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自由行(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416

  为首军官哈哈大笑,“不错,某家早就看出此人不是良善之辈,快快把他给我擒住了!”
  其时辽兵约有一百来人,听得军官吩咐,发一声喊,策马狂奔,尘烟滚滚之中,只是片刻时间,已经把杨易围了起来。
  杨易这些人将自己围拢起来,不惊反喜,他只知道这昆仑冰蚕就在南京城附近的一座寺庙里,被一个叫做慧净的酒肉和尚偷偷的养着,但这座寺庙到底在哪里他却是一无所知,正焦躁间,猛然见这么多辽兵围拢过来,心道:“我不了解这南京附近地形,但这些辽兵却不可能不了解,抓他们来问一下便是。”
  想到这里,不待这些官兵对他说话,一夹马腹,黄马猛然一窜,他人已经抢先到了一个兵丁面前,开口问道:“你可知附近有什么有名的寺庙没有?”
  那兵丁见杨易刚才还在几丈之外,但眼前一花,只是瞬间便已经到了自己面前,很是吃了一惊,呜哩哇啦叫了几句,说的却是契丹胡语。
  杨易见他说的是契丹话,眉头一皱,“这却是麻烦了!”
  抄起大戟,一戟将眼前兵丁戳死,随后策马如飞,向身旁这些辽兵杀去,为首的军官将这个南朝骑士如此凶猛,只是问了一句话便杀了自己这面一个人,勃然大怒,吩咐左右,“杀了他!”
  一百来个兵士放下手中抢来的汉人奴隶,论起刀枪棍棒齐齐向杨易杀来。
  杨易叹了一口气,“何苦来哉!”手中长戟一扫,气劲延伸之下,九尺来长的青龙大戟的顶端忽然伸出丈余长的青色戟芒,吞吐伸缩犹如灵蛇吐芯,这青色戟芒堪比神兵利器,被杨易横扫一圈之后,但凡被青芒扫到的辽兵,全都被斩为两段,坠落马下,哀嚎不休,却一时不得便死。
  只这一招横扫,便有十几名辽兵被杨易杀掉,杨易持戟高呼,“谁会说宋话?会说宋话者,我饶他不死!”
  他喊了几句,回答他的是一窜箭矢。
  杨易见此情景,不再喊话,拍马舞戟向前方这些辽兵杀去,只是片刻功夫,已将这上百个辽兵挨个刺死,待到将最后一个辽兵杀掉之后,杨易拨转马身,向那些被俘的宋人百姓走去。
  这些老百姓既然是被辽人打草谷所捕获,那么定然距离北京不会很远,对北京城附近应当极为熟悉,找他们问一下这附近的寺庙方位却也一个办法。
  旁边被辽兵擒来的宋人百姓,见杨易杀人如同割草,胯下黄马奔行如电,这上百名凶残之极的辽狗兵士竟然在片刻之间被都他一人杀死,都以为这是天神下凡,特意搭救他们,吓得跪伏于地,向杨易连连叩头,口中“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三清道祖”等等名字念个不停。
  杨易伸戟挑开他们身上捆绑的绳索,问道:“你们是哪里人?”
  这些被俘之人有五十多个,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听到杨易问话,一个老头说道:“大神在上,小人家就在南京附近八十里外的小村里,旁边这些人都是我的同村,往日里这些辽狗一般不出南京城外三十里,这一次不知怎么回事忽然跑到一百多里之外去打草谷,我们村里人躲避不及,全村老少,几乎全都被他们掠了来。”
  杨易听他说,他所在的小村子远在南京城外八十多里,不由得心中失望,“这些人怕也未必知道这南京附近有什么寺庙。”
  虽然心中失望,但还是问道:“这位老丈,你距离这南京城也算不得太远,我问你,你可知道这附近可有多少寺庙?”
  老者叩头如捣蒜,说道:“小人极少离村,对这南京附近却是不太熟悉!”
  杨易看向其余之人,问道:“你们里面可有对附近熟悉之人?”
  这些人只是叩头感谢,却无一人应答。
  杨易叹了口气,挥手道:“快回家去罢!”
  这些人又向杨易叩了几个头之后,方才疾步跑向来时之地。
  目送这些人离开之后,杨易转身向南京城走去,他想的明白,“这些辽人中绝少不了精通宋话之人,我进城中抓上几个来问一问,总能问的清楚。”
  当下拍马向南京城中走去,刚刚走了一阵,还未走到城门处,便见到前方跑来一队人马,看人数约莫有三四千人,几杆大旗迎风挥舞,人如虎,马似龙,人还未到,一股子肃杀之气便扑面而来。
  这些官兵正随着前面一个领路的兵丁向杨易这里急速赶来,骏马奔腾,尘烟四起,杀气腾腾。
  在这队伍前面,那个领路的兵士忽然看到站在大路正中的杨易,吓得勒马惊叫,伸手指着杨易,口中呜哩哇啦向为首军官大声说了几句,为首军官吃了一惊,抬起右手,整个马队立时停下,千百双眼睛同时向杨易看来。
第九十六章
忙趁东风放人鸢
  若是寻常之人,被几千双眼睛齐刷刷的盯着,定然会有异样感觉,但杨易连皇帝都做了十几年,被几千人几万人的事情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此时面对眼前这几千辽军,他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驻马道前,静观其变。
  为首的将官高声喊了几句话,对着杨易猛然一挥手,刚刚停住的兵士同时大声应了一句,声震长空,四野可闻。
  弓箭手弯弓搭箭,长矛手举起长矛,摇旗擂鼓向杨易慢慢压来。
  至此,杨易已经看的明白,应当是刚才自己杀辽兵之时,远处的几个漏网之鱼告知了附近的大队人马,只看刚才领路的那个兵士看向自己的一脸恐惧之色,便知道此人定然是被自己刚才的杀伐给吓得怕了。
  或许是忌惮杨易的厉害,堪堪到了弓箭的射程之内,为首军官呼喝几声,见杨易毫无反应,突然一声大叫,后面一群弓箭手拉着的弓弦猛然松开,上百根箭矢一瞬间布满了整个空间,同时向杨易射来。
  先前已经杀了这么多辽兵,双方已经没有缓和于地,若是想要打听点东西,好言好语的商量那是想也别想,如今只有把他们打怕了,打痛了,他们才会老老实实的配合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见他们箭矢射来,杨易并不闪避,黄马如同一道黄色的闪电一般迎着箭雨急速前冲,迎面射来的箭矢全被杨易挥动大戟拨打开来。
  这些辽兵距离杨易也就十几丈的距离,如今黄马接连几个跳跃,已经逼近对面的首领。
  这些辽兵哪里想到他胯下黄马竟然如此快速,直到黄马近身方才反应过来,哇哇惊叫声中,长矛大刀一起向杨易身上招呼过来。
  杨易一声长笑,手中长戟猛然一震,在他手里发出阵阵颤音,声音由低转高,青戟上的青龙犹如活了一般,似乎在戟杆上蜿蜒游动,随后青戟戟头青光一闪,戟芒吞吐中爆散成一团青雾向前方的辽兵门笼罩而来。
  但听轻微的嘶嘶声不绝于耳,杨易人如天神,马似神龙,手中青戟在右手挥动之下如轻烟,似薄雾,看似薄纱般缓缓向前漂移,实则快如雷光电闪,几个呼吸间便已经杀了几十人。
  其实普通兵丁人数的多少,对于向杨易这样的武学高手来说,影响已然不大。
  早在他初入碧血剑世界的时候,就有胆色与上万兵马叫板,虽然只是衔尾追杀不是正面为敌,但已经凸显出他气脉深长,不惧车轮战的本领,如今他成就宗师之境,一身本领水涨船高,不论是主世界还是在这些个武侠世界,能给他带来威胁的群战围殴已然不是太多。
  此时在战场上与兵士交战,真正能与杨易交上手的士兵其实并没有几个,这些兵士手中的长兵器虽然不算短,但相较于杨易手中喷吐气芒的长戟,却如同擀面杖与齐眉棍的差别,他们手中兵器还未触及杨易,便已经被杨易戟芒扫中,斩于马下。
  这些辽兵起初气势汹汹,一脸杀气,高呼酣战,但随着时间的推进,现场之中,被杨易斩杀的士兵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是被他挥动大戟斩为两段,死状极为凄惨,惨叫哀嚎之声不绝于耳,如此惨状更是激发了这些辽人的凶性,大声嚎叫,死命来杀。
  杨易毅然不惧,胯下黄马在这些士兵的包围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每一次挥动大戟,便会带走好几个兵士的性命。
  眼见得四千士兵慢慢剩下三千,三千剩下两千,地上尸堆如山,血流成河,而场中的杨易却是犹如铁人一般,依旧沉默不言,胯下马,掌中戟,来回冲突,厮杀不停。
  他好像永远不知道疲惫,永远无法击倒,不可战胜,不可动摇。
  杀人至今,长戟从未有半点颤抖不稳,他只是杀人,杀人,继续杀人,好像毫无感情的魔鬼一般,存在的目的就是来收割在场兵士的性命。
  这种沉默不言的杀戮最是震撼人的心灵。
  面对这么一个不可战胜的魔鬼,剩下的辽兵终于崩溃,发一声喊,连兵器都不要了,大喊大叫,打马四散奔逃。
  见这些辽兵开始逃跑,杨易长啸一声,看准了为首的将官,黄马如飞,瞬间到了此人面前,手一伸,已经将叉住对方的脖颈,将他从马上提溜起来。
  这员将官身躯雄伟,肩宽背厚,体重不下二百多斤,但在杨易手中却是犹如灯草一般,拿在手中甩了几甩,“叮叮当当”几声轻响,此人的头盔、佩刀、水壶、箭筒等等物事全都被抖落在地。
  “你们可有谁听得懂宋话?若是有听懂之人,我不杀他,若是没有,你们的头领可就性命不保!”
  杨易将擒获的军官凌空举起,坐在马上对逃跑的辽兵大声喊话,“难道一个听懂汉话的都没有?”
  他中气充足,说话之声在方圆几里之内隆隆作响,震的人叫马嘶,那些逃跑的辽兵听到他的喊话,反而跑的更快了。
  杨易叹了口气,看了看手中半死不活的辽人将领,“老兄,你命不怎么好!不过将军难免阵前死,瓦罐难逃井边亡,你是行军主将,被我在战场之上当面擒杀也,也算是死得其所!”
  一抬眼看到对方的战马心恋久主,竟然还未离开,马身上驮着一盘麻绳,麻绳之上血迹斑斑。
  杨易看了看麻绳,又看了看手中的将领,点了点头,道:“很好,原来你还是一个放人鸢的高手,只看这条血迹斑斑,几乎全被染红的麻绳,就知道你放了不少人鸢。”
  他眼中杀气腾腾,嘿嘿笑道:“你放了这么多人的风筝,今天怎么也得让你亲自体验一把其中滋味,不亲自体验,怎知其中酸爽!”
  说话间取过麻绳,将手中将领往空中一抛,当这名将领的身躯在空中翻滚之际,杨易手中麻绳一抖,已然将他缠绕结实。内劲运转之下,麻绳绳头如同灵蛇一般,竟然自动打了几个结。
  眼见已将这名将官捆绑好,杨易仰天大笑,催马前行,“我放过不少纸鸢,但人鸢还是第一次放,此种经历日后定然难以忘怀,能让我记住阁下,你应该感到荣幸才是!”
  所谓的“放人鸢”,这乃是辽国军士最喜欢的一个折磨宋人的一个法子。他们用长绳将捉来的宋人捆绑好之后,打马飞奔,越跑越快之下,这人便会被拖拽的离地而起,渐渐的越升越高,与放风筝极为相似,因此便叫这种法子为“放人鸢”。
  一旦有人被放了风筝,一条命那便是十成十的没了,除非有极个别幸运之人,大多数人在骑士停马之后,便会从空中坠下,摔得稀烂。
  这种法子极为残忍,但边关辽兵却是极为喜欢,每每抢来宋人之后,心中一高兴,便会捆上几个青壮,在边关空地之上打马飞奔,放起人鸢,至于人鸢是死是活,哪里还有人关心这个。
  而被杨易擒住的这么将官便是深谙此道。
  这将官高高壮壮的身体还未落地,杨易胯下黄马便已经跑了起来,捆住此人的麻绳瞬间绷得笔直,此人身体一震,下坠之势忽然变成横移之力,就这么一震,倒是将他震得神智清醒起来。
  这将官只觉得狂风刮面如刀,身子忽上忽下,摇摆不定,腰间发紧,耳膜发胀,急睁眼时,便发现视野中景物大变,百里河川尽收眼底,白云悠悠似在身边,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
第九十七章
祸乱南京城
  其时和风送暖,万物萌发,南京城外大片大片的野地之上,野花点点,青草吐芽,时有蜂蝶飞舞,小河流经人家。
  就在这春暖花开时分,南京城守城官兵忽听得前方马蹄声响,上千人马丢盔卸甲的向城内跑来,边跑边嚎,声音里透出极大的惊惶之情。
  守城官兵不敢怠慢,急忙吹响号角,关闭城门,待到这些人走到城门之前,仔细盘问了一下,发现正是不久前刚刚出门的几千兵马中的人马,只是出城四千,怎么回来才只有不到一千?
  看其如此狼狈,难道是有强兵来犯?
  正疑惑间,猛听的这些跑来的兵士们大声惊呼,似乎见到了世间最为恐怖的东西一般,神情惊恐,语音发颤,拼命嚎叫着要冲进城内。
  若不是这些兵士有许多都是自己熟识之人,就凭这些人一副急不可待想要入城的模样,守城官兵定然疑心这些人别有用心,不让他们进城。但既然彼此熟识,知道这些人不会有什么不良之心,倒也痛痛快快的让他们进去了。
  待到打开城门让这些溃逃的兵士入城之时,这些兵士纷纷大叫,“关门!关门!别让那个魔鬼进来!”说话间,扭头向城外频频张望,一副吓得肝胆俱裂的惊惶模样。
  守城将官顺着他这些溃兵们的目光向城外看去,只见暖阳之下,地面之上,一人骑着一匹黄马,正向城门处急速奔来。
  骑马之人手中牵着一根大绳,绳头高高抬起,飘到半空之中,半空中正有一人狂呼乱叫,身子在空中来回翻滚,这种情形辽兵都见得多了,知道这是放人鸢。只是平常放人鸢放的都是宋人,可今天在半空之中叫喊之人,依稀是契丹人的语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