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7/895

  “也不是那么说,我觉得也许在等上半年一年,余震走了,可能会让我接任常务副市长,余震是来交流锻炼的,据说是一年,所以……”这也是沙正阳纠结之处。
  接任常务副市长无疑又让自己回到了原来的道路上去了,当然这个位置可供施展的空间会更大,但总体来说,性质不会有太大变话,就是抓经济工作,甚至也可能日后兼任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
  在沙正阳印象中,大概也就是2003年或者2004年的时候,各省、各地市和各区县的党委减副就会开始落实,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一般都会兼任常务副市长,再后来就会把副书记直接去掉,渐渐演变成一般只有一个专职副书记的情况。
  “你不太想再去搞政府工作?”卿箬笠有些不解,这好像有些说不过去吧?
  “不,我只是觉得汉都的架构格局已经基本上确立了,嗯,更多的还是贯彻落实,尤其是区县这一级的落实只要做好,汉都市未来是很美好的,但对于我来说,就缺乏点儿挑战性了,哪怕我当副书记或者常务副市长,也都差不多,……”沙正阳很坦然的耸耸肩,看在卿箬笠眼中却很潇洒自信,“但你要说我要短时间内接任书记市长,现在好像也不可能,所以么,我更愿意去一个新环境寻求突破,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第191章
选择?
  这的确是沙正阳的真实想法。
  他担任正厅领导干部才短短两三年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再上到副省级,比如接任汉都市长,哪怕吕宗平的确有可能要在年后到省里去接常务副省长程颂的班,那也轮不到他来觊觎市长位置。
  其他又该去哪里才具有挑战性呢?还真不好说,粗略一琢磨,似乎可以去的地方不少。
  尤万刚对自己一直念念不忘,无论是自己担任市委秘书长,还是转任组织部长,都专门打来电话祝贺,顺带又为中石化招揽一番。
  以现在自己的身份,去肯定是副总经理,但未来会如何,不好说,而且像中石化这种肩负着国家使命的超级国企,也不是自己所喜欢去的,哪怕自己去了的确可以发挥出不少“先见之明”的作用,没准儿真的某一天就能成为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超级巨头掌门人。
  这不是不可能,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这三大掌门人之间交流任职的情况很正常,在中石化干得不错,到中石油或者中海油去担任掌门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就是未来国资委和中组部的一个意见罢了。
  而且像自己这种早已经在中组部那边挂上号的年轻优秀干部,恐怕也是更是未来国资委最喜欢的角色了。
  多种工作经历,在地方上人脉资源丰富,履历精彩,而且还在现在已经隐隐和中海油并称石化界“两大两小”的长河集团任过职,知道竞争对手内情,简直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沙正阳也就是发散思维想一想而已,自己就算是能到中石化去担任副总,但那样一个巨型国企,以尤万刚的能耐,在那里边都还如履薄冰,现在去了两年了都才刚进入状态,自己这样一个新嫩角色进去,没个一年半载恐怕是连里边水深水浅都摸不清楚。
  没准儿就得要被淹个半死不活也不一定,不要以为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就能在这种超级国企里随意玩转了,还差得远。
  想到中石化尤万刚那里,沙正阳心思又转到了钟广标的长河集团那边。
  虽然钟广标从来没有和自己提起过他自己的情况,但是沙正阳也知道恐怕钟广标在长河集团也不会一直呆下去了。
  钟广标带领着长河集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付的使命,虽然距离今年世界五百强的门槛800亿左右营收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从1996年的不足百亿,迅速攀升到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营业收入280亿,预计全年可以完成600亿人民币的目标,这还是在长河集团剥离了长川实业的前提下,如果加上长川实业的建筑、房地产那一块,只怕规模还要惊人,真的就要距离世界五百强不远了。
  按照目前的态势,长河集团在2003年或者2004年挺进世界五百强的可能性极大,而在今年预计大陆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大概也就只有中石油中石化加上几家银行而已,另外也就还有一个中粮集团,可以说地方企业就没有一家可以闯入世界五百强,一旦实现这个目标,可以说长河集团就真的成为了开天辟地的创造历史了。
  沙正阳印象中前世里2003年世界五百强中中国大陆企业大概有12家,无一例外都是中字头国企,既无地方企业,更说不上民营企业了,好像要到2008年联想集团进入世界五百强才成为大陆首家民营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
  想起联想,沙正阳又想到了东方红集团。
  宁月婵和焦虹,乃至宁月凤和高柏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半真半假的问过沙正阳是否有意辞去公职重回东方红集团了。
  这种想法从前几年沙正阳职级还比较低时,就经常说起,在沙正阳从真阳县长位置上离开时达到了顶峰,当时大家都希望往他·希望他干脆辞职重新回到东方红集团掌舵,不过沙正阳没有接受。
  在沙正阳到省发计委和汉都市任职时,大家都觉得沙正阳现在正是仕途最顺的时候,所以也就是逢年过年吃饭时半开玩笑的提前,再没有人想过他辞职的问题,但沙正阳还是要有把握,只要自己想离开公职,宁月婵和焦虹她们绝对是全力支持自己回东方红的。
  事实上这一两年东方红集团的发展放缓也给宁月婵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面对同行的激烈竞争,白酒板块现在号称的三巨头,五粮液、东方红、茅台,论品牌底蕴和影响力,茅台和五粮液都高出东方红一筹,但是论营销能力和营收,东方红现在还是稳居第二,但无论怎么说,现在东方红都是国内白酒行业稳居前三甲的巨头。
  只不过白酒行业历来都是风起云涌,没有人自甘后人的,像汾酒、泸州老窖、剑南春、全興、洋河这些一样具有雄厚历史底蕴的白酒巨头当然不会心甘情愿看着东方红这个在他们眼中的小字辈其在他们头上,如同酒鬼的快速兴衰一样,大家都一门心思希望看到东方红集团也能够如酒鬼一样,但虽然这几年里东方红酒业的增速也有起伏,但是始终保持着一个较好的发展势头,这让这些酒企都是颇为失望。
  东方红集团今年全年预计营业收入可以突破150亿,其中白酒板块预计营收可以突破35亿,远超茅台,仅次于目前如日中天的五粮液集团。
  水业板块的营收达到了31亿元,虽然快要赶上白酒板块,但是发展速度也明显放缓,而且利润率也在缓慢下降。
  相比之下,最为活跃的还是主打茶饮料和果汁这一块的趣味饮品,从创立当年的不到3000万营收,到2001年预计实现20亿的营收,其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就实现了70倍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势头仍然没有半点停下来的感觉。
  特别是现在趣味饮品大手笔进入果汁行业,宁月凤也是雄心勃勃,一心要在果汁行业领域再复制一个与茶饮料产业一样的奇迹。
  不过即便是创造出了茶饮品奇迹的宁月凤,在去年天元奇迹面积,也只能退避三舍,自叹弗如。
  98年才正式建成投产的天元乳业,依托东方红集团的背书和渠道支持,99年就实现了营收8900万元,一炮打响。
  面对着国内乳业市场的爆发期,天元乳业去年更是大爆发,实现营收3.7亿元,今年1-10月现实营收9.6亿元,预计全年可以实现营收12亿元以上,正式成为国内乳业市场的一匹黑马。
  按照焦虹的预测,未来几年都会是国内液态奶市场的高速增长黄金期,她的目标是2002年实现营收30亿,2003年实现营收50亿,2005年实现100亿营收,要力争成为国内乳品行业新王。
  宁月婵和焦虹都很看好国内乳业市场的前景,她们俩都认为未来乳品市场的规模会远大于水业和茶饮料乃至果汁行业,这种日益被视为人体健康需求的东西,越来越被广大国民所认可,需求量只会持续猛增,而且从0岁到100岁,老少兼宜,所以市场不可限量。
  而沙正阳则不用说了,有着前世记忆的他相信只要有他指引,国内乳品行业就不会再有2008年那一场乳业之殇,天元乳业不但要做液态奶的老大,更要作奶粉行业的老大,要和国外品牌正面PK并且获胜,只要能够在品质和品牌关上下足功夫,沙正阳相信天元乳业完全可以做到。
  至于说伊利蒙牛之争,就让他们去为了永远的老二去菜鸟互啄吧,如同有中国乒乓球队参加的奥运会,其他人就去老老实实争第二吧。
  除开白酒、水业、茶饮料和果汁、乳业四大板块,其他总体来说就属于东方红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进行的战略和财务投资项目了,这些并没有真正纳入到东方红集团的核心产业中,但是东方红投资还是通过对日清方便面、三洋若斯电器、汉海集团等企业的投资,收获了巨大的财务回报。
  尤其是像控股的三洋若斯电器现在发展势头很好,加上潘宁加盟后的迅猛扩张,已经成为国内可以和海尔、科龙比肩的白色家电制造巨头了,目前三洋若斯电器正在积极筹备上市,一旦上市,这将成为东方红集团旗下首家上市企业。
  其实沙正阳也想过,如果自己真的从现在岗位上离开,去执掌东方红集团这样一家自己具有绝对控制力的企业,未来会把东方红集团带向何方?
  是继续在以食品产业为核心的现有架构下砥砺前行,打造成为一个中国的雀巢?还是在多元化道路上越走越远,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王者?
  有前世记忆似乎就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很多行业的历史进程已经发生变化,自己真的就可以按照记忆那样去“为所欲为”而不被“惩罚”?
  沙正阳还真的有些吃不准。
  问题是现在自己就真的要去·东方红么?
第192章
先行者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都到了这种阶段了,沙正阳怎么可能去企业上?要去早就该去了。
  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沙正阳都只是关注过,但是却从未认真考虑过去不去的问题。
  两方面因素决定了他不会去企业,而只会继续在体制内奋斗。
  一方面是企业毕竟涉及面太窄,再大的企业也不过几万职工,对于已经执掌过关乎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百姓生计发展的沙正阳来说,这种成就感的确太薄弱了,或许可以在某个领域做到极致,如同前世二马王许任那样,但那种满足感对与沙正阳来说还是欠缺了一些。
  另一方面是他觉得自己哪怕是在体制内,也一样可以给予自己现在已经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几家企业以指引点拨了,一样可以发挥出这些方面的影响力,所以这个时候舍弃这么多年的努力拼搏所取得的成绩去另寻新路,智者不为。
  所以自己最终只能在现在的道路上努力前进,只是这条路现在似乎已经由不得自己了,自己想要寻求突破,在以往,自己还可以想方设法寻找一些突破点和亮点来加深领导印象,提升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存在感,进而在合适的机会下向前一步。
  但现在,这似乎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了。
  自己年龄、工龄、党龄,甚至工作经历都成了一个抹不掉的短板,再怎么说自己绝才惊艳出类拔萃,但是短短十二年时间,自己从一个科员走到正厅级领导干部,都显得有些太出挑了。
  拿一些领导的话来说,自己需要一些时间和经历来慢慢沉淀一下了,这有助于自己日后的成长。
  事实上沙正阳也认可这一意见,当然前提是自己没有前世记忆的话,自己这样的情形肯定是需要慢慢沉淀积累磨砺一下了,可可自己真的就是一个不一样啊。
  让自己继续在这个组织部长位置上干两三年,沙正阳心里真有些不甘,不是说这个位置上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了,但对自己来说挑战性就的确少了点儿,沙正阳觉得有·有点儿浪费了。
  与其在这里耽搁,沙正阳真的觉得自己不如跳出去,哪怕情况恶劣一些,比如去蒲池、安襄或者郧州这类落后地区去当专员市长,他都觉得值得,起码能够为这些落后地区的面貌尽一份力,也算是得偿所愿。
  但自己在汉都市委组织部长位置上时日尚短,而到这些地市担任地委书记或者市委书记又明显资历浅了一些,担任专员市长又不符合常例,这就很为难了。
  所以怎么看,自己似乎都应该继续在汉都呆下去,而且恐怕还是一年半载。
  ……
  “总感觉部长您这一段时间情绪都不是很高,也不知道是不是的错觉?”卢雅的到来总能让沙正阳心情好一些,不过敏锐的卢雅还是觉察到了沙正阳的一些情绪变化。
  “嗯,卢雅,我都这么尽力掩饰了,但还是被你发现了,还是你了解我啊。”沙正阳摇摇头,目光却没有多少变化,“是有些感触,倒也说不上什么情绪不好,嗯,或许是前一段时间工作上过于投入,现在略微放松一些,所以就感到有些不太适应了吧。”
  卢雅笑了起来,“部长,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这还是您经常和我们说的呢,怎么放在您自己身上就不灵了么?您忙录一段时间之后,也一样需要休息啊,对了,箬笠要生了吧?你也可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调整一下自己啊。”
  “嗯,快了,预产期大概在正月十五左右。”提起自己的孩子,沙正阳心情要放松许多,“你说的也对,我也正好可以请假休息一下,去年我可真的是加班太多,而补休却是一天都没有。”
  “那您得理直气壮的向茅书记和郎书记请假啊,机器也得要有停下来上油的时候呢。”卢雅连连点头。
  “嗯,你到湖滨也这么久了,湖滨的情况怎么样?”步入正题,沙正阳对湖滨的情况还是很关心的,这里是未来汉都市的一个核心区——CBD中央商务区的所在,也相当于未来汉都市的心脏。
  “总体来说不错,赵书记很有魄力手腕,做事也很有条理分寸,各项工作推进都很到位,不愧是全省优秀区县长。”
  卢雅评价很客观公正,赵占涛在锦城的口碑就不错,到湖滨之后也沿袭了他原来的作风,民主和集中这个尺度把握很好,把整个区委区府班子的工作积极性都带动起来了。
  赵占涛是1998年首届汉川省十名优秀县(区、市)委l书记、县(区、市)长当选人之一,按照汉川省委省政府的意见,每隔五年评选一届全省优秀县(区、市)委l书记、县(区、市)长,用意也就是激励鼓舞广大干部向优秀学习,工作中奋勇争先。
  “我们湖滨2001年的经济增长排在全市第三,在四个主城区里边排在第一。”
  卢雅的话把沙正阳逗乐了,“卢雅,你这脸皮够厚啊,一个主城区就把高新区、经开区和饮马区全部给排除在外了,如果把这三家加上呢?排第几?”
  “沙部长,您这说话就不公正了,高新区和经开区没有社会事业发展这一块,单纯的搞经济工作,谁能和他们比?”卢雅也不示弱的反驳:“我说的全市第三,是把饮马区算进去了的,除了饮马和银台,驿城都没有能赶上我们,这难道不是我们努力奋斗拼出来的?”
  “好吧,那就不算高新区和经开区,那今年呢?”沙正阳也不和对方争执,“还能保持第三么?”
  “有难度,但我们也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卢雅声音提高了一些,“我们知道驿城很不服气,华阳和金江调整之后肯定要发力,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觉得华阳和金江或许要明后年才能对我们构成威胁,今年我们还是重点和驿城拼,西都和碑堰呢,看吧,看能不能出黑马,总之我们是有信心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7/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