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7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8/895

  而且这种权力格局下,几乎每个处室都牢牢攥紧手中的权力,每一道审批程序都牢牢把控,绝不轻易松手,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
  可以说汉川省发计委的现状就是从审批制度层面和本身干部流动层面形成的痼疾,亟待改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省发计委班子在韦文辉时代几乎是五年没有做任何调整,一直到韦文辉担任副省长,康广量接班,才算是挪动了一下,但是发计委内部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心态仍然很浓,这也让康广量很是无奈,当然新来的常务副省长程颂更是不满意。
  出了康广量,沙正阳是省发计委五年来唯一一个班子调整成员,而且还是顶替了一个退下去的委领导。
  可是这一轮的调整缺如疾风骤雨,迅猛而激烈。
  袁明葆调生劳动人事厅担任党组书记、副厅长,谢文基调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担任党高官,穆天然调宛州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退二线。
  一夜之间,省发计委党组成员换人达到三人,汉都市市长助理卿剑锋调任省发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正厅级),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二处处长萧建邦,还有委办公室主任段非二人升任发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据说这一此尚未确定下来的纪检组长可能会由省监察厅过来,估计要等到年后去了。
  这一来沙正阳在发计委党组里边的排序急速上升,目前仅排在康广量、卿剑锋、张园、周建生和关力沛之后。
  伴随着班子的大调整,整个发计委的工作分工也面临着全数重新调整。
  “一切听从组织安排,我真的没意见。”沙正阳对亲自登门的新走马上任的常务副主任卿剑锋笑着道:“这可不是客套话,是真心话。”
  “嗯,真心话这么说,那就是我很牛逼,随便组织安排我分管什么,我都拿手,是不是?”卿剑锋开着玩笑,一下子就把气氛打开了,“正阳,名人不说暗话,受程颂高官和广量主任安排,我来和班子成员逐一见面交流,主要也就是针对我们发计委目前沉滞不前的工作做一个意见征求,了解一下大家对未来工作的一些设想,当然不仅限于委党组成员,也还包括委里边的二级班子成员,也希望大家能敞开心扉,坦诚相待。”
  卿剑锋刚满四十岁,如果没有沙正阳,这也绝对是一个超级牛人。
  29岁从华西理工学院(华西科大前身)挂职到华阳县担任县长助理,32岁组织关系转到华阳本地,正式担任华阳县副县长,也是开创了一个历史,34岁,任华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嗯,算是郭业山的前辈,35岁任津县县委副书记,算是前世沙正阳的前辈,36岁任津县县长,38岁任津县县委书记,40岁任汉都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半年后转任省发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卿主任,您这么一说,我就无地自容了,我的本意是,组织和领导肯定都心里有数了,而且实事求是的说,我到发计委时间也不长,就几个月,而且这几个月也主要是打杂当听用,啥都临时对付着。”沙正阳笑着道。
  “正阳,在我面前你也别谦虚,向东书记和我提到过你对未来高新区的规划设想,尤其是对互联网信息产业的一些考虑,我觉得很有战略眼光,嘿嘿,说句实话,如果这一次不是省委安排我到发计委来,我都准备向向东书记主动请缨,要求去负责高新区的工作了。”
  卿剑锋很直爽的性格一下子就拉近了沙正阳和他的距离。
  一般人是不可能说什么主动请缨去高新区抓某项工作的,汉都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是常务副市长兼任,因为工作太忙,相当于是挂着,主要工作是主任季国力在抓,卿剑锋居然有意去亲自抓,也说明此人的确是想干点儿事情。
  “卿主任也对互联网信息产业感兴趣?”沙正阳颇为好奇,“对了,您好像是华西科大出来的,您是学电子的?”
  “不是,我是学物理的,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华西科大教书,后来出来了,但是我一直对电子信息产业很感兴趣。”卿剑锋笑着道:“向东书记谈到了你对未来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展望,我觉得很有前瞻性啊,我也觉得以汉都高新区的条件,如果汉都市倾力打造,是有条件把包括互联网信息产业在内的大电子信息产业做起来的。”
  卿剑锋的话让沙正阳很高兴,“卿主任,这算不算是英雄所见略同?汉都传统产业根基厚实,教育科研领域实力雄厚,华西科大、汉大、汉川电子科大三大院校在电子通讯领域学科都颇有名气,每年院校毕业生人数众多,这也算是为汉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人才支撑,现在汉都缺的就是一个创业发展的好环境,如果汉都高新区能先行做起来,成为一块高地,我不敢说可以媲美京沪,但起码我们在这个新兴战略产业领域可以领一领风骚吧?”
  “具备了一定条件,但是却未必就能真的达到预期目的啊。”卿剑锋相对来说要谨慎得多,“正阳,我知道你的一些设想规划,的确很好,但是一方面这需要持续的投入,好在向东书记非常支持,我觉得这方面倒是不需要担心,另一方面这个软环境和整个行业市场气候也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契合度才行,归根结底要这个行业气候形成发展起来才行,……”
  “……,就目前来说,美国的硅谷,在产业集聚和风投资金、创业机制上都已经具备了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具备的强大优势,京沪这些地方相差太大,而且关键京沪地方政府在这方面还没有这个意识,我们汉都倒是有了一点先见之明,但实力又差距太大,这一点上说实话,我还是半喜半忧,不抱太大的希望。”
  卿剑锋的谨慎态度让沙正阳更为满意,在他看来热情和勇气固然重要,但是能够在热情背后以冷静睿智的目光来透视和审阅一个产业的发展,可能这才是更关键的。
  如卿剑锋所说,汉都有一些优势,但是和京沪比这点儿先见之明的优势不值一提,而京沪的各方面条件和美国硅谷比,从软环境、资本支持力度、国家政策等诸多方面相比,又相差悬殊。
  这种情形下,怎么来把产业培育起来?这需要一个配套的环境体系来支持。
  “卿主任,您就这么悲观?”沙正阳沉吟着道:“我觉得我们国内条件的确和美国比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他们前期的深厚积累在很多方面都为我们的产业追赶树立起了壁障,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发优势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关键在于契机,在于持之以恒的追赶,这一方面,我觉得国家层面、地方政府,还有市场力量,也就是企业层面,都应该要通过一套合理机制体系来实现巧妙的融合,嗯,我觉得汉都市政府现在就在做地方政府这个层面做的事情,而国家层面,我相信一些有识之士也已经觉察到了这一点,正在向中央上书,……”
  “这个有识之士是不是包括程省长和你?”卿剑锋微笑着问道:“程省长在内参中有一个建议,我看过,很有意义,嗯,你的是在《科技日报》吧?”
  沙正阳知道卿剑锋指的是自己那篇《从摩尔定律联想到的另一面》,上个星期刊载在了《科技日报》上,事实上他就阐述了一下安迪比尔定律,谈到了未来硬件产业和软件产业之间相互追逐式发展带来的产业变革,相互支持和相互需求造就了这个领域的迅猛发展,这个产业也会变得无比庞大,甚至超过任何一个产业,而其衍生和辐射到的领域更是无所不包,沙正阳在这篇文章中也提出了万物互联的这个概念。
  “随便涂鸦,见笑方家了。”沙正阳摇摇头,笑着道:“是我的一个预测吧。”
  “嗯,你这个预测我觉得可能性很大,就像是捅开了一层纱。”卿剑锋很郑重其事的摇摇头,“我一个朋友说,这篇文章,国家科委领导推荐给了中央领导人,嗯,争议不小呢。”
  事实上沙正阳也没想到自己这篇文章会引起这么大的震动,国家发计委和国家科委,中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都有人来联系过,希望能够就这篇文章进行更全面细化的延伸阐述,这让他颇为始料不及。
第133章
有所为
  “算是我的一个推测吧,感觉随着通讯的发展速度,互联网带来的一些改变,总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小,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已经席卷到了国内,我们国家不也是积极谋求加入WTO和世界接轨么?这也就是意识到了这个全球化浪潮的不可阻挡。”
  沙正阳小心的挑剔着言辞,“ADSL宽带你可能也知晓,比起拨号上网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但光纤宽带才是未来,铜宽带只是暂时性的,技术上的东西我不是很懂,但是就是直觉告诉我,现在一年的变化就是五六十年代三五年的变化,也许就是本世纪初的十年变化,技术迭代更新太快带来的冲击波叠加,会让这个世界的变化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东西涌现出来,而互联网就是串起这一切的轴,而围绕着这根轴的产业会无限大。”
  卿剑锋显然是沙正阳见过领导中对这方面领悟最深的,这可能他和学的专业有一定关系,也可能和他一直对这方面的产业发展感兴趣有关系。
  “正阳,所以我说你的眼光和嗅觉是第一流的,总能够捕捉到技术发展的最前端的东西,我一个昔日的同学,现在在中科院工作,他对微电子技术很有造诣,他昨天就和我谈到过这篇文章,说非常具有战略前瞻眼光,极力向很多人在推荐。”
  卿剑锋意识到自己走题了,本来是征求意见的,没想到谈兴来了,居然一聊就没个完了,那就索性说个够。
  “我了解过,目前国内有几家在电子产业上很有前瞻发展意识的企业,嗯,最有看头的是华海高科,把联想微电子给收购了,一了解,居然大股东是东方红投资公司,嗯,东方红集团旗下的一个投资公司,我估计肯定和你有关系吧?另外几个股东,高升电子,段庸铭的,也应该和你有关系,这家企业目前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涉及芯片设计制造企业,国内产业形势不是很好,但是这家企业却能出头,罕见啊。”
  “商业行为,卿主任不必太过高看。更何况我始终有一个观点,中国是一个大国,两千年来一直是,也就是仅一百多年来才开始落后,现在中国正在崛起,绝大多数国家是能够接受的,但是总会有些国家难以接受,准确的说就是这一百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国家,那么他们现在在各方面都有优势,如果觉得我们的崛起威胁到了他们,他们会怎么办?战争都会是一个选项,更不用说其他手段了,所以国家才会提出了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首当其冲!”
  沙正阳也很愿意和卿剑锋多探讨一些这方面的东西,在他看来卿剑锋在这方面的领悟,因为所学学科原因可能比其他领导更深,而且对方也正值壮年,未来仕途发展也很可期,多一些这样的领导,对未来这些产业的决策定位都有好处。
  “从目前来看,你说的这种风险似乎还不太明显,不过我知道你的意思,当中国的崛起危及到有些国家对世界霸权的掌控时,肯定会不择手段的。”卿剑锋点点头,“比如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对于日本来说是好是坏还很难说,从85年到95年,日本经济还在迅速的扩张,所以这个好坏还要再等十年二十年之后再来看才说的清楚。不过好像国外有一个说法,就是说美国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超过其本国实力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三分之二是一道红线,一旦超过这个红线,那么它就会不择手段不惜代价的予以打压和遏制,无论你是不是它的盟友,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友,未来不可能是,所以风险会更大,时间也会来得更早。”沙正阳平静的道:“在一些关键产业上,留一手更好,全球化使得产业链更分散,但是如何规避一些风险,也需要提早考虑。”
  “正阳,这是中央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地方上,还是应该更多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考虑。”
  卿剑锋也承认沙正阳的担心有道理,不过在他看来目前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实力相差太大,别说三分之二,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哪怕是卿剑锋也很相信中国经济未来会以一个非常高的增速发展,但是也无法想象得到二十年后中国经济就要逼近美国经济三分之二这道红线。
  沙正阳轻轻点头,连卿剑锋这样的人都觉得那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遑论其他人?
  想想也是,除了自己,谁能预料得到二十年后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嗯,从经济发展角度上来说,广义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就是互联网所衍生和辐射的产业领域,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领域,涵盖硬件和软件,硬件产业包括电脑、电话等通讯器材设备产业,也包括电子元器件和芯片这些一切所需要的这类产品的产业,像家电,像汽车电子,像交通设备等等所有的传统制造业,未来都会逐渐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那么其都需要包括芯片在内的这一类的关键电子元器件,而要让这些设备设施发挥出最佳的效用,那么就需要软件,而这同样是一个无限庞大的产业,……”
  卿剑锋微微皱眉,“正阳,你这应该是一个比较远景的预测吧?”
  沙正阳耸耸肩,“当然,就目前来说,当然还达不到那个阶段,但是产业基础上,如果能早一步布好局,铺好路,未来我们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也能占更大的优势。”
  卿剑锋注视着沙正阳,慢慢的道:“给我的感觉,你对这一切似乎都能看到它们未来十年的发展,所以你才会如此坚定,但让我惊讶的是我居然会相信这种可能性很大会发生。”
  “看来我的人格魅力十足,所以能够不花多少心思就说服所有人了。”沙正阳也笑了起来。
  “嗯,我又有点儿走位了,还沉浸在汉都市工作的心情中,汉都高新区、经开区和湖滨区,这是未来汉都是发展的重头,高新区以高科技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为主,湖滨区则以金融和商业服务业为主,未来汉都的CBD会以此为中心,经开区的定位原来一直游移不定,但现在向东书记基本上敲定下来了,新兴支柱产业,有意在汽车、电子通讯设备、装备制造等领域着力打造,……”
  卿剑锋话语未落,却见到沙正阳嘴角挂笑,忍不住瞪了对方一眼,“怎么这种表情,对汉都市的这个规划看不上?”
  “不是看不上,而是觉得茅书记胃口太大了,汽车、电子通讯设备和装备制造,这随便哪一样放在哪座城市都是支柱企业,这汉都一下囊括,难道这是要超英赶美?”沙正阳乐呵呵的道。
  “向东书记听着你这话绝对不会饶你!”卿剑锋也笑了起来。
  的确,汉都市委市政府胃口大了一点,有时候贪多嚼不烂,这一点汉都市委市政府其实也明白,所以在茅向东在下来也专门提到,规划要这么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有侧重,电子通讯设备这一块是重中之重,而汽车和装备制造则放在次要位置上。
  “卿主任,等几天我还要去一趟汉都高新区,季国力主任上次邀请我去,结果耽搁了,现在再也推不了了,而且也还有一些具体事务要研究商量一下,怎样,有没有兴趣一道?”沙正阳发出邀请。
  “好啊,是不是季国力提到的那个高峰论坛,还是座谈会?”卿剑锋兴致很好。
  “现在还是一个第一次的座谈会,或者说是观摩了解会,让大家认识汉都,有一些安排,下一次可能就真的是实打实的高峰论坛,99年需要开一个好头,才能对得起高峰论坛啊。”沙正阳若有所思,“我为其取的名字叫做江湖论道——全球首届互联网高峰论坛,预计99年10月金秋在汉湖湖畔召开。”
  ……
  “你爸想见我?”沙正阳略感吃惊,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对方。
  这是第几次在一起吃饭了?好像是第五次了吧,那算上见面喝茶喝咖啡有几次了?有七八次了吧?基本上每个星期都平均下来都有两次了呢。
  沙正阳悚然一惊,这算是谈恋爱还处对象?前者,他好像觉得还欠缺了一点儿什么,后者,似乎正在缓慢的走进自己的生活,自己好像也不排斥。
  “嗯,你恐怕不知道,桑叔叔和我爸关系很好,前几天我爸和桑叔叔在一起吃饭,无意间提到了你,桑叔叔说起了你的故事,也谈了你的事情,他们说了很久,后来我爸就说准备找个时间和你见个面,……”赵羽洋的脸颊有些微微发红,似乎是被沙正阳的目光给灼伤了,“你不用误会,他就是想和你说一说工作上的事情。”
第134章
灯火阑珊处
  沙正阳自己也悚然一惊,为什么自己和赵占涛的见面如此敏感,甚至隐隐有一种抵触感?但赵羽洋说到别误会的时候自己又松了一口气,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内心深处根本就还没有接受这一段感情?
  或者这根本就还谈不上感情,就是一段交往,还没有真正发展到感情这个地步?
  沙正阳扪心自问,赵羽洋无论从哪方面都是最合适的,或许也许就是孙妍能和她一比,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沙正阳才总有一种历史重演的感觉,他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又演变成两个体制内人的故事。
  他甚至有一种感觉,自己当初之所以在孙妍提出分手之后根本没有去想办法努力挽回,而是果断放手,内心深处未尝不是有着这种抵触心理,自己不愿意再找这样的另一半,这或许和前世中自己与蒋冰雁的那段婚姻有很大关系。
  他不想两口子都过一模一样的生活,都在为了体制内的生活而努力,虽然自己的愿想并非如此,但实质上的内容确是如此。
  另外他还发现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他竟然对外人眼中漂亮迷人的赵羽洋没有多少冲动感,照理说,赵羽洋的样貌和身材乃至各方面都是很符合自己审美观的,而自己和对方交往这两个月来,竟然能够克制住这种身体上的欲望,甚至没有朝这方面多想一想,不得不让沙正阳认真思考。
  这样交往下去,除非自己真的打算来一段完全是为了婚姻的婚姻,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索然无味而最终连朋友都可能没得做。
  沙正阳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
  在饭店门口分手,赵羽洋忐忑不安的回来,陪着父母上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8/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