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895

  不过红旗酒厂这段时间不断有大型货车进出拉货却是瞒不了人,这也证明了红旗酒厂的确有了起色这一事实。
  “正阳,这么说酒厂情况的确好转了?”简兴国古板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我也听说这段时间红旗酒厂那边挂了东方红酒业有限公司的牌子,大门也粉刷一新,是像有点儿新气象了。”
  “也谈不上什么新气象,这厂子弄开了,总得要生产吧?生产出来的酒总得要卖出去吧?”沙正阳也叹了一口气,“酒厂欠账还是太多了,光是利息都吃不消,如果再不想尽一切办法卖出去,那就真的只有破产了。”
  “嗯,所以钱就得要花在刀刃上,别听一些人在哪里瞎咕道。”简兴国的脸上露出一抹厌恶和不屑,很显然他之前是听到了孔令东和沙正阳的对话:“你当厂长,就得要有自己的主意,别耳根子软。”
  沙正阳心中感激之余也有些感慨,简兴国就是这脾气,见不惯的就要说,郭业山对他还算信任,可如果郭业山走了孔令东当书记,简兴国就难熬了。
  “谢谢简主任关心,我知道怎么做。”沙正阳也不多解释,简兴国可以硬骨头,他不行,不说酒厂日后和镇政府关系,就是他自己也要考虑自己的未来,而且有时候适当的妥协并不代表就没有原则了。
  真要买一辆车,对简兴国他们来说意义不大,肯定是郭业山和孔令东他们专座,连樊文良和余宽生他们都未必能捞着坐,所以他自然反对。
  但若是年底镇政府没钱发奖金了,若是孔令东建议让酒厂借二十万来把大家奖金按照最高标准来发,估摸着简兴国就要举手赞同了。
  所以屁股决定立场,沙正阳能理解。
  “对了,正阳,郭书记一直在问专题活动的情况,这项工作一直你在抓,但这段时间你一直出差在外,所以既然回来了,你恐怕得好好把这事儿在梳理梳理,万一县里石部长或者市上督导组来问,咱们也得要拿得出东西来。”简兴国还是比较维护自己党政办的人,所以有事说事。
  “嗯,简主任放心,我这两天就要到全镇跑一圈,把那几个点的情况再落实一遍,保证不出纰漏。”沙正阳把胸脯拍得当当响。
  没有哪个领导喜欢推三阻四讲条件的下属,不管能做到哪一步,起码你态度要端正,就算是日后真的有什么问题,那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领导不是傻瓜,自然也分得清楚是你没用心做,还是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做到,总把领导当傻瓜以为可以糊弄的人,往往都是最蠢的傻瓜。
  郭业山来得很晚,到办公室时已经是十一点过了。
  沙正阳在第一时间就赶到了郭业山办公室,把酒厂的情况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汇报。
  在郭业山面前,沙正阳就没有太多避讳,谈到了目前酒厂回款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万,还有两百万估计也会在一个多月内陆续到位,也提出了明年东方红酒业在三湘市场的销售目标是一千五百万。
  郭业山在倒抽了一口凉气之余,赶紧去把办公室门关上,喝了一口茶水,尽量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才有些不敢置信的道:“正阳,你给我撂实话,这四百多万回款里边有多少水分?”
  郭业山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短短一个月,东方红酒业就能收回了相当于红旗酒厂往年极盛时期的销售额。
  哪怕前几年白酒价格偏低,经历了1988年通过膨胀之后各样物资价格都有一个飞涨,但是一下子就卖出了六百万的酒,四百多万货款,就这么打到了酒厂账户上,他还是不敢相信。
  他下意识的觉得沙正阳是不是为了在自己面前挣表现,想要博得自己的信任,才要出此下策,此风不可长!
  见郭业山不肯相信的模样,沙正阳也知道的确这个反差太大了。
  前半年酒厂濒于破产,后半年,准确的说就是那个两三个月时间,酒厂就起死回生,而且大火特火,关键是酒还是那些酒,人还是那些人,嗯,就多了一个他沙正阳,怎么可能就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郭书记,千真万确,真金白银,没有一分水分,四百三十八万货款已经打到了东方红酒业的账户上,我们是在县工商银行开的户,您若是实在不信,下午我可以带您去核实。”沙正阳脸上仍然是那份温润淡定的气色。
  郭业山眼睛珠子死死盯着沙正阳,似乎要看透眼前这个被自己从县府办“顺”来的家伙,难道自己不但是真的捡了一块宝,而且还捡到了一块“和氏璧”?
  “那你们在三湘的广告宣传投入了多少?”郭业山做了一个深呼吸,让自己稳定了一下情绪,这才问道。
  “和‘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合作总计投入了接近四十万,包括在电视、报纸上的宣传,另外我们还用于我们东方红酒业品牌的宣传投入了大概在二十万左右,估计到年底还要投入接近二十万左右。”沙正阳的语气没有一丝波动,“另外可能也会在这一波活动结束之后,我们还要在三湘选择一些重要的渠道商进行合作,包括渠道建设,以及必要的返点,估计也会有三十万左右的投入。”
  郭业山默默一算,再度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就相当于已经砸进去和要砸进去的就要达到一百一十万,就算是六百万的货,这利润下来还能有多少?
  这简直就是用钱在砸市场啊。
  “正阳,你们这么烧钱一样的营销,呃,能持久么?我的意思是说,明年这样的销售势头能保持么?”郭业山忍不住问道。
  “郭书记,营销投入是必要的,每年的营销开支都需要列支,当然刚开始打市场时肯定投入会更大一些,后期维护虽然是长期投入,但就是细水长流了。”沙正阳耐心的解释,“但明年初开始我们还会在几个省采取同样的方式来合作开拓市场,投入只会更大。”
  郭业山算是明白了,东方红酒业既然走上了这条路,既不可能再停下来,只能一直走下去,但看到沙正阳气定神闲的气势,郭业山心里也踏实不少。
  “那么需要我做什么?”这就是郭业山最大的优点,知道自己对企业经营方面不精通,就直接问核心问题。
  “郭书记,您作用大了,如果没有您那位同学的招呼,估计老崔他们不会和我们合作,另外老崔他们的演唱会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就成行。”沙正阳先恭维了一下,见郭业山面露不喜,这才赶紧道:“后续的合作,恐怕还需要您的帮助,……”
  “你把我那位同学的帮助夸大了,他的为人我清楚,如果是超出原则的,他绝不会打招呼,他肯定也是了解了情况认为可行才会出手。”郭业山摆手,“既然他可以打招呼,说明是原则范围之内的事儿,那就没问题。”
  “但他帮了大忙却是客观事实。”沙正阳点点头,“我想代表公司利用春节去拜会一下,您看……”
  郭业山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最好不必了,他这个人很谨慎,你搞这些虚头滑脑的东西,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我会给他打个电话以示感谢,邀请他有空到咱们汉都来做客。”
  见郭业山这么说,沙正阳也知道像自己这种乡镇企业冒昧去拜会肯定不合适,如果是国企,也许就没啥问题了,这就是身份差异啊。
  “你也不必担心,后边有啥事儿,你给我说,我会给他打电话,只要能帮上忙,他不会推辞。”郭业山也给沙正阳宽了宽心,“对了,酒厂现在状况这么火爆,外边知道具体情况么?”
  “具体情况只有我和宁月婵等几人清楚,连高杨二位书记都不清楚,这也不敢乱说,咱们厂里还差外边欠债那么多,都要来要账,酒厂也吃不消啊。”沙正阳摇摇头,“另外也还有一个事儿要想郭书记汇报一下。”
  “唔,你说。”郭业山见沙正阳这么郑重其事,知道不是小事。
  “东方红酒业为了下一步的发展,打算扩建,但是扩建的产能短时间难以实现,所以只能兼并,所以我们打算把东泉酒厂收购了。”沙正阳点点头,“这事儿我和高杨二位书记都通过气了,他们二位都同意,所以才来向郭书记汇报。”
第141章
面临的抉择
  “收购东泉酒厂?”郭业山皱起眉头,“你觉得收购东泉酒厂能弥补你们东方红酒业的产能?是不是杨文元这个家伙给你施加压力了?”
  沙正阳笑了起来,连连摆手,“不,不,郭书记,你误会了,收购东泉酒厂是我和董国阳、胡文虎厂里几个技术人员研究之后的结论,东泉酒厂和红旗酒厂的各方面情况较为相似,……”
  详细介绍了个中原委,郭业山才算是释怀,不过还是叮嘱沙正阳:“正阳,你们也别步子跨得太大,小心……”
  小心扯着蛋,沙正阳差点儿就补上一句,瞬间反应过来,刹住话头,“郭书记放心,我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只是现在时机难得,错过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不得不激进一些。”
  “你知道激进就好,我就怕你是年轻人脑子一冲动,就忘乎所以了。”郭业山终于稳定了下来,开始以南渡镇的一把手来思考问题,“嗯,既然你这么有把握,我就不多说了,估计你们现在在资金上也不会有多大问题,工行看到你们资金往来流水,估计要贷款也不是难事了,那现在镇上这么困难,你看……?”
  沙正阳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得郭业山莫名其妙。
  询问原因,沙正阳才把早上孔令东的话语也复述了一遍,郭业山也有些尴尬,恼火的道:“这个老孔,比我还心急,不过他这个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他当镇长都不先考虑年底镇上干部职工的工资奖金,就知道搞享受,简直莫球名堂!”
  “郭书记,镇上有困难,东方红酒业也有镇上一股,该支持肯定要支持,不过下一步酒厂还要继续做大,投入很大,这一点我也和高杨二位书记谈过,他们也很支持我的想法。”
  沙正阳字斟句酌,郭业山不是孔令东,他需要求得对方的理解支持,“但镇上如果的确有需要,酒厂会力所能及的给予支持。”
  郭业山其实也就是要对方一个态度,他刚才听到了对方下一步计划,也知道现在正是东方红酒业最关键的时候,镇上当然不能拖后腿。
  “嗯,正阳,你能理解就好,当然,镇上也不是不讲道理,肯定会大力支持东方红的发展。”郭业山对沙正阳的态度很满意,这个年轻人真的很成熟,比起同年龄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沙正阳又把曹清泰关于专题活动的一些情况给郭业山说了,郭业山立即竖起了耳朵。
  比起东方红酒业的发展来,这才是他最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黄书记真有可能到南渡一行,那简直就是两个概念,对于郭业山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认可,在仕途发展上也会成为超乎寻常的助力。
  “正阳,曹主任真的这么说的?”郭业山开始踱起了方步,脸色也是微微潮红,哪怕这种可能性不大,但是只要有一丝一毫,他都不会放弃,甚至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促成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
  “郭书记,曹主任是这么说的,但是他也说了,只是有这种想法,但具体如何,真的不好说。”
  “唉,如果县里把点设在我们南渡就好了。”郭业山想了一阵,最终还是收拾起了情怀,摇摇头:“我们努力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吧,不奢求,但如果真的有这种事情,咱们也得要拿得出像样的东西来应对。”
  沙正阳心中也是感慨,这就是各自所处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不同。
  企业搞得再红火,效益再好,大概在郭业山心目中都不及上级领导的认可高看更重要,但是郭业山却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企业发展到连市委领导都要侧目而视的时候呢,作为这个企业的缔造者,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光环加持?
  对于自己来说,这的确是一道不好解的难题,毕竟那需要时间,同样也有各种可能。
  现在自己面临的局面,调市委办和搞好东方红酒业这个抉择,却可能会很快摆在眼前,孰重孰轻呢?
  ……
  “正阳,搞定了!”刚吃完晚饭,一阵自行车铃铛响,紧接着门外就是架自行车的声音,然后就是冯子材急如风火的脚步声。
  “什么搞定了?”沙正阳没好气的瞥了对方一眼,然后靠在床头上,这段时间是他工作以来最繁忙的阶段,几乎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甚至有时候是两三样事情同时压在自己肩膀上,让自己应接不暇。
  “嗨,你说啥搞定了?当然是小说出版啊。”冯子材狠狠的瞪了沙正阳一眼,“我花了不少心思才算是把这事儿敲定,我二叔替我找人牵的线,开始人家还不乐意来,最后好歹算是来了,看了之后立马就开价,嗨,不是我吹,……”
  见冯子材又要开始滔滔不绝,沙正阳赶忙打住:“停,一句话,最后谈成多少钱?”
  “四万块!”冯子材意气风发,但又压低声音,深怕被别人听见了,“我废了不少口舌,讨价还价,最早对方只出两万块,我坚决不同意,要价六万,好说歹说才说到四万块,现金交易!”
  看见眉飞色舞的冯子材,沙正阳心中也暗叹。
  小说他审过,质量和吸引度绝对没问题,按照他的设想,这本书卖个五六万块钱没有一点问题。
  以那些书商神通广大的本事,印上二三十万册是很轻松的事情。
  像这种书,走买书号的渠道,印出来成本也不过一块多一点,但如果卖得好,三块钱一本也没有问题,就算是走量大,估计也能卖到两块左右,也就是说书商就只需要拿到书号,排版付印,一两个月内就可以轻松赚上一二十万。
  哪像自己和冯子材这样玩笔杆子的,含辛茹苦熬更守夜,花上几个月时间才能弄出来一本,还得要反复修改完善,万一没人看上,还真的就成了自娱自乐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本书能拿到四万块也算是很难得了,毕竟这是第一本,以冯子材的谈判技巧,能达到这个水准,也是超水平发挥了,没准儿还是人家书商知晓冯子材他二叔的这层关系,才愿意多给上一万块。
  沙正阳当初评估的最低价还只有二万到二万五千块呢,冯子材能拿到四万块,已经是超出预料了,这起码相当于冯子材接近十年的收入了。
  “嗯,这个价格也不错了。”沙正阳没有打击冯子材的积极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