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895

  高新技术产业处那边人手比较少,但是还是来了一个副处长,另外带了一个人。
  说干就干,下午沙正阳就把定下来的人召集在了自己办公室开始着手开会研究下一步的工作,可谓雷厉风行。
  看了看表,沙正阳示意大家入座,“那我么就开始开会了,我这个人素来主张开短会,直接说事情,说完就干,待会儿康主任还要过来强调一下,所以我们争取在半个小时之内结束,我来先讲,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你们二位一人给你们三分钟,有什么问题提出来,然后康主任来强调一下,……”
  办公室还没有安排哪一位跟沙正阳,沙正阳也不问,没秘书他一样工作,甚至还能更自在,就怕他段非不敢这么干。
  政研室副主任陈璘和高新技术产业处副处长王守培交换了一下眼神,都注意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异之色,这一位还真的是特立独行啊,半个小时开个会,甚至还把康主任的讲话时间都包括进去了,这是要干啥?
  “那我先来说吧,我没打稿子,也就不谈什么组织架构,立意高远领导重视这类废话了,就说我们下一步要干什么,大家记忆好就在脑子里过一下,如果觉得需要笔记,记几个要点和要求就行,我这人开会不主张那种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当然吹牛聊天那是另说,……”
  沙正阳的话把在座的人一下子都逗乐了,开会别长篇大论,但是吹牛可以,这位新来的副主任有点儿意思。
  “这一次摸底调研可能大家都清楚背景,中央准备要在近期要出台一个关于新兴战略产业和重要领域的关键核心产业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我的理解,这可能是针对未来我国加入WTO后可能会面临来自国外高科技产品和具有技术优势工业产品冲击的一个防患于未然之举,同时也是进一步提升我们国家在工业技术领域以及一些新兴产业话语权的战略举措,……”
  沙正阳言简意赅,直入主题,明确提出了搞这项调研摸底的战略背景是什么,是来自中央可能出台的政策。
  “大家不用多想,这项政策我在中央大型企业工委上挂锻炼时就开始酝酿,我本人也曾经参与了一段时间,嗯,从国家发计委下来到我们汉川任职的程省长对这项工作很清楚,所以非常重视,专门向周书记和王省长作了汇报,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所以才责成我们省发计委要抢先对自己家底进行摸底,以便于下一步能够以最快最优的方式对接中央政策,抢占先机。”
  陈璘和王守培微微点头,这和他们了解到的情况一致,只是没有这么细致,省委省政府的确对此格外重视。
  “对新兴战略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产业的界定划分,我们暂时不宜划得太详细,在下一步我们在全省的调研摸底中,宁肯宽泛一些,等到回来之后,我们再来细化甄别,所以以我个人的理解,新兴战略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高技术的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新兴战略装备产业、生物药物产业,划分比较宽泛,一些细分产业该不该划入,我们拿不准的先划入,后面来甄别剔除,……”
  陈璘和王守培都和其他人一样都在认真记录。
  “那么我们再来说说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产业,这一块更不好划分,但我们可以有一个初步的界定,凡是对我们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地位,或者说国外对我们在这些领域可能会采取技术封锁的产业,包括传统产业,都应当纳入。比如,机床产业,比如航空发动机产业,比如一些尖端的有色金属冶炼技术产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化工产业等等,都应当纳入。”
  沙正阳斟酌着言辞,“当然,并不是说纳入就肯定会获得什么样的政策支持,这也要和中央的政策来对接,现在我们列入,也许几年后会剔除或者增加,这些都是会随着经济发展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在我们到各地市的产业调研中,我强调一点,不分任何性质的企业,不管是央企还是省属国企市属国企,还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都要纳入其中,这其中也还要包括一些和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在合作进行研发的个人单位和企业,都要纳入,所以这项工作要求很高,下一步你们在和地市的同志对接研究摸底调查方案时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要让他们认真摸排,……”
  “好了,我要说的就说完了,归根结底,这也就是一个摸底调研,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要求责任心强,作风细致,我想能做到这两点,工作就可以圆满完成!”
  就这么完了?陈璘和王守培都有点儿惊诧莫名,没有啥思想重视,组织保障,也没有什么提升站位,分工合作,就简简单单的一番话,看看表,才十分钟,这可真的是短小精干。
  “老陈,老王,你们如果有问题,说说,没问题,我就去请康主任来强调。”沙正阳自顾自的道:“具体分工,我已经拿出来了,我跑汉都,争取一周之内跑下来,你们两位一个跑汉西,一个跑汉东,我争取这边结束之后能赶上你们跑几个重点地市。”
  陈璘和王守培都没啥话说,康广量来倒是说了十来分钟,总而言之,会议时间的确控制在了半个小时之内,真真正正的短会。
  “有点儿意思。”陈璘夹着笔记本和王守培出门,一边笑道:“十分钟讲话结束,这么重要一项工作,据说是书记省长都专门和康主任交代了的,就这么布置下去了,但你一琢磨,觉得人家都讲到了,讲清楚了,这也是水平吧?”
  “那是,你以为人家三十岁不到坐上这个位置真的是碰运气捡来的不成?”王守培也笑道。
  “是啊,可有的人就是觉得人家是运气好碰上的呢?”陈璘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讥讽味道。
  王守培心中一动,但是却有意没有去看对方的表情,陈璘是从办公室被撵到政研室的,他和段非的关系很恶劣,看样子段非的一些小动作也已经被人觉察了。
  不过这不关王守培的事儿,tacit不想去掺和。
  段非很受康广量的信任,虽然人心胸狭隘了一点儿,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家伙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在办公室把各项工作都安排得紧紧有条,也是康广量来发计委之后最先向康广量靠拢的人,堪称信重之人。
  这种办公室政治在偌大一个发计委里边很正常,数百人的单位,加上直属单位,里边要是没点儿风浪,这还能叫发计委?
  “呵呵,老陈,咱们就别管人家怎么看了,沙主任交代下来了,咱们各跑一片儿,把自己手里工作干好,拿回来别让沙主任不满意就行,别人要怎么折腾,自然有规矩。”王守培也很轻描淡写的回应了一句,既不得罪对方,给了回应,也不去牵扯什么。
  陈璘自然明白对方话语里的意思,干好手里工作才是正经,至于其他,未来有的是机会。
  默默地点点头,又看了一眼走出来的办公室,陈璘不再说话,握紧手中的笔和笔记本。
第041章
人物
  “你就是这样做事的?”康广量目光里闪动着阴沉的光彩,手中玩弄着的铅笔不断的在指间滚动。
  “主任,……”段非显得很沉静,双手一摊,很无辜模样。
  “行了,不用解释了,办公室的情况我清楚,有休假,有出差,有住院,但是这些都不是理由,如果没有人,你都该顶上去!”康广量目光汇聚成一点,灼人而伤,“我觉得你这个办公室主任很不称职,真的很不称职!”
  康广量不喜欢批评人,更不喜欢骂人,他更喜欢用直接的处理方式来解决问题,但对段非却还不能,或许这家伙就是这样恃宠而骄?
  段非感觉到自己背后一阵汗意,康广量这种语气就是相当的愤怒了,跟随对方这么一两年,他很了解对方情绪变化时的种种迹象。
  “主任,我做得不妥。”干脆利索的承认错误,段非低下头,“下来我会去找沙主任承认错误。”
  吐出一口浊气,康广量轻轻哼了一声,如果对方连这一点都还意识不到,或者说意识到了却不愿意去弥补,那他会毫不犹豫的换人。
  一个容易被情绪左右且不思悔改的办公室主任是绝对不合适且很危险的,他可以容忍其他,但这个位置不允许。
  “我不想多说了,你认识到错就好,处理好,另外,办公室谁跟正阳,你好生安排一下,我看小梁不错,就让他跟着正阳去跑。”
  康广量的话让段非忍不住又是一阵汗意,直接越过自己这个办公室主任安排人,这是对自己很不满意,甚至是一种警告才会如此,此时段非真的有些后悔了,点点头:“好,主任放心,我以后知道怎么做了。”
  段非离开了,康广量才把铅笔随手丢在办公桌上。
  沙正阳什么也没说,只是在选人上没有再经过办公室,对于康广量这种眼力劲儿的人来说,瞄一眼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段非太让人失望了,这点儿挫折都经受不起。
  他不会容忍这种破坏规矩之举,无论是谁。
  ……
  沙正阳并不清楚背后这些事情,他也懒得多去琢磨。
  对于他来说,做好手里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段非要折腾,由他去,沙正阳相信以涪岗市委书记出身的康广量如果连这点儿驾驭能力都欠缺,恐怕这个发计委主任位置他也坐不下来,甚至在涪岗市委书记也该早就被撵下台来了。
  现在的他已经把心思放在了到汉都调研上。
  汉都是省会,也是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其工业门类齐全,可以说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中除了造船外,几乎都有涉及,像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子、化工、仪表、生物医药、铁路设备制造等具有重要地位。
  而汉都也是中西部地区教育和科研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涉及到建设中的211大学就有3座,今年中央又在北大建校100周年时提出了要建立若干所国际一流大学,也就是前世中所说的985工程,虽然名单尚未公布,但是汉都的目标也是2到3所要进入,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汉都的底子也不差。
  工业基础加上教育和科研资源,加上汉都绝佳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决定了汉都作为打造成为内陆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有可为的,当然这其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沙正阳看来,如果能够抓住当下的战略契机,大力打造新兴战略产业,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如果能够从一开始就让汉都市的发展注入互联网的基因,未尝不能让汉都撷取燕京、深圳和杭州中互联网发展融合中的基因并让其结合起来,打造成为一个真正的互联网之城。
  当然,这中间难度很大,但沙正阳觉得自己现在既然坐在了汉川省发计委副主任位置上,那么已经具备了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的支点和杠杆,只要善加利用,哪怕无法让汉都达到想象的高度,但是起码也能让汉都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赢得未来二十年发展的先机。
  “文件已经下发下去了,各地市收到了没有?”沙正阳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进来的年轻人。
  说是年轻人,其实年龄和沙正阳相仿。
  西安交大毕业的,28岁,梁锦柏,名字取得很好,和梁锦松只差一个字,更像是两兄弟,人文质彬彬,一头油黑的头发,皮肤白皙,一副黑框眼镜。
  沙正阳最欣赏的是对方穿着打扮,衬衣西裤,皮带皮鞋,永远都是那种清爽宜人,给人一种很有教养和气质沉淀的感觉,实际上这一位梁秘书也的确是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华西财大的教授,母亲是西南医大儿童医院的副院长。
  “前天就下发下去了,我打电话问过,都已经收到了,汉都市发计委那边我专门跑了一趟,和他们办公室的吴主任交涉过,他们还是很重视,已经呈报到了分管副市长苏丽慧那里,苏市长也已经签署了意见,准备就这两天要开会研究布置。”
  梁锦柏做事情很细心认真,这让沙正阳都很惊讶,这是段非安排来跟自己的人,短短三天,表现出来的素质让人激赏,也让沙正阳很怀疑段非的意图。
  这家伙专门来自己这里道了歉,不过沙正阳感觉不到多少诚意,但起码人家姿态是摆出来了。
  可派梁锦柏来跟自己就有点儿像是一个示好之举了,因为像这样相当优秀的人才,如果段非对自己不满,是不太可能交给自己的,至于说是否有可能安排个眼目,那沙正阳倒真不在意。
  段非不会如此蠢,在一个办公室主任和一个蒸蒸日上的副主任之间,傻子都能看得清楚这其中的轻重。
  对汉都市的效率还是不太满意,不过这也算快的了,沙正阳盘算了一下,还得等到下一周才能正式开始摸底,起码要让各地市也有一个准备期,虽然这个准备期已经短得可怜了。
  可问题是时间太急,本身也没指望各地市还能在这个调研摸底上先做多少工作,还不如一道跑一遍,大家一起摸底,一起研究。
  “行,我知道了。”沙正阳点点头,“你也把我们此次调研的重点列一个简单条款出来,传给汉都市发计委,请他们斟酌着考虑,要做到有的放矢。”想了一想,沙正阳还是不太放心,这个举动有点儿冒昧,但是为了加快进度也顾不得了。
  “主任,这合适么?”梁锦柏迟疑了一下,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说道:“汉都市发计委简主任资格很老,脾气也不太好,我担心……”
  沙正阳有些讶异的扬了扬眉毛,但内心却很高兴,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不错,“你是担心这举动让对方误解?”
  梁锦柏点点头。
  “嗯,倒是有可能,简一衡脾气大是全省都有名啊。”沙正阳自我解嘲的笑了笑,“我这种小字辈去了,吃闭门羹遇冷脸都很正常。”
  “要不您看这样行不行,我和他们办公室的小周比较熟悉,我把大概内容传给他,让小周从中斟酌圆转一下,……”梁锦柏尝试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小周脑瓜子很灵,他明白怎么来处理。”
  “哦?你有把握?”沙正阳问道。
  “应该没问题。”梁锦柏脸上露出自信的神色。
  “好,你去处理吧。”沙正阳点头。
  这个年轻人真心不错,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也很有积极主动性,敢于大胆做事,很难得,段非还真的是给自己赔了一个大礼啊,能让自己以后工作轻松不少,真要这样,之前那点儿过节还真的只有不计较了。
  来发计委几天,沙正阳觉得自己进入状态还是很快,但主要还是自己还没有分管具体工作,那么现在自己就只有主动去了解熟悉。
  不过他感觉到政研室陈璘态度很积极,这两天基本上每天都要到自己办公室来坐上半个小时,沙正阳也知道对方是从办公室到政研室的,对委里边情况也很熟悉,对方也是知无不答,倒是为沙正阳提供了不少帮助。
  陈璘怎么从办公室到的政研室,而且是从办公室主任变成政研室主任,内里的故事沙正阳也没心思去了解,但猜也猜得到无外乎就是一些办公室政治,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很正常。
  不过既然对方现在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他当然乐见其成,只要愿意做事儿,他不吝给对方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