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自由行(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416

  只见这个“地”字,体貌庄严,浑厚沉凝,无有张扬之感,却有厚重之意,与上面的“天”字的广阔无限清灵威严,意境大不相同。他看了几眼,正想赞叹几句,便发觉这个“地”字竟然也有隐隐的不屑情绪流淌出来,似乎是若有若无,但偏偏给人一种确实存在的感觉。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中年书生心神感应之下,不由自主的又向后退了几步,“难道这几个字成精了不成?”
  他不信邪的将目光转向“玄”字。
  这一次他功聚双眼,内息运转,小心翼翼,如同与敌人交手一般,不敢稍有疏忽,运气片刻,方才仔细看去。
  这下更不得了,这个“玄”字刚一入眼,便发现这个字在视野里旋转不停,忽上忽下,忽而现身,忽而隐形,琢磨不透,观之不明。
  他努力想要看清,越是关注,反而越不能看的清楚,看了一会儿,正焦躁间,似乎听到这个“玄”字在冷笑讥讽,“连这么大的一个字都看不清,还有脸显摆自己的书法?”
  中年书生心中一乱,大叫一声仰天便倒。
第六章
道理
  “哎呦,你这是怎么了?”
  顾采玉见中年书生几声怪叫之后,仰天便倒,很是吃了一惊,急忙伸手将他扶住,“不就是污了你几个字么,不至于气成这个样子罢?”
  中年书生眼睛离开杨易所写的千字文之后,虽然胸慌气闷头晕欲呕,但相比刚才的天旋地转,幻觉频生的感觉,却是已经好了很多。
  他是武道高手,内力深厚,当下深深吸了一口气,内息流转之下,头脑渐趋清明,对顾采玉道:“我没事了,多谢小娘子援手之恩。”
  顾采玉放开他的胳膊,见他脸色平缓,双眼有神,知道问题不大,说道:“好了,一副字而已,污了就污了,有什么了不起?你至于这样激动么?”
  若是杨易写字之前,听到顾采玉这句话,中年书生定然要不依不饶的与顾采玉争执,但如今见识到了杨易的书法如何,他哪里还会在意这些?
  听了顾采玉的话,中年书生点头道:“是,是,是,小娘子说的对!一副字而已,污了就污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顾采玉见他态度转换的如此之快,宛若换了一个人相似,不由大奇:“咦?你刚才不是说你的字很难得么?”
  中年书生道:“刚才确实觉得很难得,但如今珠玉在前,我那一副字已然成瓦砾,要与不要却也无关紧要。”
  顾采玉喜道:“算你有眼光!”
  她对书法不太在行,只是觉得杨易这些字写的非常好,远超自己所见的什么书法名家所写,但至于具体好在在哪里,她脑中却只是隐隐约约有点头绪,难以用语言描绘出来。
  杨易收笔之后,将自己所写的这副字仔细看了看,越看越满意,刚才自己心与意合,以书传情,竟然进入一种极端少见的书画状态,一气呵成之下,方才有了眼前这幅作品。
  以后若是再想写出这样的作品,估计可能性不大,这副字有可能是自己巅峰之作。想到这里,颇有点舍不得将这幅字留在这里。
  他看向中年书生,笑道:“刚才仁兄说了,写字也需灵感,如同作诗一样,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可或缺,‘所谓本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诗词如此,书画何尝不是如此?”
  将手中毛笔扔到笔洗之中,摇头道:“但是有一点,老兄却是搞错了!”
  中年书生恭恭敬敬对杨易施礼道:“愿闻其详!”
  他见到杨易写出此等妙字,对杨易心服口服,“还请杨大人教我!”
  杨易笑道:“你果然知道我是谁,刚才可是故意为难我啊!”
  中年书生尴尬道:“以文会友,不是以武会友,这是诸多门派,考验儒门传人的规矩,历代以来都是如此,却也算不得故意为难。”
  他向杨易深深施礼,道:“还请大人阐述妙论!”
  杨易道:“不敢!”
  他叹道:“若是想写好字,平时的勤学苦练那是少不了的,写诗一样,所谓‘功夫在诗外’,说的便是如此。”
  中年书生连连点头,道:“是,是,是,深的我心,我也是觉得如此,平日里不敢一日懈怠,每天都要写完一千个字方才收手。”
  杨易道:“厚积薄发,一朝顿悟,若是无有厚积,何来薄发?没有深厚积累,就不可能有一朝顿悟的可能性。”
  中年书生道:“是是是!”
  “但是……”
  杨易看向中年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天资悟性,有些人先天灵性不够,纵然肯下苦功,却也未必能有多大成就!君不见天下好书法者数不胜数,可又有几人能称得上书法大家?”
  杨易道:“吟诗作画,所会者多,有成就者少,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天资悟性生来便有高低。”
  中年书生脸色发白,喃喃道:“勤能补拙,我日日勤练,总会能悟出其中妙理!”
  杨易问道:“那你现在悟出来没有?”
  中年书生默然不语。
  杨易道:“自古书法大家,无一不是幼年时期便崭露头角,冠压一时。若是年过三十而字体不成,则成就有限,成为宗师的可能性已然极少。好比下棋,‘二十岁不成国手,则终身无望!’棋道如此,书法亦然。”
  中年人失魂落魄,不发一言,脸色却是越来越白。
  他是太虚门这一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习武天资极高,幼年之时,冠绝同辈,后来迷恋上了书法,整日价提笔习字,武学渐渐荒废。
  如今年近不惑,虽然也算得上是门中的武学高手,但是与年少时的光芒万丈已然相差极远。
  他同门师兄弟也曾劝过他多次,却无有效果,这太虚门是道家圣地,讲究随心而行,随意而修,对门人的所作所为,只要不脱离宗旨,一般不强加干涉,因此见劝说无果,门人也只好随他。
  但私下议论之时,未免不暗自叹息。
  此时耳听杨易说出书法之道在乎天资,中年男子将信将疑。若是寻常之人这么说,他定然嗤之以鼻,但他亲眼见到杨易写出眼前如斯妙品好字,已经对杨易生出高山仰止之情,倒是不敢轻易否定。
  他是聪明绝顶之人,只是平时一门心思研习书法,沉而忘我,未免显得有点痴痴呆呆。如今听了杨易之语,仔细想了一下,越想越惊,额头冷汗津津,霎时间汗透重衣,心道:“我这些年来何其蠢也!耗费光阴,舍本求末!我是太虚门弟子,修习武道才是正理,书画之道怡情尚可,如此耗费心力,纵然成就书法宗师,却对本门来说,又有何益?”
  他脸上忽青互白,一身气息忽然凝重,忽然轻灵,过了一忽儿身子一震,双眼恢复灵动之色,哈哈一笑,对杨易行礼道:“杨兄,这幅字送我如何?”
  杨易笑道:“悟了?”
  中年书生摇头道:“哪里称得上悟?只是醒了而已!蹉跎光阴,舍本求末,谬之大矣!”
  他将杨易写就的这副字轻轻卷起,双手呈给杨易,“借我看上几天如何?”
  杨易伸手接过,笑道:“我现在可否继续前行?”
  中年书生哈哈大笑,一掌拍下,已然将眼前的画桌拍成粉碎,一阵风吹来,木粉冲天而起,片刻间消失不见。
  顾采玉见他如此掌力,吓了一跳,“写字的,你功夫好高明啊!”
  若是一掌将木桌拍出一个大洞,一般的武者都能做到,若是一掌下去,将整个桌子震碎,那就非高手而不能为之。
  可若是像眼前这个中年书生这般,一掌下去内力波及,竟然将整个桌子震成齑粉,这非但要内力高深,更要有对一身内息的绝对的掌控力方才能够做到。
  杨易笑道:“书法不行,功夫不错!”
  中年书生脸上一红,随即哈哈一笑,“杨兄书法高明,口齿也是不俗!”说着伸臂虚引,道:“请!”
  杨易笑道:“得罪了!”将手中字幅递给中年书生,“你给我装裱好,我让你看三天。”
  中年书生笑道:“成交!”
  杨易携了顾采玉的手,对中年书生道:“既如此,告辞!”
  中年书生笑道:“前途未卜,多加小心!”
第七章
小诗
  作别中年书生之后,杨易与顾采玉走了一段路,但见路边野花朵朵,蜂蝶戏舞,花香鸟语,景色怡人。正赞叹间,忽听前方有争执声传来,两人向前走了几步之后,眼前出现一关大大的池塘,绿柳环绕,蛙鸣阵阵,在一株老柳树之下,正有两名男子彼此争吵不休。
  这两名男子一位身穿道袍,乃是一个道人,另一位则是一身麻衣,却是农家装束。
  道人年长而农夫年少,此时两人正在一张青石条案前争执不休,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顾采玉道:“哎呀,这次怎么出现了两个人?这难道又是一关?”
  杨易笑道:“且去看看再说。”
  两人慢慢走近,便听见两人争吵之际,那道人猛然将手中浮尘一扔,大声叫道:“欺人太甚!你画这么一副破画,我怎么题诗?一个狗屁蛤蟆有什么可称赞的?”
  浮尘从道人手中飞出之后,直直插进旁边的老柳树的树干之上,整个浮尘把柄全都插了进去,只余马尾留在外面。这浮尘进树如进豆腐,毫无半点声息,大树连一丝微颤都不曾出现。
  顾采玉道:“这道人一身功夫好了不起!不比刚才写字的家伙差!”
  杨易道:“这当阳山虽然是太虚门的分支所在,但紫阳观并不以高手闻名,今天见得的几个人,功夫竟然都不差,这些人进入地榜毫无问题!”
  顾采玉道:“这可就奇了,难道正巧遇到太虚门下弟子齐聚当阳山?”
  杨易道:“现在猜测什么都为时过早,倒要看看太虚门下到底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人物!”
  这时候麻衣汉子说道:“你娘的,你还说我欺负你?你这直接给我一张白纸,就让我画一副孤寂之作,还要有山有水有人物,你就不是欺负人?你敢说你不是故意难为我?”
  两人争吵了几句,一抬头看到杨易与顾采玉,道人说道:“来来来,两位来的正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