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7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0/895

  只不过她实在为这段姻缘有些可惜,也不知道当时孙妍和她家里人是怎么想的,就这么不看好沙正阳,照理说那个时候沙正阳已经有些格局气象了才对,即便是宛州远了一些,孙妍父母舍不得孙妍离开汉都,但也应该从长远计,让两个年轻人先处着才对,何必那么着急呢?
  ……
  孙妍回到家中,父亲正在阳台上浇花。
  看见父亲略显瘦削的背影和日渐花白的头发,孙妍突然发现父亲从工作岗位上下来只会老得似乎特别快,比起同龄的领导干部来,他似乎更有些接受不了一下子就冷落下来清闲下来的状态。
  原来很果敢利索的性格似乎也变得有些唠叨琐碎起来,什么时候喜欢刨根问底,而且还是对原来体制内的事情十分感兴趣,这一点上倒是没太大变化。
  “爸,我回来了。”孙妍招呼了父亲一声。
  “啊,小妍回来了?咦,这才几点钟,怎么你今天不上班啊?”孙立诚提着手中水壶,走进屋来,“怎么一回事儿?我告诉你,你在领导身边,可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千万别恃宠而骄啊。”
  “爸,瞧你说的,你女儿什么性格,你还不了解?我是那种人么?今天沈书记要开常委会,议程比较多,可能要耽搁一天去了,上个星期周末我加了两天班,所以沈书记让我回来休息一天,就当是补假了。”孙妍娇嗔道。
  “哦,是这样啊,只要领导批准了就好。”孙立诚满意的点点头,他对自己女儿的品性性格还是很信任的,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爸,你就放心吧,我自己有分寸。”孙妍笑了起来,“沈书记也很关心爱护我。”
  “唔,沈书记信任你就好,你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孙立诚似乎想起什么,迟疑了一下,然后才道:“小妍,我听到一个消息,说省委周书记可能要调走了,王省长要接任书记,也许……”
  “爸,你从哪里去听到这些小道消息?”孙妍有些不高兴了,自己父亲在这方面似乎从未变过,还是对体制内这些消息格外敏感,一听到点儿什么就十分感兴趣,“怎么我从来没听说过?都是一些闲来无事的人成天在那里当地下组织部长,啥都被他们说完了。”
  “小妍,你别管我是从哪里听到的,无风不起浪,何况周书记在汉川呆了这么多年了,如果中央要调整也很正常,我只是在想沈书记也许……”
  对女儿的不悦视若不见,孙立诚仍然道:“我就是在想,如果沈书记工作有变化,你自己是怎么考虑的?”
  “爸!”孙妍真的有些生气了,“你现在和我说这些干什么?我只知道把我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好,其他我不想!”
  “嗨,你这丫头,我只是提醒一下你,又没有让你去干什么,万一以后领导问起你,你好有一个思想准备。”孙立诚见女儿生气了,也叹了一口气,“算了,我就不说了,你既然走了这条路,那么想远一点儿也是情理之中,没什么不好意思。”
  “你想要说什么?”孙妍冷冷的道。
  “爸要说的是,从中央现在的政策精神来看,领导干部选拔提拔很注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你一毕业就分在省计委,然后又到省委,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区县一级的基层工作,照理说女性干部在这方面要放得宽一些,不过我倒是觉得如果能够找准机会下去锻炼一两年,趁着沈书记还在省里,日后你要回省里也要容易许多,……”
  孙立诚一边说一边也在观察自己女儿的神色变化,“你跟着沈书记也才三年时间吧?要说也不长,但是我感觉沈书记很喜欢你,很欣赏你,如果她真的替你打算,我估计也会有这方面的一些考虑,……”
  父亲的话让孙妍微微意动。
  虽然沈建红平时的确没有说过什么,但孙妍也还是感觉得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和信任,这毋庸置疑。
  沈建红是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平时接触的比较多的还是组工、宣传这一条线,作为她的秘书,孙妍自然也清楚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些条件上的细微变化。
  从最早提出的干部选拔要“德才兼备,又红又专”转变为“干部四化,德才兼备”,“德才兼备”这一条永远适用,而干部“四化”就是指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孙妍自认为自己在这“四化”中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后续中央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随着中心工作的变化,也提出干部选拔要重点选拔那些懂经济工作,有基层工作经验,会群众工作的干部。
  这三条就比较具体化了,懂经济工作孙妍自认为自己在发计委工作几年,算是内行,但是后两条,基层工作经验和会群众工作,其实都是指的是要有区县工作的经历。
  这虽然不能说是一个硬杠子,但是确实成为了组织部门在选拔干部时候的一个比较重视的要素,所以很大程度上在同样条件下,有基层工作经历,或者说在基层工作表现优异的,就更符合当前的选拔导向。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希望未来在选拔任用过程中更硬气,更具说服力,那么下基层恐怕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哪怕是时间未必要多长,但是一两年时间的工作经历恐怕是最好要具备的。
  见女儿没有再说话,孙立诚知道自己女儿应该是被自己这番话有触动了,他想了一想才道:“小妍,以沙正阳为例吧,他现在都成了火箭干部,但如果他不是有原来在银台,后来在宛州开发区和真阳县的工作经历,我觉得恐怕他也不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实现连跳,可能组织上也就是觉得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加之可能也的确表现出色,才考虑他的吧?”
  孙妍没想到自己父亲居然在自己面前提起了沙正阳,想起前两天沈建红在自己面前所说的那些,她忍不住心里一酸,低垂下头,好一阵后才抬起头来,竭力控制住自己情绪,“爸,你大概还不知道吧?今天省委常委会议程中有一项干部动议,其中就有正阳,嗯,他可能要担任汉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孙立诚身体一颤,手中漂亮的工艺玻璃水壶落地,跌得粉碎!
第111章
因缘早定,怨不得人
  身体变得僵硬起来,孙立诚默默的走到墙角,准备去拿扫把来打扫,但是却被孙妍抢先一步。
  看见女儿悄无声新的抢过扫把打扫打碎的玻璃壶,孙立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慢慢坐回沙发里,手指在太阳穴处缓缓的揉弄着,似乎是在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孙妍其实并没有其他意思,她只是不太习惯于父亲还在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点评一切。
  时代在变化,不是什么都会按照你预设的轨道来发展,自己父亲还在习惯于用老眼光看人,总是觉得沙正阳时走了狗屎运被林春鸣看中了,然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林春鸣走了之后这几年呢?
  又觉得对方是赶上了好时代,正好基层经验丰富,又恰巧遇到组织需要这样的干部,可是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沙正阳为此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卓越才干,这未免有些太有失偏颇了。
  即便是沈书记因为自己的原因对沙正阳没太大好感,但是也还是要承认沙正阳在汉都市工作这大半年来的突出表现。
  汉都高新区和经开区开局大好,直接带动了整个汉都市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招商引资这一块上的频频得手,几乎是以一市之力扛起了整个汉川省三分之二的招商引资额度,这一点无论是谁也无法抹杀的。
  世界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好运气,都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把你放上这个位置,工作要拿得起来,能拿出一份让人信服的成绩,否则领导也好,组织也好,凭什么提拔你?
  可以肯定,如果不是沙正阳高新区和经开区的卓越表现,茅向东和吕宗平也不会如此态度鲜明的支持沙正阳直接进入市委常委。
  虽然看起来是很正常的副厅晋位正厅,但是你要知道汉都市副市长里只有一个常务副市长是市委常委,其他还有五六个副市长都不是常委,都一样望穿秋水的希望迈过这个门槛,但是最终却让沙正阳这个市长助理给打破了梦想。
  如果说沙正阳没有在这大半年里的工作中交出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来,你真的以为谁能只手遮天?真以为上级组织是瞎子看不见?
  “小妍,沙正阳真的是要当汉都市委秘书长?”晕了好半天的味儿,孙立诚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这样一个现实。
  在他看来沙正阳到汉都也不过大半年时间,挂个市长助理,起码你也得要过渡一年才说转任副市长吧?哪怕是副市长晋位市委常委,这个门槛也不是那么好过的,很多干一两届都未必能跨过这道门槛,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从市长助理直接晋位市委常委的。
  汉都市下边区县的一把手直接晋位市委常委的情形有,在孙立诚印象中,只有华阳县委书记有这个先例。
  但是,华阳县不一样啊,那是号称西部第一县,其经济实力比起汉川省巫陵、蒲池这些一个地区还要强得多。
  基本上华阳县委书记都是从其他区县的书记转任过来,哪怕是华阳县长继任书记的情况都基本没有。
  也就是说华阳县的县长你可以随便到哪个区县去升任书记,但是华阳县的县委书记,则基本上不会由县长来继任,而一般都要有担任过区县委书记经历的人来接任,这基本上是汉都市内部一个不成文的规律。
  可是沙正阳居然就才来汉都一年时间不到,就直接晋位市委常委,这太不可思议了。
  可以说这又再次打破了先例,改写了历史。
  沙正阳何德何能能让汉川省委对他如此青眼有加?还讲不讲规矩制度?
  诚然沙正阳有些本事,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就能达到这种打破规矩的程度?
  孙立诚百思不得其解。
  “爸,应该是真的,这也没什么好保密的,正阳在高新区和经开区表现很突出,而且之前他在省发计委的一些工作也取得了很好地效果,省里主要领导也都很看好。”
  孙妍此时却显得平静了许多,之前或许她还有些说不出的酸涩情绪,但是在看到自己老父亲惘然若失的表情神态之后,她反而平静了下来,甚至还激起了几分斗志。
  “不过女儿也不差啊,现在我也刚解决了副处级,如果如你所说,我要下去挂职锻炼的话,我相信我自己三五年内就可以解决正处级。”
  孙妍自信满满。
  这不是她信口开河,她从省发计委调到省委办公厅时就已经解决了正科级,而正科到副处也是年限一到就直接解决了副处,可以说中间半点耽搁都没有,如果要下去锻炼,三年不敢说,但是四年之内她觉得自己解决正处是大有希望的,这也是省委下派干部挂职锻炼的惯例。
  孙立诚原本有些暗淡的目光因为孙妍的话又明亮了许多,他深吸了一口气:“对,我女儿也不差,只是,小妍,你会怪爸爸……”
  “爸,我不怪你,很多事情我们事后来分析判断其实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我只是觉得我应当把握好当下,不是么?”
  孙妍强压住内心翻腾的情绪,竭力让自己的表情变得淡定自然,她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成功的欺瞒过父亲,也许父亲一辈子心里都会有一个结。
  有些事情已经过去了,就无法再挽回,更何况孙妍很清楚在和沙正阳感情这件事情上,父亲或许有一些责任,但恐怕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缘故,自己在感情和事业上的种种犹豫,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可谓因缘早定,怨不得人。
  ……
  省委常委会终于结束了。
  周远望和王云祥把茅向东留了下来。
  “向东,市里边的工作要安排好,汉都的发展关乎到全省的发展,我不多说,就目前汉都高新区和经开区的态势,已经引起了兄弟省市的关注,所以咱们不能成了虎头蛇尾。”周远望的话充满了分量。
  “请书记省长放心,市里也做了一些妥善安排,务求要把高新区和经开区目前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另外我们也有考虑要把饮马区纳入进来,把高新区、经开区和饮马区打造成为我们未来的制造业黄金三角地带,从更长远的规划来看,高新区以后会逐渐发展以服务产业和部分高精尖端制造业一般性的制造业会逐步退出,然后将银台和驿城慢慢包纳进来,未来这一片将是我们汉都市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茅向东语气里充满了自信。
  现在高新区和经开区态势很好,饮马区也不错,银台和驿城还大有潜力可挖。
  这一片地势平坦,交通条件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说具备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上佳基础。
  按照茅向东的设想,未来银台和驿城都可以逐步考虑撤县建区,银台县城距离市中心不过18公里,而驿城更近,只有13公里,可以说一条高规格的干道就能直接把这一片彻底纳入进来,连为一体。
  “哟,向东雄心勃勃啊。”周远望笑了起来,“嗯,工业立市是根本,但是从长远来看,汉都的定位要更高一些,作为一座城市的主政者更应该看到这一点,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后期之后,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会日益凸显,其对制造业的提档升级和辐射作用也会逐步显现,向东,这方面你们有没有考虑啊?”
  “有。”茅向东点点头,“市里边就城市综合规划还在进行一轮较为周密详尽的情况摸底调研,目前调研尚未结束,估计要到8月底才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情况出来,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汉都市要尽早启动城市CBD和文教科技核心区的建设,要让CBD和文教科技核心区形成未来城市的两大灵魂核心,嗯,这是沙正阳给我和宗平‘上课’时提出的一个理念,……”
  茅向东话语里充满了轻松和欣赏,“我和宗平都很认同他的这个观点,认为汉都市要在发展上领先一步,制造业是根本,但领先一步很容易会被其他城市追上来,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它们很多优势我们还有距离,所以要追赶我们并不难,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CBD和文教科技核心区的打造上做好了,特别是文教科技核心区的打造上,那么我们就可以领先两步,那么这种优势就能够确保我们汉都市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茅向东的这番话让周远望和王云祥都颇为意动。
  很显然这是一个相当宏大的规划,而且立意高远,远胜于把目光放在寻常的招商引资项目上,而这对于汉都来说却又是相当关键的。
  汉都不比其他城市,经济发展上对标的也是深圳、苏州这些城市,那么在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的发展上就要更多的借鉴诸如燕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发展经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0/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