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诸天万界(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96

  看起来,这位经略司误会好人了。
  陆云不动痕迹远离了三个奸人,到了户部尚书蔡京面前,却听得宰相章惇闷闷不乐,对蔡京道:“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蔡京一边称是,一边记在心里,准备等朝政稳定,便向赵佶打小报告。
  陆云暗暗叹一口气,这位权倾天下的宰相要倒霉了。
  他误信了人。
  蔡京是王安石提拔上来的,在朝廷之中自然被认做新党人士,如今的新党领袖章惇能在蔡京面前发牢骚,也是因着相信蔡京,这蔡京可是他变法的左膀右臂,才能不可小觑!
  殊不知比起做章惇的小弟,蔡京更喜欢自己当大头。头顶总有一个宰相压着,何时能够出了头?
  这一次,上面的老大犯了政治性错误,在皇储的选择上站错了队,还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这样的话是他能说的么?
  搞垮老大,自己做老大,蔡京表面平静,内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奸臣!”陆云内心里感叹着章惇的命运,这位权倾朝野的铁腕宰相,怕是要不久就走到了尽头。
  不仅是权力的尽头,还是人生的尽头……
  这位宰相,如今已经六十五岁了。
  但得罪了当今皇上,他还能好下去么?
  在历史上,他便是被徽宗一贬再贬,不久死于任上。
  章惇死后,王安石变法彻底宣告失败……
  陆云不动声色离了蔡京几步,又有杨戬凑过来,指着远方祭坛上一个道人,低声道:“那道人是当今的国师刘混康,你要接的就是他的位子。这刘混康也是茅山道士,与王老志一脉。”
  陆云闻言,顿时哑然失笑。他正嘲笑蔡京要抢章惇的位子,这里他已经抢了刘混康的位子……
  五十步笑百步么……
  不过他接受国师之位,是为了改变大宋,而不是争权夺利……
  陆云心中提醒着自己,向台上看去。
  刘混康披着八卦道衣,手持古锭松纹剑,两旁童男童女捧着各种祭祀用品,在台上做法祈福,口中喃喃有词。
  这位茅山派的道士,显然很有水准,陆云甚至有一种预感,这个道人还要比王老志强许多,也是一位大神通者。
  如果陆云不动用念力,很难胜过这刘混康……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一代明君哲宗皇帝手下大宋国的国师,必然有着真料,不可能差到哪儿去……
  大宋国师,集一国之气运,修炼一日千里,就算是没实力的,也能修成大神通者,如原本历史上徽宗年代的假道士——林灵素!
  林灵素也算是个奇人,和大奸臣高俅的出身一样,都曾是苏东坡的书僮。博通儒道经典,一张嘴能说善辩,就连苏东坡都不敢和他争辩。
  他在三十岁时游历sxsc时,与一姓赵道人,交游数载,某日赵道士突然死了。林灵素从他的尸体上扒出了三卷道书,乃是神霄派的五雷玉书,名为《神霄天坛玉书》,书上细字如珠,还间着有天书篆字,内言神仙变化法诀,金液还丹大法。
  从此之后,林灵素依靠自身天赋的口才以及半吊子的神霄大法,走上了祸国殃民的神棍道路。
  此道人乃是玄门之中忽悠水平最高的,只靠嘴皮子的工夫,忽悠的徽宗相信自己是青华帝君转世,兴致冲冲的将自己的名号改成道君皇帝。又谓蔡京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吏,盛章、王革为园苑宝华吏。郑居中、童贯及诸阉党都是神仙降世。贵妃刘氏方受徽宗宠幸,他就说这是九华玉真安妃,是天上的仙女下凡。
  林灵素的这一番随口系辞,说得徽宗皇帝与蔡京、童贯等人大为快乐。从此林灵素平步青云,装神弄鬼,大把花钱,作尽了“欺世惑众”之事,附庸他的道徒就有近二万人,都美衣玉食。立道学,封道官十等。在他怂恿下,徽宗皇帝正式下诏尽废佛教。改称佛主为金觉大仙,菩萨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改佛寺为宫,让佛祖穿上天尊衣服。
  当然,从这方面来说,道门能够大兴,让少林,禅宗等佛门大派消声觅迹他是立了大功。
  堂堂道门千年来无法完成的一道独尊的伟业在他的手中轻松的完成了……
  北宋年间,少林寺没有任何声音,都是林灵素一个人的功劳……
  后来在京期间,林灵素先后被徽宗封赐、加号为“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冲和殿侍宸”,“神霄祖师”等。出行与宰相、太子争路,人称“道家两府”,位高权重。
  很多奸邪小人便来贿赂林灵素,以求官职。结果徽宗身边全部都是这些贪官佞臣,整日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致使北宋国势日衰,最终耗尽了最后一丝气运。
  其中有龙虎山张天师,神霄派正宗祖师等有道真人要驱逐妖道,起死回生,但徽宗宁相信林灵素这个半路出家的妖道,也不相信张天师,结果张天师飞升,而神霄派正牌祖师与林灵素斗法,竟不相上下。
  林灵素这个假道士,混成了真国师,修行下来,纵然是正宗的道家高人出手,居然也奈何不得……
  这是历史上的事,当然如今,林灵素还是没出道。
  而陆云,已然要接替国师之位了。
  一旦接替国师之位,陆云的修为进展必将一日千里。
  而如今,正是陆云求道之途上要经历的最大一道坎。
  度过了,一马平川。度不过,威严丧尽。
  那里,朝廷议事已经到了正式升朝的时期,有人来报:“辽国,西夏,吐蕃三国来使求见!”
  三国使者。
  来者不善。
  这是陆云的挑战。
第二十二章

  朝堂之上,有三国使者来。
  来者不善。
  辽,西夏,吐蕃三国使者,每一个都长得神态怪异,恍如妖魔,只他们的长相,便给大宋众臣上了一课。
  新皇赵佶早看的心神颤抖,战战兢兢,若不是在大庭广众下,他早就溜了……
  他过往几十年,每日里踢踢球,练练字,闲暇时还听几首好曲,何时见过这么凶神恶煞的使者?
  长得这么丑,还出来晃悠,吓坏人怎么办?
  他可是文艺爱好者,喜欢美好的事物……
  三国使者入了大殿,见了大宋皇帝,也不拜见,一开口便是满满的威胁,要算三年前大宋征西夏的老账,纷纷要求大宋将西征所得领土归还西夏,否则便要合力兴兵攻宋。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话一出,群臣哪里还能淡然站立,纷纷出列怒斥反驳。
  范纯仁等文臣据理力争,陈列出数百年的历史典故,讲的天花乱坠,种师道为首的大将则冷笑连连,开战便开战,他们武将还怕打仗么,不打仗还有什么功劳?
  朝堂里乱作一团,主战一方多是武将武臣,嗓门大,但人数少,主和一方多是文臣,声音小,人数多,吵吵嚷嚷。其中文臣又分派系,相互攻讦,乱作一团。
  陆云站在群臣之中,眉头微微蹙起,三国使者,太放肆了。
  “尔等欺我大宋无人乎?”陆云赫然出声。
  金銮殿上,如同响了平地一声惊雷,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不由都住了嘴。
  陆云出列,目光如剑,强大的精神压迫,笼罩了三位使者,让他们的脸色陡然变得惨白,紧紧闭上了嘴。
  不是不想出声,而是不敢,不能。
  三位使者陡然有一种预感,出了声,可能会死。
  他们还有一种预感,自己出不了声……
  场中终于沉寂下来。
  陆云目光望向辽国使臣,冷笑道:“你们辽国刚经历一场内斗,伤亡惨重,想南下,难道要自取灭亡?”
  目光一转,又看向西夏使臣,不屑一顾:“夏国惨败,几十万大军都被我大军杀败,梁太后也被我抓了,若不是俯首称臣,我大军早在兴庆府喝酒,你们又何来三十万大军!”
  转过头来,陆云又向吐蕃使臣道:“高原上的牧民,不怕死的,胆敢下来,叫他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
  三国使臣面色大变,却不知大宋朝廷里竟然有如此人士,对他们国家了如指掌!
  他们要开口辩驳,却根本不能开口,一时之间,呆立在那里,面色再也不复先前的狂妄模样。
  待陆云撤了精神压迫,三国使臣才恢复了几分精神,辽国使臣目光一闪,记起自己的使命,阴霾面色突然隐去,笑道:“大宋陛下,听说中原豪杰众多,不过我大辽国也不差,这一次我辽国高人来,想见识一下大宋国的勇士,还请大宋陛下成全。”
  西夏国使臣在一旁阴测测道:“我西夏国也是一样,大宋不会因为害怕而拒绝我西夏国的挑战吧?”
  吐蕃国使臣也在煽风点火:“宋国的蛮子,吐蕃国勇士,要向你们挑战!”
  群臣又是沸腾起来,赵佶更是面色难看,不过是登基第一天,怎么会有这么多事?而且,三国使者串通一气,分明是有把握。这大宋国胜利了自然是好事,若是失败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话,他的登基第一天,不就闹了大笑话?
  这些外国使臣,真是其心可诛!
  却在此时,陆云冷冷看着三国使臣:“是你们三位要挑战?”
  三国使臣立刻蔫了,慌忙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