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0/895

  沙正阳把自己获知的情况悉数告知对方,杨天诚兴奋之余也迅速冷静下来:“铝电一体化,东方希望集团?如果是中铝集团来,当然是大好事,东方希望集团从资本财力来说,行么?我知道这样庞大的项目,最终肯定要从银行贷款,问题是这个政策有些敏感啊。”
  不愧是老江湖,一下子就能觉察到这样一个项目的不确定性,中央没有政策说民资不能进入有色金属冶炼的上游行业,甚至理论界也有一些说法,法无禁止便可行,没有禁止民资进入,那么就意味着这是可以的,但是这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中还要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哪怕地方政府受到政绩心态的推动,但是能不能抗衡得了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这也不好说。
  “天诚书记,我也就是在琢磨这个问题。”沙正阳搓了搓手,目光也有些凝重:“中央政策在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是铝电一体化涉及到有色金属冶炼的上游领域,势必要和央企的一些利益产生纠葛,甚至是竞争,这就比较复杂了。如此庞大一个项目,启动资金起码也是数以十亿计的,总投资据说可能过百亿,如果能够放在我们中州,嗯,无论是哪个区县,对于整个中州经济甚至平原省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杨天诚当然明白这一点,但他同样清楚这背后的利益纠葛,涉及到这样大一个产业格局的问题,非同小可。
  如果中州市向人家东方希望集团承诺了,那么就必须要确保人家这个项目能够在中州顺利的建起来,不能因为其他一些非法律政策之外的因素让人家功亏一篑,否则就别去承诺,一旦公信力受到破坏影响,日后再想要挽回就太难了。
  “正阳,这个项目的确很有价值意义,但是风险也不小,这样,我们先去和建川省长商议一下,然后再向主要领导汇报。”杨天诚也不敢轻易表态,这关系重大,必须要万无一失。
  二人直接去了省政府,找到常务副省长周建川,把这一情况作了介绍。
  周建川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了好几圈,才抬起目光:“老杨,正阳,你们这道题倒是把我给考住了,我也没把握啊。正阳,你在中央大型企业工委呆过,应该知晓其中利害,你觉得如何?”
  “建川省长,真不好说啊。”沙正阳苦笑,揉着额头,“从法律层面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政策层面,也只需要按照程序进行审批就可以了,东方希望集团也不是没有能量的企业,也是咱们国内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翘楚,也获得过中央领导的赞许,但是他们原来是作饲料,现在是要做铝电一体化,这可能会和中铝集团形成竞争,但我们国内对氧化铝的需求难以满足,一半以上需要进口,按照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态势,特别是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对铝材需求会有大幅度的攀升,所以东方希望集团选择的这个行业切入说明人家也是作了很精密的市场调研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会不会有政策上的变化来影响到这个项目?”
  室内一片沉寂,这谁也说不清楚。政策上的变化这个说辞隐含的意思是会不会有其他因素参与进来,进而导致问题复杂化,甚至影响到这个项目的成败。
  东方希望集团这个铝电一体化项目很显然是要和中铝在国内铝业市场独大的地位发生冲突的,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冲突,虽然现在看来从法律制度到政策没有哪一条哪一款说民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从市场需求来说,也亟待更大的发展来满足国内需求,但是有了东方希望集团这样一个项目来分羹,肯定是让人不悦的,这还不说可能带来其他的效仿者。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中央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东方希望集团做出这样一个突破也是有理由的,市场经济嘛,大家都可以在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甚至可以说像国企央企还占有更大的优势,你怕什么?
  问题是你这么想,别人未必都这么想,动奶酪动到自己头上,谁也难以接受。
  这道题很考人。
  良久,还是周建川闷闷的道:“老杨,正阳,这事儿我觉得我们还是应当要想办法去干,咱们平原地处内陆腹地,本身改革开放的气息就无法和沿海地区相比,从思维理念到政策制度,都落后于沿海地区,更不用提项目和资本这些要素了,如果我们还不能在胆子上大一点儿,魄力决心上大一点儿,那我们平原还怎么发展?还怎么去追赶沿海地区?”
  周建川这番话可谓重若千钧了,那也意味着如果要干,那就是要承担起各种风险和外界压力了。
  如果说最终失败了,那对整个平原省和中州市的政府威信都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甚至可能会对未来招商引资工作造成巨大的伤害,不可不慎重,但周建川还是表明了这个态度。
  杨天诚也点点头,“建川省长,我赞同你的意见,中州市现在和沿海城市比差距很大,怎么来缩小距离?各方面都不如人家,现在你连胆魄勇气都还不具备,那就只有一辈子当下游,当二流了,我们中州不愿意!现在我们三个人意见一致了,那向两位主要领导汇报一下,阐明我们的观点,看看领导们的态度吧。”
  说干就干,周建川也是个干脆的人,三个人就先向省长做了汇报。
  这样大一个项目,而且有如此敏感,的确需要认真研究,但是时不我待,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抉择,没准儿就被别的省市给拉走了。
  平原省的两位主要领导也意识到了这个项目蕴藏的机遇和风险,周建川、杨天诚和沙正阳也分别介绍了看法和意见,最终还是形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这个项目可以落户中州,相关手续平原省和中州市愿意协助办理,也可以帮助协调处理相关可能存在的一些潜在的风险,以此作为条件来吸引东方希望集团来中州投资。
  “正阳,如果你得到的消息无误,那么说明还是有很多省市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也说明人家的胆魄决心一样不比我们差,所以我们得加进了,省里已经形成了一致意见,那你就大胆的全力以赴去对接,力争尽快敲定拿下,具体的条件,需要我们这边如何配合,你都可以全权代表表态了。”
  周建川拍了拍沙正阳的肩膀,不无感慨:“没准儿人家东方希望那边还可以左右逢源,好好掂量一下,谁能够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支持,谁的态度最坚决最鲜明,来做一个选择。”
  “现在是资本为王的时代,谁让咱们穷呢?”沙正阳笑了笑,“不过只要东方希望集团现在还没有正式选定,我觉得我们中州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的决心和态度更加强硬鲜明的证明给东方希望集团方面,让他们意识到,我们省委市委是下了大决心的。”
第039章
副手
  谁去和东方希望集团接触,也是让人费思量。
  至少在目前为止,东方希望集团并无意平原和中州。
  实事求是的说,放眼望去,平原省除了地理位置略好外,其他条件要和别的省市相比,都显得太过平庸甚至不如。
  论民营经济的活跃程度,平原省绝对处于全国下游,论改革开放的氛围,更是排不上号,这种情形下,东方希望集团凭什么选你?
  你说你党委政府支持,问题是这样一个超级大项目哪个地方党委政府会不支持?关键在于在来自外部甚至上层压力的时候,你敢不敢不计毁誉的据理力争,你扛得住不那样可能会对一班人仕途前程带来影响的压力?
  这一点放在哪里都不好说,只有到了那一步才能见得出真章。
  你现在胸脯拍得山响,到时候一样可能萎了。
  既然省委市委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也就意味着这项工作必须要立即进入状态。
  沙正阳记忆很清楚,2004年是一个坎儿,随着通胀加剧,经济升温,中央对经济会有一个调控的举措,而在那一轮调控中民营经济无疑是受创最重的。
  所以如果错过了今年这个节点,也许到明年你就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同样,你今年就算是搞起来了,熬不过明年的寒冬,一样是个死字,但一旦熬过了,那可能就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现在肯定还不适合省里直接出面接洽,在未掌握较为准确的情报之前,市或者区县一级层面去接触更合适的一些。
  “区县一级不太合适,东方希望集团本身就无意咱们平原和中州,一个区县级层面,恐怕人家根本连接待都难得接待,或者就算是接待了,也许是敷衍了事,拖你几个月,人家那边事情都定下来了。”
  沙正阳双手合叉,手肘靠在会议桌上,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起码现在东方希望集团还是满怀希望的,当然作为他们的掌舵者也应该能评估得出这里边的一些潜在风险,如何说服打动对方,得有一个够分量而且还有口才水平的角色去才行。”
  杨天诚也明白沙正阳所言甚是。
  省这一级暂时不合适出面,区县一级又显得层次太低,只有市这一级层面出面比较合适,但市这一级层面副职去肯定也显得有点儿不够分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拍板的主要领导出面才勉强够格,可以想象得到,现在肯定还是有很多地方政府在追逐这个项目的。
  “正阳,看来你还是打算亲自出马啊,但算来算去,只有你最合适。”
  “没办法,看来天生就是劳碌命啊,我觉得我去也更合适,嗯,我也可以托一些熟人朋友先打招呼,让大家都有点儿心理准备,要说服对方,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也要做一些准备,我估摸着人家现在还是有一些大概的备选地了,咱们这突兀的插手,并不容易。”
  沙正阳的话也让杨天诚深有同感,现在各地对这类项目都争夺激烈,后来者本身就居于劣势,你要想击败人家前期本来可能已经有过一些接触,或者印象深刻的地方,那么你肯定要有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在这一点上,就需要好好琢磨揣摩对方的心思。
  沙正阳无疑是这方面的高手,从他在汉都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互联网之都”不是凭空得来的,他的那些看似“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行为不但非常具有创新意义,而且更为关键的还很好的把握住了尺度,有时候一步之遥也许就是天堂和地域的差别。
  这需要对相关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对高层政策风向有几位精准的解读才行。
  就凭这一点,杨天诚就知道沙正阳的水准极高。
  像铝电一体化这样的大项目,又涉及到是民营企业牵头,相当敏感,在已经是后来者居于下风的情况下,可能正需要沙正阳这样喜欢另辟蹊径的人才能击中对方的要害。
  杨天诚曾经考虑过让谭振国、季子安或者薛一行去,但是思前想后都觉得不合适。
  谭振国和季子安都是中规中矩的常规套路,很难打动东方希望集团那边,而薛一行或许还能有点儿新意,但是要和沙正阳比起码还差一两个层面去了,要想一举拿下,恐怕还真的要沙正阳亲自上阵。
  “正阳,我也是考虑到这些情况,才觉得其他人可能都差点儿劲儿,还得要你去。本来你才当选市长,这两三个月本来该是你下去调研熟悉情况的时候,而且西南三环的启动我知道你也很重视,但现在,你清楚我们中州需要一两个够分量的大项目来擂响战鼓,鼓舞士气,老谭和上海通用那边正在密切接触,我打算亲自去上海一趟,见一见通用那边的人,比亚迪那边我倒是觉得你很笃定,季子安那里你教了他什么高招?”
  杨天诚已经直觉不自觉的将沙正阳和自己独立于市里边其他领导了,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起码前任市长让他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但现在和沙正阳在一起,他也越来越享受这种携手驾驭和合作共赢的滋味。
  市委副书记季子安在中州市里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角色,起码在沙正阳来中州之前是如此。
  作为土生土长中州人,而且也在中州市里工作过十多年,照理说他应该很能适应才对,但是他在市里边工作十来年时间里一直是在乡镇和区县一级,然后直接调到了省里边,又在省里边工作了十多年,而且一直是在农业口工作,前年才下挂到市里担任副书记,所以他基本上没有在市这一级层面工作过。
  正因为这种有些独特的经历使得他一直有些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和前任市长关系不太好,但是也和杨天诚没太多默契,所以久而久之就变成这种尴尬局面。
  不过沙正阳在和季子安接触了几次之后,倒是觉得季子安这个人不错。
  可能因为早年在农村工作的经历加上在省里一直在农业口工作,所以对三农这一块的工作很有感情,也很上心,有这份心思的人,沙正阳觉得起码品行不会差。
  几次交谈,季子安和沙正阳在于沙正阳探讨三农工作中的许多焦点难点问题上都是争论激烈,但是绝大部分时候沙正阳都还是靠着前世记忆中带来莫大优势说服了对方,这种对话经历也让季子安对沙正阳的观感极佳。
  这人与人之间如果印象好了,投缘了,很多工作就很容易对接沟通了,所以当杨天诚试探性的提出比亚迪项目要么让雷仕群,要么让薛一行去负责时,沙正阳却提出可以考虑让季子安去负。
  这也情通理顺,季子安是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不能只专注三农工作,当先中州市的经济工作重头戏还是工业板块,而雷仕群更需要从政府层面更综合统筹的角度来为这些项目考虑服务工作。
  杨天诚对沙正阳的建议很是吃惊,他没想到沙正阳居然会对季子安有这么好的看法,在他看来,沙正阳应该是看不上季子安的那种风格和见识的,或者说季子安的想法和做派是和沙正阳的理念格格不入的,但没想到却并非如此。
  “天诚书记,老季可能因为工作经历的原因对‘三农’这一块工作很有感情,所以在对待咱们中州发展的一些观点看法上略微偏激了一些,但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囿于自身的一些认知,在某些方面认识深度略微欠缺了一些,我和他谈过几次,或者说辩论过几次,觉得很有意思,他的一些想法理念,比如在如何确保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得到保证,农村和农业工作不至于空心化表面化,农村基层组织如何避免边缘化宗族化,我觉得还是很有独到见解的。”
  沙正阳的话让杨天诚有些不以为然,他也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和季子安也一样进行过几番争论。
  季子安这个人脾气还是还倔的,并没有因为杨天诚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就在观点上让步,相反他更愿意在这些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观点上坚持自己。
  杨天诚和他的几番“较量”并没有能说服他,或者说他认为杨天诚是认识到了问题,但是却为了加快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有意忽略了‘三农’这一块的工作,而他认为如果做得好是可以兼得的,所以这也是二人关系比较僵的主因。
  “呵呵,正阳,老季这个人,我清楚,嗯,准确的说,他对‘三农’方面的一些看法还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你作为分管全市经济工作的市委副书记,你是要对中州市的经济工作负责的!你不是一个单纯的专家学者,不能完全站在一个无视具体层面操作难度和轻重缓急取舍的道德高度来评判工作,你是需要沉下去抓工作的!我在金河当过公社党委书记,干过县长,归德更是全省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市,难道我不知道‘三农’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困难性具体性?笑话!”
第040章
殊途同归
  杨天诚来了情绪,沙正阳也很少看到杨天诚如此激动,看样子是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压力和季子安给他的印象太深加上今天的这个特殊时候,让他有点儿想要好好倾泻一番的感觉了。
  这可真是有点儿难得,沙正阳内心也有些逗乐,没想到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季子安居然能把杨天诚给惹得这样动怒。
  不过有时候质朴老实的人往往更倔强,如果你不能说服他,反而不如那些善于见风使舵的角色好用。
  “我和他谈过关于未来‘三农’在我们全市工作中的一些定位和考虑,他不太满意,认为市里过于重视工业工作和城市建设,在农业工作上着力太少,对农村的发展关注不够,对如何促使农民增收市里没有更为有效的方略,我就不明白了,难道发展工业经济不是为了更好的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他提出应当大力支持扶持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我承认这的确有些效果,但是我也是农村干部出来的,多种经营说易行难,对于在知识技能方面还难以达到要求的情况下,风险很大,特别是市场经济状态下,很多时候不是靠你埋头苦干就能发家致富的!”
  杨天诚也说得有些动情,在他这个层面已经很难得有这样合适的机会,合适的环境来让他没有太多顾忌的畅所欲言一番了。
  “你养猪,猪肉价格跌,你种植水果,水果卖不出去,你养鸡养鸭,一场疫病就能让你血本无归!搞企业,你缺乏技术人才和市场经营能力,不比二十年前,物资紧缺的时代了,随便啥生产出来都能卖得出去,弄不好就是倾家荡产!而且这些都需要资金,一般农村家庭哪里来这些起步资金?现在农村合金会关门,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转型为商业金融机构性质,人家也要评估风险的,怎么可能因为你党委政府一纸文件就无条件放贷?民间融资借贷,那利息,你一般人能玩得起?”
  “咱们干工作还是得要实事求是,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你也要看到可能存在的风险,不是只想要扶持那么一两家典型发家致富的就行,更是要寻找到为主流群体增收致富的渠道办法!农民不容易,农村工作很难,我不知道?我也是农民的儿子,老家也还有一大帮子亲戚,每年我也会找机会和他们聊一聊,了解一下情况,真以为我是高高在上,不了解农村的情况?”
  杨天诚的脸膛都有些潮红了,心情很是激动,连带着沙正阳都被对方的这一番话感染得有些情绪波动。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还是在发展,或者说解决一切问题难题,都要靠坚定不移的谋发展,只有在发展中你才能寻找到更多的办法和对策来解决问题,当工业发展起来了,服务业随之也起来了,劳动力就业渠道更多了,政府财政充裕了,当然要反哺‘三农’,实现协调发展,但是现在我们要学会弹钢琴,更要学会抓重点抓中心工作!”
  沙正阳默默的点点头,应该说二人的观点都没有错,作为市高官,杨天诚当然需要从更全面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当下来说,无论是资源还是资金还是政策都是有限的,那么抓住中心工作是必须的,“三农”工作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那需要在特定阶段特定区域中来考虑,而不能把整体工作重心放在这一块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0/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