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431

  对于洪涛选择的这片山坡,拉尔夫全部拍成了照片,还配上了详细说明发回了阿根廷,请他那边的专业人士看了看,得出的结论是不太适合。因为这里的气候过于寒冷,冬天吃干草的时间过长,这样对于牛肉的品质是有一定影响的,而且时间长了还会引起牛种的退化。
  拉尔夫帮洪涛引进的牛是比较纯正的安格斯牛,它原产地并不是阿根廷,而是英国,只是后来传到了世界各地,逐渐成为一个很优秀的肉牛品种。阿根廷高原上的气候更适合这种牛的生活,它们的产肉率很高,肌肉的大理石纹路很漂亮,适应性强,耐寒抗病,早熟易配,连续产仔率很高。唯一的缺点就是母牛的脾气比较暴躁,还有点神经质,对于放养的人来说,不太好伺候。
第642章
开拓者来了
  “谢谢你的提醒,你以为我真想当牧场主啊?我和你说实话,这些牛爱长成啥样就长成啥样,以后牛肉的问题你自己来这里盯着,什么时候你觉得牛肉退化了,那你就帮我联系联系,再引进一批不就完了。”洪涛对于拉尔夫的认真态度很是感动,所以他也不打算把牛肉卖给拉尔夫了,而是送,不过拉尔夫不能光得便宜,还得出点力气。
  “我也不会养牛啊!你的牛肉真的白送给我?”拉尔夫一听有便宜可占,大脑立马就开始高速运转起来,洪涛估计他在一分钟之后,就能算明白他一年将会省下多少从阿根廷本土进口牛肉的钱。
  “你是不是觉得老接受我的馈赠特别不好意思,打算这次就不接受了?”洪涛用话将了拉尔夫一下,想看看他到底会怎么说。
  “哦,不不不,我们的友谊比这些牛肉多的多,这样只能增加我们之间的感情,我会向圣母祈祷……”拉尔夫不光脸皮厚,借口还特别巧妙,每当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就把他的圣母请出来。
  “成了吧,别老发誓,这玩意折寿!你到底是打算不打算要吧,说句痛快话。”洪涛赶紧打断了他的话,虽然自己没有信仰,但是也不能老因为拉尔夫的事儿去麻烦圣母啊,万一哪天神仙烦了,把罪过归结到自己头上,那不是倒霉催的嘛。
  “能不能以你公司的名义,从阿根廷雇佣一个牛仔过来工作,他的工资我支付!我真不会养牛,这是一门大学问。”拉尔夫说出了他的条件。
  “OK,你去联系吧,邀请函和手续公司出。另外你和你请的牛仔说一声,这里的村民也想学学如何养牛,让他没事的时候也教教他们,语言不通没关系,言传身教嘛,言传不了还有身教呢。”洪涛觉得拉尔夫这个建议很中肯,通过他的这个建议,洪涛也大概知道了这个面似忠善的大胡子到底从自己这里蒙走多少牛肉钱,肯定是少不了啊,否则他这个抠门德性肯自己掏钱雇一个外籍劳工?
  “麦子姨,以后我这个小山就交给您了,让村子里多养几只大狗,到时候能帮着人放牛。除了山坡上那个树林之外,到哪儿放牛都没事儿。另外我姥姥姥爷夏天要是来了,也麻烦您忙着照看两眼,老头儿今年还住了一次院,心脏和肺都不太好,有事儿的时候赶紧先用车送医院,然后再联系我们。”洪涛这个牛种培育试验基地根本就不是为了养牛,而是为了掩护他承包的这片荒山。
  现在山坡上的小树林已经都长大了,郁郁葱葱的很是好看。到了春天,这里满山都是山杏花,去年就已经有个别的游人跑到这里来照相了,要是再不想办法阻挡他们,山坡顶上的小庙迟早得被发现,一旦游人多了,那就是个大麻烦。
  “放心吧,明天我就安排人开始拉铁丝网,把这片全圈起来,再立上大牌子,谁也不让进。晚上我让人在坡上盖几个棚子,专门有人守着,这些牛都是村里的宝贝,谁敢碰它们我们一村人和他拼命!那辆拖拉机真的给俺们村里用啦?”麦子队长比洪涛想得还全面。
  以前洪涛给村里带来的只不过是一条硬化了的小路,村里人已经很高兴了。这次可是实打实的好处啊,只要把这些牛伺候好,让它们多生小牛犊,那几年之后,村子里就能有一大笔收入。对于这个贫瘠的小山村来讲,一头牛就像是一辆奔驰600,属于太高档的玩意了,现在一下来了十六头,简直就是来了一个豪华车队。
  “冬天的牛棚别盖在山坡上了,找个避风的地方另盖吧,它们虽然不是很怕冷,但是这里也太冷了。怎么养到时候会有专家来教你们的,别压力太大,养不好还养不坏嘛。”洪涛还开导了一下这位女汉子,在他看来,这件事儿应该就算落停了,自己只要派人每年过来了解了解情况就成,如果都这样了,还保不住这片荒山,那自己也就真没招儿了。
  六一是儿童节,也是洪涛的生日。不过在今年,这个日子又被赋予了一个更重要的意义,爱国者计电子有限公司的工厂终于要试运行了。洪涛这次没再躲在幕后看热闹,他一大早就跑到了厂里,等着剪彩的那一刻。其实今天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的并没什么大领导,甚至还不如当年奋进商店开业时的规格高呢。前来参加本次活动最大的政府官员,也就是开发区的一位主任,估计顶到头也就是个处长吧,没准还是副的。
  可是洪涛不这么看,他觉得这是自己这辈子干得最得意、最英明的一件事儿,所以他和尤里娅一起上了台,共同拿起了剪刀,还摆了好几个姿势,让台下的大力给他拍照。以至于台上的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小伙子到底是干嘛的,要不是有尤里娅陪着,估计会直接叫人给他轰下去。
  “洪老弟,你不愧是个地头蛇啊,居然连熟练工人都能请到。我带来的工程师已经看过了,他们的技术非常好,就算放到我家工厂里,也都是顶呱呱的好工人。”别人不认识洪涛是谁,但是顾洪德心里清楚。
  那个尤里娅只不过是洪涛顶在前面的一个挡箭牌,连合作伙伴都算不上。这位整天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年轻人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至于洪涛为什么要这样藏着、掖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的真正实力,顾洪德应该算是最理解洪涛的一位了。他不光对洪涛的这种怪癖没有意见,还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做法。
  “可惜啊,能请来的只有这么三十多位,这还是我用高工资、高福利,外加分房的许诺忽悠来的。像他们这样的,每个月挣三百多块钱的好工人多的是,比他们技术还好的也不少,但是人家信不过咱们这个私人企业啊。”洪涛说起这个问题就很是无奈,小舅舅网罗了七八个和他还有联系的同事,然后折腾了半年,连蒙带糊弄,也才给洪涛弄过来三十三条好汉。其中多一半还都是进厂没几年的青工,那些手里有绝活儿的老工人一个都没来。
  这可真不是小舅舅不舍得花钱,也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大家对一家外资企业实在是信不过。当听到退休之后还得靠什么保险而不是退休工资时,老年工人就开始摇头了;再听说还没有医疗报销,只是多发工资,以后再靠什么医疗保险,中年工人就开始瞪眼了;最后一打听这就是一家合资企业,不是国营的,人家根本就不和你聊了,说也不听。
  能来的都是那些年轻工人,他们大部分还没结婚,对于什么退休啊、医疗啊都不太看重。尤其是听说这里能分到房子,他们的热情就更高了,再加上高出原来三四倍的工资待遇,这才抱着必死的决心来这里闯一闯,看看能不能给自己搏出一个美好的将来。
  不管怎么说吧,有了这三十三条好汉当师傅,工厂至少不用再度过漫长的培训期了。新招来的那些工人,可以边培训边实习,老工人和新工人打散之后编成一个一个小组,然后一起上岗,这也是洪涛想出来的一个歪招。他觉得这样能更快的让那些新工人熟悉技术和生产环境,比光培训再实习要快得多。
  半个月之后,妮娜、谭晶在韩燕请的律师团陪同下,一起在美国加州圣何塞市州立大学的礼堂里,正式对外发布了一款名为“Blazer开拓者”的光电鼠标。之所以在这个地方发布,是因为这里靠近所谓的硅谷,更能引起那些和计算机有关的公司、杂志的关注。另外,妮娜和谭晶除了发布新产品之外,还肩负着另一个使命,那就是要给这款新鼠标找到一个合适的销售渠道。
  FANG&AOYA联合计算机公司,不管是在美国西部还是美国东部,甚至在它的注册地加拿大的多伦多都无人知晓,你只有去查阅税务登记和海关记录,才能知道原来它是一家计算机整机生产厂,而且规模小的可怜,只有一座旧厂房和几十名工人。但是它的年销售额却一点儿都不少,绝大部分产品都销往了中国。
  这次发布“Blazer开拓者”光电鼠标,FANG&AOYA联合计算机公司并不是做为发明者或者生产商的身份,它只是挂着一个全球总代理商的名头,具体的发明者和生产商还另有其人。而这个人和这个厂甚至比FANG&AOYA联合计算机公司还不出名,它的注册地点居然在中国,是由一个美籍华人在中国投资的计算机公司,名字很高大上,Aigo,热爱祖国的人!
  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电脑公司,居然发布了一款听起来、看起来都很魔幻的鼠标,这让原本并不太引人注目的发布会多少有了点噱头。很多接到了邀请但并不想参加的媒体人和业内人士也抱着好奇的心态来到了现场,他们想看看,在硅谷这片土地上,到底能冒出多少白手起家、一夜成名的创业者,这也是硅谷这块地方最吸引人的原因。
第643章
分歧
  比起那款底板上闪着红色光芒的鼠标来,发布会的内容更吸引人。因为在发布会的现场,居然有戴尔公司的高层宣布,已经和F&A以及Aigo公司达成了采购协议,第一批新式鼠标将会用在戴尔公司的两款计算机上。不过是不是要长期合作、是否会采用授权生产等问题,并没有涉及。
  这一下,Aigo和F&A这两家小公司终于算是让美国人、尤其是美国的计算机界知晓了。当然了,顶多也就是知晓的程度,一个鼠标,就是再高科技,那也只是计算机的一个小部件而已,还达不到耸人听闻的地步,更不会让这些计算机大佬惊讶、让这些计算机界的大佬为止侧目。大佬们很清楚,哪些东西是计算机的核心、哪些东西不是,比如鼠标。
  不过对于两个小公司而言,这次发布会已经算开得很成功了,毕竟可以和戴尔这样的计算机大厂搭上关系,两家的名字可以放到一起说,甚至能上电视节目,这本身就是一个活广告。也正是因为有了戴尔这样的厂商出席发布会,而且还发布了公司的新举措,才会吸引来这么多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否则光靠妮娜和谭晶,就算喊破嗓子也没什么人搭理。
  当然了,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说到功劳,应该多一半都归结到燕子身上,少一半是洪涛的。理由很简单,燕子发现了一个资源,而洪涛则充分的利用了这个资源,不光现在要利用,以后还得接着用!
  早在燕子返回美国的时候,她就按照洪涛的意思,把Aigo和F&A这两个公司早早的介绍给了她参加的那个女权组织,并且还从这两家公司里募集到了三万美元的捐助。在开发布会之前的一个多月,妮娜和谭晶就在洛杉矶见到了芭芭拉的母亲卡罗琳女士,大家还共进了晚餐。
  看到妮娜和谭晶如此年轻、比自己女儿也大不了几岁,却已经开始创业,还把公司开到了遥远的中国,最主要的是她们这两个公司高层居然都是年轻女性,这在美国本土也不多见。所以卡罗琳女士感到很欣慰、很鼓舞,也更坚定了她要为女权事业鞠躬尽瘁的信念。
  这样一来,卡罗琳女士就开始游说妮娜和谭晶也加入她们的组织,还给了一个正规编制,想让她们两个代表组织在多伦多成立分部,从而扩大组织的影响力。毕竟加拿大也是外国嘛,以后一说起来,我们的组织遍及国内外,听着也好听,为此卡罗琳还热情的邀请妮娜和谭晶住到了她的酒店里。
  妮娜和谭晶可没有做这个主的权利,当晚她们就把电话打到了洪涛这儿,详细述说了卡罗琳的建议,还把这个组织的大概状况也告诉了洪涛,让洪涛最终做个决定。洪涛大概听了听,又咨询了一下韩燕和尤里娅,在确定加入这个组织,并没有什么强制性的法律条款,也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之后,立刻告诉妮娜和谭晶,加入,必须加入!谭晶当多伦多分舵的舵主,妮娜当副舵主,至于为什么这样安排,洪涛还留着一层意思。因为谭晶是个亚裔,身上每多一个特点,就会多一个机会,至于什么时候能用到,谁知道呢,有可能一辈子用不上,有可能下个月就用上了。
  洪涛的判断很准确,正因为成为了这个叫做“多数人基金会”的一个偏远分支机构,哪怕只是它外围组织里的一个外围,也立刻就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卡罗琳女士在洛杉矶乃至南加州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她的朋友不光有商界人士,还有政界的。当她听说妮娜和谭晶要在圣何塞发布公司的新产品之后,就义务为她们当起了宣传员兼推销员,还带着她们俩参加了几次私人聚会。和戴尔公司的合作,就是在一次私人聚会上敲定的。就连发布会的场地,也是卡罗琳女士出面帮助联系,这里是她的母校,而且她还是学校的资助人之一。
  当然了,发布会的成功只能算是迈出了第一步。戴尔公司的合同也只订购了一万只鼠标,总价值不到130万美元。应该只算是一个友情合同,是看在卡罗琳女士的面子上帮忙捧场的,是否真正合作还要继续慢慢谈,最终到底是采取代工生产还是授权生产,现在还没定下来。
  不过洪涛倒是不急,随着图形操作系统的出现,鼠标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这个观点并不是自己的,而是计算机界的共识。自己这款光电鼠标在所有方面都超越了普通机械鼠标,成为合格的替代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当然了,一个新产品、尤其是要替代老产品的新产品,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要遭到老产品的抵触,光电鼠标也不例外。那些生产传统机械鼠标的厂家肯定不乐意自己的技术和设备过时,更不愿意掏钱来买新的授权,联合起来你和打官司,最终耗死你就是一个最常用的手段。
  好在Aigo和F&A这个发布会开得比较够档次,引起了计算机界里的重视,还拉了一个戴尔公司当挡箭牌,这样可以躲避一部分恶意攻击,至少能喘口气儿,不用一上来就面临各种专利官司的袭扰。有了这段儿宝贵的缓冲时间,妮娜和谭晶就可以再把影响力多铺开一些,只要签约的公司够多、够大,后面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没有厂家或者公司愿意去犯众怒。
  对于这些问题,洪涛只能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具体的操作他无能为力,这都要靠妮娜、谭晶和韩燕的个人能力,当然了,还有卡罗琳女士。现在她已经把妮娜、谭晶当成了她的同志、晚辈和生意伙伴,不能说百般照顾吧,至少也算是比较关爱了。她能给妮娜和谭晶的帮助非常大,尤其是在人脉上。有时候你想找某个公司高官聊聊,但是跑断腿也找不到、约不上。可是跟着卡罗琳参加个私人聚会,说不定就能碰上,而且还能戒心不太重的谈一谈,很多问题和误会可能就在这一杯酒、一首舞曲中迎刃而解了。
  现在洪涛需要做的就是盯紧生产这个环节,把从原料到芯片的供应链搞稳定,尽可能多的给谭晶妮娜那边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成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光电鼠标这种新产品为美国人认识并接受。对于国内,洪涛暂时还顾不过来,所以连发布会都没有,只是在爱国者电脑专卖柜台上摆放了两个样品,什么数据也没给,就标了一个一千五百元的价签。
  这个价格比在美国的零售价还贵了将近一倍,这到不是洪涛黑了心的想赚国人钱,相反,他这是不打算在国内赚钱,但是又得让自己的电脑专卖店显得比其它店铺牛逼一些,让大家看看,这里连美国刚发布的世界最厉害的鼠标都有,可惜就是不让你能买得起!所以才故意标了一个这么高的价格。
  可惜的是,洪涛低估了国人的钻研热情,两只鼠标,只上架了三天,然后就在同一天被不同的人给买走了。当洪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除了无奈也只能是无奈,他再次让王永红给电脑专卖店送去两只鼠标,然后写上样品概不出售的字样,这回连价格都不敢写了。
  虽然有三十多个熟练工人可用,但是鼠标厂要想把产量短时间内提上去,还是一件儿很难的事情。这条鼠标生产流水线,主要还是靠人工焊接、组装,只有喷涂商标、包装时有少量自动化机器人协助。它的设计年产量在三百万只左右,目前能达到的产量只有每天五百只,而且正品率也只有百分之八十多,想要把产量达到设计水平的一半儿,最乐观的估计也要三四个月。
  说不急那是瞎扯,可是急也没办法,现在洪涛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再想快那就得找代工工厂来做。目前看起来,好像还没那个必要,鼠标厂还有一个二期工程没开建,只要这种新鼠标的销售渠道和数量一上升,洪涛马上就会下令开建二期工程。这样只需要再过四个月,鼠标厂的产能就会翻两翻,达到年产七百到八百万只鼠标的水平,这也是这个厂区所能达到的最高产能了,如果再想多,那就只能等着流水线升级或者新建其它厂区了。
  在这个问题上,洪涛、韩雪、尤里娅、顾洪德分成了两派,几乎天天吵架。洪涛和韩雪都是那种小富即安,坚决不冒险的观点,认为即使产量跟不上销量,也绝不贸然投资再扩大生产,宁可去授权给别的生产厂商然后收取专利费用,也不能去玩命抢这第一口肉吃。
  而顾洪德和尤里娅则认为从发布会的效果、近些天北美那边的新闻报道和妮娜、谭晶的反馈信息来看,这种光电鼠标的前景还是不错的。至少现在还没有厂家跳出来捣乱,很多经销商也对这种鼠标感兴趣,那就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把利润最大化。争取让Aigo这个公司和品牌在北美地区一炮打响,然后谋求上市,再扩大生产,逐渐向着世界第一鼠标生产商的地位前进。
第644章
小算盘
  “洪老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光产品好还只是走出了第一步,现在需要让我们的产品迅速的占领市场,这样才能在其它厂商反应过来之前,就站稳脚跟。到时候他们再想反击都很难了,只能被动应付,要不就是选择和我们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主动权牢牢控制在手里,即使是合作谈判,那也是我们说了算。”顾洪德这已经是第多少次和洪涛讲这个简单的道理了,反正之前那些次基本都是白讲,不过他还是不想放弃。
  “这样太冒险了,而且我们的资金不够大规模扩张的,借钱办厂我反对,那样我会睡不着觉的。”韩雪在这个问题上比洪涛还坚定,她现在的思维已经越来越接近洪涛这些年的习惯了,不知道是她故意调整过来的,还是被洪涛潜移默化了。
  “我的上帝啊!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的商人是用自己的钱来赚钱的,那样太傻了、太慢了、太没有效率了!否则还要股市干什么?还要什么资本运作?用别人的钱来帮我们赚钱,这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有专利、有工厂、有产品,我想任何一个银行都会愿意给咱们贷款的,就算北美的银行不乐意,我们还可以去找欧洲的银行,难道银行都是傻子吗!”尤里娅在这个问题上和韩雪严重对立,两个人几乎没有一句话能说到一起去。
  “他们傻不傻我不清楚,但是我们从几万块钱做起,一直干到现在,从来没借过一分钱,也从来没有人能干涉我们一句话。洪涛还年轻,他只有二十岁,我想再过十年的话,他的产业一定是现在的五倍、十倍、甚至更多。既然能安稳的走下去,干嘛非要去借债呢?”韩雪有韩雪的理由,她不懂什么金融、资本,她只有这些年的经验和理解。
  “可是机会不是每年都有、每个月都有,人这一辈子能成功的机会并不多,一次、两次没抓住,说不定这一辈子就没机会了。我觉得这次机会很难得,如果要是这么白白浪费掉,太可惜啦……你说呢?”顾洪德不愿意和韩雪废话,这个女人的局限性太强,她只愿意做她能看明白的,不愿意去学习,更不愿意往远处看,根本没法交流,所以他把问题扔给了洪涛。
  “顾老哥、尤里娅,你们说的可能都对,现在做生意可能确实应该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去做。不过对于那些理论我也不太懂,实践经验更是没有,所以我是绝对不会听取你们的意见的,因为我自己无法判断对错。只能等我学习了这些理论,搞明白这些东西之后,咱们才可以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下去。至于机会嘛……我想我的机会还有,而且不止一次,这样吧,咱们定一个协议,这次就先听我的,下次出了机会呢,我听你们一次怎么样?”
  洪涛心里非常明白,尤里娅和顾洪德应该不是在忽悠他,他们的建议说不定就是最佳方案。但是洪涛也非常清楚,自己的产业就是自己的,不管对错,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赔了自己认头,赚少了自己也不着急。但是自己不明白、不清楚、无法控制的领域,那是坚决不能进去的,亲爹妈来说也没用。
  “……你这么说就有点不讲理了,下次出了机会……天知道下次机会什么时候会来!我不是诅咒你,万一你以后再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呢?这是很可能的吧?”顾洪德才不会让洪涛这种废话唬住,他直接就戳穿了其中的关键点。
  “那这样吧,咱俩立个赌约,五年!就五年!如果五年之内我没有一次类似的机会出现,那我这个鼠标工厂的股份全都送给你了,我一分都不要,如何?您今年才四十多岁,再活五年应该没问题吧?不过既然是赌,那您打算拿点什么东西当赌本呢?”洪涛又来了,他把还没研究出来U盘当成了赌注,打算给自己赢点儿东西回来。
  虽然UBS接口系统要等到九十年代末期才会问世,不过他知道还有一种接口系统现在已经问世了,那就是IEEE1394接口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速串行总线,俗称火线,后世很多电脑硬盘都是采用的这种接口。洪涛记得这种串行总线标准很早就开发出来了,而且制定标准的时间也很早,最晚不超过一九九零年。只不过一直都没进入实用阶段,计算机的硬件厂商也都没有在主板芯片上整合这种接口,所以它甚至比USB接口标准进入个人电脑的时间还晚。
  USB接口标准叫做通用串行总线标准,IEEE1394叫做高速串行总线标准。光从名字上看,就应该能知道它们大概的区别了,后者应该是比前者传输速度快。没错,不光是快一星半点儿的,在同时期的标准里,IEEE1394标准要比USB标准快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可是为啥大家都不用快的而要去用慢的呢?洪涛也不是太清楚这个问题,不过据他自己了解分析,这还真不是标准那个好用的问题,而是牵扯到几家大公司的利益问题。IEEE1394是苹果公司带头研发的,而USB是康柏、IBM、Intel和Microsoft这几家公司共同推出的。
  看到这几个公司名字,大家就应该有点想法了吧?没错,苹果和另外四家公司都是竞争对手外加死对头。在计算机领域里,苹果还真不像手机领域那么牛逼,它一直都在和这几个公司斗争,而且一直也没占什么明显的上风。按照一个最普遍的真理,苹果发明的技术,其它几家公司就会千方百计的阻挠,不会让这种技术成为一个通用的标准,或者玩命儿延迟它的长大。反过来,苹果也是这样干的。
  可惜的是,苹果在计算机领域里说话不算数,光是Intel和Microsoft这一硬一软两家公司就把它压得死死的,再加上一个死对头IBM,苹果的话语权就更少了。你想推行你的标准?Intel不给你在它的处理器里优化指令,主板芯片组里也不会有你的协处理芯片,就算Microsoft的软件支持也没用,没几个主板厂商愿意多付出成本在他们的主板上安装单独的芯片来支持你的标准,因为那要增加成本的。
  相反,Intel对它自己建立的标准USB玩命支持,Microsoft也在软件里使劲支持,IBM还在一边跺着脚的鼓掌,那大部分主板厂商自然要跟着这一硬一软一巨大三家走了。否则自己就会被踢出这个圈子,这就和政治斗争中的站队一样,站错了队伍后果很严重。
  消费者一般不会去在意这个问题,他们只管按照生产厂家的思路走,你只要给我一个比以前好用的东西就成,你们说那个好就是那个好,反正太专业的玩意大多数人也不会关注。所以USB虽然慢、虽然脱离了电脑就无法使用,但是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更优秀的IEEE1394标准,只能是进入其它领域,比如数字摄像机、照相机等等,这些设备对传输速度要求比较高,无法容忍USB的传输延迟,所以只能使用IEEE1394标准。
  另外,IEEE1394开始普及还要感谢另一家计算机硬件大公司,那就是希捷硬盘。就是它率先采用了火线硬盘,从而才让很多电脑用户摆脱了原来那个大排线,用上了速度更高、支持热拔插、安装更简便的火线硬盘。估计希捷公司也不太怕Intel和Microsoft这两家公司,毕竟硬盘用不到什么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支持,人家是追求传输速度,怎么快就怎么来。
  洪涛就是受到了希捷公司的启发,他打算先不等着什么USB接口标准出来了,他要先按照IEEE1394接口标准去研发闪存存储器,也就是后世的U盘。不过既然是用IEEE1394标准连接的,他打算就不叫它为U盘了,而是叫I盘更合适。而且换个名字、换个标准,他觉得就更像是自己发明的了,至少心理上更能说服自己。
  除了U盘之外,洪涛还想起一个东西来,那就是MP3播放器。这个东西就是一个U盘的衍生品,既然要提前研发U盘的话,那干嘛不顺手把MP3播放器也搞出来呢?反正自己连U盘都剽窃了,也不在意再剽窃个MP3播放器吧。再说这个玩意是韩国三星搞出来的,后世里三星也没少赚中国人钱,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中国人去赚赚韩国人的钱了吧。
  原本洪涛还有一个顾虑,他很怕自己提前把IEEE1394标准的U盘和MP3播放器弄出来,会不会影响计算机界的发展脚步。这样就改变了历史走向,自己这个重生者也就没啥优势可言了。可是他转念又一想,如果真把这两样东西弄出来了,那自己还怕个屁啊。
  一个光电鼠标系列、一个U盘系列、一个MP3播放器,再加上这三样发明的衍生行业,比如说提前弄个MP3下载网站之类的玩意,那自己这一辈子应该也就算拿下来了吧!又不是想去称霸地球,又不是想去当地球球长,挣了几辈子花不完的钱,把自己没干过、没玩过的东西都捋一遍也就够了,还想那么长远毛用啊!
第645章
第一份授权
  “……”韩雪一听洪涛开出这么大的赌注,偷偷在洪涛身后冲着顾洪德摇手,示意顾洪德千万别和洪涛赌。她倒不是怕洪涛输了股份,她是怕顾洪德输得太惨,毕竟两个人是合作伙伴,最好别因为斗气伤了和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4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