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7/895

  沙正阳觉得钟广标到中海油之后还是有很大变化,变得更有攻击性和激情,原来他在长河能源的时候,沙正阳感觉钟广标更像是一个稳操胜券的掌舵人,但是到中海油之后,可能是中海油落后的地位又把他逼到了必须要背水一战的份儿上,所以也把他的激情和活力给激发出来了。
  “嗯,既然你们中海油真的有这个想法,我也看了你给我的这些资料,优尼科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对象,我就姑妄说之,钟总你也姑妄听之吧,未必合适,您还得要自个儿斟酌,最好在选择收购团队时更全面一些,各方面的人士都要有一些,也许他们能从不同视角提出一些我们难以想象的道的问题。”沙正阳也不再客气。
  “你说。”钟广标正色道。
  “嗯,我提几方面,请你们慎重考虑,嗯,中海油是纽约香港上市公司,但是70%是母公司持股,而母公司是国资委直接掌管,这一点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抓住加以发挥,你们要提前在这方面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和舆论准备,如果可以通过一些股权上的灵活变通,尽量淡化国企央企的印记,我觉得可能会好得多,至于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你们自己考虑,……”
  第一个问题就让钟广标皱起了眉头,但是他也知道这的确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中海油性质摆在那里,无法回避,那么就只能通过其他一些渠道和舆论来进行淡化处理,充分做好竞争对手可能要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的思想准备。
  “第二就是收购方式问题,现金,还是股权,或者是联合收购,可否联合美国国内一些私募股权基金或者国外的一些主权基金来合作?我认为这一点上如果做好了,会极大的减轻外界的质疑和压力。在银行融资贷款时,也要选择合适的银行,最好以美国银行为主,影响力较大和其背后政治资源较多的银行为主,尽可能避免使用我们国内银行,特别是国内国有银行的资金,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这也很容易引来质疑和诟病,美国人的疑心也很重的,……”
  这一点很关键,沙正阳需要提醒钟广标,前世中中海油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虽然也有和美国银行融资,但是却没有充分发挥出这些资本背后的影响力,或者说发力太晚,局面已经难以挽回了,如果能够和美国的一些私募股权基金联手,再在银行方面做好文章,可以很大程度左右一些敌视的舆论走向。
  “另外就是如果可以,或者条件具备的话,选择合适收购时机,另外也可以物设一些游说公司来出面帮助企业来做这方面的工作,美国人这方面的游说公司还是很专业的,各类政治资源很丰厚,手段也相当厉害,这方面我们国内对这一点的运用上几乎还是空白,或者说没有能够适应美国那边的制度,我觉得这一点上中海油可以先做一个试水,未来我估计还会有很多我们国家企业出海都会遭遇这种情况,都要用得上。”
  这一块也是当下中国企业出海战略中的一块短板,哪怕在很多并不涉及到美国的,但是美国人的长臂管辖意愿很强烈,而他们的实力摆在那里,所以你无法回避,只能去面对和适应,那么聘用一些游说公司,甚至主动吸纳一些背后有较多政治资源的人物进入公司来充当公关顾问,发挥其特长,也是很有必要的。
  钟广标感觉到沙正阳言语中的郑重程度,略感吃惊,这和他的判断有些出入,“正阳,你觉得这一次收购风险很大?失败几率很高?”
  “嗯,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商业收购一旦被政治化之后带来的冲击力,我感觉竞争对手肯定会把这个事情往政治风险上带,你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感觉包括您在内的中海油高层,似乎在这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如果你们抱着这种心态,那么失败几乎是百分之百的。”沙正阳毫不客气的道。
  钟广标陷入了沉思,他没想到沙正阳居然会给出这样悲观的一个判断,和之前他的信心百倍简直截然相反。
后记(6)
  “除了这些,正阳,你还有什么建议?”钟广标终于抬起目光,沉静的道。
  似乎是感觉到钟广标已经意识到了有些什么,沙正阳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他能做的也就只能做到这么多,毕竟具体收购还是钟广标他们去做,自己只能结合前世中中海油收购优尼科遭遇的种种困境最终失败之后各方的反思,中海油收购失败,对于中海油本身来说影响不大,股票价格甚至还上涨了,但是却失去了一个在亚洲地区扩张天然气资源份额的机会,优尼科的确是可以和中海油形成资源互补,结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还是很可惜。
  “嗯,钟总,还有就是尽量淡化我们中海油背后的国家意义,这就是一个商业收购,为了利益而已,不代表其他任何意义,嗯,前期可以为中海油进行一些形象包装营销,争取部分美国民众的理解,……”
  沙正阳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和盘托出,前世中他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当时也只是在网上看到了一些马后炮的专家学者们的一些总结,当然不能说这些不对,只是在事后再来看,显得有些无用了,但在这一时空中,一切尚未发生,如果能够提前做一些工作,未尝不能提前做些准备工作,或许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这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中海油自身,看看其能在哪些方面来弥补一些短板和不足,最大限度的化解竞争对手挑起的政治敌意,尤其是激起民意的反对,综合运用各方资源来把这一次本身就是正常的商业收购彻底单纯化,避免牵扯到太多的政治因素进来。
  和钟广标的会面谈话,是纯粹私人性质的,没有任何其他公务因素,所以时间也很短。
  就是吃了一顿饭,然后饭后单独的小坐了一下,这种私人性质的谈话反而更有利于大家在很多话题上更能放得开。
  当然话题也不仅限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这桩事儿,钟广标也问了沙正阳现在的工作情况,自然免不了一番唏嘘感慨。
  眼看着一个昔日自己看着成长起来的小字辈已然在十年间就成长成为和自己比肩的领导干部,除了感受到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外,也就是对沙正阳的进步速度的感慨了,虽然早就知道沙正阳非池中物,但这种进步速度也太让人震撼了。
  中州在沙正阳担任主要领导期间的巨大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短短两年多时间,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壮大,从产业培育集聚到城市化进程,都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钟广标相信,假以时日,沙正阳能够走到更高的领导岗位上,甚至远远超出自己乃至于林春鸣、曹清泰这些他昔日的引路人们。
  ……
  “我还以为你们两口子真的一次都不来瞧一瞧我呢,这宛州离中州有多远?”沙正阳微笑着招手示意对方入座。
  常磊和姚莉也有些不好意思。
  的确,沙正阳到中州任职之后,他们俩还一次都没有来过中州看望沙正阳,而且说实话本身宛州距离中州也是最近的。
  现在中宛高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预计到2008年中宛高速这一骨干高速公路通道就会正式建成通车,届时从宛州到中州只需要三个小时就能到。
  “正阳书记,我可不是不来看您,你刚去中州的时候我知道您肯定会很忙,本打算等您这边稍微稳定下来再来看您,没想到我那边又有一些工作变化,然后等我那边安定下来,您又升任书记了,而且还是一肩挑,我哪好意思来打扰您?”
  姚莉很会说话。
  “现在您不是卸任市长了么?我看着各方党政代表团都接踵而至的造访你们中州,我们就琢磨还是等这一波过来再来吧,现在我们不就来了么?”
  “打住,莉姐,你我之间还要添上书记这个称呼,那就太生分太见外了,就叫我正阳就行,你们要觉得不合适,有外人的地方可以添上。”沙正阳摇摇头:“我到中州之后,的确比较忙,但是我想接待老朋友的时间我还是有的,这点自由安排的权力,我还能做到。”
  “那好吧。”姚莉也知道虽然沙正阳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但一来沙正阳的确不是那种人,二来自己和他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所以也没有那么多忌讳。
  “怎么样,当一把手的感觉怎么样?”姚莉已经正式接任山都县委书记,而她才刚满四十二岁,哪怕是作为男性这个年龄担任县委书记,都已经相当少见了,更别说是一个女性干部。
  “压力山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姚莉用了三个词语来形容,“宛州的情况不算太好,正阳你也知道,杜书记走了之后,穆书记接任,有一些动作,但是周边地市的发展速度都很猛,我们宛州晚走了一步,就显得有些被动了。”
  杜国建在宛州任上表现不佳,调任省委农工部长,穆天然接任书记,可以说现在的宛州已经完全丧失了当初林春鸣时代积蓄下来的发展优势,泯然众人矣。
  相比之下,涪岗、昭阳、秦都这些地市却已经发展起来,尤其是涪岗和秦都两市的发展尤为突出。
  涪岗早就把宛州甩在了身后,而秦都虽然在GDP总量上还没法和宛州比,但是人均GDP却已经达到了宛州的两倍有多,只是人口数量上的巨大差距太大使得GDP难以超越宛州罢了。
  “老穆就这么听之任之,无所作为?”沙正阳也有些感慨和遗憾,宛州的确不太走运,杜国建显得太平庸了,穆天然情况应该要好一些。
  “穆书记倒是有一些想法,嗯,姚市长这段时间也在积极的奔走招商引资,下个月我们几个县的人都要跟随他去广东,对口联系了几个点,希望能够实现宛州的二次创业。”
  姚莉咬着嘴唇道,内心却是颇为遗憾,如果是沙正阳当年能够留在宛州,宛州何至于此?
后记(7)
  二次创业也就是相对于林春鸣和沙正阳时代的宛州的第一次发展高峰期,宛州迎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也为当下的宛州打下了电子和食品产业的基础,但是随后几年里整个宛州的发展就陷入了漫无头绪的阶段。
  杜国建时代这几年简直就成了原地踏步,在沙正阳看来汉川省委还是在调整宛州市委班子时迟缓了一点,否则宛州也不至于如此。
  现在穆天然和姚立波搭档,但时间已经耽搁了,还能不能抓住这一波发展机遇的后半段,就要看穆天然和姚立波二人如何来操刀了,但宛州实在是耽搁不起了。
  看看现在中州的发展架势,哪怕宛州的确无法和中州比,但是在对比一下前几年中州的表现,恐怕也不比宛州好多少,而如果沙正阳一直留在宛州,从副市长到市长再到书记这样干起走,只怕宛州的局面不说就一定会赶上现在的汉都,但没准儿真的可以和中州比肩了。
  只是这也只能是空想罢了,一切都没有如果和假设。
  沙正阳自然没有想到姚莉这一会儿就会有如此多的思绪,从内心来说,当年他的确是很想留在宛州大干一番的。
  担任真阳县长那两年也是干得最畅快的两年,哪怕袁成功这个人没那么好处,但是在大家大方向一致的情况下,仍然配合得不错,取得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只不过后来宛州市委却有一些另外打算,把夏侯通安排了来接任书记而没有要自己接任书记,虽然夏侯通这个人也没什么,但是这种宛州市委的这种“另眼相看”让自己内心里起了疙瘩,工作起来就始终没有那么顺手了,所以最终也就变成了不如归去,索性离开宛州了。
  如果能留在宛州,也许一切都会大不一样,以宛州的基础条件和当时电子产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的势头,加上千万人口劳动力带来的巨大优势,的确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莉姐,宛州的条件其实是不错的,虽然前几年发展慢了点儿,但底子在,东峡,真阳,还有经开区,但是山都,我觉得还真的要好好规划一下。”沙正阳也没客气,“山都的区位优势一般,人口不少,但是缺乏真正能够撑得起一个县经济发展的主导支柱产业,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姚莉苦笑,她当了三年县长,现在又是县高官,何尝不明白这个问题?但是明白不代表就能解决,摆在面前的现实难处让她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来破局,但真的没有太多好的路径。
  “莉姐,我给你一个建议,但是未必正确,还是要根据你们山都的实际情况来定。”见姚莉很重视,沙正阳也思考了一下,“我感觉可能现在一些县区在寻找主导产业上走入了一些误区,一味贪大求高,都盯着像电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这一类对科学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产业,却忽视了这些产业对基础条件的要求,像山都,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在这方面去过分追求,而应当脚踏实地,以我个人的看法,山都没有其他优势,总体来说,交通条件尚可,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一般,这种情况下,寻找什么产业作为支柱?”
  姚莉越发聚精会神,沙正阳说的都是当下山都面临的最大问题,招商引资花了不少心思,但是效果真的不太好,零零碎碎的引来一些项目,规模不大不说,各种条件要求苛刻,很多在环保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恶问题,这也是最让姚莉感到失望的。
  “我不赞同山都再在那些个对基础条件要求太高的产业上花心思,而应当落足于一些门槛低的产业,尤其是对劳动力需求比较大的产业,比如食品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衣食住行,这四门类任何时候都不会落伍,服装产业沿海地区优势太突出,因为那需要紧跟潮流,当然如果作为代工厂家,我觉得这一块还是有机会的,而且其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工人就可以上岗,能够大量吸纳就业,……”
  “……,还有就是食品产业,事实上莉姐你也应该清楚,当初真阳乃至宛州在最开始发展的时候也是确立了食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我注意到这几年里,宛州基本上在吃老本,原来的那些食品企业基本上保持不变,而据我所知,像顶新、日清等很多企业在其他地方仍然在不断扩张,真阳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原本可以再大幅度扩张的,但是……”
  沙正阳摇摇头,姚莉也有些黯然。
  “食品产业的门类丰富,投资大小不论,对劳动力需求大,还能带动本地农业的发展,所以我建议莉姐重点要把食品产业和服装鞋帽代工产业作为重点来培育,我再说一句不太客气的话,这个时候咱们不要指望一口吃个大胖子,拉到多少算多少,也不要去计较条件,只要能来能带动劳动力的消化,三免两减之后能实现纳税,那就是胜利,……,摆正位置,现在的竞争如此激烈,……”
  “另外,山都也可以考虑接纳一些沿海的产业转移,这一步现在看起来有些略微嫌早,但是我觉得仍然有一些机会,但要看你如何去挖掘,……”
  能给的建议就只能给到这个地步了。
  沙正阳也知道姚莉现在的情况并不算好,她在担任山都县长期间经济发展上没有太多起色,升任书记在宛州市委内部也有一些不同意见,这是他从姚立波那里获知的。
  不是她不努力,而是整个宛州的情况都不太好,而她受制于书记的一些掣肘,所以也很憋屈,现在好不容易媳妇熬成了婆,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动作了,才发现似乎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山都面临着和各地的激烈同质化竞争,而山都地位条件并不算好。
  她这种迫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好高骛远,恐怕那就真的要成了欲速则不达了。
后记(8)
  “祝贺你,韶华,希望你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握住孙韶华的手,沙正阳话语里满满的诚挚。
  孙韶华心中也是感慨无限,她没想到自己刚出任中州的常务副市长才两年,就又要面临调整了,而且是一步极大的跨越,省委任命她为洛城市市委副书记,并推荐为市长候选人。
  下个星期一就要去报到,来的如此突然,甚至连沙正阳之前都没有得到太多消息。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大好事,连续三年的高增长,使得中州成为了国内万众瞩目的明星城市,也让作为常务副市长的孙韶华声誉鹊起。
  而作为女性干部本身在各级党委政府中都需要按比例选拔一批作为培养对象,确保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观念能落到实处,所以这个机会就落到了孙韶华身上。
  要知道连谭振国都没轮上这样的好事儿,就让孙韶华给赶上了。
  洛城可不简单,是全省仅次于中州的第二号城市,而且地位也不一般,论工业基础也一样雄厚,所以洛城基本上是和中州一样,市委书记都是进入了省委常委序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7/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