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6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8/895

  当初他也考虑过这样越过中石油和中石化这两大巨头,长河石油率先走出去,会有多么大的政治风险和经营风险,所以在考虑这个问题上也是辗转反侧,但是最终他还是决定由省委省政府来承担这一风险。
  改革本身就要承担风险,如果事事都循规蹈矩,汉川就没有希望。
  通过几次听取汇报,周远望认为尤万刚、钟广标和沙正阳的这个组合是可以信任的,而结果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长河集团在出海战略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中石油现在正在谋求奋起直追,而沿江零售布局战略更是让中石油和中石化如临大敌,中海油羡慕得流口水。
  这一点他到燕京开会时,已经担任中石化老总的尤万刚来拜访时也是多番感慨就能感受得到。
  改革开放其实就比的是你敢不敢于在一些新的模式上突破,如何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让生产力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这就是核心命题。
  中央十五大以来的一系列政策精神出台背景周远望都很清楚,在市场领域中很多区域国退民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那么如何在这个趋势潮流中抢先一步为汉川抢得先机,这就是一个决策者是否有这个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胆魄的问题了。
  周远望认为自己有。
  港资进入南粤的高速公路和电厂这一类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喝了头汤,在周远望看来,吸引港资和外资来进入汉川的基础设施领域一样可行。
  相较于南粤的经济特区,可能汉川省在政策上还需要过中央的审批关,也许审批程序还要严格一些,但是周远望觉得政策的紧也好,严也好,并非是禁止,那么汉川省就可以去争取,甚至突破。
  而港资外资可以进来,那么内资,特别是国内民间资本呢?
  周远望认为也是可以的,当然这可能一样面临着严格的审查审批程序,但还是那句话,值得花工夫去攻克这些难题,汉川也愿意去当内陆地区的吃螃蟹者。
  “周书记,你这个观点可有点儿激进啊。”王云祥笑了起来,“起码在内陆地区恐怕是第一遭。”
  “不,四川其实已经走到了前面,成绵高速马上就要通车了,这条路就是四川和香港新中港合资建设的。”周远望略微沉吟了一下,“当然利用民间资本来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的确在我们内陆地区还是比较罕见的,这一点上估计也会引起很大争议。”
  “我倒是觉得这没什么,为什么我们内陆地区就不能先行一步?我们内陆地区天生就该慢一步,就该落后?没这个道理嘛。法无禁止便可以实施,我赞同您这个观点,大胆尝试,锐意突破,有什么风险,有什么责任,我们两个扛!”王云祥沉声道。
  “呵呵,云祥,看来我们是想到一条路上了。”周远望也是笑着道:“沙正阳这个年轻人头脑很灵活,思维角度很广,是一颗好苗子,放在发计委我看是放对了,虽然他的一些观点看起来有争议,但是我觉得争议的方向都是那些模糊边缘地带的问题,核心就是是否敢于创新突破,敢不敢先行一步,而我们很多领导干部的思维还囿于旧的框框架架,总觉得上边没有政策,沿海地区都还没敢干,我们怎么敢去尝试?这种心态,先天就把自己摆在了落后者和弱者位置,这样怎么能争先?”
  王云祥似乎也想到了什么问题,脸色严肃起来,“周书记,中央要求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政策精神已经明朗,目前各地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但是根据前期各地上报上来的情况来看,形势很严峻,特别一些地区情况十分严重,一些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尤其突出,很多合金会的资金流向都是乡镇企业,但是这些乡镇企业现在大多资不抵债,甚至就是空壳了,资金收回难度极大,或者就是根本没有可能了,我估计从今年底到明年乃至后年,一些地区财政上恐怕都要过紧日子和苦日子了。”
  “是啊,这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周远望听到这个话题也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这也是困扰着汉川各地的一个难题,农村合作基金会整顿风潮来袭,这是中央刚性政策,没有价钱可讲,必须要坚决关并。
  而实际上这些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经营状况绝大多数都不容乐观,没有专业经营人才,缺乏监管机制,风控更是谈不上,很多乡镇农村合金会已经沦为乡镇党委政府的小金库提款机,呆账烂账所占比例相当大。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问题还会更严重,所以中央才会果断出台政策,坚决挤掉这个脓包。
  “李铭和程颂也来和我说了,可能有些地市和区县会遭遇很大压力,虽然按照文件要求,大部分合金会都要归并入信用社,但是要归并进入信用社也是有红线要求的,不足资金需要由区县财政补足,这对于很多区县来说几乎就是不可承受之重,只有向地市财政借钱,所以有些市长专员都来汇报,希望省财政予以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涉及到的地市肯定也不会少,周远望和王云祥两人都意识到这又是一个坎儿,但是再难,也得要过。
  “所以我们只能更见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力度要更大一些。”周远望忍不住拍了一下沙发扶手,“云祥,省政府这边还是研究一下如何进一步吸引外资和利用民间资本来加快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入金融领域,民生银行就是典范,我看中央也很支持,发展也很快,那么我们汉川在这方面是否也可以先行一步,当一回吃螃蟹者?”
  “嗯,周书记,这一点上我们都有共识啊。”王云祥点点头,“下来我就安排人马上进行调研,拿出一个可行性的操作方案来,都宜高速是一个尝试,老韦观点比较保守,我看干脆就让发计委和交通厅这边抽人来搞一个尝试,多管齐下,如果能够有外资和民资愿意进入,如果世行和日本协力银行贷款能够争取到,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一回吃螃蟹者呢?”
  “嗯,这样所需资金体量极大的项目,也需要赶上中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政策大气候下才能迅速推进,否则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才能上马,国家开发银行那边恐怕也要去跑一跑,能争取多少算多少。”周远望补充了一句,“这个项目让程颂牵头,但是我们俩都要亲自上阵才行。”
第112章
能者多劳
  周远望和王云祥在观点上的一致终结了在都宜高速公路项目上的争执,这个项目再没有上省政府常务会议或者省委常委会上讨论,而是按照二人的意见,先由省发计委和省交通厅抽人先把前期工作准备起来,由程颂来负责主抓,在确定的确具备相应条件时,才正式来运作推动。
  所有人都在看着这一点,大家都清楚这个项目肯定是主要领导点头了,但是可能也估计到的确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性不大,所以干脆就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先期运作起来。
  否则真要大张旗鼓的成立什么项目办或者某某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厉兵秣马,大动干戈,动用大量资源,最后却是被直接否决,那就成了笑话了,领导面子往哪里搁?
  这等苦事情自然沙正阳是跑不掉的,谁让你蹦跶得最欢?
  当然,对沙正阳来说他也无所谓了,账多不愁,虱多不痒,康广量都给他加了那么多活儿,早就得罪了李铭,再多得罪一个韦文辉,似乎也无关紧要了。
  做事情始终免不了要得罪人,这个道理是再浅显不过了,沙正阳早就过了做事情还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的阶段了,到了他这个位置上,只有埋头苦干,干出成绩,才能给组织一个交待。
  只不过沙正阳觉得自己现在是太忙了,几乎每样工作都跑不了自己,可名义上是自己却什么都没分管,看起来自己好像最闲,这种反差未免太大了一点儿。
  “理解,现在的情况就这样。”康广量没给他多余的话语,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理解万岁,“下一步可能委里边会有一些调整,嗯,甚至还比较大,届时我会考虑的。”
  “主任,这都无所谓了,可是这么多工作,我一个人也扛不起啊,您总得安排几个人来帮我分担一点儿吧?”沙正阳拉着就欲离开的康广量,开始耍横,“我这么多项工作,秦都那边是我本份儿,现在巫陵和蒲池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培育你也一丢手就扔给我,程领导顺带还把都宜高速项目这个大包袱给套在我头上,我三头六臂也玩不转啊。”
  “能者多劳嘛。”康广量见沙正阳拉着自己胳膊不让走,也知道自己的确有些对不起对方,沙正阳是够舍得干了,一般情况下估计也不会这么叫苦,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道:“这样,秦都这边的产业培育和转型,我让王守培来帮你,让高新技术产业处抽两个人来跟着王守培跑,你牵头,反正你也说了秦都那边可以往新兴产业那边转型。”
  “那这边呢?”沙正阳不依不饶。
  “嗯,都宜高速项目和巫陵、蒲池的产业规划,我觉得可以串起来,我把陈璘专门抽出来,加上石文来,再抽一个人,三个人来专门做这事儿,争取年前见成效,他们交通厅那边估计也得要有两个人来干,只不过韦领导兴趣不大么,现在这个都宜高速项目有妾身未明,所以咱们不能指望他们,还得要靠自己,你得亲自挑头起来。”
  的确是不好多抽人,都宜高速这事儿不宜把声势造的太大,否则最终失败的话会引来很多闲话,弄不好还要搞得省里领导生气,所以只能只做不说。
  但是这项工作却又没有那么简单,资金问题是最大的难题。
  资本金这一块省政府只怕连三分之一都拿不出来,这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哪里都在伸手。
  程颂分管财政这一块,自然心知肚明,也明确的划了线,省里出资不能超过10个亿,甚至最好降到8个亿以下,如果按照30亿的资本金来准备,那么至少还需要20亿,无论是从外资还是民间资本筹集,这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哪怕是三五家来筹集,都相当困难。
  沙正阳自然是把主意打到了东方红集团身上,说实话,这笔投资对东方红来说不是一个好选择,利润回报太慢太低,但是从大局来说,从为了把都宜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发展搞起来这个角度来说,沙正阳觉得还是要让东方红集团来承担这个政治义务了,就算是自己这个重生者为了汉川省大局发展从东方红集团那里收取一些回报吧。
  如果有东方红集团加入,沙正阳希望能够利用这个杠杆来撬动更多的港资进入,以雷家为主的华泰集团是一个方向,另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已经在其他地方进入基建领域的港资企业,比如已经马上要建成成绵高速公路竣工收费的新中港集团以及在南粤投资建设了广深高速和广珠高速的合和集团。
  资本都是逐利的,都宜高速的前景短期内并不会被看好,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港资要来,肯定也要评估其盈利情况,所以这就涉及到另外一块——贷款,如果能够取得世行和日本协力银行的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那么对于港资来说这无疑又要增加一份吸引力,所以怎么来赢得世行贷款和日本协力银行的无息贷款,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同样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相对普通商业贷款来说利息肯定也会低一些,这也是沙正阳下一步要去开展工作的方向。
  从十一月开始,沙正阳就开始陷入了繁忙的工作中去了,某个时候他自己为自己的一个月时间段逐一进行了计算,发现自己在办公室里真正清闲一刻的时候不超过三天,其他时候不是奔波于秦都、蒲池和巫陵之间,就是飞行在去燕京的飞机上。
  当然留在办公室的时候也不少,但是那绝不是喝茶看报,而是拼命的研究资料,查看各种数据,然后和陈璘、王守培等人加班研究讨论各种方案和规划。
  他最终还是抽出了三天时间跑了一趟秦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对秦都的产业调整和发展规划做了一个详细的评估。
  朱凤厚全程陪同,同样履行了诺言,而这个时候朱凤厚已经是以市委书记兼市长的身份在作陪了,足见朱凤厚对他这一趟的看重。
  ……
  “真没时间,朱书记,我知道你现在也很忙,一个人挑两任,怎么省委就没考虑马上替你安排一个市长人选来,或者就在你们秦都现有干部里边提拔一个?”
  沙正阳把手机夹在肩头和耳朵间,两只手仍然在熟练的操作着笔记本上WIN95系统有些简陋的WORD文档系统,他现在已经逐渐适应了这个时候老旧落后的笔记本电脑和windows系统,这是他融入这个时代的证明。
  “对不起,后天我就得去燕京,机票都订好了,没办法,领导安排好的,程领导好不容帮忙牵线搭上国家开发银行的桥,我哪里敢耽搁?真不行,分分秒秒上亿的生意,能耽搁吗?”
  沙正阳也在嘴巴里逗乐着,这一口气累了一个多月,他也想轻松一下,也想给自己放个假,但是能行么?资本金的筹集进度很慢,除了省政府允诺的8亿资金外,其他方面,沙正阳和东方红集团那边也谈了,可以考虑出资5-8亿,如果按照8亿来计算,那么至少还差15亿,这就要从其他方向来打主意了。
  沙正阳已经和雷家洽谈过了,但是雷家以及他们在香港的合伙人组建的华泰财团对进入基建领域还是持有怀疑态度,毕竟他们原来都是搞实业的,总的来说,都算是小本经营,对于这种动辄投资逼近10个亿而且明显看起来是长线投资的项目还是有些吃不准。
  不过通过华泰方面,沙正阳他们还是和现在主要在南粤投资基础设施领域的合和集团联系上了,按照雷霆的说法,华泰集团现在在华泰空调项目上算是成功了,不太愿意转向,但是也知道像高速公路这类基础设施领域一旦进入回报期,那又是一个非常可观的长期收益,所以他们更希望跟随着比如合和集团的脚步来行动。
  和合和集团已经接触过两次了,但是进展不大。
  合和集团目前已经成为进入大陆步伐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基础设施投资商,在南粤的高速公路、电厂和酒店项目规模都相当大,在很多人看来规模巨大的都宜高速项目对合和集团来说,并不算什么,而且合和集团也有意将自己的领域从沿海拓展到内陆,对进入汉川这个横跨中西部地区的大省感兴趣的,但是很显然都宜高速这个项目难以让对方满意。
  沙正阳也很清楚都宜高速就目前来说不是一个好的商业项目,但是未来会是,可是如何来说服打动对方,这却是一道难题。
  合和集团是商业企业,肯定要追求资本回报,而且对方也很专业,只需要认真分析评估一下都宜高速沿线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潜力后劲,就能了解到这个项目的未来回报状况,当然他们的判断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分析,未必准确。
第113章
大想法
  “真的就这么忙?”沙正阳到曲廊风荷时,已经是七点过了,朱凤厚带着一拨人亲自迎出来,握着沙正阳的手。
  沙正阳有点儿受宠若惊,朱凤厚不是还在汉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朱凤厚了,他现在是秦都市委书记兼市长,一肩挑,虽然这只能是很短暂的一段时间,但也足以说明其在省委心目中的地位了。
  实际上他出任秦都市长时大家就知道他当市长只是一个过渡,只不过大家都没想到他接任市委书记会这么快,不到一年就接任书记,这还是让人惊讶。
  “在您面前我还能说谎?再说了,您的消息那么灵通,我能瞒得住您?瞒您又能有什么意思?”沙正阳飞快的扫了一眼跟随着朱凤厚的一群人,都是秦都市里的领导干部,短短几个月时间,朱凤厚已经在秦都站稳脚跟,而且看这副模样已经能驾轻就熟的控制局面了。
  “那可不一定,沙主任,朱书记说了,本来你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协助我们秦都市委市政府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产业转型任务,可现在又把巫陵地区和蒲池地区的产业培育和脱贫致富结合起来,顺带还给您压上一个都宜高速项目的担子,这要分心几用,秦都这边你怕是就来不了几回了吧?”
  接上话的是秦都市委副书记曹忠诚,这是一个典型的西北汉子,个头不比沙正阳小,口音也明显带着西北甘陕一带的口音,脸膛红黑,但是穿着一身铁灰色的西装倒是很有气势。
  沙正阳上次去秦都考察调研时,曹忠诚没怎么露面,他是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自己调研经济工作,自然没什么接触,不过最后饯行的时候还是来参加了。
  “曹书记,这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秦都市的发展还是在诸位身上,我就是发计委的一小卒,能够为秦都发展尽我自己一份努力,也算是三生有幸了,您别把我捧太高,那跌下来我就起不来了。”沙正阳也朗声大笑,和曹忠诚握手。
  “嘿嘿,沙主任,我这个人是军人出身,说话直来直去,秦都改革开放发展二十年,的确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存在的问题更多,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单一,基本上就是唱煤炭石油的独角戏,石油产业咱们也靠不上边那都是中央的,可煤炭产业一木独大不是好事,朱书记来秦都就已经把这个问题给全市干部挑明了,让大家意识到了我们秦都市的发展危机,拿朱书记的话来说,我们需要居安思危,否则一旦煤炭资源挖完了,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曹忠诚一番话立即让沙正阳明白,这家伙怕是在争取朱凤厚接任市委书记之后的市长位置了。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而且也代表着朱凤厚的观点。
  据沙正阳所知,朱凤厚到秦都之后最先提出这个观点时,秦都很多干部对此并不感冒,或者说有些人也承认的确存在这方面的隐忧,但是还远谈不上那么紧迫,认为现在秦都还不需要考虑那么遥远的事情,而且甚至也有人暗示朱凤厚你干一届书记市长就要走人的,那都是后面几届班子的事情了。
  只不过今年的煤价大跌立即就让整个秦都市感受到凛冽的凉意,整个秦都市的GDP增速迅速下滑到全省倒数第一,财政收入也是锐减,更为关键的是从全国总体经济形势来看,这一轮煤价下跌恐怕还不是一两年之内就能到头的,甚至可能会延续到2000年以后去了,这也在整个秦都市内各级干部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8/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