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诸天万界(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996

  “神刀侯!”
第二百一十七章
重返东华
  神刀侯。
  这个称号,陆云已经听到过不止一次。
  只听着“神刀”二字,便知道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不过,神刀侯姓什么,名什么,知道的人,却不怎么多。
  世人只知他是神刀侯。
  若是姓洪,或者姓杨,那就有些意思了……
  陆云决定过一会去问问诸葛卧龙。
  他的速度远甚于诸葛卧龙,这一会,诸葛卧龙的肉身并没有到现场。
  “神刀侯姓什么?自然是姓朱了。”
  当陆云见着徐徐来迟的诸葛卧龙,问起这件事时,诸葛卧龙的神情有些诧异,似乎觉得陆道人不应该不知道这件事,随即悠悠开口。
  “姓朱啊。”陆云轻吟。
  这个答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神刀侯,姓朱的可能性极大。
  毕竟,现在还是大明朱家的天下。
  一个侯爷姓朱,很是正常。
  “不过么,镇北侯姓杨,这个应该对道友没什么用吧!”
  诸葛卧龙面色更为诧异,有些狐疑,道:“道友,莫非是要用卜算之术算什么潜龙?”
  “我只是问问……”
  陆云有些无语,这位诸葛先生,想的有些多了。
  “我大明帝国有四大侯爷,镇北侯镇守北疆,位高权重,神刀侯乃朝廷重臣,坐镇朝廷,镇南侯镇守南疆,还有神威侯,经营西域,都是响当当的武道大宗师,有万人不挡之勇!”
  诸葛卧龙款款言道。
  “哦!”
  陆云点点头,听着诸葛卧龙的话,心里想着许多事。
  神刀侯本来镇守朝廷,如今却来到了这金华府,那么朝廷,是不是空虚了?
  传说中的蜈蚣精,会不会乘虚而入?
  还有他的徒弟,可万万不要让他失望。
  这争霸的事,做过一次就好了,没必要再来一次。
  当然,他不介意做一个帝师。
  毕竟,他虽然不畏惧皇权,更不在乎天子,但朝廷往往有着最多的资源,将他的弟子推上位,岂不是说整个天下的天材地宝都可以为他所用?
  虽然没这么简单,但大概的道理还是这样的。
  ……
  心中想着太多事,符车的速度丝毫没有慢,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符车便飞到了东华郡城。
  东华郡依旧是繁华无比,并没有什么衰败的气象,这里的百姓,过得也要比郭北县好许多。
  一团团的刚猛霸道的气血气息,蔓延在整座城池上空,将许多妖魔鬼怪远远逼迫开。
  一眼可以看出来,这座城的城主是一个有能耐的人。
  “若是天下所有的官吏都有这个官吏的书评,岂容妖魔鬼怪猖狂!”
  诸葛卧龙面露赞叹之意,颇为感慨。
  “好了,我们进去吧!”
  陆云笑道。
  见着这繁华的城,让人的心情也不由好了几分。
  “陆哥哥,这座城好凶啊!”
  桑桑小姑娘变作萌萌小狐狸的样子,在地上跑来跑去,最后猛的一跳,跳到了陆云的手上。
  “放心吧!现在的我,已经能够罩得住你们了!”
  陆云呵呵一笑,将目光看向了辛十四与菊花精。
  两个小妖精,受着这铁血煞气,本来有一种欲望,变回原型的欲望。
  不过陆云说话间,自有一股气势升腾而起,将所有的摄人气势一举隔开。
  顿时之间,她们的心中,那股沉甸甸的感觉消失不见了,不由得大喜过望。
  而诸葛卧龙看着这一幕,面色有些复杂。
  若是在盛世时期,像陆道友这样的道士是最恐怖的,也是许许多多的帝王视之为眼中钉的存在。
  无他,只因为他们已经能够忽视军队的存在。
  大军,尤其是精锐的大军,千锤百炼凝聚在一起的杀气,可以驱除一切阴气邪魔,破除许多道法神通。
  但是,却对鬼仙境界的存在没有任何用。
  他们的道法修为,甚至可以硬生生压制军队的铁血煞气,施展法术,对军队的杀伤力极为恐怖。
  “陆道友啊,真是厉害!”
  诸葛卧龙自言自语了一声。
  幸好这样的道友,如今与他一条道。否则,会另人很头疼。
  一干人没有任何问题的进入了东华城之中,而东华城的守将,也浑然不知他们这座城里,已经混进去了三只小妖精。
  “这就是你说的王都尉家?不错,不错,有些气象!”
  进了城,来到了城中心的王都尉府,诸葛卧龙并不着急着进去,而是打量着王府的布局,啧啧称赞。
  在他的眼中,这王府之上,有着一片清明之气,甚至隐隐透着些紫色的味道,显然是大富大贵的表征。
  若是灰黑色,则说明气运不顺,亦或是有霉气,有鬼气,不是什么好兆头。
  而清明透着紫色的味道,乃是大富大贵的象征,所谓大红大紫,讲的正是这么一回事。
  “嗯?有贵客前来?”
  便在诸葛卧龙打量王府的时候,王都尉府之中,陡然中门大开,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走了出来,面上似乎有些诧异。
  随即,变成了大喜。
  “老师!您来了!”
  惊喜的声音响起,一个年轻人立马走了过来,重重的行了一礼。
  不是冯书生又会是谁?
  “好徒儿,变化非凡啊!”
  陆云笑眯眯道。
  如今的冯书生,比起陆云走时多了几分成竹在胸的味道。
  不错,就是成竹在胸的味道。
  看上去,有一种“观一叶落而知秋,看日月而知阴阳”的成熟感。
  陆云知道,这是书读的多了,出现的一种境界。
  读书养气,读着读着,渐渐到了修道明心的地步,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境界。
  上古的圣贤,往往看一件事情,就能知道这件事情五百年后的变化,虽然未来是灵动变化的,但大圣贤细心推敲,能够把握到其中的一些经纬脉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