炼,回汉川,但是关于他的去向却不明确,既然没有明确,那么就只能返回长河集团继续自己手里的工作,所以他也给长川实业傅蕾那边打了电话,安排车到机场来接他。
  没想到却在机场上接到了苏伦康的电话。
  苏伦康电话内容很简单,只说他到秦都担任副市长,沙正阳到省发计委担任副主任,希望日后可以好好合作。
  应该是朱凤厚接受了这个折中意见,苏伦康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而且和沙正阳关系不错,加上沙正阳到省发计委未来主要负责的工作可能程颂也已经透露出来,所以朱凤厚才会认可这一方案。
  当然并不是说朱凤厚对省委组织部的影响力有多大,而是他当初是最先向省里两位主要领导提出要让沙正阳到秦都工作的,而当时两位主要领导也倾向于接受这一建议,只不过这在程颂到汉川工作之后发生了变化罢了。
  那么给予朱凤厚一些适当的“补偿”也是在情理之中,选择一样表现优秀的苏伦康到秦都工作也算是一个替代方案了。
  自己到发计委工作,沙正阳之前也想过,而程颂之所以极力说服了主要领导让自己到发计委,那么可能主要意图也就是要在新兴战略产业和关键核心产业上做文章了。
  但从目前来说,就汉川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说,沙正阳觉得没有必要局限于所谓的新兴战略产业和关键核心产业,而在于选择和培育更适合汉川省各地市最适合当下经济发展的产业,因地制宜,因时而动,这才是最正确的。
  以秦都为例,沙正阳觉得通过目前秦都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央企合作,近期发展以火电和多晶硅产业联动,也可以考虑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冶炼产业,远期可以考虑太阳能光伏和风电场的先行,力争打造成为全国的一个试点,另外利用秦都北部的光照气候和土质,发展经济农作物种植,比如土豆、葡萄这一类,着力培育葡萄酒和休闲食品产业,这也是一个方向。
  一句话,沙正阳觉得如果自己到发计委,真的安排自己负责这一块工作,他准备好好的把全省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布局摸一个底,然后结合自己前世中对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一个了解,好好生生的来为整个汉川产业发展来布一个局,在这一点上,沙正阳觉得自己还是有这个底气的,而且实事求是地说,这也是沙正阳最希望能做的一件事情,也是能让自己最能发挥出先知先觉能力的方面。
  不过他也知道省发计委也是一个藏龙卧虎的所在,里边一样是竞争激烈,或者说就是一个小省政府,正如国家发计委被视为小国务院一样,当年孙妍不就是在省计委么?现在自己居然又到省发计委去工作,冥冥中这是不是有点儿缘分?
  想到这一点,沙正阳也觉得有点儿意思,苏伦康打电话来时应该是省委常委会才过会,估计这两个小时的飞机航程一结束,自己一落地,无数电话就会打来,比自己到长河集团工作的电话肯定还要多许多倍。
  毕竟这一次自己到的是省发计委,和地方上息息相关,另外,之前自己要去哪里众说纷纭,谁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到发计委,而且还是担任党组成员、副主任,这个规格也超出了沙正阳自己的想象,就像他也没有想到苏伦康也会被直安排到秦都去当副市长一样。
  空客A320平稳的飞行在空中,沙正阳浮想联翩。
  自己这一走,长河集团那边恐怕又要有些变故了。
  不过估计钟广标肯定会力求晁汉忠进集团党委,这样才能弥补自己的离开和袁增桥的离去,好在长河集团经营的大方向已经确定,赵文轩即便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也只能在已定路径格局下来拿出自己的一些想法,鲁同浩只要能担任常务副总,晁汉忠又能进集团党委,问题不会太大。
  倒是长川实业那边,不知道谁会来分管,但以傅蕾的本事和脾气,估计如果来一个不对路的,傅蕾固然不好受,而对方也一样不会好过,但愿能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到来,或者就是钟广标亲自管最合适。
  这么一看,似乎自己离开长河集团其实也没什么,甚至是最合适的时候,想到这里沙正阳心情居然莫名的有些失落,难道自己竟然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8/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