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431

第287章
刀砍斧剁
  看女人跳健身舞蹈,即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单薄的紧身衣裤就像第二层皮肤,它会忠实把穿着者的体型和一切优缺点全都体现出来。如果赶上身材好、体型优美的女人穿着紧身衣在你眼前蹦蹦跳跳,那你就会感觉是在进行一次感官和精神上的按摩,内外全都舒畅。如果赶上身材走形、体型失调的女人穿着紧身衣在你眼前蹦蹦跳跳,那你也会感觉是在进行一次感官和精神上的按摩,只不过给你按摩的是一位体重250斤的壮汉,而且他还是踩在你身上的。
  洪涛此时就处于这两种状态中,一会儿是享受一会又感觉是被蹂躏,既想再看下去,又想赶紧离开。做为丽都的老板外加健身舞蹈班的创始人和监制者,洪涛是唯一能够在健身房里观摩第一届健美舞蹈班开课的异性,这也得益于他和那些女顾客都很熟悉和他的年龄,这才没被赶出去。
  这一班只有10名学员,到不是没人报名,而是因为场地问题,健身房容不下更多的人了,所以只能等到楼下装修好之后,才能扩招。到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会员卡的价值来了,由于报名的人太多,所以只能是先紧着会员来,而会员里面还要按照卡号排序,谁卡号靠前谁占便宜,剩下的只能和洪涛一样,站在健身房的门口,眼巴巴的看着。
  “小洪涛,你说你这也太缺德了吧,你赚了那么多黑心钱,就不能租个大点的房子,让我们都一起跳啊!”一位没排上第一批舞蹈班的熟客开始向洪涛发难了,看着屋子里那一群女人跳得那么欢乐,自己却只能站在门口看,她很不乐意。
  “张姐,再忍两天,楼下就快弄好了,您看,我一下就请来两位教练,到时候咱一下开两个班,大家都能跳上。我这可是真吐血了,咱这个教练都是从舞蹈学院请来的高材生,先不说给钱多少,我天天还得车接车送,这还不是为了让大家能有个更好的身体嘛。再说了,您连服装都没买呢,就算我现在让您进去,您怎么跳啊?这玩什么都得专业是不是,对自己可不能凑合,这些衣服可不光是衣服,它能塑造体型,您看您这么一运动,脂肪就都燃烧掉了,然后靠衣服这么一收缩,体型就塑造出来了,要不我干嘛花高价从国外弄来这些东西,您也是有身份的人,您什么时候看过跳芭蕾舞的穿着一条西裤上去跳,那也不好看不是!”
  洪涛几句话就把矛盾转移了,人家说的是他服务的缺失,结果让他三言两语就给拽到如何用体操服塑造体形上去了,而且听上去还是那么有道理,对于这些没经过大规模广告洗脑、又强烈向往美丽的女人来说,很难分辨真伪。
  “小涛说的有道理,老张啊,你也不缺那两个钱,赶紧买了吧,你看那个黑面刘,她那个大屁股穿上紧身裤之后,好像都小了一圈。我跟你说啊,我前两天回家偷偷穿上给我们家那口子看了看,你猜怎么着,他楞让我穿了一晚上,还瞪着眼珠子说不许穿出去给外人看!哈哈哈哈,老娘我非穿出来,你看看,我穿这个怎么样?”
  这时旁边一个中年女人接茬了,她家里好像是商业口的,丈夫是个大商场的经理,老公公也是这个系统里的官员,挺有钱,喜欢显摆。而且由于她原来就是个售货员,所以这个说话很糙,什么都敢说,两口子晚上那点事她也经常带在嘴边上。今天她虽然也没进入第一班,但是一身花里胡哨的紧身衣裤早就换上了,站在那里配上一个大爆炸的头型,就和一只花大姐一样。
  “买就买!燕子,去,给姐姐挑一身最贵的去!”张姐脸上挂不住了,一大群家里比较富裕的女人凑在一起,除了比比家庭、孩子之外,就剩下比穿戴、比首饰、比吃用,至于相貌、身材这个玩意,那是天生的,没法比,所以只能用其它东西来弥补,比如昂贵的穿戴。
  晚上八点,折腾了整整一个小时的富婆们终于算是心满意足了,带着一身的疲惫转去美容室里修养去了,洪涛在这一个小时里又把剩下的一小半体操服什么的全给卖光了,这玩意太好卖了,都不用分大小号,反正是高弹的,身材不是太夸张就能穿。
  “燕子叫上你姐,咱们吃宵夜去,今天我请客!”洪涛看着账本上那一串扣除的会员卡金额和办公桌上那好几沓子钞票,乐得后槽牙都呲出来了。
  “我们还有客人呢,你自己带着你那个大学生去吧,我们姐妹也不会穿着那么一丁点衣服在男人面前蹦蹦跳跳的,去了也是碍眼,哼!”韩燕一把拿过账本,然后开开门带着一股酸风走了。
  “德性!还敢说风凉话了,你就不和她们学好吧,这刚多大啊,就学这些泼妇骂街的本事,你没救了你!”好心好意的洪涛让韩燕这么一顿挤兑,就像是烧鸡来了个大窝脖,站在办公室里对了韩燕的背影吼了两声,但是也没得到回应,人家根本不理他。
  “爱去不去!我们自己去!”洪涛才不会吃这套,他穿上外衣,又拿了一盒细雪茄出了门。
  “饿不饿?我带你们去吃点夜宵吧,当做奖励了,今天头一天效果不错。”过了一会儿,谭晶和吴怡也洗完澡换完了衣服,从楼上走下来,钻到了洪涛的车里。
  “这么晚了,饭馆都关门了吧?”吴怡手腕上有块电子表,还是那种金属的。
  “就算关了,我也得给它敲开,走,你们晚点回学校没事吧?用不用我带上梯子,到时候好帮你们爬墙?”洪涛发动了车,一边倒车,一边冲后座上的两个美女耍贫嘴。
  “切,你个小初中生都不怕,我们怕什么!倒是你,别回家晚了挨揍!哈哈哈哈哈……”吴怡也张了一张不饶人的嘴,能占便宜的时候绝不吃亏,不过洪涛喜欢这样的,越是这样的越容易接近,如果你赶上一个不爱说话的女孩子,那就麻烦了,你都不知道从那儿下手。至于在嘴上吃点亏,那根本就是毛毛雨啊,不让她觉得占便宜了,怎么会放松警惕呢。
  其实吴怡说的没错,八六年的时候,虽然个体经营的店铺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了,但是能拉晚的饭馆还不多,尤其是稍微好点大馆子,一般过了饭点儿就关门了。不过这里面也有例外,比如说位于景山北门西侧就有一家很不错的馆子,它每天的营业时间很长,不光有早茶,还有夜宵,不到半夜绝对不会关门。
  一说起早茶和夜宵,京城人脑子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菜系:粤菜!
  没错,最早把这两个玩意带进京城的,就是粤菜馆,而改革开放之后,在京城开办的第一家粤菜馆,就是景山西街的大三元酒楼。它在83年的时候就在京开业了,完全是一家粤菜餐厅,厨师是从广州大三元请来的,也是按照广州大三元的模式在经营。
  到这里来用餐的基本都是在京经商的广东人或者香港人,因为价格比较高,所以圈子很小,在京城还不怎么出名。要不是万老板带洪涛来过一次,洪涛根本就没想起来这个酒楼现在就已经有了。
  不过现在不出名,并不代表就一直不出名,相反,大三元酒楼在八十年代末期不光是出名了,还出了大名,因为它连同其它三家餐厅被京城老百姓起了一个很响亮的称号,叫做:三刀一斧!
  一听这个三刀一斧就有点渗人吧?这玩意听着不像是吃饭的地方,这有点像屠宰场啊!没错,京城老百姓之所以这么叫这四家餐厅,就是因为它们的价格太贵了,用京城话讲叫“宰人”,所以才给它们起了这么一个称号。
  具体的三刀一斧到底是那四个餐厅,不同年代的京城人有不同的理解,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档酒楼餐厅像雨后春笋一样在京城里长了出来,到了90年代以后,比原来的三刀一斧还高档、还贵的餐厅酒楼比比都是,可以说是刀斧遍地了。不过要说这个起源,还得算是最初这四家,三刀就是:景山西街的大三元酒家、地安门东大街上的明珠海鲜酒楼、东华门的香港美食城;一斧则是:积水潭北岸那座小土山上的山釜餐厅!
  当时它们这些宰人的玩意到底有多贵呢?洪涛记得上辈子自己初中毕业的时候,小舅舅曾带他去过那个山釜餐厅,也是一位南方老板请客,那里说白了就是韩国烧烤,结果四五个人一顿就吃了2000多块,当时还没有百元大钞,最大面额就是十块钱一张的,在这种地方随意吃顿饭,你就得带着好几沓子钞票,厚度就和我们现在带着两万多现钞去吃饭一样,兜小了都装不下。
第288章
姐妹俩成熟了
  86年的时候,明珠海鲜还在装修、山釜餐厅还没盖、香港美食城更是没影,所以只有这个大三元一把刀了,今天洪涛就带着两位美女伸着脖子挨宰来了,当然了,这时候的价格还没有三两年之后那么贵,但是三个人照样是吃了三百多块钱的,心疼得谭晶差点把盘子都咬下一块来带走。即使是吴怡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也对吃一顿饭就顶她们两个人一个多月的工资表示了震惊。
  “老板儿,以后能不能不吃这么贵的饭了,一想起刚才我吃了一年的伙食费,我这个胃里都疼啊!”谭晶说话略带家乡味儿,有的词儿比京城口音的儿化音还重,好好一个老板,从她嘴里说出来,就像是在叫街边的二流子。
  “你那是吃多了撑的,那两笼虾饺都让你一个人吃了吧?我就吃了一个!”洪涛对于这种吃完了才说浪费,而且比谁都吃得多的人很鄙视。
  “那有啊,她比我吃的还多呢,那个茶肉包子还不是都让她自己吃了!”谭晶觉得自己受到了污蔑,马上把同学卖了。
  “那叫叉烧包,什么茶肉包子!小洪涛,这个粤菜是不是就是广东菜?”吴怡伸手打了谭晶一下,她们两个是半斤半两,不用找齐儿。
  “嗯,应该是吧,既然你们这么爱吃,那以后每周我带你们来一次,不过说好啊,吃饱了就得干活,今天的课我在外面看了,虽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还得给你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来,那就是跳得还不够有激情。你们的节奏、动作,比录像带里还标准,但是你们的激情不够,没有录像带里那种让人看着就想浑身动的感觉,你们是搞专业的,这点儿就不用我这个外行多说了吧?”洪涛可不是单单为了泡美女才花这个钱的,他这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子,目的最终还是要让她们卖命。
  “这个容易撒!跳得再疯一点就好了嘛,下周还能来吃吗?”谭晶瞬间就理解了洪涛的意思,而且理解得很准确。
  “我说话算话!”洪涛没回头,但是把右手伸向了身后,做出一个击掌的样子。
  “……吔!疯就疯呗!”后座上的两个女孩互相看了一眼,马上就做出了决定,跳得再疯狂一点很容易,只是累一些罢了,和这顿昂贵的饭比起来,还是值得的,当下两只小手先后打在洪涛的右手上,同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回到舞蹈学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两个女孩没让洪涛把车开到正门,而是停在了围墙外。她们两个居然真的去翻墙了,而且翻得很熟练,借着一棵长在墙边的歪脖子树,然后爬到墙头,临下去之前还冲洪涛这边挥了挥手,一看就不是第一次,说是轻车熟路一点都不夸张。
  一月底,全市的中小学校都陆陆续续的开始放寒假,但是洪涛却不能闲下来,因为篮球队的联赛和训练还不能停,只会在春节期间中断一周,所以他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得开车带着黄毛,在参加联赛的四个中学代表队的领队家之间奔波,安排好每周一次的比赛。
  不过他对这些琐事倒是不烦,因为这个借口很正当,能让他理直气壮的和父母说自己整天不着家都去干嘛了。父亲现在对洪涛已经是听之任之了,大一的高数他已经学完了,至于大二开始接触的那些数学分析之类的高深玩意,一般都是数学系的学生才是必修,所以父亲也没逼着洪涛继续往下学,父亲本身也不打算让洪涛去研读数学系,那个玩意是基础学科,太枯燥太不容易出成绩了。
  现在洪涛的父亲正在忙着进行最后的公关呢,院子里原本的两家住户已经搬走了一家,现在就剩下一家,父亲打算在年前一鼓作气,就算不把他们拿下,也得让对方的单位给出一个具体的分房时间表。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一直也都在困扰着父亲,那就是一旦这个院子全部收回来了,这个重新翻盖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弄。
  他发愁的到不是钱的问题,而且设计方案的问题。洪涛母亲的意思是把院子里全都铺上水磨石,这样出来进去的就可以脚不沾泥,对于她的卫生要求是有很大帮助滴!而洪涛是坚决反对母亲的这个主意,他极力劝说父亲把两间南屋拆掉之后就不盖了,这样能让院子更大更宽敞。
  然后,他打算在院子里种上草坪、花草和一棵树,只在中间铺设一条鹅卵石的小路,配上那株正在茁壮成长的葡萄藤,将来再搭一个葡萄架,然后一家人生活在一个绿色的环境中,不仅对身体好,心情也应该更愉快。
  父亲觉得自己妻子和洪涛说的都有道理,他既不想违背妻子的心愿,又觉得坐在葡萄架下看书下棋,比较符合一个知识分子的境界,于是总是左右摇摆不定,患得患失,其实说白了,他就是一个耳根子软,没啥准主意的人,这点他也毫不吝啬的遗传给了洪涛。
  在遗传这个方面,洪涛对自己的父母非常不满,母亲遗传自姥姥的雪白皮肤没给自己、父亲遗传自爷爷的浓眉大眼也没留给自己!如果光是说这些优点不给自己,洪涛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是母亲比较孤僻的性格给了自己,父亲比较不善于处理人情世故的毛病也给了自己,顺便母亲还把小舅舅那张碎嘴子也搭上了,合算自己这边不光长相全都是隐性基因,就连性格也都是缺失的那种,唯一让洪涛欣慰的就是自己继承了父亲的高个而不是母亲的矮个!
  对于父亲的忧虑,洪涛丝毫没去搭理,其实他已经不关心父亲到底想把院子修成啥模样了,因为就在旧鼓楼大街的北段,他已经为自己找好了一个更好的住处。那个两进的四合院开春之后就会按照他自己的设想开始改造,然后他计划在初中毕业之后,就和父母摊牌,把自己手中已经掌握的一部分资产告诉他们,看看能不能在父母惊诧之余,争取到自己的独立生活权利。
  如果能说服父母的话,他就打算搬到那个小院里去住,毕竟自己有太多东西,还是得瞒着父母的。就连那些资产,也只能是挑一部分坦白,这和相信不相信没有丝毫关系,他们的人生观已经定型,很多习惯也已经定型,如果知道了太多他们无法接受的东西,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说不定还成了心病。
  而且做为一个重生者,洪涛有着非常强烈的防备心理,他很难完全相信除了父母之外的任何一个人,可是他又不忍心把父母牵扯进来,所以他等于是没有一个能完全相信的人,即便是那二爷也一样。为此,他还有一个更长远的打算,那就是等过几年之后,他会借助国家允许成立公司的契机,把自己这些资产进行各种各样的分割、转移,然后隐藏起来一部分,不让任何人知道,这就是他狡兔三窟里的第二窟,至于第三窟,那就更远了,远到中国已经容不下他,不过那都是后话,一切都要等他成年之后才能付诸实施。
  转眼又到了86年的春节,这已经是洪涛在这辈子度过的第十个春节了,在这个每年中最特殊的节日里,如果要是仔细看的话,你就能发现一些很特别的规律,这些规律总结着已经过去这一年的变化、同时又预示了即将到来这一年的前景。
  今年春节的最大一个变化,就是除了粮油之外,几乎所有的副食品都取消了票证,敞开供应了。这也让洪涛省去了很多麻烦,因为他这个大采购员的头衔,自从上小学之前当上之后,就一直没摘下来过。
  刚开始的每年春节前,他都游荡在姥姥家附近的合作社和副食店之间,拿着一兜子副食本帮助好几家人采购过年的年货。后来兜里钱多了、认识人多了、路子也广了,他又开始游荡于全市各大商场、菜市场里,最后就发展到了友谊商店,目的还是帮着家里采购年货。
  和往年相比,今年洪涛的任务就轻松多了,因为好多东西不用去排队抢购了,年夜饭也不用在家里做了,很多东西就没必要再买。另外韩雪姐妹主动代替了洪涛的一部分工作,她们在年前就开始采购各种各样的年货,有给洪涛姥姥家的,有给洪涛家的,还有给那二爷、陆云鹏的,不管是新店还是老店,所有员工过年发的东西,她们也都想到了。
  有了她们两个人的帮忙,洪涛总算是轻松了不少,虽然有时候也需要去给姐妹俩当车夫,不过纯粹的体力劳动和劳心费神的脑力劳动相比,洪涛更喜欢当这个司机。让往哪儿开就往哪儿开,让搬什么就搬什么,既不用琢磨谁谁谁喜欢吃什么,又不用琢磨这个东西有几家分、需要买多少,这些事情韩雪姐妹俩全干完了。
第289章
大姑娘了
  “哎……我这几年算是没白费劲啊,这个险冒得也算是值了!”看到了韩雪姐妹的表现,洪涛深感欣慰。
  当初把韩雪弄到店里来,他就是打算把她培养成自己的一个助手,或者说左膀右臂。洪涛不是不相信自己的家人,包括大姨夫、小舅舅、小姨、表姐和那些表哥什么的,他是不打算去利用他们,或者说去指挥他们,但是外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之所以看上了韩雪,主要是因为她本质并不坏,还见过一些世面,混过社会,心智比较成熟,更容易放得开,对有些事情更容易接受。至于韩燕嘛,原本洪涛并没去打她的主意,因为她来的时候太老实了,不过经过这些年的成长,韩燕好像比韩雪更符合洪涛的心思,她的心更细,而且是个蔫大胆,别看表面上没韩雪那么张牙舞爪的,其实心里更有准主意。
  反正这姐俩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一个火爆一个细腻,单拿出来总有些个性上的缺陷,但是放到一起,却能严丝合缝的互补。再加上她们两个的感情很好,几乎就没什么交流上的障碍,以至于洪涛已经很久都没成功的戏弄过她们俩了,再这样下去,她们俩就该绝地大反攻了!
  不过好像韩雪姐妹并没把主要精力放在报复洪涛身上,她们对工作的热情更高一些,不光是不断磨练着自己的手艺,还会把店里的一些情况不管大事小情都记录下来,然后闲下来的时候,两个人互相讨论讨论解决方案,商量出一个结果之后,再说给洪涛听。这一点也是洪涛最满意的,她们从来不自作主张,即使洪涛赋予她们这个权利,遇到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她们依旧会主动来问洪涛的意见,而且坚决服从洪涛的最终决定,即使不太理解,也不会去阴奉阳违。
  在很多人看来,她们姐妹俩可能不是什么高标准的人才,无法独当一面,更不能去商场上为洪涛开疆辟土。但是洪涛不这么看,他不需要野心勃勃的开创性人才,不太谦虚的说,洪涛自己就能顶一百个世界上顶尖的开创性人才。他缺少的是老老实实帮自己看家的笨人,没那么多野心、没那么多想法,但是又不能太笨,需要能理解自己的意图,能完成自己交给他们的工作。
  而韩雪姐妹俩,正好符合洪涛的这个标准,既不太聪明,又不太傻,还比较可靠,至于说绝对的忠诚,洪涛压根也没考虑过,他觉得这个东西根本就不现实,没必要也没可能去达到。
  年三十的年夜饭依旧是按照去年的惯例,在大江爷爷的府菜馆里吃的,今年还添了好几位新员工,人口更多了,满满当当的坐了三个大桌子。姥姥、那二爷、大江爷爷、洪涛的父亲、大江的爸爸、陆云鹏、大姨夫、还有万老板他那个过春节都不回自己家的老父亲,这些岁数大的人坐在一桌,一边聊天一边喝酒,对于电视上的春节晚会,有一搭无一搭的看几眼。
  剩下的就是以洪涛姥姥为首的主妇团体了,包括洪涛的母亲、大舅妈、刘白氏、陆云鹏的新媳妇、大姨夫家的两个表姐、小姨,她们凑在一桌上,聊得都是家长里短,顺便看看春节晚会。
  最后一桌阵容最庞大,而且都是年轻人,光是丽都两个店里的员工就有十多个人,再加上洪涛、小舅舅和大江,得把两个八仙桌拼起来才够用,而且这一桌上的人对电视最关注,全都大眼瞪着小眼的盯着晚会里的那些节目,然后趁着出来唱戏、跳舞、讲话类节目的功夫,才赶紧吃几嘴,当然了,这里不包括洪涛。
  虽然没怎么关注,不过洪涛还是从今年的春节晚会上看到了一个不错的节目,就是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羊肉串》。从去年夏天开始,很多农贸市场上都出现了一个穿戴着民族服装的人,一边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吆喝着,一边用把破扇子扇着身前一个铁槽子里的炭火。那个炭火上烤的就是一串一串的羊肉,撒上点孜然和辣椒面,的确味道很不错。
  另外它的价格也适中,两毛钱一串,全都是用自行车的车条做的钎子,一串上面三四块肉,推着车卖,你只能在烤串的人这里吃,不让带走,因为那个钎子不是一次性的,他还得回收。这时候的羊肉串那才真叫羊肉串,至少是真羊肉,你想吃别的肉也没有,所以尽管吃,不用担心。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洪涛穿戴整齐,开始四处流窜,顺带着要红包。第一站就是窝边草,那二爷、刘白氏、陆云鹏全不能放过。一毛钱不嫌少、一百块不嫌多,咱虽然个子长得比较高,但是岁数小,有资格伸手要,最主要的还是脸皮够厚,不给就不走了。
  “呦!这可是稀客啊,月月,快看谁来了。”屋门一开,金叔叔看到了门外站着的洪涛和大江,一边让他们进屋,一边冲屋里喊着金月。洪涛在小二楼折腾了一圈,连大江爷爷也没放过,最后实在没地方要红包了,突然想起还有金月家呢,于是就拉着大江一起打劫来了。
  “金叔叔过年好!祝您合家欢乐……该你了!哦……万事如意!”洪涛走到哪儿都是这一句,这次他把后半句让给了大江。
  “别来这一套,你们俩都是地主了,我可没红包给,不过好吃的倒是有,你阿姨带回的芒果,想不想尝尝?”金叔叔一点面子都不讲,铁公鸡一毛不拔,打算用接水果就混弄过去。
  “金月……躲在屋里干嘛呢?就不用化妆啦,我不嫌弃你!”洪涛随便看了看茶几上的那几个芒果,一看颜色就还没熟透呢,所以没有吃的欲望,但是没看到金月的影子,于是向里面的卧室又喊了一声。
  “这孩子,半年多没见,好像又长高了不少啊,就是这个嘴还是这么贫,你父母呢?身体都还挺好?”金月没出来,她的母亲倒先出来了,胳膊上还搭着衣服,好像是要出门。
  “嗯,他们都不错,您这是要出门啊?我们来找金月去庙会,她也和您们一起串门去?”洪涛一看金月母亲这个架势,就知道人家可能是要去串门。
  “我不去,我和洪涛去庙会!”这时金月终于舍得从屋里出来了。
  “……哎呦,小月月这个羽绒服真好看啊,不光个子长高了,还越来越漂亮了呢,大江,你说是不?……”洪涛也有半年多没见过金月了,现在突然一见,果然是女大十八变,金月不光个子长高了,原来那种芭比娃娃一样的神态也淡了很多,自来卷的头发也不再披散着,而是用一条花丝巾系在了脑后,这还是当初洪涛教她的办法。
  “这个果子核太大了……”大江眼里已经没谁了,他正专心致志的研究如何把芒果核也咬开,看看里面有没有像杏仁一样的果仁可以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4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