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895

  一番考察之后,沙正阳发现这女孩子挺机灵,能说会道,这一点倒是和宁月婵有点儿相像,再加上肯学,还会打字,简直就是天生的搞办公室的料子,所以沙正阳就毫不犹豫的把她安排在了办公室当主任。
  “沙总,这是上个月的生产进度情况和库存情况。”宁月凤一口气就递了一大堆报表资料,不动声色的观察着沙正阳的表情。
  沙正阳这一走就是一个月,除了财务那边的事情办公室不管,其他事情都归总在办公室,也把宁月凤累得够呛。
  虽然不清楚财务那边的情况,但是看财务那边一个个眉飞色舞几乎隔天就要往县城里银行跑的情形,再加上酒厂加班加点,灌装出来的酒更是被排在厂里的货车连更晓夜拉走,也就能知道酒厂今年情况可能要翻身了,所以整个酒厂的职工一个个都是浑身是劲。
  沙正阳虽然不是搞企业出身的,但是好歹前世也当过一段时间的老总,所以对这些报表并不陌生,而且现在这些报表还相当粗糙,远不及二十多年后企业报表的那么规范严谨,但了解一个大致情况却是绰绰有余了。
  花了十多分钟把报表看完,宁月凤又把厂里生产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具体详情还得要老董和老胡他们才能说得清楚,不过看样子应该没啥问题。
  没几分钟老董和老胡他们就到了,免不了就是询问三湘那边的情况,沙正阳简单做了介绍,但并未具体谈及销售数额,这个数据目前还不能外泄。
  好在老董和老胡都是心明如镜,自然知道这是要防着镇上伸手,所以也都不多问,对他们来说管好生产就行,只需要知道销售很好就足够了。
  “董工,胡工,东泉酒厂的情况如何?你们评估一下我们接手东泉酒厂的话,要花多少时间能彻底把东泉酒厂纳入我们东方红酒业,让其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沙正阳没有避讳宁月凤,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相信大家都能看得到目前厂里的欣欣向荣局面,这种情况下他们这些厂里的骨干如果都还不能和自己一条心,那自己做人就太失败了。
  一听到说要兼并东泉酒厂,董国阳和胡文虎都来了精神。
  事实上在前几年红旗酒厂极盛时期的时候,就打过兼并东泉酒厂的主意,两人都甚至还去考察过东泉酒厂。
  只不过那时候东泉酒厂也还过得去,另外东泉酒厂的负债一直也很高,红旗酒厂这边的兴趣不是很大,所以这事儿也就搁下来了。
  现在白酒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红旗酒厂半年前也是濒于破产,而东泉酒厂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这一遭红旗酒厂摇身一变为东方红酒业,咸鱼翻身了,而东泉酒厂依然如故,就真的是兼并东泉酒厂的最佳时机了。
  “正阳,是时候了,东泉酒厂其他各方面条件都不差,像它的窖池比我们这边规模还大,情况也不错,生产厂房和设施破旧了一些,但都无关大局,而且还有大量库存原酒,主要是去年和上半年粮食涨价而他们的原酒又卖不起价格,今年鲁酒企业来我们汉川购买原酒的数量有比较大的下滑,像它们这种主要靠外销原酒的企业就比较困难了,省内竞争很激烈,东泉酒没什么名气,比红旗大曲都差的远,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一说起压并购东泉酒厂,董国阳和胡文虎都来了精神,在他们看来,东泉酒厂虽然名气小,效益差,但是主要还是因为负债太大,每年银行和合金会利息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加上纯粹的原酒生产利润薄,这才举步维艰。
  而实际上东泉酒厂原酒生产规模比红旗酒厂更大,更为重要的是东泉酒厂因为窖池的地质条件和红旗酒厂这边基本一致,加上胡文虎本身就是从东泉酒厂出来的,他84年到87年就一直在东泉酒厂担任技术指导,东泉酒厂也就是在他手底下完成了技术改造升级和扩建,只不过时任外聘的厂长胃口太大,一味扩张规模,忽略了品牌建设,导致东泉酒厂规模膨胀却又效益不佳,债务也越来越大,直接拖垮了东泉酒厂。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东泉酒厂的原酒风格和红旗酒厂原酒基酒风格相差不大,只需要做适当勾调,就能达到所需的要求,在这一点上胡文虎是最有发言权的。
  现在东方红酒业在三湘打开了市场,从长远来看就面临着产能严重不足的局面,而白酒行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原酒基酒的酿造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哪怕是现在红旗酒厂这边启动厂区扩建和窖池新建,那也需要一两年才能完全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这对于急于借这股东方来占领市场的东方红酒业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第137章
要有逼格
  “胡工,你在前几年还在东泉酒厂做过技术指导,你觉得呢?”沙正阳看着平时言语不多的胡文虎,含笑问道。
  “正阳,说实话,我对东泉酒厂还是很有感情的,只不过它和红旗酒厂走的路径不一样,它是以原酒基酒为主,窖池规模大,酿制能力强,但是没有品牌,而且也不善于勾调,所以才会变成现在这般景象。”
  胡文虎叹了一口气,“把它收购过来对于我们东方红酒业来说可以很大程度弥补我们的精品东方红产能不足,而我们这边把重心放在陈酿东方红上。”
  见沙正阳点头示意,胡文虎继续道:“我和老董商量过,虽然现在精品东方红需求量很大,但是它的利润相对较薄,比起陈酿东方红来,要差一大截,而且我们也一致认为,未来我们东方红酒业要想与省内其他大型酒企竞争,还是要在高端品牌上做文章,我们必须要拿出那么一两款高端产品来,足以和53度飞天茅台和52度五粮液、52度泸州老窖、52度剑南春这一类高端白酒相媲美的高端白酒,这会成为我们东方红酒业的招牌,只有有了这种招牌白酒,我们才能真正和这些大型酒企正面竞争。”
  沙正阳心中也是微微一动。
  没想到董国阳和胡文虎也看到了这一点,意识到一家酒企如果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拳头和招牌产品,那么始终只能在二流企业里徘徊,稍微有市场波动,效益就会收到巨大影响。
  说白了,就是就要做一款逼格够高的产品出来证明自己。
  几年以后酒鬼酒就会用这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用最高端的产品在价格上力压茅台和五粮液的最高端产品,力证自己的逼格。
  虽然后来湘泉酒业日趋没落,但是有了一次上了档次可以和茅台五粮液比肩的逼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没落到哪里去,就像是天上人间的头牌小姐,哪怕没落到到某个三线城市卖身,那客人们一样会趋之若鹜,价格也一样不会差太多。
  “那胡工,董工,你觉得我们现在具备了这个条件么?”沙正阳沉吟着问道。
  “现在肯定还不行,我们还不具备这个实力。”董国阳接过话题,有些遗憾的摇摇头。
  “要打造这样一个高端品牌投入会很大,其实我们红旗酒厂的技术条件和本身的底蕴并不差,我们依山傍水,水质、土质、气候,以及数百年的历史,乃至一直得以保存的老窖泥,这都是其他诸如东泉酒厂H县酒厂这些酒厂所不具备的,这也是我们红旗酒厂能一直坚持下来的关键。”董国阳打开了话匣子,就有些刹不住车。
  “但要打造这样一个具有挑战几大名酒的品牌,首先就要在酒的品质上要过得了关,这需要反复的勾调实验,需要耗费大量的原窖老酒,同时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窖藏之后来定型测试,不但工艺复杂,而且投入巨大,然后可能才会涉及到宣传投入,……”
  沙正阳已经明白董国阳的意思,虽然现在东方红酒业的第一炮已经打响了,看上去产销两旺,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一家酒企最核心的竞争力尚不具备。
  这一点董国阳和胡文虎都担心沙正阳被表面的热闹所冲昏头脑,所以才如此郑重其事的提出来。
  “董工,胡工,我明白。”沙正阳也正色道:“我们东方红酒业不想只做短命二郎,眼下这一切只是广告营销带来的短期效应,不足以支撑一家企业的长久辉煌,我认同你们二位的观点,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高端品牌产品,这是其赖以与其他大型酒企竞争的矛,而中档和中低端产品则是盾,是基础,只有盾,那么这家企业就永远只能被动挨打,最终只能落败,只有矛盾兼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董国阳和胡文虎心中大定,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满是欣慰。
  他们就怕沙正阳被眼前的暂时得手所迷醉,现在看来这位年轻得吓人的总经理头脑很清醒,早已经看到了一家酒企的核心竞争力。
  “董工说得对,我们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打造高端品牌的实力,所以我们先要壮大基础,做牢我们的盾,所以并购东泉酒厂,确保明年我们的产能能够满足我们在市场上的征伐,不仅仅是三湘,包括甘、滇、皖、晋、苏这几省,尤其是甘、滇两省,要确保取得向三湘这样的战绩,其余几省也要力争有大的突破,为此我们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沙正阳忍不住站起身来,猛然的一挥手,语气激扬。
  “今年我们从三湘市场上取得的收益,我们要一分不留的砸进市场,用于宣传营销,要让1992年成为我们东方红酒业红遍全中国的一年,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有精力和实力来推出我们的高端品牌,这个品牌我都想好了,可以叫东方红国窖,或者国窖东方红,然后再加上一个年份,比如1921、1927、1949、1978,这些特别的年份,以示纪念。”
  “为什么要用1921、1927、1949和1978?”董国阳和胡文虎都有些不解。
  “1921是建党之年,1927是建军之年,1949是建国之年,而1978是改革开放元年,也正是有改革开放,才有我们东方红酒业这样的乡镇企业生存发展之道,否则哪有我们出头之日?”沙正阳忍不住抹了抹嘴,得意的笑了起来。
  对不起1573,国窖这个词儿自己要先占了,至于您日后还要用,那再说,现在还得要自己先用上。
  “日后我们的中高端品牌肯定要主打政府和军队这一块市场,只有打下这一块市场,才能真正证明我们东方红在中高端市场的地位,也才能和所谓的几大名酒真正比肩,也才能更好的高端市场推开来。”
  董国阳和胡文虎这才恍然大悟,心中也不由暗自赞叹,这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的问题就的确不一样,在自己还在考虑如何从酒的品质上打造高端品牌时,对方却已经在琢磨如何在市场上确立高端品牌身份了。
  “董工,胡工,生产和技术上的事情就拜托你们二位了,东泉酒厂那边并购事宜东方村杨书记已经和我说了,估计会很快就有结果,目前厂里在三湘市场那边销售很好,月婵姐和毛哥他们都还要忙一段时间去了,但我可以肯定的说,今年我们东方红酒业,红旗酒厂,都会迎来一个不同凡响之年,而且明年还会更好!”
第138章
打秋风的先兆
  从酒厂离开回到家里时,沙正阳倒头就睡,甚至连晚饭都没有吃,就直接上床睡了。
  这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才被母亲叫醒,豆浆、白水鸡蛋,外加两个松软的发糕,一小碟浇了红油的泡萝卜皮,这是沙正阳最喜欢的早餐。
  “正阳,也别太辛苦了,也得要注意自己身体,你现在还年轻感觉不到,年龄大了你就知道了。”
  母亲看着沙正阳黑瘦了不少的脸颊,有些心疼,但儿子精气神很好,看得出来这样忙碌让他很充实满足。
  “妈,我知道,其实也没怎么累着,就是跑外边时间多一些,没事儿。”沙正阳把最后一口豆浆喝下肚,抹了抹嘴,看了看表,“爸呢?”
  “你爸先上班去了,我去晚点儿。”母亲见儿子目光在四处寻找,便把包提过来,“喏,你的包。”
  “谢谢妈,我得去上班去了。”沙正阳起身。
  “呃,正阳,那个白菱是不是和你彻底分手了?”母亲叫住儿子,一脸郑重其事。
  “妈,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了?”沙正阳有些疑惑。
  “妈要问清楚,如果真的是和白菱没关系了,那么有人想要给你介绍对象。”母亲嘴角浮起一抹骄傲的笑意,很显然对自己儿子刚和女友分手,就有人忙着上门来介绍对象感到很骄傲。
  沙正阳啼笑皆非,不过母亲的好意他也不能打击,免得伤了母亲的心,他想了想才道:“妈,我和白菱的确分手了,但我现在一是没有多少心情来谈对象,二是这一两年我可能会很忙,所以也没有时间,所以这事儿你也就别操心了。”
  “没心情?忙?”母亲有些不高兴,“没心情才该谈对象,如果是中意的,你不就心情好了?忙?能有多忙?难道见个面,一周看场电影,跳一跳舞都没时间?”
  见母亲有些不高兴,沙正阳不想拂逆母亲的意思,但是却也不想去搞相亲,略微一思索,便有了主意:“妈,前天我还在长沙,曹主任给我打了电话,他说可能有机会把我调到市委办去,我在想,如果我这边处对象,可是等一段时间我又调到市里边去了,这不是伤人么?”
  这年头跨县基本上就是一条难以跨越的沟壑,十多二十公里的距离几乎就意味着两地分居,坐车起码也得要一个小时,关键是一个在市里,一个在郊县,本身也就有点儿不合适了,这个时候去处对象,肯定是不合适的。
  听得沙正阳这么一说,沙母倒是有些犹豫了,“真的?曹主任真的说要把你调到市委办去?”
  如果儿子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个时候处对象还真的不太合适,万一刚处上,这边儿子要调市里去了,这不是故意寒碜人家女孩子么?
  “妈,这种事情我敢乱说么?不过我才到南渡,肯定不能马上就动,还得要一段准备时间,但是也不会太长,估计也就是一年半载吧,所以这一年里我暂时还得要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不考虑其他。”
  沙正阳语气很郑重,看着自己母亲,竭力让母亲相信自己的话。
  沙母盯着沙正阳脸瞅了半晌,最终才叹了一口气:“那行吧,一年时间,如果还没有动静,你自个儿就要琢磨该找对象了。”
  从家里出来,沙正阳骑上自行车这才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怎么这个时候就有相亲这一说了,他记得自己不是一直都是自由恋爱么?
  怎么蝴蝶翅膀这一煽乎,把自己的恋爱就煽乎成了要相亲了呢?
  思维有些飘忽,白菱已经成了过去式,这成了一块伤疤,自己总是有意无意的想去舔舐一番,哪怕是重生者,似乎在面临感情问题上依然难以解脱。
  前世中自己的婚姻似乎坎坷,第一段婚姻只持续了六年多,前妻移民了,带走了儿子。
  这段感情和婚姻没什么好说的,一样刻骨铭心,并不比与白菱这段初恋逊色,但是再美好的恋情在无数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面前都会被磨得支离破碎。
  哪怕自己已经担任盛桥镇的书记了,但是移民带来的诱惑和本身感情出现的裂痕结合在一起,迅速就把婚姻束缚击碎了,七年之痒这个说法真的不假。
  那个时候自己和前妻的感情的确有些平淡了,沙正阳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许自己这个人真的不适合婚姻。
  第二段婚姻倒是相对稳固,持续了十年,但仍然归于失败,原因是什么,或许是距离和地位带来的错位,自己那时候不过是一个并不太得意的副厅级干部,而她已经是一家行政级别为副部级的央企监事长了。女儿最后跟了自己,成了自己心中最大的依靠。
  再后来也有那么一两段感情,但那显然不是爱情了,更无法发展到婚姻阶段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