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6/895

  “当然考虑过,但是沙主任你也知道这种研究项目,不是一两年就能见效的,五年都算是短的,七八年也很正常,投入巨大,哪家企业愿意持续投入?”徐志刚苦笑:“我们之前也和伊东煤建、东神煤建谈过,但都被对方拒绝了。”
  伊东煤建是伊东煤业旗下建设企业,东神煤建自然不用说,现在都归于长川一建了,都算是背后有金主靠山的大户,但是很显然人家不愿意在这上面砸钱打水漂。
  “嗯,众志建设呢?”沙正阳突然问道。
  “众志建设?”徐志刚迟疑了一下,“东方红集团旗下那家众志建设?他们好像是主要以楼宇建设为主,进入道路建设的时间不长,我们没有考虑过,实际上我也不认为有哪家企业愿意在这上面来冒险,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吹来的,这本来该是……”
  “该是政府投入么?”
  沙正阳摇摇头,“老徐,你这个观念要改变啊,政府可以有政策支持,但是让政府直接出资,这不符合当下的形势了,你应该明白才对。”
  “这么说沙主任你这一次下来调研摸底也是带着尚方宝剑来的么?”徐志刚振作了一下精神,侧首问道:“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多人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么?”
  “求人不如求己,当然作为省委省政府,肯定会对我们的优势核心产业提供政策支持,但关键是你们要能拿得出来让省委省政府放心的东西来。”沙正阳没有掩饰什么,“中央近期会有一些政策出来,我这就是来打前站,未来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的核心领域,我们都要立足自我,关键技术都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第046章
鼓励
  徐志刚陷入了沉思。
  中央和省里有政策出来,这当然是好事,问题是这些政策却不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的资本投入,对于汉都机械工业集团来说,现在缺的恰恰就是资本投入问题。
  没钱你谈什么都有用,研发团队要研发资金,技术人员要吃饭养活一家老小,甚至你还要出去考察学习交流,这都要钱,甚至在关键时候你真是必须要收购一些专利技术要突破技术壁障,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沙正阳的话里边还是有很多活泛的余地,徐志刚不是那种只钻技术的领导,他能听出沙正阳话语里流露出来的支持意思,这就好。
  “沙主任,我们集团是真心希望在未来的掘进机系列产品技术上彻底打破国外对我们国家的技术封锁,你恐怕也知道秦省秦岭隧道建设进口的TBM一台就是3.7亿,但是你不买就不行,不买你就没得用,如果我们能够生产,能为国家节约多少外汇?甚至我们还可以出口其他国家,这又能创汇多少?”徐志刚语气里充满了不甘和不忿,“我们现在落后,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这个能力赶上,只要能给我们资金和时间,我有这个信心能突破这个瓶颈,赶上日德这些先行者,但是现在我们企业也遭遇了困难,如果政府能够帮助我们纾解部分困难,我想我们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到这上边来,……”
  沙正阳笑了起来,这才符合他前世中徐志刚的印象,既然不能这方面找到缺口,那么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只要能帮助缓解企业在其他方面的压力,也相当于变相的支持了企业发展,这一点上省市两级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老徐,你的这些意见我记下了,到时候我会向省里领导反映汇报,另外在和你能汉都市委市政府交换意见时,我也会提出来,我的观点不变,坚持技术先行,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原则,另外,我个人也有一个建议。”沙正阳沉吟了一下,“和建筑企业合作其实可以是一条路径,一来他们是实际使用者,产品出来了,效果反馈他们最直观,另外随着我们国家建筑企业的发展,在各方面对先进设备的需求也会日益增长,这一点上我想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只要去谈,一家不行两家,两家不行三家,总是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的。”
  见沙正阳说得这样恳切坦率,徐志刚也有些触动。
  他听得出来,对方是真心希望集团能在掘进机系列产品上有所突破,对于未来因为高铁、高速公路和地铁领域的巨大需求,判断也是准确的,这一领域的掘进机(盾构机和TBM)产品国内都还是一片空白,而国外也只有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能生产,所以只要在这个产品上获得突破,那么不但市场广大,同时也算是为中国这一类工程机械产品走出国门打开了一扇门。
  “另外老徐,我个人意见,你们这个项目不宜停下来,而且还应该加大力度,从技术到人员到资金,都应该优先保障,我知道现在企业面临的困难,但是你们也应该看到企业面临困难是暂时的,而且其原因很大程度还是因为企业在产品的竞争力和丰富程度不够,砍掉一个研发项目看似能节约一些资金,但是这却是断自己的根,没有具有先进技术的产品,何来竞争力?产品没有竞争力,企业只会陷入恶性循环,会更困难,所以暂时的困难我们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挺过去,而不是自掘坟墓,……”
  沙正阳的话很中肯,徐志刚也知道,问题是现在企业面临的困难也是摆在面前的,要从企业再抽出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来投入这方面的研发,显然是先在的汉都机械工业集团难以承受的。
  “沙主任,不瞒您说,您说的都在理,问题是公司现在的确困难,恐怕……”徐志刚有些艰难的道。
  “老徐,我知道你们现在困难,这样,我希望你们在坚持三个月,三个月内,我会想办法替你们找到一条门路来解决后续研发资金问题,怎么样?”沙正阳思考了一下。
  “三个月?!”徐志刚有些疑惑,他不是小觑对方的能耐,这是要实打实投入资金的,在徐志刚看来,在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情形下,没有谁会愿意来把钱投入这个无底洞。
  “对,三个月,如何?”沙正阳点头。
  徐志刚思考了一下,又掂量了一阵;“那行,沙主任,那就三个月,多一天都不行,三个月内我会继续按照原有计划支持这个项目推进研发,但是三个月内你没有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砍掉这个研发项目是不可更改的决定。”
  “好,一言为定。”沙正阳也不多言。
  在汉都机械工业集团调研了半天,中午在厂部食堂吃了一顿便餐,整个过程中沙正阳都在不断的和汉都机械工业集团的管理层和技术高管进行沟通交流,重点还是探讨汉都机械工业集团的未来产品方向和定位。
  在沙正阳看来,徐志刚的思路还是比较准确的,那就是确保自身产品的技术上的领先性。
  虽然在掘进机系列产品上徐志刚有意放弃,那是因为掘进机这个产品在徐志刚看来汉都机械工业集团的技术储备不足,风险难以控制。
  虽然和汉大、清华有合作,但是这个研发投入是长期持续且巨大的,汉都机械工业集团的投入风险很大,有可能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凿岩台车不一样,这个系列一直是公司的优势产品,在全国市场上也是占据着第一位,在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可以确保自身产品的技术优势一直保持领先,所以在这一块的研发投入上徐志刚是至始至终从未撂下,就是要确保在这一块上的绝对领先,甚至要和国际先进水准看齐,这也是汉都机械工业集团赖以生存的根本。
  汉都机械工业集团不是看不到掘进机的巨大市场前景,也不是没有愿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关键还是底气不足,各方面都欠缺,又赶上了这个时间节点上,所以就有些吃不住劲儿了。
  但沙正阳知道只要挺过这一关,未来十多二十年,巨大的市场需求让日德等国的TBM和盾构机在中国市场上吃得钵满盆肥。
  前世中国内的掘进机系列产品的研发则要七八年后才开始由中铁重工和铁建以及北方重工这些企业开始着手,而真正要出成果那都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可这十多年恰恰是中国高铁、高速公路和地铁建设狂飙突进的时期,高速公路就不用说了,二十年之后几乎成了全国各省每一个县份的基本配置,再想一想中国高铁的从无到有再到世界第一,想一想中央为了限制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而不断提高修建地铁的经济指标和财政指标门槛,即便是这样仍然无法遏制各地建设的地铁冲动,城市化的巨大需求迫使各地政府都要在解决交通瓶颈问题上做文章,这就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无论是盾构机还是TBM的需求都相当大,如果能在这一块上突破,这绝对对汉都来说是一个支撑得起一个值得扶持的战略核心产业。
  在沙正阳调研结束离开时,徐志刚按照沙正阳的要求提供了汉都机械工业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技术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虽然都是老一套,但是也能看出汉都机械工业集团的一些思路,沙正阳觉得还是有些价值。
  这家企业近十年来一直持续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为此也让这家原来在汉都市也不过是一家相当普通的机械制造企业一步一步成长成为国内排行前十的工程机械企业,尤其是在凿岩台车这一类产品上更是独步全国。
  这样一家在某些方面有点儿像华为的企业如果都不能够发展壮大起来,在沙正阳看来那太可惜了,只要予以适当的扶持,这个企业未来完全有机会成为卡特彼勒和小松这一类的国际知名的大型工程机械企业。
  梁锦柏一直在注意观察着这个只比自己大一岁的上司。
  这几天的调研他都非常仔细认真的琢磨对方这几天行动的每一个细节,他觉得从这些细节中能够发现对方的成功之处。
  他注意到沙正阳对汉都机械工业集团十分重视,特别是提到了掘进机这个产品的研发,在这个话题上起码耗费了两个小时来和对方的总经理进行探讨,为此还承诺要为对方解决问题以促进对方不能放弃这个项目的研发。
  在梁锦柏看来,自己上司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做法,让他颇感诧异。
  作为发计委的领导一般说来你可以管宏观,具体到一个行业就算是下线了,当然就某个特定项目或者企业,也说得过去,但沙正阳的具体细化程度就太细腻了。
  梁锦柏也在思考这其中的深意。
第047章
见猎心喜
  在梁锦柏看来,似乎自己这位上司内心深处早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范围,哪个行业,哪个领域,甚至哪家企业的哪个方向,他心中都早有定数,一旦进入便迅速能和这些企业的负责人谈到一块儿,并迅速找到切合点,这种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在汉飞集团和汉都航发集团两家企业调研时,沙正阳也是如此。
  简单调研和讨论之后,就谈到了大型民用飞机的价值和意义,探讨了十多年前下马的运10给中国航空工业带来的巨大遗憾,虽然当时运10的下马原因相当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但是就目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态势来看,立即启动民用大飞机的研制计划已经迫在眉睫了。
  汉飞集团早就有这方面的考量。
  当然仅凭汉飞集团一家是难以扛起这样巨大的重任的,这需要由中央来部署决策,但作为汉飞集团来说,他们可以从技术、规划甚至舆论上先做一些准备,甚至也已经有这方面的想法了。
  而这个想法也不是汉飞集团一家有,包括国内其他很多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也都有此想法,关键在于能不能付诸实施。
  所以沙正阳在和汉飞集团主要领导进行谈话沟通时明确提出中央在确立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领域产业时明确民用大飞机是重中之重,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比如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同样是重中之重,未来中央会在这些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领域予以大力支持,希望企业尽早在这方面进行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前期准备和储备。
  没有人知道沙正阳这番话是否有依据,但大家都知道作为一个发计委的副主任,而且是刚从中央挂职锻炼回来的政坛新星,不可能那自己的仕途前程来开这种玩笑,所以这也在汉飞集团和汉航发集团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当然并不是你这番话就能让人家不顾一切的相信了,人家也有上级,作为央企驻汉企业,人家也会通过他们的渠道来了解,沙正阳也不担心,他相信自己当初草拟的那个问题在国务院已然获得了认同,拿上中央去,一样也会获得通过。
  现在他做的不过是让他们早一些有思想准备,而省里也愿意在这些方面予以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他们步子迈得更大,未来配套也能做得更好。
  汉都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基地,具有飞机制造和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能力,同时也有一大批为之配套的企业,当然在沙正阳看来,这种配套能力还远远不够,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生产能力,比起诸如波音也好,空客也好,甚至比起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来说,都还欠缺甚多,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先给企业指明方向,吃下定心丸,然后由下至上促成这些企业在大飞机和先进航发上的舆论推动和技术准备,尽早启动这些项目。
  汉川省能做的就是从政府层面来呼吁,大力发展航空工业,避免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被国外企业所控制,尤其是这还涉及到军事领域,更是不可假手于人。
  当然汉川省的目的也无需遮掩,那就是要利用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航空工业将汉都打造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航空航天工业基地,推动整个航空航天工业成为汉川省的一门支柱产业。
  梁锦柏猜得没错,其实沙正阳内心早就有了一个大概。
  前世在汉都工作那么多年,尤其是后来几年一直在汉都市委办工作,他对汉都的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这一块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汉都工业的优势产业是哪些,支柱产业是什么,他都如数家珍,当然那是前世中,而且是2012年以后的情况了,距离现在还有15年,大不一样,不过一些基本的东西还是没有变化。
  沙正阳要做的就是进一步为汉都带来变化发展的产业添砖加瓦,同时寻找一些前世中汉都未曾把握住的机遇,比如与互联网相关联的产业,这样最大限度促成汉都在未来发展得更好。
  ……
  “哟,正阳,你这样子是黑了一圈啊,也不要太辛苦了,虽然时间紧,但是也得要注意身体。”
  康广量看到沙正阳时已经是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一个星期沙正阳都在外边跑,虽然也知道沙正阳这一趟跑得很来劲儿,但是也没想到沙正阳竟然被晒黑了一圈,这让康广量很是惊讶。
  年轻就是好啊,身体吃得消,这么大的暑热天,还能顶着太阳跑,没点儿身体底子根本吃不消。
  “主任,时间太急,只有连轴转了,汉都我跑完了,下一步我准备参加另外两个组重点去看看昭阳、涪岗和宛州,嗯,还有秦都。”
  “也别太拼了,昭阳和涪岗该去看,宛州也可以看看,秦都有什么亮点么?”康广量随口问道。
  昭阳的工业底子雄厚,涪岗则是省内在教育、科研和工业基础仅次于汉都的城市,当然这个仅次于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至于宛州,虽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是论工业底子是远不及涪岗和昭阳的,但宛州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在家电产业和电子产业这一块上的迅速崛起,使得其经济增速一直保持着全省前列,迅速赶了上来,GDP甚至超过了昭阳,而与涪岗争夺全省第二的位置。
  而秦都有什么?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是也就是一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省里对秦都也不太看好,一直希望秦都能够找到转型的契机,但是这谈何容易?
  见康广量的目光望过来,沙正阳也没打算隐瞒什么,以康广量的关系,要了解到这些情况也不是什么难事。
  “主任,我还在锻炼时,也谈到过当下秦都的困境,估计是省里主要领导也给他下了硬性任务要他这一任要着力实现秦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吧,所以他也到中央部委去寻找政策和项目,我和朱市长以前也有些交道,关系不错,也帮他出了点儿主意,他也很感兴趣,……”
  沙正阳的坦率让康广量比较满意,“原来如此,我说老朱上个星期来我这里也在叽叽咕咕的说个不停,嗯,上个月也提到了秦都现在的状况,要求咱们发计委要帮助秦都、郧州、蒲池和巴原这些经济结构较为落后的地市会诊,力争找出一条适合他们发展的路径来。嗯,你有什么打算,原来和老朱他们有什么考虑?”
  既然康广量问起,沙正阳当然不会避而不谈,而且秦都要实现产业转型,本身也就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主任,秦都的情况的确比较具体,经济结构太过单一,自然条件也不算好,煤炭资源丰富是优势,但是如果不能把这个优势好生利用起来,一旦错过了机遇期,也许日后再想要追回来,恐怕就没机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6/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