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校对)第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3/431

  在洪涛的不懈努力和大把美金共同作用下,《我有梦想》第一期的评委阵容可算是星光灿烂了。凯莉、休斯顿两位女歌后,里奇这位男唱将,再加上特邀嘉宾埃尔顿约翰,能把这些人凑在一起不太难,但是能让他们共同出现在一档节目里,那就太难了。但是洪涛做到了,这不光归功于他的钱,还归功于他对后世的了解。比如说这位埃尔顿约翰吧,他是个坚定的同性恋,和民事伴侣生活了十多年而不放弃,甚至被大主教公开指责也没改变。所以当洪涛说要专门成立一个同性恋基金后,这位和洪涛父亲差不多大的英国音乐传奇立马就答应了。
  事情很凑巧,就在洪涛发布自己专辑的前一天,英国王妃戴安娜出车祸去世了,通过这件事,又让洪涛更深理解了这里人的生活习惯。头一天各个网站、电视、报纸上还都是一片哀悼之声呢,一觉醒来之后,又全都换上了我有梦想开播的广告片和其它各种娱乐新闻,丝毫看不出有什么缅怀之情。其实人死如灯灭,搞那么多唯心的形式主义管个毛用,喜欢她的人必然会记住她,不喜欢她的人你就算天天24小时都播放她的纪录片,也不会喜欢,反而更烦。
  在《我有梦想》节目开赛的第一天,剧院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些都是从全美各地赶来的参赛选手,而剧场里1000多个座位也全部售出。这就是洪涛费这么半天力气和金钱玩命请明星前来担任评委的目的,光靠他自己的名声,还吸引不来这么多人,大家只要看一看评委名单,就能够决定去不去参与、观看这档节目。
  和后世国内的达人秀有些不同,欧美的达人秀都是直播的,录播就没人看了。而且直播现场一般都是在剧院里,观众不是选出来的群众演员,而是需要买票入场的普通人,他们就是来看节目的,没有其它目的。其实录播和直播很好区别,只要看一看现场观众的数量就大概明白了。凡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节目,基本就都是录播,因为这样最省事、省钱,还不容易出现意外。要是放到千人大剧场,公开对外售票,那就很麻烦了。如果观众对某位参赛歌手不满意,喝倒彩,而评委又因为主办方的要求,必须让这位选手过关,这不是拿鞋底子抽脸嘛。另外用短信和网络投票也必须同步更新数据,并且要找一个第三方机构来鉴定得票数量,不是主持人说多少就是多少的,这是硬性要求,否则会触犯法规,遭到起诉。
  在这点上,还得说一些人不太爱听的话。规则决定了成败,并不是短期获得的利益才能证明一个节目是否成功。国外有很多节目可以做好多期,依旧火爆,甚至做成系列,然后把版权卖到中国来。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我们,却只能购买一些国外的版权来模仿,总也不能超越,甚至连齐头并进都很难,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规则!
  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没人愿意去创新,因为他的劳动成果得不到保障,而弄虚作假却能短期获利。至于文化事业发展不发展,关他们毛事儿?钱捞到手了拍屁股走人,大不了老子移民!看到没?带头破坏规则、不遵守规则的人,最终却选择了去一个有规则的地方生活,为啥?因为他们自己也清楚,没有规则是没有希望的。
  不过直播也有直播的烦恼,那就是参赛选手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连音调都找不齐,但是人家就是胆子大,就是为了上来在全国观众面前露一脸的,怎么滴吧!这还算好的,至少他们是来参赛的,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是来参赛的,上台之后就开始骚扰评委了,不是向女评委求爱,就是向男评委示爱,上来二话不说就脱衣服的也不是没有。
  但是连评委带观众在内,都把这些人当成了一个花絮,大家一笑而过,赶上有特别逗乐的人,观众还会帮他加油助威。一个没有幽默感的民族是很悲惨的,但是洪涛此时觉得这种幽默感还是少点为妙,因为这种幽默感大多都用在他身上了。在这2男2女共4名评委中,他受到的骚扰最多,不光有女选手来骚扰他,还有男人冲他示爱。如果不是直播,他早抡着拳头上去了,看看把你丫挺的肠子摔断,你还冲我露屁股不露了!
  其实洪涛也是很有幽默感的人,不过那要看对谁了,有身材有脸蛋的女选手上来,他立马就是一脸的笑容,不管你表演得好不好,咱就是爱看!反正自己这个不检点的臭名声已经广为流传,甚至连英国来的埃尔顿都知道,索性也就别装模作样了,那样更让人反感。该高兴就高兴,该不高兴就不高兴,这才是活人。而且洪涛插科打诨的本事一流,和稀泥更是拿手,只要有他在场,永远不缺乏笑声。如果赶上他情绪高、状态好,他还会挑动观众一起对付某位评委。在这一点上,节目的导演组对他的意见最大,因为这玩意是不可控的,等于凭空给他们增加了工作难度。可是说归说,洪涛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该啥样还啥样。有本事你们就去金嗓子传媒集团投诉我去,看看管用不?
  如果只是在工作中出点格那就不是洪涛了,他必须是全方位的折腾才能过瘾。这次他把目标又放在了花蝴蝶凯莉身上。这位当红女星刚刚和第一任丈夫、美国著名的音乐制作人、索尼唱片的主席,汤米·摩托拉离婚。你说这个孙子叫的这个破名字,洪涛第一次听说的时候,以为摩托罗拉也是一个家族企业,而且他们家族里还有人涉及音乐圈了呢。甚至差点打起了退堂鼓,万一让摩托罗拉知道自己打他前妻的主意,和自己翻脸就不值当了。
  97年的凯莉正是最红的时候,人也年轻,只比洪涛大两岁,虽然离过婚,也还算是风华正茂,是个熟透的果子。她本身是纽约州长岛人,现在来到了西部,人生地不熟的,正是洪涛充当地主,好好招待招待这位前世偶像的大好机会。那幢本来打算给席琳迪翁住的别墅马上就变成了花蝴蝶的行宫,闲着没事儿的时候,洪涛会带着她租条帆船去大海上逛逛,顺便在船上开个Patry啥的,一来二去,就玩到床上去了。不过两个人还都算比较克制,鉴于洪涛这个名声,凯莉也不敢和他过于接近。平时大家还是普通工作关系,只有到了私底下,还得避开她的那些随从、助理、经纪人啥的,才敢和洪涛一起放纵放纵。
  洪涛也没完全沉浸在这个上面,对于这些演艺圈里的女星们,他是百分百抱着好奇的心理去接触的,就算她们愿意长期和自己保持关系,自己也不乐意。由于工作关系,她们的私生活比洪涛乱得更彻底,只是绝大部分都刻意隐瞒而已,不像洪涛这么不在乎。
  工作之外更多的时间,洪涛还是放在了莉莉和希拉里身上,她们俩给洪涛又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希拉里生的是女孩,名字是洪涛起的,就叫Hilary.Hong,已经1岁多了,不幸的是,她长得有点像洪涛,这让洪涛非常内疚;莉莉生了一个儿子,还不到一岁,他却继承了他妈妈的相貌,这真是浪费啊,如果他能和他姐姐换换就完美了。洪涛依旧是怎么省事怎么来,男孩子肯定不能叫莉莉洪,但是可以借用他姥爷的名字何塞,英文是Jose,也可以叫做乔斯,于是就叫乔斯·洪了。
第1048章
网络多媒体时代来了
  在希拉里的别墅里住着的时候,洪涛还见到了一个老熟人,橘彩。这个日本女孩儿一直以水晶兰资本雇员的身份留在纽约学习歌舞剧,当希拉里怀了孩子,又成为了金嗓子传媒集团的签约艺员之后,就把她这个以前的室友也从纽约叫了回来,重新聚在一起打算在金嗓子传媒集团里发展。
  洪涛当然没意见了,集团里也不多这么一个员工,而且他还能顺便完成以前他未完成的任务,继续让橘彩受孕。他就不信了,自己这么高的成功率,怎么就毁在一个小日本手里了呢?
  有了莉莉、希拉里和橘彩陪着,时不时再和凯莉偷偷约会下,也就够洪涛忙的了。为了弥补一下自己对女儿的愧疚,洪涛甚至还把小希拉里抱到了节目现场,一边哄闺女一边当评委。观众和参赛选手对洪涛这种行为并没什么反对的声音,因为洪涛这个评委就是个混子,一般也不发表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有他和没他对最终评选结果关系不大。他的评判标准很简单,观众们掌声热烈,那这个参赛选手他就同意通过,观众们掌声不热烈,他就不同意通过,反正最终通过不通过还得看其他三位评委的意见,他同意不同意无所谓。
  当第一期《我有梦想》结束时,那才叫有人欢喜有人忧呢。欢喜的是购买了转播权的ABC和FOX这两家电视网,它们用极低的费用换来了一档收视率极高的节目,可以说这笔买卖它们赚大了。忧愁的则是另外三家全国性电视网,NBC、CBS、CW,这三巨头当时并没搭理金嗓子传媒集团伸出来的橄榄枝,也没想到这个节目居然就凭空火了。
  火到什么程度呢?开播的第一周收视率并不太高,按照AC尼尔森公司的统计数据,全美大概只有500万电视观众观看了这档节目。到了第二周的时候,收视率就上去了,一下子翻了整整两倍,达到了1500万观众,这个成绩已经可以算是同类节目里不错的了,甚至超过了很多热播电视剧。
  私营电视台和电视网就是灵活,一看有利可图,立马就把安排在周日晚上9点播出的《我有梦想》挪到了周五晚上的黄金时间段播出,接着把宣传和广告也铺开了。这么一弄还真的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到了第三个星期播出时,观众数量立刻又翻了一番,达到了3000万。千万别小看这3000万观众,这和中国观众不是一个概念,这些都是付费电视的用户,按照这个数据评价,《我有梦想》已经成了这一周的收视率第一,把第二名甩开一大截距离。
  当第一期节目全部播完之后,收视人数一直都保持在4000万左右,最后一期分区决赛时,观众数量突破了5000万,比超级碗决赛还高,百分百成了一档热播节目。笑的人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哭的人已经把眼泪都给哭干了。
  此时就显出来洪涛弄的那个分期出售的办法有多高明了,如果已经把整个节目转播权出售,那哭的人就该是芭芭拉和整个金嗓子传媒集团。现在芭芭拉和她那些业务人员,正一脸笑容的在和那些广告赞助商、电视网的人侃价呢。一台收视率创了新高的节目,肯定和一台新节目的转播价格是不一样的,赞助费用也是不一样的。嫌高没关系啊,您不要后面还排着一堆人要呢,您不赞助后面还有一堆人等着赞助呢,咱家的节目现在是香饽饽了,不愁卖!
  不过洪涛也告诉芭芭拉了,不要一下狮子大开口,要细水长流,别忘了做这台节目的初始目的。它并不是完全为了赚钱,而是要借此和5大电视网中的某一家或者某几家靠上关系,最好是长期合作关系,这样对金嗓子传媒集团未来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如果光顾着盈利而忘记了这个最基本的要求,洪涛会很失望,他一旦失望了,有些人就要付出代价。如果赔钱了,但是达到了这个最基本要求,洪涛会很高兴,他一旦高兴,有些人就要收获惊喜,两者同样巨大!
  弄完了第一期《我有梦想》节目,洪涛就离开了洛杉矶,没有跟着制作团队前往第二期的制作地休斯顿。他不打算再去当评委了,而且现在也用不着借他那点名声来为这台选秀节目造声势,第二期的评委和特邀嘉宾也不用他亲自舍脸去求爷爷告奶奶,以前不屑于过来客串的那些明星大腕的经纪人早就找到了节目导演团队,各种合作意向摆了一桌子。现在是节目组挑来挑去决定谁能第几期上的问题,情况瞬间转变了,求人的人成了大爷,以前的大爷成了求人的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他去哪儿了呢?他又跑回纽约去了,那里还有几件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首先就是开一个单曲发布会,他终于要在世界最高级别的舞台上表演了,不过这个表演是打了引号的,不是真要登上舞台献唱。以他的基本功和唱功,举办演唱会现场表演还是有点难度的,就算是进录音棚也还是磕磕绊绊呢。
  他所谓的表演不过是一系列MV短片,配合他的每一首单曲发行。为了图像质量更清晰,这些MV没有使用当时流行的杰克逊模式,也就是音乐录影带模式,而是采用了成本更高的激光唱盘模式来记录和发行。其实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中国,就很好解决了,直接出VCD唱片不就完了,但是北美不流行这种技术,原因是和DVD的专利有冲突,且无法避免。
  采用激光唱盘来发行自己的MV专辑不光成本高,售价也高,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很随意的买得起一张激光唱盘的,很难满足普通听众的需求。那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放到别人眼里就是一个无解的结局,要不你就发行音乐录影带,要不你就别怕销量少,二选一吧!
  但洪涛不是普通人,这个问题到他这里就变成了三个选择,除了前两个之外,他又多了一个选项,那就是网络!没错,他要在网上来发行自己的专辑和MV,怎么发行呢?和后世里一样,采用MP3格式的音乐、MPEG2格式的MV短片,放到一个转门的音乐下载网站上去,然后提供给全球所有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付费下载,一美元一首歌、一美元一段MV短片。
  这个下载网站洪涛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它们的服务器分别设立在圣何塞、纽约、香港、杜塞尔多夫的四个大型数据库公司中,那些数据服务器中会有一部分暂时充当这个叫做数字娱乐的音乐、电影下载网站的服务器。它从9月份就已经开始试运营,不光帮着雅虎公司担负了一部分《我有梦想》节目网上投票和统计工作,还把《我有梦想》的节目转换了格式,拖后几天再放到网站上为全世界观众提供下载服务,还有一些金嗓子传媒集团握有版权的节目也都陆续放了上去。这些节目源只要注册会员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在这个网站上下载你想看的节目。
  经过两个月的磨合,数字娱乐网的员工已经基本把下载业务熟悉了,并改进了其中不少的BUG,提高了网站的安全程度和访问速度,只等着洪涛把他的专辑和MV放上来,然后就开始正式宣布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这就是网络多媒体时代。如果洪涛这次的尝试成功,那数字娱乐公司就会开始与各大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商谈合作事宜了,鼓动他们把自己手里有版权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娱乐节目、体育节目等等都拿到网站上来收费下载,获得的费用大家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成,这样的话对大家都有好处。
  其实洪涛还能采用一种更狠毒的方式,就是全部免费下载,网站只靠广告来盈利。但经过再三权衡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这样做就会把自己放在传统娱乐业的对立面上,将会面临着无穷无尽的官司。这是个赢者全赢、败者全败的局面,洪涛从来不喜欢这种模式,他最喜欢的就是大家和和气气,坐在一起有商有量的一起赚钱。至于赚多赚少他并不是很计较,只要赚就可以,最主要的是他要把这种模式融入到传统娱乐业中去,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自己的宿主。等他们被自己这只大寄生虫咬疼时,就会发现,再想清除自己好像已经有点晚了,到那时再摊牌,自己就有了和他们谈判的筹码,情况比一上来就直接撕破脸稳妥多了。
  当然了,这样做也有缺点,因为不能去侵犯别人的版权,所以收集到的节目源就会少很多,再加上是收费模式,就会比免费模式减低一些吸引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如果这种模式被别人学去了,说不定过段日子就会冒出来一堆免费下载的网站来和自己这个数字娱乐网竞争。一旦形成这个局面,数字娱乐网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说不定要自己给它不断的输血才能活下去。
第1049章
四总新人
  还是那句话,能用钱解决的麻烦就不是麻烦,输血就输血吧,至少比全雇了律师去打官司强。
  这次洪涛没有再用什么低调的方式,玩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之类的戏码,他把能用上的宣传手段都用上了,把他专辑的封面几乎挂满了全美各大城市,电视上还得时不时闪出来几秒钟,分分钟提醒着人们来关注自己的专辑。在封面中他自己穿着一条牛仔裤、光着上身,背对镜头摆了一个犀牛望月的姿势,后背上那只大老鼠脑袋被摄像师拍得活灵活现,它好像也跟着主人在一起撇着嘴角冷笑。光是这个poss洪涛就摆了一天半,费了摄像师好几卷胶卷,才获得了人和纹身完美结合的效果。而这张照片也将做为洪涛第一张英文专辑的封面和主要广告画面,专辑的名字叫《我们两个一起唱》。
  专辑里的歌曲和这个专辑的名字一点儿都不挨边儿,在这张专辑里总共只收录了7首单曲,Dance
with
My
Father是第一首,美国节奏蓝调和灵魂音乐创作歌手路德·范德鲁斯第一个中枪了。洪涛非常喜欢他那种低沉的声音和如朋友聊天一般的演绎方式,同时这首歌也是洪涛对自己父辈的怀念,他喜欢小时候的日子,但时间一去不复返了,就用这首歌来献给他们吧。
  第二首是No
Matter
What,这是男孩地带的一首歌,上辈子洪涛是在一个英国喜剧节目里头一次听到它的,那种明显的爱尔兰英语口音放到这首歌里,却成了一个亮点。
  第三首是RUN,它是雪地巡游者乐队在21世纪的代表作,洪涛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首节奏很慢,但又让人一直想动的歌曲。喜欢就是喜欢呗,其实他喜欢得还很多,只不过能记住的就不多了,这也算是矬子里拔将军吧。
  第四首、第五首都是小胖子阿黛尔的歌曲,Rolling
In
The
Deep和Someone
Like
You,用男声演绎这两首歌和女声演唱完全是两个感觉,至于好不好洪涛还真不太清楚,不过乐队的人和录音师都感觉不错,爱错不错吧,如果不拿它们凑数,洪涛这张专辑就只剩5首歌了。
  第六首就是洪涛唱过的那首My
Heart
Will
Go
On,这首歌虽然被洪涛提前拿出来唱过了,但依旧成为了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演唱者也依旧是席琳迪翁,不得不说的是历史真尼玛顽固!唯一的区别就是她不再是原唱,作词作曲也都变成了洪涛,原本洪涛还想自己去唱这首主题曲呢,可惜影片的制作方婉转的表示了他的要求,说是剧情里需要一位女声。
  第七首歌,也就是专辑的最后一首歌非常有特点,它和前面的所有歌曲曲风都不太相同,居然是一首带着朋克风格的硬摇滚,歌名叫做The
Pretender。这是喷火战斗机乐队的一首歌,当然了,现在还没写出来呢,就被洪涛给扼杀了。
  洪涛为什么会选一首硬摇滚呢,除了他的记忆有限之外,他确实觉得这首歌很适合自己目前的状态。歌名翻译过来就是《伪装者》,而他自己现在就是一名彻头彻尾的伪装者,不管和谁在一起、做什么,他的脸上总是带着一层面具,还是永远不能、也不打算揭下来的面具。这首歌是洪涛献给自己的歌,所以他唱起来非常投入,差点没把嗓子给喊哑喽。用录音师的话说,他不应该去唱前面那些情歌、灵魂音乐什么的,他应该去组建一支摇滚乐队,自己去当主唱,因为他的身上具备那种叛逆、控诉、革命和撕心裂肺般的感觉。
  “摇滚你奶奶的球!”这是洪涛心里对那位知名录音师的回答,他懂个屁!唱自己能不投入?就自己这个破嗓子,一场演唱会下来估计就得失声了,还摇滚呢,最先滚的就是自己!
  不得不说的就是,专业就是专业的,专辑发行一周之后,被录音师极力看好的这首The
Pretender立刻就窜上了排行榜的第二名,网上的下载量它也是No
Matter
What的两倍还多,其余的歌曲也都在排行榜上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只是有些慢热而已。
  “不识货的玩意!”洪涛对这个结果无可奈何,他自己最喜欢Dance
with
My
Father和RUN这两首歌,可惜流行音乐永远都是年轻人的主场,他们显然并不太中意这两首慢悠悠的抒情歌曲,The
Pretender这种充满了反抗、叛逆风格的嘶吼,才是他们的最爱。
  不过在北美音乐界里,除了排行榜之外,还有一个乐评圈子,两者谁也谈不上谁更权威。前者是反应了流行的趋势,后者则反应了歌曲的质量,说白了就是前者负责体现销量,后者负责评价质量。一般来讲,凡是由一位新歌手演绎并且突然蹿红的歌曲,都会遭到那些乐评人的狠贬。但是这次他们突然集体改变了风格,对洪涛这张专辑一致赞不绝口,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些歌曲拿出哪一首来,也足以成为一张专辑中的主打歌,现在一起放出来,有点太奢侈了。
  “还算你们识货,如果这些歌你们也看不上,那我就得去告你们种族歧视了!至于为什么不一张专辑配一两首,然后多出几张专辑,哥们不是不想啊,而是肚子里真没货了。我要是告诉你们我这些歌都是连偷带抢弄过来的,没有一首是我自己创作出来的,你们该作何感想呢?”洪涛此时正坐在私人飞机里横穿美国大陆呢,看着这些乐评人写的文章,他是连摇头带叹气啊,重生者的世界他们真不懂!
  销量节节高升,还有那么多文章来吹捧,洪涛这次算是彻底红透了,都有点发紫了。现在你随便去美国的各个城市里转吧,只要听见有店铺或者商场里在放歌曲,那十有八九就是他的声音。而且这次美国人已经完全忘记了他的种族、国籍,百分百的把他视为了一个自己人。这也是他这一段不停折腾的结果,不光要让自己获得了美国人的认识,还得让自己获得了他们的认同。
  他的所作所为,从最开始的绯闻不断、特立独行,到后来的崇尚冒险、投资获利,再到后来绑架案的处理方式、策划制作参加真人秀节目、发表个人专辑这一系列举动,不仅都获得了成功,还很符合欧美人的思维习惯和处世方式。所以大家已经习惯了一个长着亚洲面孔的年轻人,用各种各样的成功方式出现在自己眼前,看见他就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他已经用他自己的方式,花样不断的给所有人淋漓尽致的表演了一系列的美国梦现实版,如果不认同他,那就是不认同美国文化。
  第二期的《我有梦想》还没开始播出,洪涛那架燕子皇后号私人飞机又出现在了洛杉矶,他是做为总编剧、总导演、总策划、总监制,来此参加电视剧《越狱》的拍摄工作的。经过2个月的评委生涯之后,洪涛放弃了由自己出演这部电视剧的念头,原因很简单,拍戏太尼玛累了,整天被导演指使得和木偶一样,很没意思。另外他也咨询过几位著名导演,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建议,他不是一位好演员,凑合当个小小小配角还凑合,如果非要当主角,冲他那个非主流的亚洲面孔,就会毁了这部好片子的。
  人家说的也对,不管在哪个国家的影视界里,年轻演员、不管男女,颜值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影视影视,就是让观众用眼睛看的,谁不喜欢看美女和帅哥呢,放着那么多美的东西不看,凭什么非得看洪涛这张狐狸脸?再说了,这里的市场主要是针对欧美观众的,洪涛就算再出名,也不会引起观众的代入感,这倒不是种族歧视,而是生活习惯问题,很那在短时间内改变。
  既然没人看好自己,那洪涛索性就转入二线吧,专业的事情还是由专业的人来做,但他也不能闲着,咱不会玩还不让学学吗?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是学习的最佳途径,所以就把一大堆不碍事、看上去又很高端的头衔全都安在了自己头上,弄了一个四总,然后跟着金嗓子传媒集团的电视剧制片团队开始好好的熟悉美国影视界的规则。既然玩了,洪涛就愿意把大体细节搞清楚,当然了,按照他一贯的尿性,一般到了搞清楚那一刻起,他也就不太想玩了。
  在美国拍电视剧和拍电影都差不太多,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行业规定,这点很符合美国人的习惯,干什么之前都要先立规矩。而且这是一个不可以随便更改的规矩,一点规矩立好了,就开始逐步完善,从电影发明至今,他们已经完善了上百年时间,从未间断过,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外行都很难搞明白、内行也搞不太清楚的庞大规则系统。所有想进入这个游戏圈里玩的人,不管贫富、不管身份地位,您都得守规矩,只有在守规矩的前提下,再说谁占便宜谁吃亏的问题。
第1050章
好莱坞是这样滴(一)
  想进入美国影视界,那首先得了解人家是怎么玩的,他们是怎么玩的呢?很简单,和美国的法律制度一样,三权分立!制片、经纪、发行三个最重要的环节绝对分离,谁也管不了谁,大家还得在一起合作。这就牵扯到另一个法律精神了,就是妥协和平衡,这三方只有不断的妥协、平衡,才能混在一起把一件事儿做好,谁也别想一拍脑门就决定什么,全得大家坐一起按照规矩商量着来。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最大化的减低错误决定,保证大方向正确,有利于长期发展;当然它也有不好的一面儿,就是效率没有某个人拍脑袋做决定高。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拍脑袋去高效率的做错事,不如磨磨蹭蹭低效率的去做正确决定,只要做了,就必须保证它是正确的,或者大家认为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原则,也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
  光这么讲大家听起来可能不太直观,那我们就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洪涛在国内有一个电影公司,谭晶签约了洪涛的公司,是个明星,韩雪则是公司的电影制作负责人。好了,现在有一个投资1000万的电影来了,于是谭晶就说了,我的身价要500万,因为是自己公司拍的电影,还不多给我点儿?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把我身价抬起来,对公司也是有好处的。但韩雪不干了,一半的钱全给谭晶了,她还怎么去找别的好演员啊?按照韩雪的意思,不光不能多给谭晶片酬,还得少给,原本谭晶值200万,现在就给100万得了,为公司做贡献了嘛!
  谭晶当然不干啊,非要高片酬;韩雪肯定也不干啊,就是不给!得,两方争执不下,怎么办呢?只好去找洪涛这个大老板裁决了。这时候,洪涛就是那个拍脑门做决定的混蛋了。他懂个屁的电影啊,而且就算他懂,他也没法去得罪谭晶和韩雪中的任何一个人,所以他根本就不从电影好坏的角度上去考虑这个问题,他考虑的是谭晶和韩雪那个对他更重要,或者考虑的是谭晶和韩雪那个在床上功夫更好。要不就干脆和稀泥,既要满足谭晶的片酬,又要让这个影片能拍下去,那就只能继续忽悠投资方,让他们再多掏300万。然后让韩雪这边再省省,别精益求精的拍片了,凑合糊弄糊弄差不多就成了。最终可能是一部好电影,结果各方一就和,拍成一部烂片了。
  投资方受到损失了,影响了以后继续投资电影的热情;韩雪在创作上受到压制,不再追求完美;谭晶虽然拿到了钱,但是名誉受损,拍烂片的主角谁乐意要啊;洪涛的电影公司也没占到便宜,还影响了整个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这里面就没有一方是获利的,全赔!
  大家还可以把思想再延伸一下,琢磨琢磨我们国内的很多事情,包括政府的发展决策,是不是很多都和这个例子很像?人治的坏处就在这里,很多出发点是好的,想让各方都获利,结果一般都是坏的,从上到下大家全受损失,这就是没有规则、全靠拍脑袋做决定的坏处。
  这件事到此还没完呢,你拍了片子总要拿出去放映吧?于是韩雪又找到了洪涛公司里的院线经理拉达,要求拉达安排黄金时间段放映她拍的这部片子。拉达一看,立马拒绝了,这种烂片在她的院线里放映了,谁看啊?直接影响她的工作效益,她想去放另一个公司的卖座片。
  韩雪当然不干了,自己公司拍的片子你不放,你去帮别的公司做宣传,你什么意思啊?走!找洪涛评理去!结果事情又闹到洪涛这里来了,还得让他来拍脑袋做决定。拉达说的也有道理,人家每年是有工作效率考核的,完不成会扣钱、免职,甚至影响到人家在整个行业内的口碑,谁愿意去雇一个没有盈利能力的院线经理呢?韩雪说的也有道理,自己公司拍的片子,连自己公司的院线都不愿意放,那怎么去和投资方交代啊?
  于是洪涛又一拍脑袋,拉达院线必须给韩雪放这部烂片,然后把数据做做假,明明只有10个人看,就说成1000人看,反正院线也是自己公司的,做这些很容易。再不成就多花点儿钱去找网站、影评人、记者给扇呼扇呼,这些人给钱就成,让他们说他们的爹是母的,他们也绝不眨眼。于是呢,一部烂片在表面上就变成了秒杀好莱坞巨作的神片,票房那个高啊,不冲破天际都不算完。
  实际上呢,投资方是有苦说不出、制片方是牙齿掉了合着血吞,演员是舍着脸出去吹牛逼,院线是陪着本赚吆喝,唯一的受益人就是那些帮着吹捧说瞎话的传媒们。但是他们其实也没占便宜,短期内看,他们是赚了钱,但是他们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这种事情长远不了,当节操被卖光的时候,他们也就没价值了。这个行业里也到处充斥着谎言和泡沫,大家自己玩吧,某一天泡沫扛不住了,啪的一声破了,整个行业直接倒退几十年,大家全尼玛没得玩了。
  有的人可能跳出来说了,我们的电影产业才发展了多少年啊,不能和好莱坞比,我们还在起步阶段……这些都是扯淡!什么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因为你前面有榜样,所以你才不用去自己摸索了,你只需要把人家探索出来的好东西、成功经验拿过来学学就可以了,顶多再加上你的不同理解,稍微改一改,更上一层楼。总不能说人家发展了一百年到现在这个地步,然后咱们还得再追一百年,也只能追到现在这个地步吧?再说了,按照国内目前这套办法去追,一万年也追不上的,原因很简单,你的方向和人家是相反的,背道而驰了。你发展的越快,离正确目标越远,简单的说,就是你走错路了。
  但又有人问了,难道说,这个道理只有你知道,别人都是傻子吗?不是,这个道理影视圈里的人都知道,但是他们都不说,因为说了之后没有好处反而会受到打压,因为你妨碍别人挣钱了。当一个社会没有规则的时候,往往是黑白颠倒的,对的东西统统被踩翻在地,错的东西反而横行霸道。大家心里都明白,所以根本就不去管什么对错,混一天算一天吧。有钱有势的,把孩子全弄到国外去,免得他们受影响,至于自己,能捞一把是一把,不能捞的时候拍拍屁股走人了,老百姓?爱死不死,关人家什么事儿?
  那好莱坞那里没有这种问题吗?他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很简单,就像三权分立一样,他们那边把制片方、经纪公司和院线分成了三个独立的机构,任何公司都不能同时占有其中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好莱坞的8大电影公司也好,还是6大电影公司,都不能自己是制片方还是发行方,也不能自己是制片方还是经纪公司。他们的手里只有拍摄权,但是剧本和导演、演员他们并没有。
  制片方就是电影公司,他们只管筹集资金拍摄电影。经纪公司就是演员、导演和编剧,6大电影公司需要拍电影,都必须由他们来提供剧本、配好编剧、演员、导演。所有在美国混的、想拍真正大电影电视的演员、导演、编剧,也都必须和这10家经纪公司签约,和别人签没用,这是行业内规定的。发行方就是电影院线,拍完的电影必须到这几个院线里来放映,放映票款按照拍摄之前就商量好的比例分。这就有点反常了,怎么分成比例在拍摄之前就商量好了呢?不用看看影片质量再决定吗?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再讨论,因为它又涉及到了另一个环节,就是保险公司。
  光这样就完了吗?还不是,他们还有一套极其严格的操作细节程序,用来保证各方的利益。我们先从制片方也就是电影公司说起,6大电影公司的模式基本一样,他们的内部会有几个副总裁,数量有多有少,我们就假如有5个吧。这5个副总裁每年手里都有几部电影的拍摄名额,但是他们不能自己去接剧本,也就是说他们只有拍摄名额,但是手里没剧本。
  这个剧本从哪儿来呢?公司里还有一名单独的副总裁,他手里没有拍摄权,但是电影公司从经纪公司接到的所有剧本都必须由他来挑选。他带着一个团队,按照一个非常机械化、程序化、科学量化的规则,把所有剧本审查删选一遍,不符合这个规则的全部剔除,最后剩下的就是符合规则的剧本,然后他就拿着这些剧本去找另外那5位副总裁去了,推荐给他们看。
  这5位副总裁可以在这些剧本里任意挑选,如果没有中意的,可以拒绝拍摄,这样就从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为了一己之私浪费公司和投资人资源拍烂片的情况发生。
第1051章
好莱坞是这样滴(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3/4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