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7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9/895

  “我昨天和他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他也说吕宗平对你印象也很好,这可太难得了,能同时得到两位主要领导的认可,相当少见啊。”
  “林市长,我也就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做了点儿事情,效果还不错,他们比较满意罢了。”沙正阳很轻描淡写。
  “没那么简单吧?你们搞这个一站式服务中心,据说国务院办公厅那边也在研究,可能翻年之后就要来调研,看看推广的可能性。”林春鸣消息很灵通,“如果能够作为经验来在全国推广,那就不简单了,你这边要早做准备一下,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这是在提醒沙正阳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了,林春鸣的语气很郑重其事,显然认为这个情况非常重要,对沙正阳来说极为关键,一般说来能够被中央采用和推广的经验,那么作为倡导者和执行者都会获得相当丰厚的政治认可度,或者说就是一份非常丰厚的政绩。
第091章
林春鸣的挑战
  建章立制从来就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中蕴藏的政治意义尤其深刻。
  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听起来简单,但是一旦真正落实并推广,涉及到诸多权限制度的变更,哪怕只是一个部门权力审批制度的变化,那都意义非凡,更不用说这直接影响到一个全新机构的设立。
  沙正阳当然知道未来这个部门必然出现,进而进化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但现在由自己来开天辟地走出了第一步,这份殊荣带来的政治收益可能会超出他想象的巨大。
  林春鸣作为体制内沉浮多年的领导干部,比沙正阳本人对此事更为敏感。
  他意识到这一个机构设立实施并发挥作用的经验一旦被中央所认可并推行开来,那么这就是对整个汉川省改革开放工作的一个高度认可和赞许。
  作为发起和主导者,茅向东和吕宗平只怕都要从中受益不少,更别说沙正阳这个具体操刀者了。
  “林市长,我明白了。”见林春鸣这般严肃认真,沙正阳也收起简慢心思,正色道:“这项工作从我一到汉都就开始启动,方案也几易其稿,而且茅书记、吕市长乃至周书记和王省长都花了大力气协调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在中央层面的关系,花费了不少心思,现在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了,虽然不能说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的确比起原来的格局要简化高效了许多,这一点很多来我们汉都投资办企业的项目业主们都深有体会,当然这里边肯定还有许多改进的余地,只不过……”
  “正阳,一蹴而就的事情未必就是好事,你们能下走一步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相当难得了,留一些空间,逐步推进这才是正理,而且你们也不能光看到精简程序和提高效率的好的一方面,也还要认真考察会不会因为精简提速之后带来的一些监管风险,这都是一个过程。”林春鸣作为过来人很清楚这类事情的利弊风险,“只要开好这一个头,下一步很多工作就会慢慢形成趋势,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个部门能够挡得住的,这是大势。”
  见沙正阳点头受教,林春鸣也满意的颔首。
  自己这个“得意门生”在仕途上一直走的既快又稳,有好几次自己都有些担心对方走得太快,根基不牢栽筋斗,但每一次这个家伙都总能审时度势的把握好机会,而且极其擅长借势用力,与领导关系处得极佳,或者说很会用合作共赢这一模式来推进每项工作,所以在很多工作上都最大限度的削减和抵消了阻力,最大限度的集聚了支持力量。
  对这一方面,沙正阳真的天生有悟性,深得统一战线要义。
  “你五一结婚,向组织汇报了没有?”林春鸣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
  “还没有呢,也就是才决定的。”沙正阳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那开年就赶紧去向市委汇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还应当向省委相关部门报备,你现在一举一动都牵动很多人关注,你自己要特别小心,坚决不准大操大办。”林春鸣其实知道沙正阳并不喜欢那种行径,不过他还是要提醒一下。
  “放心,林市长,我就准备把两家亲戚叫在一块儿简单吃顿饭,朋友和同事基本不请,如果确实要来的也明确规矩,不收礼金红包。”沙正阳赶紧表态。
  “嗯,人情往来,如果做得太过,反而容易让人觉得你这个人虚伪,结婚是人生大喜事,朋友来了,送个祝福也很正常,最好给大家明确礼金不能超过100元这个限度,否则就只能退回,如果是下级同僚,就最好不收,请大家理解,我相信大家能理解。”林春鸣甚至都细化到这一步要求,也真的是为沙正阳操碎了心,“酒席不得超过五桌,而且必须要向纪委报备。”
  沙正阳也是无语,当然他也知道林春鸣这是为他好,点点头:“这个问题上我绝对不会犯错误,授人以柄。”
  “你知道就好。”林春鸣沉默了一下,然后才缓缓道:“开年之后我可能要离开嘉州了。”
  “啊?!”林春鸣主动提及这个问题,让沙正阳吃了一惊,“到哪里?”
  “现在还不确定。”林春鸣摇摇头,似乎有些犹豫,但是最终还是说了出来,“可能是到黑河冰城。”
  黑河冰城?!这可是一个老大难地方。
  振兴东北战略好像还要几年才会提出来,现在应该是东北重工业地带最为艰难的爬坡上坎阶段。
  随着黄金十年的到来东北又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但是恰恰是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掩盖了东北地区风气保守、机制僵化、国企笨重的短板,导致了十多年后东北再度跌入谷地,第二轮振兴东北的新战略再度出炉。
  去黑河而且提到冰城,那肯定就是要让林春鸣主政冰城了,看来林春鸣在嘉州主导的国企改革还是获得了中央的认可了,可喜可贺。
  “黑河省委副书记兼冰城市委书记?”沙正阳问了一句。
  “大概是吧。”本来这类消息未经确定是绝对不能入外人耳的,但是林春鸣却从未把沙正阳当成外人,而且林春鸣也一直觉得如果能让对方知晓,也许能让对方给自己一些好的建议。
  这个家伙总能带给自己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怎么,不太看好我这一趟北上?觉得那边现在比较困难,难度很大?”林春鸣也是一直在汉川工作的,一直到嘉州直辖才算是离开汉川,但也总体属于这个区域内。
  “不,林市长,那边现在虽然面临一些困难,看起来处于攻坚阶段,但我认为这个时段不会长,两三年之内随着咱们国家经济形势转好,甚至还要不了那么就,我们国家工业化的重化产业时代到来,黑河省的经济肯定会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应该说您去可能正好赶上这个景气期。”
  沙正阳的话让林春鸣大为惊讶,他仔细打量了一下沙正阳面部表情:“正阳,怎么我感觉你好像有点儿忧心忡忡的模样呢?或者我感觉错了?”
  “不,林市长,我只是说你赶上了这个景气期,但是面对这个景气期,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或者说如果不能透过繁荣看到其下隐藏的危机,并尽早采取对策,那么也许这一波景气期过后,就会有一个很大很长的低谷期,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解决。”
  沙正阳知道自己这番论调肯定会引来对方的调侃,但是他却不能不说。
  “哟,正阳,你都能把未来十多年的问题看清楚了啊?”林春鸣有些好笑,虽然他也很看重沙正阳的判断,但是这样武断的做出分析判断,就有点儿形同儿戏了。
  “林市长,您知道我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也没有那个习惯。”沙正阳解释道:“东北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可以说是受到改革开放影响最弱的一个区域,不是说他们发展慢,而是说市场经济思维和机制在这个区域渗透力度最浅,计划经济模式仍然在这个区域居于较强地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都已经接受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情况下,东北动作慢了,国企改革攻坚只是一个体现,当然这也和这个区域特殊情况有很大关系,但我们始终都要走这一步,如何来破解这种封闭保守或者长期官本位思维养成的风气,恐怕就是地方党委政府要面对的最大难题,这甚至可能比短暂的经济发展繁荣更为重要。”
  林春鸣表情严肃起来,沙正阳这番话显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感而发,而且极具针对性。
  嘉州也是国企云集的地方,在国企改制和发展多种成分经济的工作上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可黑河那边的表现显然没有嘉州这边令人满意,可以说庞大的国有经济几乎是占据了大部分社会空间,其他成分经济发展的空间还没有被彻底创造开拓出来。
  国有经济抓大放小是近期各地都在倡导推动的改革方向,嘉州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或许这就是中央有意要让自己北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林春鸣语速很慢,显然也是对这个情况很重视。
  “林市长,这道题可不好做,太大了,太具挑战性。”沙正阳摇摇头,“或许您现在可以抓住目前较为困难的时候来推动一些思想观念和风气的转变,比如就像您刚去宛州时候做的那些,彻底扭转种种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思维和风气,认真学习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观点和理念,彻底转换脑筋,……”
  沙正阳做了一个动作,指了指脑袋和眼睛,“思想和眼界,这是关键,这两者如果不能彻底转变过来,风气就改变不过来,风气不改变过来,整个发展环境就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经济景气期也许看不出来,但是一到下行期,恐怕就危险了。”
第092章
想太多
  林春鸣走了,带着满腹心事走了。
  这顿茶喝得让他心事重重,估摸着回去之后也得好好琢磨,不过沙正阳觉得自己必须要把这些话讲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前世中东北历经几番起伏,特别是在2016年后更是进入酷寒时代,各种负面新闻频传,也让大家都东北投资环境极度看衰,投资不过山海关更成为了无数人念叨在嘴上的话语。
  其实种子很早就埋下,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而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掩盖了很多隐藏在水面下的危机,最后一旦进入不景气期,就暴露了出来。
  既然林春鸣已经确定了要去冰城主政,那么沙正阳也希望自己能够为他提供一些助益,帮助他从思想上一开始就要充满了忧患和危机意识,从一开始就要找准问题症结,打早打小,力争在萌芽阶段就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
  虽然沙正阳也有些怀疑以林春鸣一己之力究竟能够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下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沙正阳觉得无论如何,你去做了绝对要比什么也不做随大流要好。
  林春鸣性格坚韧,而且极有主见,做之前会多番考虑,显得有些谨慎,但一旦确定了的目标就会以大毅力大决心去做,这在他担任宛州市委书记的时候表现得特别突出。
  可以说也是因为林春鸣在宛州担任市委书记时间实在太短了一些,如果多让林春鸣在宛州干两年,今日宛州绝对又大不相同。
  虽然冯士章也大体延续了林春鸣的政策,但是在执行力和推进力度上却要软不少,这也是冯士章走之后杜国建接班开始显现出来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
  林春鸣走之前给沙正阳交代了一个任务,要求沙正阳按照他今天所说的给自己写一篇有针对性的材料出来,主要是针对未来东北地区也就是冰城这一类地区可能存在主要问题,以及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解决和处理,特别是要分清楚轻重缓急,拿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来。
  沙正阳也是欲哭无泪。
  你还不如直接把我调到冰城去给你当市委秘书长算了,沙正阳嘟囔着随口看玩笑说这个话的时候还真的让林春鸣有些意动,不过很快就意识到中央也不可能同意这样形同儿戏的举动。
  哪有自己到宛州沙正阳就跟到宛州当市委办副主任,现在自己要到冰城去当市委书记,又跟着去冰城担任市委秘书长的做法,那岂不成了私相授受了?
  不过林春鸣走之前也撂下一句话,让沙正阳浮想联翩,他说沙正阳还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秘书长人选。
  这半拉子的一句话弄得沙正阳有些发愣,开始还以为林春鸣还真的再打把自己弄到冰城去的主意,但后来他也意识到这不现实,那么这句话恐怕就有一些别的意思在里边了。
  他得要好好琢磨琢磨。
  ……
  “我还以为你真的就把老朋友都忘了呢,请你喝杯咖啡都这么难。”苏伦康手轻轻一推,把一杯手磨咖啡推到沙正阳面前,然后手肘靠在咖啡台上,手掌托在颌下,注视着沙正阳:“看样子你的精气神很不错啊,在汉都干得挺顺手?”
  “比不过你。”沙正阳也笑了起来,咖啡勺搅动了一下,然后翘起二郎腿,“你现在可是秦都的风云人物了,只要谈到秦都的招商引资,言必称康哥啊。”
  “去你的!”苏伦康在沙正阳面前没那么多矜持,松了松领带,叹了一口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也是搞这行的,还不知道里边的酸甜苦麻辣?看似风光无限,但是隐忧重重,睡不安枕啊。”
  “得了,能不能别这么矫情?”沙正阳没好气的道:“勇夺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第一名,1999年招商引资增长幅度同比暴涨838%,举世皆惊,还不满足?”
  苏伦康也没想到沙正阳这些数据居然记得这么清楚,心里也有些得意,但是随即又叹了一口气:“正阳,明人不说暗话,99年的确出彩了,得意了,露脸了,可今年咋办?领导都盯着你去年的成绩,要按照去年标准来衡量,今年我不得去死?”
  沙正阳刚端起咖啡杯,正准备喝一口,一听这话差点把杯子洒了,“康哥,至于么?还寻死觅活了,领导也不会不讲道理,再来一个838%,可能么?你把领导的智慧就想的这么低?”
  “我没说838%,可就是能维系去年的增量,我们都觉得困难啊。”苏伦康连连摇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东方不亮西方亮,多晶硅产业和光伏组件产业在我们汉都的确已经有了一些集聚的气象,但是你也知道去年中海硅业和长河REC太阳能这两个项目投资规模有多大?后续又有一些组件项目进来,所以才把这个增幅和增量都拉了起来,今年我们心里没底啊。”
  “多点出击,多面开花嘛。”沙正阳摇了摇杯子,平静的道:“你们秦都也不能只盯着这一个产业吧?我记得我和你探讨过,今年可能应该是国内经济困难三年的最后一年,明年经济可能就会复苏,对煤炭和电力的需求都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需求,这个时候推动煤炭技改和扩产,加上煤化工项目的上马,不正当时么?”
  苏伦康沉吟了一阵,“你的意思是要吸引外来资本投资我们秦都的煤炭产业?这可能和政策有些抵触啊。”
  “法无禁止即可为,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你们秦都和长河集团的国企投资规模有限,不引入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发展,怎么加快发展?我个人甚至觉得你们汉秦高速不是现在一直陷入停滞阶段么?向省里申请,把汉秦高速项目拿出来搞对外招商引资,和你们秦都的煤炭资源捆绑起来,我相信无论是神华也好,华能也好,还是来自江浙那边的民间资本也好,都应该对此很感兴趣的,现在长河不就是仗着是地主而要独霸么?我觉得引入一些外来资本来竞争,对你们秦都的发展可能会更有利。”
  苏伦康盯着沙正阳,好一阵后才道:“正阳,你就不怕钟老板和赵老板听到你这番言论还不得把你给骂死?你可是从长河出来的啊,这是在背后捅刀子啊。”
  沙正阳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康哥,你把钟老板赵老板也想得太狭隘了,再说了,他们难道想不到这一点,你们秦都就会乖乖的听从长河的安排?可能么?我相信你们朱书记曹市长也不会答应的,只怕也早就早琢磨这事儿了。”
  苏伦康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内心震动之余也不得不佩服对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9/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