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8/895

  “一行来了?”被人打断,杨天诚却没有丝毫不悦,笑着招呼道:“来,正阳市长你还没见过吧?正阳,这是我们市委常委、经开区的党工委书记、中原新区筹建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薛一行。”
  两双目光在空中交汇,沙正阳站起身来,伸出手:“你好,一行书记。”
  “沙市长您好,久闻大名如雷灌耳了,难怪天诚书记会这么高兴,他可是盼你很久了。”薛一行目光微动,疾行两步,和沙正阳握手。
  对这个人,沙正阳也是早就闻名了。
  嗯,怎么说呢,也有点儿像自己在汉都的格局,三年前这一位还是济城区的区长,转任嵩城县委书记一年,出任市长助理,然后直接从市长助理出任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这一步跨度和沙正阳在汉都的表现差不多。
  薛一行能如此大跨度的晋升,堪比沙正阳在汉都的表现,自然有其原因,一是年龄优势,好像也是刚四十出头,年富力强,二是的确有些能力,搞经济也是一把好手,在济城区做得有声有色,三是很得杨天诚的看重。
  两双手握在一起,狠狠的摇了摇,然后分开,杨天诚笑吟吟的在一边看着二人,似乎若有所思,最后才招呼薛一行入座。
第016章
碰撞
  “天诚书记刚才笑得这么开心,就是因为沙市长来了的缘故吧?”薛一行坐在了斜对面。
  沙正阳注意到薛一行入座很随意,看得出来这一位是经常来杨天诚这里来汇报工作,而且多半也就是坐那个位置。
  其实从坐哪个位置上基本就能看得出来他在市高官心目中的分量地位。
  按照沙正阳的理解,薛一行坐的位置,一般说来应该是市委副书记这个角色坐的情况比较多。
  当然如果自己这个市长不在的话,市委副书记谭振国也能坐,但前提是只有谭振国和杨天诚两个人的情况下。
  如果有其他领导在的话,一般谭振国会选择薛一行现在或者薛一行对面的位置,而把自己做这个位置空出来。
  但从现在的情形来看,薛一行是经常来这里,大概也习惯了坐那个位置,这可能和他很受杨天诚的欣赏有关。
  “一行书记,我可当不起,天诚书记和我在讨论人代会的工作。”沙正阳淡淡一笑,他感觉这一位薛一行似乎对自己有点儿若有若无的敌意,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敏感?
  “一行,正阳可是在汉川以搞经济闻名,你在济城搞得也很有声色,但是和正阳比还差得远,要多向正阳学习啊,尤其是在这个中原新区建设上,正阳你和一行要好好研究一下,省委省政府对中原新区高度重视,提出来了这样一个框架和指向,如何具体落实下来,迅速行动起来,这才是关键。”杨天诚正色道。
  “正阳市长在汉川高新区和经开区的表现让人叹为观止,我们中原新区还只是一个框架构想,如何来实现省委的目标,我心里也都还没底,也正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上考察调研,以期尽快拿出一个大概方略来。”薛一行假意谦虚了一下。
  沙正阳目光微微一冷。
  看样子这家伙有点儿桀骜不驯啊。
  中原新区筹建领导小组组长是杨天诚,第一副组长是市长,也就是自己,还有两名副组长分别是市委副书记季子安和常务副市长秦启春,排位最后一名的副组长才是薛一行,当然办公室主任是有薛一行兼任,具体工作也是薛一行在负责,但是这不代表他就可以大包大揽了。
  可这家伙在杨天诚已经挑明的情况下,居然还有点儿装傻充愣的模样,话里话外半点没提要如何向自己汇报和对接的事儿,只泛泛的谈一举自己在汉都的表现,似乎在中州就只能该是他表现了。
  “中原新区我也听说了,省委定位很高,我看省里大概也是下一步要让中原新区冲击国家级新区的意思,目前汉都也准备依托高新区和经开区,借助饮马、驿城、金江三县区规划湖溪新区,我在援疆的时候听说他们就已经拿出了规划,相当丰富,目标直指内陆地区第一,……”
  沙正阳顿了一顿,目光也是一凝,似乎是在斟酌言辞。
  “虽然我们中州距离汉都的差距还比较大,但是我们却不能把基调定低了,否则日后我们要追赶都只会被越甩越远,作为要打造国家级新区,对标浦东,可能大家觉得还有些遥远,但我听说天津的滨海新区也在积极筹建,有望在未来三年内挂牌,我在想我们中原新区敢不敢瞄准2008年之前获批挂牌这个目标?”
  杨天诚也被沙正阳的这一番话给打动了。
  之前省委研究中原新区也没有敢提出打造国家新区的具体时间,现在国内的国家新区只有上海浦东新区一家,连天津都还在全力打造,嘉州、深圳这些城市都还没有敢轻易提出来,内陆地区大概也就只有汉都提出了这个意向,但都没敢提具体时间。
  而平原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原新区很大程度也是受到了汉都的汉溪新区的刺激和齐发,但平原省委省政府也清楚现在汉都俨然是内陆地区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的第一,GDP相当于中州两倍,各方面资源也不是中州能比的,人家敢有这个打算,都没敢提具体时间,现在中州就要明确时间?
  “正阳,省委研究的时候是提过国家新区的概念,但是你也知道这个差距比较大,我们中州不可能和天津比,和嘉州、汉都这些城市差距也很大,所以也只是有领导提出来过,但最终省委省政府没有对外提这个提法,也是考虑到实际情况,……”杨天诚沉吟道:“汉都有这个底气,人家的GDP、财政收入、城市化定位等多方面都大大强于我们中州,现在如果我们冒然提出来,妥不妥?”
  薛一行有些郁闷,他没想到自己一直想要牢牢掌握主动权的话题被沙正阳轻而易举的就夺了过去,甚至还反过来让自己插不上话,这也罢了,关键是天诚书记显然被对方一番话给打动了,之前这似乎是自己的特权,而现在沙正阳游刃有余的程度,比自己更加顺溜,这如何不让他生出一丝恼意?
  “天诚书记,省里的顾虑也有道理,但是问题是我们中州市要搞这个新区总得要有个目标吧?定低了肯定不妥,但是如果直接定位国家新区,似乎又有些托大,招人嫉恨了。”
  沙正阳也明白这里边的弯弯绕儿,你中州一个中不溜儿的非副省级省会城市,全国比你强的同等城市多了去,你何德何能就要比着浦东去了?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不要在具体方案上明确,宣传上也不要官方落人口实,但我们内部自我激励时,是不是可以说我们要对标国家新区,争创国家新区?具体时间我觉得倒是小事,争创嘛,也没说就一定要办成,适当压紧一点,这份压力才能转化为动力,我觉得我们中州市干部群众质朴而坚韧,抗压能力强恰恰是我们的特点,越是压力大,我们越能爆发出我们的能量,……”
  杨天诚思考了一下,微微点头,“这样做更稳妥一些,说内心话,我倒真的是希望我们能把目标写入正式规划中,但是我们都知道国家新区难度有多大,我也有一些渠道了解了一下,据说中央对此极为谨慎,除了浦东新区那是国家战略,水到渠成外,天津的滨海新区已经好几年了,直辖市啊,就这样都还如此艰难,所以你可以想象得到我们要提出合格目标,会引来多少风言风语?”
  “风言风语我们也不怕,关键是如果目标定下,分阶段推进,我们做不到,对干部群众士气的挫伤,为政府公信力的损害,这些都要考虑进来。”
  杨天诚的确很有雄心抱负,但是残酷的现实和作为市委书记的特殊身份,又使得他不得不冷静思考。
  “天诚书记,新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多方评估一下,不要轻易定型,也要预留一些余地,未来发展很快,我们现在确定的东西或许三五年之后就要考虑调整了。”
  沙正阳一时间也不好过多的介入这一块,组长是杨天诚,而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是薛一行,除非杨天诚真的打算将这一块交给自己,否则他不会在具体方略上过多的谈不同意见。
  杨天诚现在看起来对自己很看重,但如果自己不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拿出实打实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和征服他们,像中原新区这样已经不仅仅是经济目标而是政治目标的东西,杨天诚绝不会轻易假手他人。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人赶上时机一鸣惊人,但是后边儿就显得很平庸,杨天诚也不是没见过这种例子。
  除非自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交出一份让杨天诚本人都难以拒绝的答卷来。
  当然,在嘴上提一些建议和意见没有问题。
  薛一行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在一个人面前显得有些笨嘴笨舌,施展不开,沙正阳虽然对中原新区的具体情况不太熟悉,但是凭借着他在汉都市工作期间对湖溪新区的筹划了解,他对中原新区未来的构想也还是有一些考虑的,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这份沉甸甸的压力一直到沙正阳离开,薛一行也没有能丢掉。
  薛一行知道自己有些着相了,对沙正阳甚至产生了一种说不出嫉妒感,而现实是人家是市长,自己也需要和对方认真对接,避免无意的纷争。
  一直到沙正阳离开,留下来的薛一行都还沉浸在刚才第一见面之后自己所承担的这份压力之境下。
  人的名树的影,不服不行,摆在世人面前的汉都奇迹,很大程度就是此人的手笔,而这一次他对中原新区的评价也让人不得不三思。
  哪怕薛一行内心很不服气,但是杨天诚却毫无疑问被对方给打动了,而自己还不能过于表露行迹,否则在杨天诚那里留下一个不好印象,那才是真的糟糕了。
  好在对方也留有余地,所以薛一行还要考虑如何来扳回这一局。
第017章
别样心思
  “怎么了,一行?”杨天诚很敏锐的觉察到自己这个得力下属情绪有些异样,问道:“对正阳的第一印象如何?”
  “不太好说,不过气势很足。”薛一行知道这个问题回避不了,老老实实的道:“或许的确有些资本,不过他是从组织部长过来的,以前在政府序列工作时间不长,咱们中州虽然不比汉都市,但是也是七百万人口的省会城市,沙市长来了恐怕还得花一段时间熟悉适应吧?”
  “嗯,这是难免的,不过不重要。”杨天诚瞟了薛一行一眼,他也知道薛一行是个眼高于顶的角色,刚才自己和沙正阳对话得热闹,有些冷落对方,估计对方心里有些不得劲儿,但他也相信薛一行基本素质还是有的,“我和正阳长谈过一次,能被中央点将,绝非浪得虚名,是有真材实料,很合我的胃口,他对中州的期盼和定位也很高,我估计他肚里也有一些对策了。”
  “哦?”薛一行吃了一惊,沙正阳昨天才到,今天就能给杨天诚留下这样一个印象,那就不简单了,杨天诚可不是随便糊弄的人,要让他信服,得有干货才行,“沙市长有想法了,哪方面的?”
  “多方面的,他和我探讨了如何弥补我们中州在高等教育和研发上的短板缺陷,不愧是在中央锻炼过的,资源和消息都要比我们更丰富一些,他觉得我们中州可以在邀请一些重点大学到我们中州办分校或者设立校区上做文章,而且也有一两个目标对象了。”杨天诚点点头。
  “啊?那太好了,中原新区的规划我们也在考虑如何布局,大学城就是一个选项,但是我们还一直在发愁如何来填补,中州本地大学实力太弱,就算是邀请过来设立新校区,意义都不是很大,如果能从外地引来,那意义就太大了。”薛一行脑海中思绪急转,“沙市长的这个消息来源可靠么?”
  “我相信他不会信口开河,肯定也是有些把握才敢说。”杨天诚喟然,“所以啊,有时候选好一个领导,就能对一个地方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薛一行有些腻味,但又说不出来什么,可杨天诚所说的又的确把他打动了。
  中原新区现在就还是一个空架子,大家都还没有对未来的中原新区拿出一个比较明确的构想。
  这个中原新区甚至都没有对标的方向。
  你不可能对标浦东新区,人家是汇聚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和资源,天生就有着中央加持光环,一早就定了性,甚至还是在92南巡的潮头上起来的,而中原新区不过是一个经济不算发达的内陆省的梦想,差之千里。
  可如果只是单纯的要搞制造业,要搞商贸流通业,似乎又和高新区和经开区没啥两样了。
  难道就是搞一大堆基础设施建设,建一大堆房子,把老城区的居民搬过去,这就叫新区了?那才真的是笑话了。
  新区新区,突出就要在这个“新”字上,怎么来体现“新”字?新模式,新产业,新架构,新体制,这些都涉及到要创新,可是对于薛一行来说,一个毫无先例和范例的新区,对他的确是太难了。
  也幸好省里还只是刚提出来,虽然十分重视,但是也还是有一些时间里供薛一行他们来学习调研,问题是这有一个时间限度,你不能一直这样拖着,得先拿出一个基本概念出来。
  似乎是觉察到薛一行的情绪有些异样,杨天诚何等人物,略微思索就回过味来,摇了摇头。
  “一行,正阳来我们中州是好事,中央把他放在中州肯定有安排和意图,他和你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嗯,人代会上我和他要唱一出双簧,提振一下我们中州士气,接下来我估计他也会拿出一系列的动作来,至于中原新区,我的打算是再等一等,不是说工作等一等,而是你要督促着大家把前期构架规划先摸索着搞起走,如果正阳在产业培育这一块上能有所突破,那么中原新区如何来更完美的考虑,他要加入进来挑大梁,……”
  薛一行心中先是一松,然后一沉。
  终归天诚书记还是被沙正阳给打动了,或者受沙正阳的威势和影响力还是发挥了作用,中原新区原本一直就是天诚书记和自己在牢牢把控,但现在天诚书记已经有意要让沙正阳加入了,对于自己来说,这不算是一个好消息,但他也没有理由拒绝,也轮不到他来拒绝。
  好在杨天诚也没有一口咬死,还是要看看沙正阳的表现。
  淮南为橘会不会到了淮北为枳,但薛一行不认为沙正阳就真的会在中州折戟,但是只要他的表现不会像在汉都那样绝才惊艳,达不到天诚书记那么期望的高度,那么这中原新区的主导权就还有得商量。
  ……
  沙正阳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落在薛一行耳朵里就会产生那么大的反响,说实话,他现在心思还真的没放在中原新区上,他很清楚在现有中州市的产业基础和投资环境下,奢谈中原新区要在几年里如何如何,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对于中州来说,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要在最近这么一两年里,在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上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出来,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反哺工业化,核心就是招商引资带来制造业的项目,而这个前提或者说同时发力的还要做投资环境的改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高等教育这一块的引入不过是一个餐前点,下一阶段他需要一些大动作来证明自我,建立威信和影响力。
  而这第一步就是要和杨天诚联手在人代会上把这一曲进行曲唱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8/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