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的黄昏(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50

  在这段时间里,默城一直将模拟环境的时间跟现实实际的对比,调在两千比一,也就是现实中的一个小时,大概相对于模拟环境的三个月。
  一切准备就绪,几个小时过去了,路西法皇帝和曼兰联合托拉斯的联合军队,就已经按照默城事先的计划,在欧里斯星系展开阵势,全速向黑海佣兵工会首都逼近。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默城环顾整个星图,发现从这里到黑海佣兵工会的路上,有一个小行星带,这个小行星带,便是这个作战的关键。
  就是在这个小行星带,默城指挥下的路西法皇帝军和曼兰联合托拉斯军遭到突袭。
  突袭方是黑海佣兵工会,以及来自塞尔科列夫的援军。
  猝不及防之下,曼兰联合托拉斯方阵大乱,损失很大。然而,在默城的指挥下,路西法皇帝军却奇怪地保持了完整阵型,并且巧妙地摆脱了战局,曼兰联合托拉斯军不得不孤军奋战。
  当曼兰联合托拉斯军队损失超过五成之后,默城指挥路西法皇帝军重返战场。
  不过,并不是支援曼兰联合托拉斯,而是同时对塞尔科列夫的援军和曼兰联合托拉斯军发动攻击。
  而最妙的是,在这个时候,黑海佣兵工会的军队也同时对这两军发动进攻。
  这是毫无预兆的进攻,曼兰联合托拉斯和塞尔科列夫的军队,都远没有想到局面竟然会是如此,力战之后,宣布投降。
  整个战斗过程不超过模拟时间的十二天,而默城指挥这场战争用了四个小时。
  战争结束之后,降军马上被带到黑海佣兵总会首都进行整编,在那里,有默城早就安排在那的,路西法皇帝和黑海佣兵工会的数千万战士以及各种辅助人员。
  模拟环境下短短三十天之内,现实环境下,不足一个小时,所有的投降船只全部被路西法皇帝和黑海佣兵总会所得。
  经过这一战,曼兰联合托拉斯的实力损失了差不多六成,剩下的舰队只够自保。
  塞尔科列夫损失了他差不多六分之一的舰队。
  而路西法皇帝和黑海佣兵总会的实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增长。
  这时候,四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路西法皇帝和黑海佣兵总会联合舰队的实力,已经超越了塞尔科列夫的实力。
  而最可怕的是,塞尔科列夫这时候还以为自己的舰队在为黑海佣兵工会协防。
  这正是整个战役的关键点——直到现在为止都无法寻找到一种通讯手段可以比光更快。而在现代的人类战争,跨越数千光年进行征战,是常有的事。
  默城查过,根据当时的科技,光电信号在折叠空间中的有效传输距离为三点五光日。
  光在平行空间条件下,传输三点五光日距离,需要三点五日,但是根据空间折叠理论,在折叠空间下,只需要不到一秒钟就可以到达。
  而光在一秒钟内,穿越三点五光日的有效传输距离之后,它所携带的光电信号就极度衰弱,必须通过遍布宇宙中的光电中继站放大信号,进行下次传输。
  这也就是说,实际上,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光电信号每秒的速度,不再是每秒一光秒,而是三点五光日。
  而当时,塞尔科列夫的军队和塞尔科列夫的首都之间,相隔差不多十万光年,这也就是说,情报传送回去差不多需要一百二十天。
  而这就是说,当战场发生变故,塞尔科列夫最快也需要一百二十天才可以知道详情。
  而默城指挥路西法皇帝军在小行星带逼降那两支军队,只用了不足十二天,整编只用了三十天。
  四十二天之后,默城就指挥着联军直扑塞尔科列夫的首都,为了此战,默城携带了几乎所有可以搜集到的自激发能源。
  舰队和光电信号不同的是,舰队是不存在信号衰弱的问题。所以理论上,舰队可以一次性就通过折叠空间穿越到它所需要的全宇宙任何地方。
  这也就是说,理论上,舰队只需要一秒钟,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
  然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通过折叠空间穿越的距离,跟舰队所消耗的能量相关。而就算能量足够,也有一个引擎过热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人类的身体承受极限。
  默城特别查询过,在所有限制之下,以当时的科技条件,各种主力战舰每次进入折叠空间航行,所能穿越的实际平行空间距离,不超过两千光年。
  每次航行完毕之后,无论是舰船引擎,还是军人都需要全面修正,一般标准修整时间为一周,最低修整时间为两天。
  如果低于两天,舰队的战斗力将会降低到十分可怕的地步。
  不过,默城知道在这个时候,速度胜于一切,所以在保持基本战斗力的情况下,默城不顾一切的突袭,只使用了短短一百零六天的修整时间,就完成了二十次空间折叠的过程。
  这样加起来,自从战争打响,到路西法皇帝的军队出现在塞尔科列夫的首都,只有短短一百四十八天。
  这就意味着,塞尔科列夫只有比路西法皇帝多二十八天的时间做反应。
  而他派出去的两支分别进攻路西法皇帝和曼兰联合托拉斯的舰队,距离他最近的,需要三十天才可以收到他的撤退命令,而返回最快也要两周后。
  当他们十七天后返回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撤退舰队除了投降之外,并无第二个选择。
  当指挥着联合军出现在塞尔科列夫的首都附近,发觉光脑显示对方的舰队实力,确实如预期想象的那样的时候,一直很紧张的默城抹了抹汗,他相信自己可以轻松获胜。
  然而,然后就在这个时候,让他觉得诧异的景象发生了。
  当两军面对面正式交战的时候,起初一切顺利,但是当大军接触到,塞尔科列夫亲自指挥的,由八千艘基地舰做为主力的五万艘舰船的直属亲卫队的时候,形势却突然发生了突变。
  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塞尔科列夫竟然敢指挥直属亲卫队,对于拥有百万艘战舰的路西法皇帝发动突袭。
  而这个时候,士气高涨的路西法皇帝军,竟然一下子完全落入了劣势。塞尔科列夫的直属亲卫队,无论是士气,还是火力调控,以及各舰的协调作战,都到达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这种猛然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根本无法估算。
  这情形让默城看得目瞪口呆,“这不可能……”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来不及发呆了,他必须马上做出反应。
  默城首先马上将时间对比调到一比一,然后开始拼命调兵遣将,将战船组成十三层的联合防御,一层一层来阻挡塞尔科列夫的进攻。
  塞尔科列夫的军队损伤惨重,但是锐不可当,在短短三十几个小时里,一连突破了十二层联合防御。
  就在他即将冲到第十层的时候,默城突然想起自己麾下还有一员只有十四岁的侍从。这个人叫做冯*歌德里曼。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绰号“黑骑士”的家伙,未来可是可以成为帝国二把手的超级角色,虽然这个时候还只有十四岁,各项能力都完全无法查询。
  不过,不管了,上吧,默城马上调遣了冯*歌德里曼担任第十一层防御战线的指挥官。
  终于,冯*歌德里曼的出阵带来了鲜明的结果,在拼尽全力之后,以冯*歌德里曼战死为代价,默城阻挡住了塞尔科列夫的进攻,赢得了这场战役。
  当战役终于结束之后,默城一把把操作器丢在地上,不敢相信地一屁股坐在地上,“按照这情势看,这五万舰船一定是由一个人统一指挥才能如此齐整。但是这不可能,塞尔科列夫阵营中,实力最强的就是他自己,他的战略指数只有十,即使使用当时最先进的‘守护者’旗舰,他所能够指挥的舰船不会超过一万艘,而且战力也不可能这样强,这根本就是光脑作弊。”
  ※ ※ ※
  名词解释:
  折叠空间航行:等同于通常认识下的空间跳跃。进入折叠空间航行,无论你在折叠空间走多远,现实空间都是几乎停止的。
  ※ ※ ※
  这时候,素尔丹从门外走了进来,“不是光脑作弊,而是因为塞尔科列夫得到了宇宙第一旗舰‘含泪的慈悲’。”
  “但是模拟环境完全没有显示这个数据。”
  经过半个月的战斗,默城已经完全沉浸在刚才这场战役中,所以情绪略为有点激动。
  “因为路西法皇帝在发动这场战役之前,也不知道这个消息。”
  素尔丹的回答倒是很平静。
  就在默城感到懊恼的时候,他看见模拟环境给出了分数,是九十分。
  他再看了看分数解释,九十分就差不多等于路西法皇帝的水准。
  “损失这么大,怎么还这么高分?居然和路西法皇帝水平差不多。”
  “是的,你和路西法皇帝唯一的区别是,你是在第十层防御被突破的时候,就让冯*歌德里曼上了。而路西法皇帝是在歌德里曼的哥哥,他最信任的近卫军指挥官死亡之后才上的。你只是让歌德里曼替他哥哥去死了而已。除此之外,你们的一切模式几乎完全一样。”
  “老师,你应该知道‘含泪的慈悲’是怎么回事吧?能给我讲讲吗?”
  这正是素尔丹想要跟默城说的。
  在最初的时候,人类世界中的所谓旗舰,只是指指挥官所乘坐的战船。但是,自从智能机器人大规模叛乱,险些导致人类灭绝之后,旗舰的含义便改变了。
  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就摈弃了完全依靠高智能机器来指挥战船的战法。简单的说,就是在最关键的数据和情报处理部分,用人脑替代了光脑。
  这对于古人类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他们的大脑承受不了这种计算压力,但是现在新人类的基因已经有了巨大改变。
  一般来说,一艘主力战舰,比如重型战列舰,它所匹配的各种人员总共是五千名左右。当战斗开始之后,他们所有跟战斗相关的行为和动作,都将会被舰载计算机转化成数据,通向中央指挥室。
  在中央指挥室内,便是配有C4ISR系统(简称C4系统)的指挥官。
  C4系统是融合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情报、监视、侦察全方位的战斗指挥功能于一体的超级战斗系统。
  在古人类的时代,做为指挥战斗的中心,C4系统通常极为巨大,但是在新人类时代,C4系统一般都可以缩小成一个圆形头套,通常都是内置于军帽之中。
  指挥官必须不断地通过脑电波,将所得到的各种数据输入到C4系统之中,系统之中的各个中央处理器,按照指挥官的需求计算出自己所要的结果,然后根据这些结果,将自己的决定发送给所有的战斗人员,指挥他们如何作战。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指挥官的临机应变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对于战斗形势的本能判断能力都要很强。而战略指数越高的指挥官,在指挥的时候,就会更加细腻和有效。
  一般状态下,一艘重型战列舰指挥官,大概只能同时发送三百到四百条命令,这也就是说,至少有十几个人会收到同样的命令。
  但是如果宇宙中真存在战略指数达到十七的人的话,那么他的极限,将会是同时发送三万条命令。在这种情况下,他便可以给每一个战斗人员都发布有着细微差别的命令,而将全舰的战斗力发挥到舰船自身的极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