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895

  汪亚光一边接打电话,一边和蒋冰雁打了一个手势,表示自己出去接沙正阳。
  蒋冰雁也没想到汪亚光如此机灵,态度也放得如此坦然,倒是对这一位师兄有些刮目相看。
  原来这一位积极主动的争取这一次校庆89级的联络人,她还有些嫌弃,毕竟只是秦都下边一个县的县委办副主任,实在算不上什么,但是毕竟有个职务,而且人家也在积极争取,她也就同意推荐给学校里了,本来是打算如果真的不合适,下一步再来找机会换掉。
  但现在看来这一位县委办的副主任水准不俗,反应能力和应对方式都很出彩,也没有那种孤傲倨傲的味道,在这一点上甚至比自己都强。
  汪亚光强压住内心的喜悦和兴奋,和房里三人打了个招呼,便疾步出门去迎接沙正阳,蒋冰雁和任一杰以及邵明三人也都有点儿迟疑,不知道该不该随着汪亚光出去接沙正阳。
  论职务肯定该出去接,不过这一次是为了商议汉大百年校庆事宜,大家都是校友,和职务级别这些似乎沾不上边,如果刻意的去迎接,反而容易给人以谄媚阿谀的感觉。
  但如果不去,大家都是体制内的人,似乎又觉得有些不合适,这种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而在体制内这又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算了,咱们就在房间门口迎接沙师兄吧。”蒋冰雁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一点,站起身来抹了一下额际发丝,淡然道,这样也算是化解了任一杰和邵明两人的尴尬。
  汪亚光快步走到了大门口,一眼就看见了从一辆京牌陆巡边上离开朝着大门走来的年轻人,单从对方走路的气势汪亚光就能感觉得到对方与生俱来久居人上的那股子凌厉霸气。
  这股子霸气倒不是说对方有多么嚣张悍野,而是举手投足间的那种内敛中夹杂着坦然自信和深沉的味道,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但是作为在体制内也是工作了五六年的汪亚光,他觉得自己好像只是在来清河调研的市长朱凤厚身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份厚重与这一位有些相似。
  “师兄,我是亚光。”看见沙正阳目光望过来,汪亚光紧走两步过去,伸出手去。
  沙正阳印象中自己也应该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人,但看对方短平头,一件衬衣清爽利索,黑色皮鞋干净明亮,衬衣纽扣扣得严严实实,到有点儿像一个搞接待的人。
  “你好亚光,不好意思,来迟了。”沙正阳一边打量,和对方握手,一边道:“亚光是89级的?学什么的?”
  “是,我是89级的,学的是土木工程。”汪亚光笑了笑,“改行了,我现在在清河县委办工作。”
  “清河县委办?”沙正阳露出思索的表情,“亚光是清河人?”
  “是,我老家就是清河的,毕业后就回了县里。”汪亚光爽快的应答道:“在乡镇上干了两年,调回县委办工作了三年,今年刚提拔为县委办副主任。”
  沙正阳笑了起来,这个小师弟还是有些紧张了,自己可不是他的直接领导,不至于如此,“嗯,不错嘛,县委办可是锻炼人的好地方,好好打磨打磨,我也是委办出来的,在宛州市委办当副主任两年,学到不少东西,受益匪浅。”
  “多谢师兄的关心和鼓励了,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师兄的期望。”汪亚光强压住内心的兴奋,陪着沙正阳往里走,“师兄在长河集团工作时,我一直期盼师兄能到清河一行,只可惜师兄工作太忙,最终也没有来成清河。”
  “呵呵,我在长河工作时没有分管煤业这一块,所以只是去过秦都一趟,的确没机会到清河。”沙正阳能够感受得到眼前这个小师弟的某些心思,在他看来这也很正常,而且自己现在到了发计委,又在联系秦都,日后恐怕去秦都的时候不少,清河作为秦都的经济大县之一,估计也免不了要去,这一位师弟倒是也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
  “亚光,我在长河集团工作时没去成清河,不过我现在到发计委工作了,估计日后到下边区县的时候会比较多,以后有时间一定到清河走一趟。”
  沙正阳的话让汪亚光更兴奋,“那就太好了,我相信我们王书记、陈县长都肯定无比欢迎师兄到我们清河一行。”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近茶坊,在汪亚光的带路下到了包房,推开古色古香的推拉式木门,蒋冰雁已经和另外两名男子在那里等候着了,沙正阳也知道这多半又是其他两级的联络人,都算是自己的师兄师弟,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哪些人。
  沙正阳在大学里虽然也不能说默默无闻,但是的确表现不算出挑,只能说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活跃分子,但哪怕是在院系里也算不上是什么风云人物,更不用说在偌大的汉川大学里有什么名声了。
  谁也未曾想到沙正阳会在大学毕业之后却一下子风云化龙,骤然起势,短短几年间就青云直上,走到了大家都无法想象的高位上。
  那蒋冰雁的话来说就算是在大学里教过沙正阳的老师,他的辅导员,还有同寝室的同学,恐怕都难以想象会有这种情况。
  沙正阳在大学里没有几个关系密切的同学,真正关系要好的那么两三个恰恰都是外省的,一个寝室里其他几个本省的和他关系都一般,甚至在大学毕业之后有过几次联系之后都慢慢断了,而他又突兀的调到宛州之后,就更是和这些昔日大学同学没有多少往来了。
  自己真正重新走入这些人眼帘时都是到长河集团工作时,这才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只不过沙正阳在长河集团工作时太忙,不是在国外就是在燕京,在汉都的时候都少,所以很多时候也联系不上。
  不过当沙正阳到省发计委工作时,就真的没有人能忽视他了,哪怕是他再忙,再联系不上,很多人都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找上门来,就像是他现在不得不成为86级的联络人一样,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情世故你还得要承受着。
  看见沙正阳进来,蒋冰雁忍不住抿起嘴,嘴角浮动的浅笑已经算是她很难得的表情了,“师兄终于来了,还以为你真的又被啥事儿给缠住了来不了了呢。”
  “没那么夸张,国庆放假,大家都休息。”沙正阳笑着道:“这两位我还不认识,都是我的师弟吧?”
  “师兄,我是任一杰,88级的,我在汉都市政府办公厅工作,早就仰慕师兄了,一直未能得见。”任一杰赶紧上前来双手和沙正阳握手,沙正阳打量了一下对方,打扮倒是挺时尚的,也挺会说话。
  “客气了,都是师兄师弟的,别这么说。”沙正阳和对方握了握手,把目光望向另外一个,黑色短袖衬衣的青年这个时候没有多少矜持了,微微点头:“师兄,我是87级的何文禄,在省农行工作。”
  “哦?何文禄?有点儿印象,你是我们校辩论队的吧?”沙正阳点点头,目光多了几分欣赏,“好像你们辩论大赛取得的成绩不错,你是头号辩手啊。”
  “师兄过奖了,那也是运气不错,加上我们指导老师厉害,帮我们设计了不少套路,……”何文禄也很高兴,虽然在省农行系统和政府体系有瓜葛,但是现在几大行都已经往商业银行方向发展,地方政府体系对他们的影响已经没有那么大了,不过人家好歹也是省发改委的副主任,那也是直接和省行行长对话的角色,他也不敢怠慢,能得到对方的认可,那也是一份荣耀。
  “不比谦虚,我去看过你们的大赛,对你有印象,你的口才很好,逻辑思辨能力也够强,头号辩手实至名归。”沙正阳摆摆手,“不过没想到你会去银行工作。”
  “师兄,我学的就是金融啊。”何文禄见沙正阳很好说话,也大方起来,“毕业之后就到汉都市农信社工作,后来调到市农行,96年到省行搞稽核工作。”
  “嗯,以后说不定我们还有工作交织呢。”沙正阳点点头,现在自己的工作分工还没有定,康广量那边也征求了自己两次意见,加上其他几位副主任态度不一,康广量有意要对分工进行一次大调,说不定自己也有可能要分管农业处这一块。
第080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
  到发计委工作之后,沙正阳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个短板弱点,甚至不是短时间内能弥补起来的,那就是自己还是太年轻,工作的时间和履历都比起那些工作二三十年的同僚们相差甚远。
  8年的工作时间,自己换了不少位置,但是之前在乡镇区县这一层级和区域工作还是相当狭窄浅薄。
  算来算去,自己真正呆过的并留下一定印痕的就只有银台县、宛州市委、宛州市经开区、真阳县以及长河集团,看起来不算少,但是每一个位置呆的时间都太短,这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
  要想在一个岗位上做出成绩自己靠着先知先觉的确能做到,但是你要能赢得一拨人的认可、支持甚至是钦佩,这难度就不小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不是因为你表现优秀人家都心甘情愿的站在你身畔。
  都说小孩子才讲爱恨,成年人都讲利益,这话却不一定完全准确,建立在共识基础之上再讲利益往往就要稳固得多。
  沙正阳也很清楚随着自己正在步入仕途的一个高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补足自己的短板,你不能到每个地方都表现得像一个陌生人,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或者别人的介绍才能进入这个领域或者状态,这意味着你的效率比别人低了。
  所以他才有这样一次覆盖全省的调研摸底,不但和分管领导以及相关企业的负责人积极主动的接触交流,也主动去拜会各地区的主要领导,他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来最快的进入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就是所谓的人脉,人脉不是指比你职位或者级别高的上层关系才叫人脉,你能在同级别或者下级中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这一样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一件事情,你如果能一个电话或者一个指令下去,人家就能按照你的要求圆满完成,而别的人则要通过正式文件,甚至召集开会,专门对接,监督执行才能实现,那么这既是执行力影响力和威信的体现,同时也是人脉薄弱的表现。
  真正的人脉不是靠阿谀奉承,不是靠亦步亦趋,不是靠请客吃饭各方打点能形成,而在于你通过工作推动,通过交流沟通,通过学习提升,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能给别人留下成功、成熟的印象,形成观念共识和利益互通这样才能长远和稳固。
  沙正阳不太喜欢通过什么同乡、校友、战友这一类的关系网络来结成所谓的人脉,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在很时兴这个,存在即合理,关键在于你要正确的对待和认识,去芜存菁,摒弃其负面的东西,利用其有益的一面。
  像汉大是汉川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其中绝对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做为汉大的毕业生,沙正阳觉得自己如果有机缘能帮衬一下其中德才兼备表现优异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为国所重,必在得人;报恩之义,莫大荐士,足以说明很多了。
  “好了,师兄,坐下吧,以后打交道的时候很多,你是咱们汉大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日后有提携的机会,可不要忘了我们这些师弟师妹才对。”蒋冰雁主动的招呼沙正阳入座,并且亲自把茶捧上。
  “冰雁,你这话说得可有点儿大了,你没看你师兄这几个月都是屁颠屁颠的四处奔命忙事儿的份儿么?”几个人年龄相仿,沙正阳也不愿意摆出太过于老气横秋的样子,坐下之后示意大家也入座,“大家共勉才对。”
  “师兄太谦虚了,您可是咱们这几届里的楷模,除了79级的赵师兄,就属您是最耀眼的了。”
  任一杰显然是在消息中属于比较灵通那一类,他提到的赵师兄说的是79级的赵衡。
  赵衡83年从汉大历史系毕业进入汉川省委办公厅工作,88年出任汉川省委办公厅常委办副主任,91年以34岁之龄出任涪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93年以36岁之龄担任昭阳市委副书记,96年出任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今年刚满41岁已经升任甘省副省长,也是恢复高考之后汉川大学出的第一位实职副省级干部,而且仕途极为光明。
  “赵师兄是我们仰望的榜样,我可不敢比,像我们大家,也别去多想,干好自己眼前的事情才是正经。”
  沙正阳也知道这位赵师兄,前期仕途极为顺利,不过在副省级位置上就开始徘徊不前了,起码印象中他起码在副省长位置上就干满了两届,然后又担任过一届多省委常委,最终到了人大。
  有时候并不是说你起点高就一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很多时候还是会受制于时代和机遇,前期的绝才惊艳顺风顺水,并不代表你后期也能闲庭信步,把握不住时代发展脉搏,很容易就会落伍进而慢慢被淘汰。
  沙正阳轻描淡写的回应,让在座几个人都有些讶异,任一杰是有些尴尬,而蒋冰雁则是若有所思,汪亚光和何文禄则是低下头,看不见任何表情。
  “还差一位啊,冰雁?”沙正阳也不愿意谈这个话题,怎么谈都不合适,所以主动带开话题。
  “嗯,是胡师兄,85级的,他正从穹山那边过来,估计还要半个小时。”蒋冰雁介绍道:“不知道你认识不认识,胡文峰,穹山县副县长,你在银台工作过,穹山挨着银台,也许你认识。”
  “我离开银台太早了,和穹山那边也没有多少联系。”
  沙正阳心中一动。
  他对胡文峰还是有印象的,但是那是前世的事情。
  胡文峰毕竟是汉大出来的,从穹山起步,一直干到穹山县县长,然后转任新湖县委书记,最后又调任锦城区委书记,最后辗转汉都市副市长、汉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汉都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最后成为前世中沙正阳的顶头上司——汉都市委副书记。
  不过胡文峰和前世中沙正阳没太多交道,那是因为沙正阳升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办主任时,胡文峰还在市纪委那边,真正过来没几天,沙正阳就断片了。
  但即便是如此,胡文峰也算是自己一个熟人,而且还是大学的师兄,所以在前世中接触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胡文峰对沙正阳也算看顾,只是远不及像桑前卫和钟广标那么知遇罢了。
  “不过胡师兄能来那就最好了。”沙正阳笑了起来,总算是能来一个和自己勉强能在层面上搭上话的人了,胡文峰虽然只比自己大两岁,但是现在好歹也是副县长了,在寻找共同话题上也要比在座的这几位要容易得多,这三位看起来都还算是他们这一代的翘楚人物,但是毕竟经历履历和层面上还是相差比较大,在心理上就难以达到很好的默契度,这是现实。
  胡文峰抵达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居中而坐的年轻人。
  他没见过沙正阳,但是却早闻其大名,甚至自己这个本来是85级最耀眼的政坛新星也被这个86级的家伙压制得黯淡无光了,只要一提到汉大这几届毕业的,肯定会提到二人,而自己就成了那个为沙正阳做衬托的家伙,的确有点儿悲催。
  不过胡文峰倒是在这一点上看得很开,这仕途上的事情本身就不能以常理计,你觉得你能力超群机遇无双,但是没准儿人家比你更强,沙正阳无疑就是强中自有强中手的角色。
  胡文峰研究过沙正阳的仕途发迹史,银台县紧邻宆山,要打听了解一下并不困难。
  胡文峰认为沙正阳起飞的关键还是在东方红集团上,东方红集团的腾飞不仅为沙正阳善于搞经济树立了一块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随着东方红集团的发展,其政治经济资源都随之不断丰厚成长,只要一谈到东方红集团的每一样产品,人家都会想到东方红集团的创始人,而现在最受欢迎最吃香的是什么人,那就是能搞经济的能人。
  而沙正阳不但能搞经济,而且是汉大毕业的正牌子大学生,人又年轻,这几点正好符合了革命化、专业化和年轻化这几点,如果又有领导赏识,再赶上机遇,所以胜过自己也属情理之中明的事情,这一点上胡文峰胸中并无不满。
  相反胡文峰还很期待这一次见面,省发计委的副主任,手里边掌握着不少资源,如果自己能够借此机会获得对方的认可,对于自己来说也一样是一个机会。
  “幸会,幸会,沙主任,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胡文峰拽文,倒是把沙正阳逗得一乐。
  这一位某些方面的性格和前世中差不多,前世中胡文峰虽然担任了汉都市委副书记,但是没事的时候仍然喜欢去研读国学,也对京剧很感兴趣,算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沙正阳在文学方面造诣也不差,所以这方面两人倒也有些共同语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