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895

  “筒口镇距离县城13公里,是全县仅次于城关镇的第二大镇,而从城关镇到筒口镇这十多公里沿河谷地,应该算是咱么宝岭县最重要的工农业作业区之一,最大的平坝河谷地带,主产是小麦和玉米,部分靠近山麓的区域以高山土豆为主,另外一些地势较为低缓的区域也种植有中药材,……”
  沙正阳的陆巡上坐了三个人,熊向奎加县长乔志明和沙正阳。
  在沙正阳的再三劝说下,县委书记谭开山没有跟随调研,否则那就太过了,他不过是一个打前站的省发计委副主任,若此大动干戈,一个行署专员作陪,还要搭上一个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一大帮人,就容易遭人诟病了。
  从县城开出这一段路况还算不错,13公里路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沿着筒口镇再往东走出两三公里,河谷开始收窄,两边的山势也能看得出来更巍峨险峻了。
  汽车停在路边上,在筒口镇党高官镇长一行人的陪同下,熊向奎和沙正阳等人下了路,直接从路往山边上走,一直走出一两公里,地势开始上升,再往上走,就已经是比较低缓的坡丘了。
  站住脚,沙正阳和熊向奎遥望前往,山势越往前就越高,当然这中间也间或有一些低缓的起伏,还有一些垭口隘口可供道路通行。
  “沙主任,这一带刚才你在车上有也看到了,是我们宝岭最主要的农业带之一,沿河谷一线,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而你也看到了,到这一线,主要就变成苞谷和洋芋的混杂地带了,再往上洋芋和药材套种,……”
  “乔县长,全县像这样的农作物地带大概有多少,我的意思是能够提供稳定生产能力的这类农作物带,大概情况如何?”沙正阳若有所思的问道。
  “宝溪河发源于宝岭山中,但是有多条支流,其中像凤溪、合溪这两条支流最重要,沿着凤溪和合溪有几个镇甸,基本上都是建在河谷地带,嗯,大概类似的河谷地带还有七八个,但是规模肯定都没法和县城这一带比,从西向东,美登镇—城关镇—筒口镇,这一线农业生产带大概在20公里左右,间或有起伏和收窄区域,但是总的来说还是算是平坝区域,其他几个都要小的多,就是三五公里,顶多不超过七八公里,而且也没有这么宽。”
  乔志明对县情还是很熟悉的,他还没有搞明白沙正阳怎么如此关心起农业生产来了,但既然问起,他还是实事求是的介绍。
  “乔县长,这一线我看主要是以粮食作物为主,那你们的茶山和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哪几个区域?”沙正阳不太满意,看纯粹的农作物种植,不是他的目的,他现在要做的是评估县里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方面的潜力。
  乔志明一怔之后,赶紧道:“沙主任,茶山种植主要集中在美登镇、鲍沟乡、七河乡、三烈乡、桂桥镇等几个乡镇,这几个乡镇的地势要比这里高得多,除了美登镇外,其他几个乡镇都不是在河谷地带,大多在低缓的坡丘和半山腰上,您应该清楚,茶树的栽培种植土壤气候和水质都有较为特殊的要求,我们宝岭是著名的生态茶叶种植基地,高山富硒云雾茶是本地区著名特产,闻名遐迩……”
  “乔县长,这些我都有所了解,高山富硒云雾茶,应该算是本地区特产,但是著名和闻名遐迩这两点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做到,也没有做好。”沙正阳摇摇头,“熊专员,据我所知,宝岭、来峰、马坝等几个县这种山区高山富硒云雾茶的茶园建设实际上十多年前就开始搞了,但是一是规模小,二是茶树栽培还停留在低级阶段,三是品牌塑造意识淡薄,四是缺乏营销手段,这种上午我看的几家茶厂就能略知一二,别说是走出国门打响名声,连我这个一直对茶很喜好的人都是开始接触到巫陵情况的时候才知道我们巫陵的高山富硒云雾茶居然有十几个品牌,但是没有一个品牌是真正在省内众所周知的,这让人情何以堪?”
  沙正阳的话让乔志明和熊向奎都有些尴尬。
  其实这也不是宝岭一个县的问题,宝岭、来峰、马坝、觉山、万嶂、洛渡这些县份都纷纷自我标榜为最正宗的富硒高山绿茶的生产地,自我吹嘘的同时又相互诋毁,几个县多达二三十家茶厂,茶园更是多达百家以上,随便哪个茶厂茶园都能注册一个商标,其结果就是谁的名声都没打响,大家都还停留在最原始的原茶阶段。
  外面进来的茶商随意进入茶园收购,肆意压价,而本地厂商规模小,品牌力薄弱,难以消化太多茶叶,所以最终就是产业链的附加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更多的是沦为了原料供应商。
  不过沙正阳对茶叶产业的如此感兴趣,还是让熊向奎和乔志明有些兴奋,起码有一样东西还是能让沙正阳看入眼的了,他们不怕沙正阳刻薄的批评和讥讽,就怕沙正阳看完之后毫无表示,那才是真正的对你这个地方不感兴趣。
  哀莫大于心死,对你这个地方都毫无兴趣了,也就意味着你这个地方一无可取之处了,你还怎么来谋发展?
  “正阳主任,你的意思是我们在茶产业这一块上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也知道我们的茶叶这一块产业做得不尽人意,但是你也知道品牌塑造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且这也涉及到几个县的利益,怕是难以弥合,……”
  熊向奎叹了一口气,沙正阳说的问题他不是不清楚,但是你怎么来协调处理?
  你宝岭说你是高山第一绿茶,我马坝就敢说我这是富硒头号绿茶,那么觉山就敢吹我的绿茶品质在高山富硒水准上全国第一,反正这也没有一个明确标准,大家都高山,都富硒,凭什么你能吹我就不能用?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但是大家这样一拥而上,一个县都有七八家茶厂,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那就只能停留在最低端的原茶生产,原本可以卖到两三百甚至三五百一斤的茶叶,只能以二三十元一斤的价格廉价卖出,这中间的就差利差,我不相信没有人动心。”沙正阳淡淡的道。
  沙正阳没说穿,留了余地,他相信熊向奎和乔志明应该明白自己的意思,至于说如何来操作整合,那是下一步的工作,可以具体来研究。
  这个话题告一段落,沙正阳又沿着山边走了半个消失,从路边有些破败的标牌上还能隐约看出几个字,万亩黄连种植基地。
  “这是你们筒口镇的药材种植基地?”沙正阳把木牌扶正,沉声问道:“万亩,这个数据可靠么?”
  “沙主任,这个万亩只是个虚数,实际上从88年开始,宝岭的药材种植规模化已经有十年历史了,但是药材种植是一回事,要变成老百姓包包里实实在在的钞票却不简单,弄不好还得要血本无归欠一屁股债。”
  乔志明没有遮掩什么,沙正阳和他说过,这个时候遮掩反而是组愚蠢之举,给你机会把问题说清楚,由上面来想办法解决,你还要藏着掖着,那就真的是自绝于人民自绝于组织了。
  沙正阳点点头。
  这是实话,没有制药企业或者附近有大型药材批发市场做后盾的药材种植基地其风险相当大。
  在宛州,东峡的药材种植种植产业之所以能兴盛一时,其主因还不是汉东制药集团、宛州制药厂和宛州制药二厂几大药企作为本县药材收购兜底所在,所以才能让农民丢开一切包袱,一门心思忙于种植栽培提升产能和质量。
  和宛州的制药产业比,宝岭乃至巫陵的制药产业根本不值一提,不在一个层面上。
  但是宝岭这边有种植中草药的历史,县里也有一家制药厂,只不过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沙正阳现在还不敢说。
  “除了,黄连,我县的厚朴、百合、白术、黄柏都有种植基地,其种植面积从数百亩到千亩不等,但是都具有相当规模,但是近年来药材价格起伏较大,使得我县药农损失惨重,也严重的挫伤了县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这一块上,乔志明甚至比茶叶产业更为揪心烦躁,茶叶虽然散乱,不能形成品牌和规模,但是好歹也还有几家茶厂茶园,起码茶农还能通过种茶维系生计,茶叶价格便宜但总能卖掉。
  但中药材不一样,其价格起伏实在太大,几倍甚至十倍以上收购价差距都出现过,这很容易把普通农民打入深渊,所以这一块上是格外让人担心。
第104章
要有大招
  “这是一个问题,中草药如果单靠散销,风险太大,受市场价格波动因素影响太大,极易让承受能力弱的药农一夕破产,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对冲风险。”沙正阳毫不客气的道:“两种方式,一是建立药材交易市场,二是和制药企业合作,但就目前来看,宝岭这方面都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甚至整个巫陵地区都存在这种情况,现有的制药厂根本起不到这种对冲作用,这也使得原本可能具备相当良好的发展前景的中药材产业受到极大制约。”
  熊向奎眼睛一亮,沙正阳一来就指出了问题,而且自己刚才也提到了巫陵地区六县一市中有五个县情况都相似,如果加上洛渡,甚至六个县在很多方面条件相若,那么如果能够在这一点上找到解决办法的路径,那么必然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这一点上,主要还是受制于渠道和资金问题,……”熊向奎沉吟着道:“要建交易市场,这就涉及到道路交通的问题,可我们巫陵地区,就算是巫陵市都一样存在很大的障碍,运输成本和便利度都让外地客商和投资者望而却步,……”
  “熊专员,乔县长,如果没有难度问题,恐怕这些事情早就水到渠成了,有难度有挑战,这才是该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了。”沙正阳笑了起来,“我知道熊专员的意思,交通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解决,但是熊专员也应该清楚,道路交通其实也与地方经济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交通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拉动很大,但是同时经济繁荣度也要有一个大概指标数,上边才会觉得在你这里投入巨资建设更有意义,……”
  “这一点上,我们落后地区更应该意识到,哪怕我们一时间做不到,但起码你要给上级拉出一个架势来,让他们觉得只要道路一通,这些要素点就能马上爆发,受到立竿见影的奇效,这样他们才会在心理上为你加分,你口口声声说我们这里穷,就是因为交通不便,人家来调研,四下一看,你什么都没有,道路建起了,也许就是方便大家出行了,其分量和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如果在同时有两个选择项的时候,人家自然而然就把你排在后边了,……”
  沙正阳这番话推心置腹,而且明显就是以发计委和交通、财政部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让熊向奎和乔志明也是点头不已。
  “而且我也不隐晦的说,巫陵地区要解决交通瓶颈,地区抛开不说,就算是集全省之力都很难实现,必须要国家层面来统筹部署,另外还要从其他多个渠道来积极筹措资金,才能真正解决这道难题,所以地区和市县一级一定要在这些方面把工作做足,……”
  沙正阳留有悬念的话让熊向奎和乔志明都忍不住怦然心动,“沙主任,你能不能再说具体一点,你这样把话落在半空中,真要让我和老乔今晚都别想睡着觉了啊。”
  熊向奎望向沙正阳的目光里已经充满了炽热,看得沙正阳都一阵恶寒。
  熊向奎是真动心了。
  据他的了解,能够说到这个层面上,只能是高速公路,可问题是要修一条高速公路谈何容易?
  都宜高速的确是有这个规划,但是省里边规划的高速公路可不少,按照省交通厅一个可靠的朋友给他透露的消息,都宜高速要提上议事日程还早得很,原因有几个。
  一是沿线经济发展太落后,从收费还贷的角度来说,极不划算,省交通厅评估过,预计要到2008年以后这条公路开建才更能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回报率。
  第二是都宜高速沿线基本上都是山区,经过的不少路段都是喀斯特地形,造价比起其他高速公路高了甚至一倍不止,建设难度大,投入大,从技术问题上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更不用提成本了。
  第三是沿线两个地区在省内的地位和分量都很轻,更谈不上什么话语权,省领导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从蒲池和巫陵地区中走出来的,这或许是一个不足以提上台面来说的潜在因素。
  “熊专员,我说的其实你都明白,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各地都在大建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也的确是一个解决沿线地区交通难题的最佳选择项,除开高速公路,铁路也是另一个选择项,但我个人看法铁路基本不现实,至少十到十五年内都不现实,即便是高速公路就目前来说,恐怕很多人也从未把都宜高速纳入选择项,所以这也是一道难题,主要原因就是条件不具备,那么不具备条件而要想实现,就需要创造条件,最起码要拿出一些具备吸引人的条件架势出来,否则你何以让别人内心倾向于你?”
  “沙主任,你的意思是都宜高速近期上马开工并非毫无希望?”熊向奎可不比其他人,他自有他的消息渠道,沙正阳的话立即引起了他的怀疑。
  “熊专员,你觉得呢?”沙正阳虚晃一枪,反问道。
  “我个人觉得不可能,因为客观现实条件摆在那里,沙主任你先前也提到了,省里边要上的项目太多了,而且实事求是地说,不少项目条件的确比这条公路更成熟。”熊向奎没有否认这个现实。
  “但是呢?”沙正阳微笑着又问。
  “但是如果不论一些客观条件,而要以人为本,从谋划大局和振兴贫困地区的经济的角度,从解决我们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基本温饱问题出发,那么我觉得都宜高速是目前汉川省最能立竿见影的项目。”熊向奎言辞铿锵。
  “嗯,所以我刚才才说,如果条件不具备不成熟,那么你们怎么来做到让其看上去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成熟性,现在做不到,那么修一条路需要三五年,也许路修好的时候,我们的这些条件就差不多具备了呢?”沙正阳的目光和熊向奎的目光在空中交错,熊向奎似乎有点儿明白沙正阳的意思了。
  调研持续了一天半时间,沙正阳看了四个乡镇,重点是高山茶园和药材种植区,也包括部分蔬菜种植基地,另外也和县委县政府就产业发展的导向进行了座谈,然后才返回了巫陵地区。
  在巫陵地区沙正阳又拜会了巫陵地高官徐立骏,又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
  然后沙正阳又驱车到蒲池,在蒲池逗留三天,重点看了两个县的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回到汉都时,沙正阳觉得自己都瘦了一圈,黑了一层。
  虽然是十月份了,但是秋老虎的威力不减,而蒲池和巫陵两个地区都属于海拔600到1200米的山区,天气晴朗时紫外线差点儿赶得上西部高原区了,他去看点时基本上是以步行为主,这几天走下来,人立马就多了一层健美肤色。
  ……
  “坐,感觉如何?”康广量站起身来,看了一眼沙正阳,“要不正阳你先休息两天,我看你这模样,又黑又瘦,条件太差了,是不是蒲池和巫陵的情况让你睡不安枕了?”
  “条件差是预想中的,但是的确有很多所见所闻,让我睡不安枕,别说休息两天,我就是连一小时都坐不下去,必须得要马上把很多情况向你汇报才行。”
  沙正阳的相关材料梁锦柏发挥了大作用,基本上每天整理完毕,然后回到汉都之后又和石文来两人一道连夜陪着沙正阳加班,把从省道地市再到县份上的各类资料整理完毕,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方略建议。
  康广量点点头,其实他也有心理准备,他虽然没有在蒲池和巫陵呆过,但是却在巴原挂职过两年,担任巴原的副市长,巴原的情况他深有体会,而巴原的情况都要比巫陵和蒲池强不少,虽然也有十年过去了,但是他知道这十年中,这些落后山区的变化并不大。
  “好,你清楚这一次下去的目的,重点说一说两个县的情况,准备什么对策,……”康广量把手里的一大堆文件推到一边,准备认真来听一听情况。
  相关的情况其实他挺过,但是他还是不放心,很多都是泛泛而谈,具体有针对性的对策却没有,这是他最不满意的,而沙正阳这一次,他相信能够给他带来不少实质性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他要到省里两位主要领导面前去专题汇报的。
  而据他所知,很快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也会有他们的调研组下去,届时也会拿出一套方略来,那个时候就要看看谁的东西更能打动领导的心思,让领导满意了。
  “不,主任,我觉得不能单独就两个县来说,而应当以点及面,……”沙正阳沉吟了一下,“我觉得这一次的调研我还是很有收获的,蒲池和巫陵两地的百姓对改变自己生活有着迫切的愿望,从干部到群众皆是如此,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只以两县的情况来说事儿,得分恐怕只能算是一个及格,而要想得高分,我觉得从特殊性上升到普遍性,拿出我们的看法对策。”
  康广量笑了起来,眼角细密的皱纹都消散了不少,这才是他想要的东西,这也才是他所期望的沙正阳的表现。
第105章
诱饵
  “很好,正阳,我就是希望你能拿出一点儿不一样的东西来,人云亦云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康广量摩挲着额头,顺带又搓揉了一下下颌,“蒲池和巫陵两个地区的情况我大略知晓,我担任发计委主任之后去过两地,但实事求是的说,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所以我很希望你的调研能拿出更具有说服力的东西,你的建议更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被康广量这种老狐狸套上沙正阳也早就有心理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