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1/895

  沙正阳语气充满了坚决,也让宁月婵他们一帮人有些惊讶,不过他们也知道沙正阳这样态度坚决肯定有其道理,所以都没有说话,只是静等沙正阳解释。
  上一次在沙正阳的坚持之下,他们几个人都筹集了一大笔资金交给了香港方面,实际上他们当初都是不太认同这一做法的,长期从事实业的他们,对贸然将一大笔资金投入到他们并不熟悉,甚至认为是极具风险的投机活动中去是相当反感的,但是沙正阳却以要帮他们实现财务自由为由让他们拿出这样一笔钱来去搞这种投机活动。
  但是结果却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
  前一段时间雷亚文他们已经来和宁月婵接触了,告诉他们这一轮操作已经接近尾声,可以说大局已定,只等俄罗斯这一局结束,就可以正式宣布战斗圆满落幕,初步估算为宁月婵他们带来数千万的收益,具体数字要等到俄罗斯这一局结束之后,但这已经不影响大局了。
  这样一大笔堪称飞来横财的收益也让宁月婵他们对沙正阳的信任度达到了极致,可以说现在沙正阳说什么他们都会相信。
  “葡萄酒项目投入时间长,见效慢,而且日后还需要借用东方红的销售渠道,所以我建议你们最好把东方红投资分拆一家投资公司出来,用于这类投资。”沙正阳字斟句酌的道:“至于你们的私人资金,成立一家风险投资基金我觉得是很合适的,主要用于目前一些新兴产业投资。”
  “新兴产业?”宁月婵很敏感,“正阳,你是说互联网和电子类产业?”
  “差不多吧,互联网算是最适合风投资金进入的领域,我觉得你们这笔资金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沙正阳点点头。
  国内互联网产业已经要进入沸腾前夜了,小马哥的腾讯已经略窥雏形了,当然还稚嫩得很,甚至还在勉力挣扎中,连电讯盈科和IDG都没有进入,他们的第一轮融资也还没有到,国内电子商务第一人王俊涛的8848也还没有踪影,但它的后台连邦软件却已经开始崛起了,而联众也没有出现,至于百度和阿里巴巴更是没影儿。
  但无论如何,互联网基因带来的躁动气息已经开始四处弥漫,很多局外人都能感觉得到,夏侯子几乎每周都要和沙正阳通电话,通报当下互联网领域的新鲜事儿。
  正因为如此,沙正阳也一直在思考,既然自己已经成为了汉川省发计委副主任,这个蝴蝶翅膀是不是可以让汉川和汉都也能在这一轮互联网大潮中获得一个机会呢?中国的硅谷或者班加罗尔?又或者成为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之都?
  他觉得哪怕未来达不到那个高度,但是只要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么让汉都感染上一些一些互联网气息,让汉都成为国内最具互联网基因的城市,自己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第037章
进入
  汉川省发计委是一个单独的院落,距离省政府也不算太远。
  事实上因为很多业务都和省政府那边息息相关,距离太远会带来很多不便,所以从省计委时代,就一直在这里,略显老旧的六层大楼,呈现出一个L形,另外还有一幢小楼和部分附属的平房。
  院落不算很大,但是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区中心区域已经非常宝贵了,尤其是还有一处保留得很好的林带,微微凸起的坡丘,一处大概有十亩地左右的植被,外围这是草坪,再铺设上几条石板小径,使得大楼、小楼和平房之间的互联互通都可以通过穿越这处坡丘的青石板小径来实现,当然这是指人行,而环绕着一处坡丘的环形车道周围这分布着停车位和车库。
  省发计委的领导办公室都没有设在很多人都认为的小楼,也不是平房,而是就在大楼里边,二楼、三楼和四楼都有主任和副主任们的办公室,而小楼则是政研室(政策法规处)、人事处、离退干部处、机关党委、财务后勤处等部门所在,而平房则是经济合作处、重点项目办、稽查办、铁路机场规建办所在,其他处室则都在大楼里边。
  沙正阳的办公室安排在四楼,略高,条件没法和长河集团那边比,但是沙正阳还是觉得不错了。
  三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桌椅、书柜、沙发、空调、饮水机、绿植盆栽,一应俱全,容纳七八个人开个小会,也绰绰有余。
  办公室副主任于幼廉把他带到办公室看了一圈,沙正阳表示了感谢之后,就安安心心在办公室里翻阅了一下书籍和文件。
  书柜里书不算多,大部分是各种相关法规,专业性的,估计应该是每位委领导都全套准备了一套,沙正阳估摸着要把这些相关法规看完,没有一两年不行,所以更多的时候这些书籍是充当工具书的作用,方便查阅。
  当然如果你要真心要在发计委里边干下去,慢慢抽时间一本一本细看,也不是不能看完,估摸着看完连带着你这几年对工作的熟悉,你也差不多就能成为发计委的一个内行人才了。
  先前省委组织部一位处长把他送到了康广量那里,康广量马上要开会,所以只是简短在一起交谈了十分钟,康广量都匆匆忙忙到省政府开会去了,预计一个小时之后能回来,沙正阳不能等到人家来召唤自己,得掐着时间过去。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来,是于幼廉来的,告知康主任已经回来了。
  这也是沙正阳专门叮嘱于幼廉的,康广量一回来就电话通知他,这样也是对康广量的尊重,同时也不至于让自己失礼。
  康广量的办公室在二楼最顶端,紧挨着他办公室是一间会客室和小型会议室,这是主任的专享。
  副主任们就稍微悲催一些,没有专用的会客室,一般来客就只能在办公室里,另外一每一层楼有两个专门的会客室和一个小型会议室,还有一个中型会议室,大会议室有两个一个在六楼,一个在一楼。
  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所有办公室都没有单独卫生间,哪怕是主任办公室,卫生间都设在L状的拐角处和另一端。
  这也是老式楼宇的基本风格。
  在门上敲了两下,沙正阳这才发声:“主任。”
  “正阳来了?进来坐。”康广量坐在大班桌后,正在看手里的文件,估计是从省政府那边带回来的,办公室小邱已经把茶泡了进来,很乖觉一个青年秘书。
  除了主任有明确的秘书,副主任们实际上也都有固定办公室工作人员跟随,但是没有谁说这是秘书,但大家又约定俗成知道他们实际上就是秘书,从事的就是秘书工作。
  发计委的工作相当的繁杂,接近三十个处室,个个都分量不轻,七个副主任中,每一个分管的工作里边,随便拿出来两样,都能吸引下边市县的目光,当然省这一级发计委完全无法和国家发计委比,这主要是因为94年之后国地税分家,税收财力大幅度上移至中央财政,所以在项目审批和资金调拨上,中央收权力度太大,使得从省到地市在区县和乡镇的权力都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94年不搞这个国地税分家,中央财力严重不足,很多时候都要靠和地方上协商,所以迫不得已才会采用分税制,问题是分税制极大的充实了中央财力,但是相对应的事权却没有上移,仍然沉在下边,这又把地方上财力给彻底拖垮了。
  加上GDP主义的盛行,迫使地方上为了强化自己的招商引资环境,不得不加大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后来中央又把民生作为考核地方领导的政绩的焦点,这也一样使得地方上不得不把财力用在这些方面。
  总而言之,窟窿太大,而财力不足,这就成为地方各级政府的梦魇,沿海地区略好,而中西部地区就很大程度需要依靠转移支付来弥补,这也变相的促成了土地收入成为地方财政的主力这一现象的蔓延。
  对于地方上来说,转移支付,或者就是去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这些都成为地方上“跑部进京”的原动力,而中央一样有应对举措,那就是你想要项目要资金可以,那么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地方在资金上配套,省级配套多少,相对应的,省里也会一样分解,市级配套多少,县级配套多少,这样层层分解,一句话,你想要搞项目,可以,你也一样出钱,否则,没戏。
  甚至在配套资金比例上也成为大家博弈的关键,为了几个百分点都能争得头破血流,从上至下,皆是如此。
  不过在九十年代,这种配套分解尚不盛行,所以能够争取到中央项目或者上报中央纳入相关项目中,就成为省级各部门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主任会开完了?”沙正阳坐下,康广量从办公桌后边绕出来,坐在了沙正阳旁边的沙发上,然后靠在沙发背上,略显疲惫的道:“嗯,算是一个短会,研究几个农业方面的工作,王省长主持,潘省长主讲。”
  “潘省长工作风格比较细腻认真,我在宛州工作时接触过两回。”沙正阳点点头,“真阳蔬菜基地项目上,潘省长还是帮了我们大忙。”
  康广量微微颔首,不过似乎对这个话题没太大兴趣,转开进入正题:“我也正要和你商量一下,下一步你的工作分工问题。”
  “主任您安排,我坚决服从,不讲条件。”沙正阳立即表态,虽然显得有点儿殷切,不过想想沙正阳也才三十岁不到,在康广量这种久经沙场的老手面前,这个态度反而更容易赢得对方的认可。
  “呵呵,工作大家还是要商量着来。”康广量笑了起来,一边思索着道:“老钱退下去之前,分管的是重点项目处和铁路机场规建办以及财政金融处,他走了这块工作我暂时代着,我考虑过,现在老张分管着工业处,我打算让他接手重点项目管理处和铁路机场规建办,把工业处交给你,另外高新产业处这一块原来是老谢在管,我考虑将财政金融处交给他,让他把高新产业处交给你,你觉得如何?”
  前一任副主任退下去了,交出来三个处室,问题是涉及到的部门太多,如果要进行大规模调整,不太合适,但程颂把沙正阳转门要来,主要目标是负责未来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中的关键核心产业,康广量虽然对程颂的这一想法不是很认同,但是程颂态度很坚决,而且王云祥也倾向认同这一点,所以康广量当然无法反对,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内心是有些不舒服的。
  见沙正阳沉吟不语,康广量心中更是不悦,这个家伙难道还不满足?或者说是觉得压力太大?不是说这家伙牛逼哄哄无所不能么?
  “正阳,怎么了?你说说你的想法。”
  “主任,我很感谢您对我的看重和信任,不过我初来乍到,对委里边的很多工作还是比较陌生的,那我说一说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果说得不对,或者唐突冒犯,请您尽管批评。”沙正阳想了一想。
  “你说。”见沙正阳姿态如此之低,倒是让康广量有些刮目相看,微微点头。
  “我考虑我才来,情况不熟悉,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我觉得是不是可以给我一些时间,我带政研室几个人跑一跑下边,先摸摸情况,尤其是刚才您和我提到的新兴产业这一块,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至于我的工作分工,可以稍微缓一缓,等下一步再来研究考虑?”
  康广量微微眯缝起眼睛,打量着对方,这小子很老练啊,婉拒了这个可能会引起波澜的安排,选择了先调研摸情况,而且只提了新兴产业。
  这是程颂专门交代的,涉及到中央的一些决策,康广量也很重视,当然要用熟手来,交给沙正阳是铁板钉钉,这小子甚至有点儿只管高新技术产业处的意思,这倒是有点儿意思。
第038章
赢得尊重第一步
  “唔,正阳,你的意思是先不忙研究你的工作分工,而是让政研室配合你搞一下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关键核心产业的摸底?”康广量有些意动,对方颇知进退,他当然乐见其成,而且看一看对方在这一轮产业摸底中能够交出一副什么样的答卷来,也可以借此评判一下对方的真实水准。
  对沙正阳的评价有点儿走两个极端。
  主流的是认为其绝才惊艳,无论是思维理念还是眼界胸襟都很出类拔萃,而且执行力也不差,所以才会两次破格提拔,而另一类观点则是此人喜好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有点儿小才华,加上运气不错,赶上了机遇,所以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才会弄出这么大名声。
  康广量个人观点是两者皆有,一方面沙正阳肯定是有些真材实料的,否则历经多个职位,获得了多个领导的认可,怎么可能是浪得虚名?那也太侮辱领导识人辨才的能力了,另一方面沙正阳有这么大名声,多多少少也和沙正阳本人善于造势有关,说得不客气一点儿就是此人爱哗众取宠,当然哗众取宠也找准了机会,才能博得领导的青眼相加,两者相叠加,才造就了沙正阳现在的名头。
  “对,主任,我就是这个意思,我初步算了一下,分成三个组来跑一跑,我带一个组,另外两个组可以请政研室一位领导带一个组,办公室那边也可以请一位领导带一个组,如果办公室那边没有合适人,高新技术产业处来一位领导也可以。”沙正阳把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我重点跑汉都,当然如果来得及,我也准备跑一跑涪岗、昭阳和宛州、秦都这几个地市。”
  康广量微微点头,沙正阳的目标很明确,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产业都应该集中在这几座颇有基础的城市,只是秦都也被列入进来倒是有些意外,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秦都条件都不及武阳,但沙正阳却点了秦都的名。
  “嗯,秦都你也想去看看?”康广量看似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主任,实事求是地说,秦都条件不算好,除了煤炭采掘和化工,其他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但我觉得秦都北部地区的光照条件很好,加上其风能条件也上佳,可能你也注意到了,国内外目前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程度正在日益提升,加上秦都也被列为全国产业转型的城市之一,我想看看如果秦都市委市政府有兴趣的话,是否可以把新能源产业作为他们城市产业转型的一个契机。”
  沙正阳很坦率,康广量却是大为吃惊,也对王云祥和程颂提到的沙正阳思路极其开阔,眼光独到有了一个直观认识。
  秦都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促进产业转型城市,因为秦都是多年的煤炭大市,煤炭产业一直是该市的支柱产业,占到了GDP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虽然就目前来说,煤炭资源尚谈不到枯竭那一步,但是谁都知道那是迟早的事情,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政府,必须要尽早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从省到市,谈产业转型也已经多年,但是拿什么转型?怎么来转型?
  秦都几乎没有其他产业基础,无论是人才资源还是技术资源都是一片空白,典型的靠煤而生的城市,大大小小的煤矿,以及依托煤矿而生的工人和家属,再加上为这些煤矿和职工、家属服务的服务业,构成了秦都的经济。
  就目前来说,秦都的财政状况还算不错,但是本届省委省政府已经看到了潜在的危机,也许本届甚至下一届党委政府期间这个危机都还不会爆发,但是十年后这个潜在危机就会变成真正的现实危机了。
  朱凤厚作为被省委省政府视为改革派头号大将安排到秦都,就有着这份意图在里边。
  周远望和王云祥都专门单独和其谈过话,重点就是要谈秦都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如何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谋划更大的发展,按照周远望和王云祥给朱凤厚的期望,五年内,希望秦都的煤炭产业在GDP中比重降到百分之五十五,十年内降到百分之四十,这就是省委省政府的目标期望值。
  康广量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但是他没想到秦都的产业转型首先就瞄准了战略新兴产业,而沙正阳居然还真的开出了一剂药方,这立即勾起了他极大兴趣。
  “正阳,你的意思是说秦都产业转型可以在新能源产业上做文章?嗯,太阳能和风能,你觉得可以在这一点上下功夫?”
  康广量开始认真思考这个可能性。
  作为担任过涪岗市高官的领导,他的眼界见识自然不会差,新能源产业刚刚起步,其中很大程度和硅产业有着密切关联,而多晶硅产业对电力需求很大,同时初期投入巨大,技术上也有特殊要求,秦都能行么?
  前两者都相对简单,秦都本身就是煤炭富集所在,电力现在也出现过剩迹象,资本投入这个问题,如果要让政府来投入有些不太符合当下国退民进的战略,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就是技术问题了,秦都这类城市谈不上什么技术人才资源,如果要培育发展这类产业,恐怕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了。
  “这是我的一个设想,当然这里边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搞清楚,估计如果真的要推进,也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所以现在还只能说是一个初步设想。”沙正阳不敢说太多,因为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康广量想了一想,他本来打算好好和对方在探讨一下的,但是又觉得这个时候就开始切入这类话题显得过早了一点,如果放在对方把整个调研摸底搞完了之后再来听取对方汇报之后具体谈一谈,应该更合适一些。
  “正阳,你的思路很有见地,我觉得你可以再大胆一些,尤其是在对全省各地市产业摸底时,就可以考虑哪些产业在某个地市更具备发展的潜力,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布局要尽早谋划考虑,这可能是未来我们汉川发展的一个契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1/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