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校对)第8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0/895

后记(14)
  创新上保持战略优势?吕宗平咀嚼着这句话的丰富含义,眼中却多了几分欣赏和艳羡。
  这就是深川的特殊地位优势所在,制度创新如果没有中央的支持,你根本想都别想,而科技创新则需要雄厚财力来保障,而深川的财力自然不缺,至于说产业创新,结合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之后,新的产业,新的业态,也许就真的能在深川生根发芽,而沙正阳提出的那个科研合作试验区明显就是冲着这个新产业新业态而去的。
  “正阳,你的这个构想很宏大啊,让人羡慕啊。”吕宗平不无感慨。
  “宗平书记,这也是被逼出来的,我们深川没有多少纵深,幅员面积也不大,如何在有效的资源范围里激发起最大的能量,我想也就只有在创新上做文章了,创新说来也很容易,但是要真正最好不简单,最根本的制度创新,体系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或者说稍微一触碰就要牵扯到很多既得利益,特别是在政府这一块里,固有的格局模式要打破,要调整,都要牵扯到很多部门单位利益,改革,从来都是改革自己最困难,但是你不该改革,不创新,你就会像是泥潭中的大象,只有慢慢沉下去,慢慢泯然众人。”
  沙正阳的话让吕宗平的触动更甚,谁都知道改革就是要动原有格局,就要动既得利益,尤其是改革到政府自己身上,那就更痛,更难受,但你不改革不行啊,不改革不创新就要落后,你要想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那么就必须要这么做。
  “正阳,你说得好啊,不改革不创新,那就要落后,就要被淘汰,深川如此,汉都何尝不是如此?平原何尝不是如此?”吕宗平喟然道:“但说易行难,真正要改革改到自己头上,又有几个人能真的心悦诚服的接受?”
  “这就需要我们的党组织有足够的定力和执行力,如果一级党组织都不能指挥和命令我们的下级组织和党员,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执政能力出了问题,就目前来说,中央在党的建设方面还是十分重视的,一直抓得很紧,所以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共产党的认真二字。”
  沙正阳对这一点很有体会,在中州担任书记的后两年,他更多的是抓了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大路线已经确定,微观层面和具体层面的工作,都交给了陈汉生,他更多的通过抓组织建设来确保市政府的诸多具体工作上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唔,近两年来中央在这方面的确日益重视,抓执政能力,抓组织建设,抓纪律作风,抓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提升党组织的能力建设,一个地方能不能把工作抓起来,很大程度取决于干部群体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养成,最后落到实处就是执行力贯彻力的问题。”
  吕宗平也很有感受,担任汉都市高官这几年,汉都的发展很快,但是越是到后面,就越是感受到在基层执行力的重要性。
  中央日益重视党的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干部队伍培养,这就是一个相当明显的变化,经济搞起来了,但是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作风能力却变得庸俗化了,散漫了,那么这种趋势和局面就难以维系长久,中央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开始着手抓作风抓队伍建设,应该说是抓到了要害。
  和吕宗平谈话的确要比与宋云培几人谈话更轻松,更对等,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话题也就更具有共进性,也更能有许多触及点。
  ……
  汪亚光是在机场见到沙正阳的。
  他得到消息比较晚了,加上昨天单位上有事走不了,所以才今天赶来。
  沙正阳是下午四点钟的飞机回南粤,汪亚光联系上沙正阳时,沙正阳都要准备前往机场了。
  所以汪亚光也就赶到了机场,见了沙正阳一面,有四十分钟的谈话时间。
  从公河镇镇长到现在的秦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汪亚光用了八年时间,可谓顺风顺水。
  他在公河镇镇长位置上干了两年便接任镇党高官,2005年升任清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2007年调任秦都市委办副主任,2008年任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
  “哦,亚光,你要下去?”沙正阳颇为惊讶,“到哪里?”
  对这位小师弟,沙正阳是一直很关注和关心的,无论是胡成峰也好,苏伦康也好,虽然都是平辈相交,但是年龄都要比沙正阳大一截,唯独汪亚光是真的比自己小两岁,是真正的小师弟。
  “可能是到安谷担任县委书记。”汪亚光对沙正阳自然没有什么隐瞒,坦然道。
  “安谷?”沙正阳吃了一惊,扬起眉毛,“亚光,那你这一个挑战有些艰巨啊。”
  秦都的情况属于两极分化,一半区县因为有煤炭石油资源,经济发展也较好,比如清河就属于其中之一,北部的几个县份则是典型的黄土高坡,沟壑纵横,各类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国家级的贫困县,所以很多南部区县干部宁肯不提拔都不愿意去北部县份任职。
  “嗯,有点儿,领导和我谈话时,我也很有压力,不过我觉得我还年轻,可以下去做点儿事情,未必能做到多么好,但是总能干点儿事情,您不也说过越是有挑战性的任务,完成起来才有意义嘛。”汪亚光笑了笑道。
  沙正阳倒还真有些佩服汪亚光的勇气了,对于秦都的情况他还是比较了解的,朱凤厚和苏伦康都没少在如何把秦都的平衡发展上下功夫,但是南北的条件的确相差太大,哪怕是在一些政策上扶持,但是收效都不大,现在汪亚光下去,恐怕真的要吃几年苦了。
  “那你有没有一些想法呢?”沙正阳还是很愿意帮这位敢于勇挑重担的小师弟一把的。
后记(15)
  “说实话,因为领导找我谈话有点儿突然,我也没有太多的思想准备,所以也没多少头绪。”汪亚光苦笑,但迅疾又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决然。
  “不过,既然组织有意让我去,我当然要服从,而且我也乐意接受这样一个挑战和重任,安谷的条件可能沙书记你也比较清楚,纯粹的农业县,而且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也不算太好,因为植被破坏比较严重,水土流失也很厉害,所以市里边也是希望安谷未来的发展既要兼着重民生发展经济,但是又要兼顾全县的生态保护,要从子孙后代的长远出发,……”
  汪亚光的话让沙正阳忍不住点头:“看来你们秦都市委还是很客观理性嘛,结合实际,没有对你提一些过高要求啊,嗯,现在市委l书记是陈康有吧?嗯,他原来在清河县工作吧?”
  汪亚光略微有些吃惊,然后又有些高兴,“对,我在清河工作时陈书记在县里当县长,后来担任县委书记,2003年他担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05年到昭阳担任市委副书记,2007年担任昭阳市的市长,今年刚回秦都来接任市委书记。”
  沙正阳其实对陈康有甚至秦都的原来那批干部都并不陌生。
  朱凤厚和苏伦康在的时候,就经常和秦都的干部接触,曹忠诚现在已经到省政协担任副主席了,那几年朱凤厚节假日回汉都时如果遇到自己也在汉都,就会邀约自己一起吃顿饭,也会把一些原来的老部下叫在一块儿,所以都还算熟悉。
  沙正阳也猜测到汪亚光能在仕途上走得这么顺,除了和他自己能力与努力外,多少也还是因为汪亚光和自己有这层关系,他也和陈康有有意无意的提及过汪亚光是自己的大学学弟,也请陈康有予以关照。
  “嗯,康有书记还是一个做实事的人,我和他讲接触过几次,感觉他这个人工作风格比较务实,秦都前几年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现在并不适合再要如何如何突飞猛进搞多元化,扎扎实实把现有的主导产业做强,做一些衍生,我觉得应该还是大有前途的。”沙正阳想了想,又道:“不过安谷的情况又有一些不同,国家级的贫困县,几十万人口要脱贫致富,还得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亚光,你这个县委书记担子重啊。”
  “嗯,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汪亚光此次专程到机场来见沙正阳也是抱着一些这方面的心思,“安谷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二三产业,就算是县城,也就是一些最初级的加工业和低端服务业,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原来安谷因为连高速公路都不通,但是今年有一大优势,汉兰高速安谷到甘肃天水段三个月之后就要通车,到年底,整个汉兰高速会全线通车,交通上的瓶颈就彻底打通了,对于整个安谷的发展会带来的巨大的利好机会。”
  “嗯,看样子,你是有一些想法了?”沙正阳关心的问道。
  “嗯,我认真考虑过很久,觉得安谷不可能像清河或者秦都市区那样去发展,条件不具备,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也还是有些力有不逮,我觉得安谷还是要立足现实,从最基本的做起,安谷以厚实的黄土地为主,这种土质对种植优质的生态土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安谷西部还有大量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沙砾土质,我们专门请农科院的专家做过土质和光照、水质以及气候方面的测试和评估,安谷西部起码有十多个乡镇上千平方公里都是适合种植葡萄的区域,尤其是光照和温差特别适合,我们希望在鲜食葡萄和酿酒业上都能有所突破,……”
  汪亚光还是很立足实际的,尤其是主动的提出不好高骛远的要去搞什么电子或者汽车配件这一类的产业,说明他对安谷的基本情况有很客观理性的认知,清楚安谷在这方面是很难和秦都乃至省内其他区县竞争的,所以还不如放低身段,就做一些最基础食品初加工和深加工,酿酒业这一类对安谷本身其他方面条件不算太高的产业。
  “亚光,我赞同你的想法,安谷的条件要去和别的地方竞争,没有优势,那么怎么办?”沙正阳点点头,换了是别的人,他肯定没有那么多心思精力去替人谋划了,但是汪亚光不一样,他还是要照拂一番的,“就是立足安谷本身的条件,优质马铃薯的基地建设,葡萄种植基地,我记得最早东方红集团都有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可能是东方红集团后来在一些主打方向上有调整,所以规模不大,这方面我可以帮你再问问,我觉得现在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期,……”
  汪亚光心中一阵暖流涌过,沙正阳现在是何等人,每天有多少事情等着他处理,却还能抽出心思替自己谋划一番,真的是非常难得了。
  “沙书记,我……”
  “行了,亚光,我们俩就不说其他话了,我也就是帮你问问,催一催,如果条件成熟,肯定没问题,但这毕竟是企业行为,我只能做到这一步。”沙正阳见汪亚光有些激动,摆摆手。
  “另外,我建议你主动对接一下长河能源集团,也包括国电和大唐等央企,据说他们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新能源建设,国家目前正在准备出台一些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安谷的一些山地高坡地带,我觉得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发电都还是有很大潜力的,当然鉴于目前国内的电价成本问题,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肯定没法和煤电、水电比,但是煤电的环保压力会越来越重,水电有枯水期,所以风电和光伏发电还是有优势的,特别是现在国家在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新政策有补贴,这一点上,你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如何来借此政策促成安谷在这些产业上来提前布局,……”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个小时,沙正阳看了看表,需要准备登机了,汪亚光也起身送沙正阳。
  “亚光,当县委书记了,要有定力,有毅力,困难压力肯定会很大,但是要有信心,具体如何做,你心里有数,另外有时间你也来深川,我想也许会有一些收获,……,我相信你能行!”
  “谢谢师兄。”眼睛微微润湿,汪亚光千言万语化为一句。
  两人手紧紧握在一起。
  2010年,安谷县被国务院定为国家新能源推广发展试点县,国电集团和长河集团分别在安谷县试点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与此同时,东方红集团和张裕集团也都纷纷在安谷县建成以赤霞珠、长相思和雷司令等品种为主的种植基地,并在安谷县建成酿造基地,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县,安谷县的产业经济终于迎来了一抹曙光。
  2012年3月,汪亚光被任命为秦都市副市长。
  2014年5月,汪亚光调任武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2015年12月,任武阳市委副书记。
  2017年11月,汪亚光任通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后记(16)
  “书记,苏市长来了。”秘书推开门,小声的道。
  “哦,快请他进来。”沙正阳赶紧起身,迎了出去。
  刚走到门口,就看见苏伦康大步进来,沙正阳笑了起来,迎上前去,握着苏伦康的手,笑呵呵的道:“哟呵,终于还是下地方了?呆不住了?”
  苏伦康摇摇头,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对方的问题,只能笑着道:“怎么,只许你在下边干得风生水起,就不许我们下来为地方上添砖加瓦尽一番力?”
  “哟呵,”又是一声“哟呵”,沙正阳更乐了,“有点儿中央部委领导的口吻了嘛,不过下了地方上,就得要接地气了,再这种口气,是要挨骂的。”
  齐鲁蓝岛党政代表团一行到深川考察学习,沙正阳肯定要亲自接待会见,更何况这里边还有一个超级熟人——新任蓝岛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苏伦康。
  沙正阳都没想到苏伦康居然就毫无征兆的下地方了。
  2003年到了国家发改委工作,苏伦康表现很优异,沙正阳也知道苏伦康很快就和自己一样,被列为了中组部培养的后备干部,2006年升任高技术产业司司长,2009年任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这期间,无论是沙正阳在中州还是在深川,两个人的联系一直很紧密。
  沙正阳也知道苏伦康的表现十分出色,未来晋升是大概率事件,但是他以为苏伦康可能会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助理这样的职务,毕竟他在发改委的口碑也非常不错,越是到高处,苏伦康越是能体现出其沉稳大气的一面,这恰恰是在中央部委尤其是像国家发改委这样核心部门中所需要具备的特质。
  谁曾想到苏伦康就这么毫无征兆的突然下地方了。
  “呵呵,正阳,你这个口吻才要不得,有点儿歧视我们部委下来的干部啊。”苏伦康眨眨眼睛,“我可是在地方上干了十几年才到的部委工作,论地方上工作时间,不比你短多少吧?”
  老朋友之间的谈话就是这么放得开,就是这么轻松。
  沙正阳已经很难得有这种感触了,平常待人接物,见面会谈,要么是领导,要么是下属,要么是客人,都需要按照一定分寸规矩来,唯独像苏伦康这种,身份相若,年龄也相差不大,原来又有深厚的情谊,这样才能丢开一些束缚,轻松许多。
  “那也比我短不是?你现在重新下地方,就是新兵,无论是时代,还是所处的位置,都和你原来在秦都工作时完全不一样了,想想你离开秦都几年了?七年了,这七年国家和地方上发生了多大变化,你在发改委不会感受不到吧?你也去了蓝岛两个月了,蓝岛和秦都的差别有多大,你也应该有感受吧?新兵,还是得好好学习!”
  沙正阳打趣揶揄的口气让苏伦康很是不忿,但是又感觉很舒服。
  他到蓝岛这两个月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原来在秦都很多工作经验放在蓝岛来就未必能适应了,如沙正阳所说,他真的还成了新兵,需要一个学习过程,不像沙正阳这个家伙,一直在地方上工作,汉都、中州,再到深川,市长助理、市委秘书长、组织部长,市长,市委书记,啥都干过,从中州到深川,也是市委书记转任市委书记,省委常委转任省委常委,可谓驾轻就熟。
  见苏伦康被自己怼得无言以对,沙正阳心情简直好得不能再好,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愉快的事情发生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被自己怼得无言以对,不亦说乎?
  “怎么样,伦康,我这话有道理吧?”以往见面都是喊康哥,但是苏伦康到了国家发改委之后,沙正阳便和苏伦康约定,都相互称呼名字了,这样显得更庄重符合规矩。
  “嗯,算你有些道理,我到蓝岛这段时间也的确在重新学习和适应,肯定和秦都不一样,但是也还是有些共通之处。”苏伦康态度平和下来,“所以这也不是来向你们深川取经来了?蓝岛要谋划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新征程,需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深川是首当其冲,……”
  在沙正阳印象中前世中蓝岛发展四平八稳,从总体上来说,北方经济发展增速明显慢于南方,而且所占经济总量比例也在不断下降,这个迹象目前还不明显,但是十年后这个趋势就会变得十分突出了,也引起了中央和相关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再平衡,这也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工程,要彻底改变北方地区固有的发展模式,从量到质的转变,激活起北方地区的发展动力,这需要从政府层面做出相当大的改变,这是沙正阳的观点,同时也是被前世中所验证了的,做不好这一点,那么一切就无从谈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0/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