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自由行(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416

  白衣剑面容冷酷如冰,声如金铁交鸣,声音如同一把把小剑一般刺向人的耳膜,“既然有胆子现身中原,那就死罢!”
  “嘭!”
  青袍人被剑气劈的飞出几十里,在空中拉出一道道白色的气痕,但随即又出现在原地。
  “第五!”
  青袍人站立虚空厉声道:“我躲你,并不是因为我怕你!”
  他浑身气势暴涨,满头长发狂飞乱舞,“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我家帝尊的延命灵果被一只猫儿给偷跑了,我此次进入中原,不是为了惹事,而是为了捉拿灵猫,取回灵果,绝无与大汉做对之心。”
  被称作第五的白衣剑客丝毫不为青袍人的话语所动,淡淡道:“无论上界还是不死城,只要胆敢有人进入汉界,杀无赦!”
  青袍人怒喝道:“若是帝尊少了延寿灵果,为了延命,肯定要再次发动战争,到时候你汉民又要死伤无数,这笔债你担得起么?”
  “你现身,我便杀你,战争不归我管!”
  第五将手中长剑慢慢提起,身子在空中忽然消失,瞬间出现在青袍人的身后,剑光暴涨中,已经将青袍人笼罩了起来。
  青袍人的怒喝声雷鸣般响起,“第五,你不要欺人太甚!”巨大的碰撞声在天空中响起,两人的身影的陡然消失不见。
  杨易迈步走上一株大树的树梢,仰头向天空看去。
  天空中巨响不断响起,声音如滚滚怒雷在虚空之中滚来滚去,倏忽在南,瞬间在北,杨易已经不能看到两人交手的身影,只能看见偶尔有几道剑光飞出,劈开天上的浮云,在空中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良久方消。
  听着巨响声渐渐远去,杨易嘘了口气,连连摇头,“这就是大宗师么?竟然如此厉害!一剑斩出,决浮云,开山岳,传说中的剑仙也不过如此!”
  他眼望长空,被两人打飞的郁闷之情早已经消失无踪,双手握拳,喃喃道:“用不出多长时间,我也会达到他们这种地步,到时候,我倒要看看,谁还能将我一眼瞪飞!”
  忽然想到在金顶山附近所遇到的一剑斩山的那道剑气,心中一动,“莫非上次拔剑斩山之人也是有着大宗师的实力?”
  只是他此时境界低微,眼光尚差了几分,实在不能分辨上次所见到的剑气与刚才白衣剑客的剑光孰强孰弱。
  发出几声呼啸之后,黄马从前方跑了过来。
  杨易跨马前行,急速向刚才两人交手的地方走去。本来是并立的两座山峰,此时只剩下了一座,另一座早就成了一大堆石粉,此时还在慢慢坍塌,微风吹过,清白色的石粉随风飘扬,形成了一大片白雾。
  杨易翻身下马,在已经成了石粉的山峰上闪电般游走了几个圈子,又在山顶上站了一会儿,随后又向对面的山峰上走去,来到了刚才白衣剑客所站立的位置,抽出背后长剑,向对面猛然斩出一道剑气,清白色的剑气飞出三十多丈之后,开始慢慢的溃散,到了五十多丈距离之后,已经彻底消散。
  杨易叹了口气,“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在山峰上呆立良久,杨易方才走下山峰,重新上马南行。
  见了刚才两人的交手之后,杨易对自己扯旗挑战群雄的行为已然兴趣缺缺,心道:“纵然我一路横推,杀到火云州,那又能如何?苍蝇头上显本领,蜗牛角上争虚名!纵然打败天下所有的武道宗师,那又算得了什么?在真正的高手面前,也只是徒增笑耳!”
  正思衬间,前方虚空震荡,轰然一声巨响之后,狂风扑面吹来。
  杨易抬眼前望,只见前方天空之中一青一白两道人影向地面急速降落,眨眼间摔倒了草地之上,将地面砸出来一个大坑。
  杨易看的分明,正是刚才交手的青袍人与白衣剑客。
第五十四章
两败俱伤
  尘土四起中,刚刚还被杨易惊为天人的两个武学大宗师双双从空中坠地,在青草地面上砸出来一个大坑。
  杨易勒马驻足,青戟已经出现在了他的手中。虽然明知道面对这两个武学大宗师,自己拿不拿兵器都没有什么用处,但眼看这两人从天际坠落,竟然不能消减下冲之力,那定然是受了极大的创伤所致。
  面对一个没有受伤的武学大宗师,杨易自然是有多远跑多远,就算是一个受伤的大宗师,也不是杨易所能匹敌之人,但眼前两人似乎已经伤到了本源,连下坠之势都不能减少,可见他两个伤势之重,面对两个快要死掉的大宗师,说不定自己还有一拼之力!
  黄马嗒嗒嗒的向前方慢慢走去,尘土渐渐消散,已经能够看清大坑内的情形。
  青袍人与白衣剑客两人相对而立,身子粘连在了一起。白衣剑客的长剑插入了青袍人的左胸,但他的左胸同时被青袍人的右掌插入,却是一副两败俱伤的局面。
  杨易此时方才看到两人的真实面目。
  青袍人相貌古拙一身清气,身材高大魁梧,目生重瞳,两眼之内隐约有星光流转,他似乎一株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上古天松,透着一股风雨不动,闲观世事变幻的出尘韵味。一身青袍质地极为奇特,似青似白变幻无方,给人一种与整个空间融为一体的感觉,更为奇怪的是,这件长袍丝毫没有针脚缝隙,似乎整个衣衫不是裁缝缝做出来的,而是织工直接织出来的一般。看到这件衣服之后,一个词语从杨易的脑海里闪现出来:天衣无缝!
  对面的白衣剑客面如白玉,身形削瘦,两眼亮如寒星,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两道长长的剑眉,斜飞入鬓,气势迫人,此人好像一把插天利剑,纵然受了极其严重的伤势,身子依旧站得笔直,一股子锋锐无匹,宁折不弯的刚强剑意扑面而来。
  杨易在杨易接近两人所在地坑边之时,一声低沉声音轰然响起,两人互相击掌,同时跃出坑外。
  杨易手中长戟一寸寸缓缓抬起,眼睛紧紧盯住站在大坑两边互相对视的两人,轻声问道:“两位前辈是什么人?”
  此时青袍人自左胸到右腹,被白衣剑客的长剑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露出晶莹透彻犹如琉璃美玉一般的脏腑器官此人浑身无尘无垢,浑身晶莹剔透,竟然连脏腑器官都有如美玉琉璃;此时他身上这道巨大的伤口正在缓缓蠕动,似乎要拼命合拢在一起,但伤口边缘处有嗤嗤剑气流转,他肉身虽然了得,这剑气无论如何不能一时半会消磨干净,又加前面有大敌虎视眈眈,他更没有喘息疗伤之机。
  白衣剑客的伤势此时并不比青袍人好上多少,他的左面胸口的肋骨已经被青袍人扯断,连同外面的皮肤也一起撕扯下来,半个左胸的脏器都显露了出来,拳头大小的心脏正在缓缓跳动,他心脏似乎被青袍人抓了一下,但并没有扯出来,此时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心脏上的抓痕。
  两人同时向杨易看来。
  在两人看向自己的一霎时,杨易身子一震,眼前幻觉四起,一颗心飘飘然无所依,无所住,茫然不知身在何处,四周的景物潮水般远去,似乎在无垠的旷野中只有他孤单一人立于苍穹之下,尽享孤独的滋味。
  犹如身在最为恐怖的梦魇之中,杨易神思飘荡,意识已经不再连贯,只是成了一个个思维的片段,完全不成体系,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意识。
  青袍人眼见杨易坐在马上双目茫然,手中长戟亦在手中跌落,轻声笑道:“好厉害的小家伙,年纪轻轻,竟然修行到了如此地步,不知是谁家子弟?”他此时受到如此重创,犹有说笑之心。
  白衣剑客冷冽的声音响起,“不论他是谁家子弟,想要捡便宜却是不能!能不能活得下来,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两人虽然肉身遭受重创,一身功力万不存一,但精神意识仍然保留,在杨易开口询问他们之时,两人以目光为媒介,将自身精神力量灌注到了杨易双眼之中,乱他心神,动摇意志。
  白衣剑客举起手中长剑斜斜指向青袍人,“霍青,你修行有成,不去上天,反而入地,纵然你是前辈高人,但既然入了黑山,就是大汉死敌,既然遇到,你我总要死去一人。”他话音犹如万载寒冰,充满了不容改变的杀意。
  青袍人霍青深深叹息起来,“遇到你算我到了八辈子血霉!”他看向白衣剑客,眼中露出冲天杀气,低声道:“上天?你以为上天就能逍遥?若是在天界能待得下去,谁愿意来下界?”
  他一脸惆怅之色,“我满以为破碎虚空,进入天界就能长生久视,谁知道天界也不过是另一个囚笼,在人间尚能逍遥自在,在天界反而成了奴才,不得已只好逃回下界。”
  白衣剑客持剑向青袍人缓缓走了过去,一脸不屑之色,“你直接说你怕死不就成了?天界犯事之仙被贬人间,为了长生不死,便吸食万民精血以填补自身寿元。”
  白衣剑客胸口开始有鲜血滴落,“你也曾生而为人,却为了长生,杀了这么多无辜百姓,当真该杀!”
  青袍人抬头望天,淡淡道:“天下何人不想长生!”
  白衣剑客猛然一剑挥斩而下,“这般长生不如去死!”
  轰然爆响声中,两人同时跌落在地,青袍人胸腹间又多了一道长长的大口子,腹内脏器被剑气搅的稀烂,交叉状的伤口开始有清白色的液体流出。
  白衣剑客右肩已经被拍的粉碎,肩膀耷拉下来,若不是有皮肤连接,此刻早已经断裂坠地,手中长剑也已不存。
  青袍人霍青叹道:“第五,难道真的要同归于尽不成?”
  他看向白衣剑客,眼睛里露出哭笑不得之色,“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此次来大汉国境,乃是为了寻找被九命灵猫偷走的延寿灵果,没想到果子没找到,却要与你一起死在这里!”
  白衣剑客不为所动,神情依旧冰冷,“只要黑山之人来汉境,杀无赦!”
  纵然此时伤势重到了极点,白衣剑客杀青袍人的决心依旧没有丝毫改变,摇摇晃晃的继续向青袍人走去,不杀此人誓不罢休。
  青袍人凝神以待。
  便在此时,吸气声从两人身旁响起,刚刚中了两人精神冲击的杨易不知何时已经跳下来黄马,站在坑边,沉腰坐马,稳坐虚空,左手捏印,右手掌权,似天帝坐宝座,佛祖盘金莲,一种永恒不动坐镇诸天的大意境从他身上缓缓展现了出来,虽然微弱,但却不可小觑,犹如一颗刚刚发芽的种子,有着无穷的可能性。
  白衣剑客与青袍人同时扭头,正好对上了杨易刚刚睁开的眼睛。
第五十五章
变化
  在被青袍人和白衣剑客精神攻击之后,杨易虽然被冲击的心神摇动,但终究是没有彻底迷失。
  就像是长江大河被飓风掀起滔天巨浪,但巨浪虽大,却还是不能毁坏河堤。他虽然心驰神摇,但心中一点灵光不失,就这么一点性光在似有似无之间接管了他的身子,摆出来最符合他如今状况的姿势,正是杨易所创的护身之术:坐金銮!
  天下间若论最为安全之所在,当非坐在金銮殿上的皇帝莫属。群臣拱卫,文武相护,更有亿万黎民百姓的加持,因此坐在金銮殿上的一代雄主才是世间最为安全之人。
  杨易这护身之术的名字便是来源于此,其中意境也是与此相关。遍观天下,也只有他才能创出这么一种武学,换了儒门中的任何一人都不可能创出类似功法,便是杨慎行也不行。
  这与儒门的学术思想有关,儒门中人的理念虽然是治国平天下,造福千万黎民,但却绝不是自己做皇帝,而是与皇帝合作,辅佐当朝帝王治理天下,同时推广自己的学说。
  在儒门学说中,没有永恒不变的王朝,只有传承久远的学术,若是儒门中有人登基做帝,那么儒门便失去了他学术的纯粹性与生命力,日后还会被历朝帝王所忌惮,而专心与帝王合作共同治理国家,方才保证儒门长盛不衰最佳方案。
  因此无论儒门如何势大,如何繁盛,纵然是天下学子尽归儒门,也从来没有那一代儒门门主敢于登上帝皇宝座,不是不能而是不敢,为了儒门的传承久远,登基做帝这个禁忌没有任何人敢打破。
  儒门门主可以左右帝王,却绝不可以当上帝王,这是所有儒门中人的共识。
  就因为这个原因,万载以来,儒家一直把持历代朝廷大权,治理天下,中和百家,而纵然是改朝换代,新的朝代也必然是儒门中人执掌大权,历代帝王虽然深恨儒门势大,但对儒门却又极为放心,有儒门扶持,最起码不用担心帝王变更。
  但如今儒门中出了杨易这么一个怪胎,他游历武学小世界,不但称霸武林,甚至还称霸朝廷,以儒家传人身份做了十来年的皇帝,其所作所为早就超出了儒门经义的限制,偏离了儒家思想。所以,杨慎行才说他走歪了。
  但他本心不失,所作之事与儒家思想并不违背对立,因此儒门刚直的心法照样能够修习,但已经化儒家为帝王学,不再纯粹。也只有他这种经历,才能在还是半步大宗的境界之时,才能创出“坐金銮”这种大宗师境界才能施展的护身之术。
  这招坐金銮一经使出,杨易的心神瞬间归位,犹如从无尽的噩梦中醒来一般,杨易闭目片刻,深深吸了一口气,重新睁开了眼睛,看到的是青袍白衣两人略显诧异的眼神。
  青袍人霍青呵呵笑了起来,“有意思!小子,你身兼儒道释魔甚至还有兵家医家之术,一身帝王之气,好了不起啊,你是刘家哪位皇子?天下间也只有帝王家的资源才能培养出你这等武学奇才。”
  他啧啧称奇,“你这种年龄若只是能达到半步大宗的境界倒也罢了,老夫当年达到你这种境界之时,并不比你大上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