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4/895

  每一个季度的经济运行分析会就要对照着这个数据表来说,沙正阳甚至在会上已经明确表示,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每次经济运行分析会就要各类数据最好的前两位作经验交流发言,而同样也要请排位最差的两位作下一步如何赶上的表态。
  连续两个季度落在最后两位的,主要领导到市委市府作检讨,连续三个季度排在最后两位的,市委市府要启动问责机制,调查该区县党政班子在工作中是否做到了尽职履责,是否严格按照市委市府的工作要求推进改革开放举措,当然也包括组织部门要对整个班子成员的能力问题进行摸底核查,看是否具备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可以说沙正阳这一手几乎是在各区县主要领导乃至班子成员头上悬了一柄利剑,随时可能掉落。
  市直机关一样没跑掉,每一个季度,对市直机关部门也有一个不记名打分,由市监察局和市政府绩效办采取密封收集打分成绩的方式,对每个区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口下级部门对市直机关部门的打分进行收集并按照一定的权重比来进行核算,这其中既包括工作态度,也包括工作实绩,有多个细化得分项,综合计算分数。
  因为采取不记名且密封收集的方式,每一次算分都相当于是对市直机关的一次大考。
  同样,排名前列的作经验交流发言,排名靠后的作下一步工作打算介绍,连续两季度落后就要做检讨,连续三个季度一样要进行问责调查。
  因为是不记名打分,所以你市直机关部门要想讨好谁都不行,只能全方位的做好自己工作,凭借自身为曲线基层工作服务的态度和质量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这也相当于为市直机关也加了一道锁,如果连续四个季度都是名落末尾,恐怕主要领导就真的要考虑你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坐多久了。
  没人喜欢这种考核方式,沙正阳也在会上开诚布公的表示,这是一个得罪人的举措,他一样不喜欢,他也清楚这个举措推出来,肯定会有不少人在背后骂娘,但是现在的中州有进无退,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加快工作作风改变和绩效提升。
  说实话,邓志全还是有些佩服沙正阳的魄力,敢做这种事情,如果你没有点儿根基,没有点儿底气,尤其是你一个外来干部,可以想象得到会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和风险,甚至既有可能在区县和市直机关领导们心中引发“集体敌视”。
  谁熬到这个位置上都不容易,现在你却一下子用这种方式把自己几十年奋斗来的位置推到了一个悬崖边上,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谁心里能舒坦?
  换了一个人,恐怕就有可能真的被“群起而攻之”了,当然不是说那种显山露水的“围攻”,而是一种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冷落和消极以对,但沙正阳却不一样,他根本没有给大家以任何侥幸的可能。
  一来有市委l书记杨天诚的全力支持,杨天诚几乎在每一个会上或者场合下都毫无保留的表示出了对沙正阳的支持,而且还不是那种客套式的支持,而是态度鲜明动作有力的支持,下边人都一样是人精,自然分得清楚这种态度的差别,所以沙正阳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二来沙正阳的确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三环线启动外加三大项目一砸下来,没有人能挡得住,高新区抵不住,三川县挡不住,他邓志全所在的隗城县也一样挡不住,隔壁的清池县也压不住。
  走到这个位置上,谁不想做出更好的成绩,谁不想在仕途上再进一步,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抵挡之力,大家伙儿内心的那份怨气和不满就烟消云散,眼下大家都一门心思希望在市里边这一轮接一轮的大动作里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同样大家也希望借助这一轮发展大势,能让自己的能力得以展现,证明自己。
  走到这个位置上,都不是弱者,都对自己充满了信心,邓志全相信大家都是如此,所以原来的许多情绪和不满反而一下子被压缩之后转化为了某种特殊的动力,都争先恐后要在这一轮发展大潮中抢得先机。
  “市长,我们知道市里引入的几大项目组群,我们隗城想要从中分得多少,难度比较大,但是我们觉得我们隗城也有一些特殊优势,可以从西坟上获得一些,比如我们隗城原来塑胶、无纺布产业相对较为发达,那么汽配产业的内饰这一块,我们觉得还是有很多合作机会的,我们希望在市里的统一协调和对接下,能够为我们这一块产业找到一些机会。”
  邓志全一开口就让沙正阳眼睛一亮,难得不是张口就要来要项目的,而是希望市里边能够在对接协调引入项目中来进行合作,这可不简单。
  “可能我们县里这一类企业规模都不算太大,基本上都是私营企业,但目前这一块算是我们县里拿得出手的支柱产业,没法和经开区这些地方比,但是我们发展速度很快,一些企业也在尝试着为广州、上海、十堰那边的企业做配套,不过产值都还不大,所以我们希望借助上海通用进入这个契机,作为我们县里这些企业发展的一个机遇。”
  沙正阳兴趣越发大了,“嗯,具体说一说,规模,质量,目前和哪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龙头企业有哪些,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老邓,我不想听那些虚的假的,你给我说实在的,哪些企业实力最强,希望最大,哪些企业潜力大可以培育深挖,我早就说过,不要只盯着外部引入,像这一类大项目进来,一些主要零部件,人家肯定有合作对口的配套,但是一辆汽车涉及到数万个零部件,不可能全部包揽,那么这就是我们本地企业的机会,特别是那些有抱负有想法的企业,更是要义不容辞的帮助他们打入这一类配套体系中去,……”
第068章
打铁要得自身硬
  邓志全详细介绍了隗城的情况,应该说这位县高官对县里的情况还是相当熟悉的,也很理性,没有想着要一口吃成大胖子,而是还冷静的分析判断县里究竟该从哪几个方面来着手,在沙正阳看来,都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他对这位白胖白胖的县高官原来印象不是很好,总觉得对方这幅形象就像是成天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的模样,但其实不是,邓志全还真的是从乡镇上一步一个脚印干起来的,拿他自己的话来说,爹娘给了他这样一个形象,本来就是农家子弟,搞成了怎么看都像是养尊处优的一角色。
  “志全,你的介绍我大致听明白了,看来上一次我的调研不够细致深入啊,很多情况我都没有听说过,唔,你这一介绍我才觉得你们隗城还藏着不少好东西嘛。”沙正阳爽朗的一笑,“我还真没想到你们隗城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花了这么多工夫,很好,思想应该要开放一些,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的,法无禁止便可行,而且国家已经有政策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委政府要做的事情,怎么就不敢大胆的喊响?”
  “嘿嘿,市长,我们也不是怕什么,只是的确原来还是底子薄了一些,我们大力推进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改制也是这几年才陆陆续续完成,有一个过程。”
  邓志全心里一喜,沙正阳对自己的称呼明显有了变化,原来一直是老邓,现在是喊志全,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但实际上这种感情的拉近,只有当事人才明白。
  “原来县里也有些不同意见,觉得县属企业中还是有些效益过得去的,是不是保留下来,有过一段时间争论,观望了一下,后来企业状况反而不行了,不得不改制,结果效果还没那么好了,所以我们也是汲取了教训,一些完全市场化竞争的企业,我们县里尽可能的改制退出,如果的确认为能够做大做强,市场前景看好的,县里可以保留部分股权,但是不再控股经营,这样一来也能激发起经营者的积极性,总而言之,我们的观点是多渠道,不拘于一种形式,另外我们也注重对县属企业也好,乡镇企业也好,其中表现较好和一些能力突出的人才予以大力支持,包括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鼓励他们大胆创业,嘿嘿,说实话,还真的有一批人创业成功,哪怕规模不算大,但毕竟是一个群体,这也是我们县里觉得最骄傲的地方。”
  沙正阳不确定隗城的企业改制进行得如何,那是他来之前的事情了,但是毫无疑问这一批改制的企业应该发展不错,否则邓志全不可能在自己面前这般“显摆”,不过如果能够真的促成一批企业成长起来,无论如何都算是好事。
  “志全,采取哪种方式,何种政策来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我相信你们县里早有思路,我要说的是,如何结合市里的规划来引导和培育产业,这里边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沙正阳很难得和对方细细的探讨一番,“我们内生的企业更应该扶持,但是要看到我们自身积累的薄弱,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亦或是资本上,都和沿海企业乃至外资企业有着很大距离,所以我们既要鼓励和扶持我们内生企业发展,同时也要大胆引入外资和沿海企业来我们隗城落户,甚至可以采取嫁接合作这一类的方式来促成发展壮大,……”
  这一谈就是两个小时,沙正阳很喜欢这样开诚布公的和这些区县领导们敞开来谈,有什么问题和困难,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都可以直接拿出来,如他所说,自己这个市长就是要帮下边解决问题的,既要出谋划策,又要脚踏实地。
  他最讨厌的就是那种在一起毫无意义的客套,胡天海地的说半天却切入不到实质性的东西。
  邓志全来的目的就很简单,隗城县希望市里帮忙牵线搭桥,县里有一批企业希望可以成为未来通用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也许还有一些差距,但是希望获得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迅速赶上来。
  沙正阳认可邓志全的想法。
  沙正阳把邓志全留了下来,在市政府食堂里吃了一顿,顺带把雷仕群和蒋胜宽也叫上。
  他现在也越来越适应这边的习惯了,反正自己是一个人,没事儿叫上几个人在市政府食堂里对付一顿,菜肴丰盛,实惠热闹,又能增进感情。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种方式慢慢熟悉起来,同时不少工作也能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交流沟通,效果甚至要比那种会议和对话好得多。
  “老邓是个实诚人,别看白白净净,是个实干者,比好多嘴巴皮子上玩得顺溜的人强得多。”雷仕群和蒋胜宽陪着沙正阳饭后走一圈,而邓志全则离开了。
  “隗城的发展不平衡,当然这是历史原因,他们南部山区条件比较差,加上又是人口大县,前几年他们企业改制,也闹出了一些风波,那个时候老邓还是县委副书记,受了一些牵连影响,不过后来问题查清楚了,老邓本人没有问题,但是耽搁了两年,否则他也不会去年才提拔为书记。”
  蒋胜宽也对邓志全很熟悉。
  “哦?什么情况?”沙正阳很好奇,这倒是没听说过。
  蒋胜宽简单介绍了一下,无外乎就是国企改制动作过大,作为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邓志全态度比较激进鲜明,结果就有人告上去说某个企业改制中存在猫腻,而其中和邓志全有利益瓜葛。
  那个时候邓志全正准备提拔为县长,调查了小半年都没有结果,然后就搁下来,拖了块一年,最终还了邓志全一个清白,只不过这个县长就拖黄了,市里最后不得不将其调回市里担任市委副秘书长,一直到去年才让其重返隗城担任县委书记。
  沙正阳很有感触,不干事儿的见不得干事儿的,你干了事儿,难免就要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自然就有人不高兴,就有人要打黑枪,打掉你,就能多一个位置,就能有别的人机会,就这么简单。
  “看邓志全的心气,影响不大嘛,还是很有干劲儿。”沙正阳补了一句。
  “他回了隗城,隗城底子是他垫起来的,所以威信比较高。”蒋胜宽解释:“他把县委县府一班人心气能拧成一股绳,所以现在隗城县委县府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嗯,官泊的情况如何?”沙正阳突然转开话题问道。
  雷仕群和蒋胜宽都吃了一惊,一时间没有回答。
  一直以来,给雷仕群和蒋胜宽的感觉都是沙正阳只关心工作,或者说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工作上,其他,尤其是人事上的一些东西都敬而远之。
  雷仕群和蒋胜宽两人都觉得应该是沙正阳和杨天诚之前有着某种默契,那么就是除了人事,沙正阳都可以主抓,但人事权这是市委的权责范围,准确的说,得有市委书记来拍板。
  “官泊,嗯,怎么说呢?”雷仕群和蒋胜宽交换了一下眼神,才道:“官泊是咱们全市地盘最大的县,人口也排在第三,县委书记龚中元,县长刘天,龚中元是土生土长官泊干部,很有个性,但脾气大,刘天是市里边下去的,前年去的,原来在市发计委担任副主任,是从计委这条线成长起来的干部,很能干,但是……”
  “但是什么?”沙正阳直接问道。
  “嗯,刘天比较精于算计,这家伙做事儿爱讨价还价,嗯,原来市政府这边经常交代的任务,如果对官泊有利,那就没啥说的,市县利益有冲突的,这家伙就喜欢找借口来推三阻四,杨书记比较欣赏他嘛。”
  雷仕群没客气。
  “嗯,仕群,那官泊班子战斗力如何?”沙正阳又问了一个有些不好回答的问题。
  “还行吧,龚中元和刘天不太合拍,但是涉及到官泊的工作,两人对市里边态度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每一次都是让刘天来打头阵罢了。”
  雷仕群笑了起来,市里和县里之间的关系就那样,他作为常务副市长分管着财政和发改这条线,自然免不了要和县里边斗法,涉及到利益问题,谁也不会轻易相让,所以也习惯了。
  “仕群,看来咱们市政府在区县里边的威信不太高啊。”沙正阳调侃了一句。
  雷仕群没回答这个问题,这其实和前任市长有很大关系,朝令夕改,加上和市委那边关系处得很僵,缺乏市委的有力支持,自然很多工作执行力度上就要打折扣,久而久之,问题就要暴露出来了。
  “也是,打铁要得自身硬,你想要下边对你心服口服,那么你就得拿出点儿像样的东西来。”沙正阳插着腰站定,“所以,咱们就得要让自身硬起来!”
第069章
由事及人,以事论人
  雷仕群知道沙正阳问及官泊肯定是涉及到中原新区的问题,下一步中原新区涉及到官泊和金河两个区县,其中官泊面积较大,如何协调好前期建设,也是一个相当具体而繁复的工作。
  如果遇上一个区县政府经常和市里边唱反调,哪怕是阳奉阴违的给你拖拖后腿,只怕都能给中原新区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后遗症。
  而中原新区规划建设应该是沙正阳来中州之后最看重的一项工作。
  在雷仕群看来,其在沙正阳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远超经开区和三川现在搞得轰轰烈烈的招商引资和建设工作。
  雷仕群甚至有些怀疑从薛一行手中夺过中原新区的规划建设主导权就是沙正阳苦心孤诣设计之举。
  之前对中原新区显得漫不经心,然后在高新区和三川县的工作上突然发力,声势造得如火如荼,迫使薛一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开区上,以避免经开区被高新区和三川县的发展势头所压倒,自然就更没有精力去过问中原新区的工作。
  这边再不动声色的做通杨天诚的工作,举重若轻的就把中原新区的主导权拿回到市政府这边来了。
  孙韶华现在无疑成为了沙正阳最忠实的助手之一,将中原新区交到孙韶华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秉承沙正阳的意图。
  不过对雷仕群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薛一行牢牢把持中原新区主导权两年,可两年里这家伙几乎什么都没做,自己一度也希望由市政府接手这项工作,但是都被薛一行断然拒之门外。
  有杨天诚的支持,薛一行的确可以一意孤行,不理会其他人的意见,尤其是在前任市长显得过于弱势的情形下,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沙正阳可不是好糊弄的主儿,你要占着茅坑不拉屎,他不会容忍。
  雷仕群之前也担心沙正阳在这个问题上和薛一行发生矛盾会引起杨天诚的不满,但是自己还是小瞧了沙正阳的政治智慧。
  先造势,然后再让杨天诚感受到局面的变化给中州带来的改变,最后在说服杨天诚,这一环扣一环,堪称完美,根本没有给薛一行任何反对的机会就把中原新区的主导权拿了回来。
  诚如沙正阳所说,你要让人对你心服口服,那么你就得拿出点儿像样的东西来,而沙正阳在这方面就是做的最好的,无论是杨天诚还是薛一行都无话可说,甚至杨天诚都认为把中原新区交到市政府这边更合适。
  雷仕群和蒋胜宽都越来越感觉到这位年轻市长的不简单,工作有条不紊的很具有层次感,由浅入深,次第推进,由事到人,你能做事,那么就用你,不能做事,那么就以事论人,最后把你推到案板上,让任何人都无话可说。
  下一步沙正阳一旦决定要全面推进中原新区建设无疑就是要动到金河区和官泊县了。
  就雷蒋二人的观察,现在看起来沙正阳对三川县的工作是最满意的,其次是高新区和隗城,对清池的态度还不明朗。
  而这一次主动问及了官泊却没有提金河,雷仕群和蒋胜宽都还不确定这意味着什么,究竟是对金河很满意还是很不满意,还有待于观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4/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