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267

第二百九十章
不能走太快
  “这个主意是慈悲出的吧?看来他们两口子当补给舰队是有点闲了,都有功夫操国防部长的心了。小蛟啊,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和慈悲商量商量,你们俩一个当国防部长、一个当海军司令,这不挺合适嘛!”洪涛略微一琢磨,就知道泊蛟为啥回来了。慈悲一直想加入主力舰队参战,但是洪涛没同意,他干脆暗度陈仓去蛊惑泊蛟,想用这种方式倒逼着自己同意他参战。泊蛟远在卡兰巴港,假如没有人给他通风报信,根本不可能对本土的情况知道得这么清楚。
  “嘿嘿嘿……姑父,翁丫怀孕了,脾气大得没边了,在我老丈人的皇宫里都敢举着刀追得慈悲满院子逃命,他这不是想躲躲清静嘛。您就帮帮他,反正现在他的补给舰队也没什么重要事情做。”泊蛟对洪涛的片汤话都免疫了,爱说啥说啥,反正回来就不打算走了,怎么滴吧。
  “我和你郑重的说最后一次,以后在家里我是你姑父,在公事上我是国防部长和海军司令,这种明着违抗军令的事情再也不许发生了,别非逼着我大义灭亲!”既然都回来了,洪涛也不想拉下脸来六亲不认,这个年代的舰长自主性非常大,由于缺少有效的通讯方式,他们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下一步行动。在这些问题上,帝国议会还没来得急制定出来合理的法律法规来规范。
  金河湾里从来没聚集过这么多战舰,除去在明州驻守的部分主力舰队之外,到三月份时,内河航道都已经停不下了。那些经过整修、更换过新型加长舰炮的战舰不得不去河口外面的浅海里下锚,腾出地方让后续的战舰继续进行改装。金河号也进行了小规模的改装,除了火炮之外,还调整了部分桅杆和帆索结构。
  改装过的金河号降低了最高的主桅、升高了前桅和后桅,变成了三根一样高的桅杆,同时把中桅的梯形多层横帆换成了两层斜衍纵帆,只保留前桅上的横帆。这样一来金河号的中桅和后桅都挂上了纵帆。可以让船只在各种风向下转向都比较灵活,同时也不太影响航速,还降低了帆具数量和操作难度。毕竟横衍的转向角度有一定限制,正顺风的情况在总体航行时间里只占一小部分。更换为纵帆之后虽然帆船的极限最高航速下降了,但实际使用时并感觉不到太大区别。倒是因为提高了纵帆的数量,在侧风和顶风时速度更快了,转向也更加灵活。
  这种新式的帆具改进并不是洪涛的主意,甚至不是他授意研究出来的。而是温小七多年试验的新成果。温家这两代人算是和帆船铆上了,温老二和温老大日日夜夜的改进船型和造船材料,温小七和他的表哥温四则更注重帆具的运用,算是两代人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经过几年不断的试验和改进,他们找到了这种更适合战舰使用的帆型。如果能把战舰的长宽比加大到4:1以上,这种帆型的效率会更佳。
  科学这个东西真是固执,不管你怎么变化它的进程,最终结果却往往是一样的。洪涛认识温小七和温四搞出来的这种新帆型,它在后世的学名叫做巴肯廷型,属于二十世纪以后的大型帆船科技。二十世纪还有大型帆船吗?应该说有。但不多了,中后期这些大型帆船的动力都被蒸汽机、内燃机所代替。但很多传统的海军国家,比如英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智利都保留了少量的大型风帆战舰做为海军训练舰使用,有了这些人的探索,帆具科技没有完全停滞,还在缓慢的发展中。
  洪涛还知道这种帆具更适合什么船型,飞剪船!这种远洋高速船型大多采用钢龙骨制造,船体又瘦又长,经常会装四五根桅杆,喜欢采用这种纵帆多于横帆的帆具设计。如果风向合适,它们能很容易跑出15节以上的高速,比当时的蒸汽机动力还快。洪涛不会飞剪艏技术,那玩意对材料和制作工艺要求更高。而且浮力存储不足,当远航货船或者快速巡洋舰很好用,在没有大口径后装舰炮的年代里,当主力战舰就不太合适了,干舷太低了,无法安装太多舰炮。火力和防御都不足。
  “如果时间来得及就把蛟鲨级也换一换,我觉得蛟鲨级应该更适合这种帆型,金河号的船体有点太粗了。”虽然这种帆型洪涛没用过,但他不愧半仙的称号,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说得温小七和温四目瞪口呆,原本他们还想用这种新帆型和洪涛显摆显摆,最好能难为难为洪涛才过瘾。现在看来,这位皇帝真是无所不知了,都没看见实物,光是看了看图纸就明白新技术的优势和弱点了。
  “陛下,要不您抽工夫再给我们讲讲,还有没有更好的帆具了?”洪涛的当头一棒并没打掉两位大船匠的热情,他们俩反倒更兴奋了。技术人员都喜欢和比自己知道的多的人探讨工作,尤其是洪涛这种没有丝毫竞争关系的人。用温老二的话说,涛伢子一句话,就够咱家吃一辈子的了。
  “据我所知没有,你们设计出来的新帆具已经是风帆时代的最高科技了,区别只是桅杆数量的多少,再想提升功效恐怕不太可能了。如果我们这次战胜了蒙古帝国,清除了海上的威胁,你们可以试着建造几艘更大、更长、桅杆更多的船出来试试,看看增加到四根、五根桅杆之后,对船只的航速有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提高。”这次洪涛没再装知识神棍,而是和他们两个实话实说。忽悠政客、商人那叫必然,他们就是忽悠人和被忽悠的角色。但对于科学技术,洪涛还是抱着很严谨的态度,在这上面不应该开玩笑,忽悠技术人员的结果就是损人不利己。
  “没啦……”温小七听了洪涛的话,显得很失落,他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了,这对于一个刚刚当了技术领头人的造船大匠来讲,是非常苦恼的。
  “陛下,您刚才说在风帆时代是最高科技……那是不是还有别的时代啊?比风帆更高级的……”温四的情商比温小七高,听锣听声、听话听音,他从洪涛的回答里听出了其它内容。
  “这个吧……要想跨越一个时代的技术,很难很难,说不定研究一辈子都搞不成。我不是想故意瞒着你们,主要是怕你们把精力都放在那上面,影响了正常工作。现在帝国的处境很微妙,蒙古帝国的威胁还没有解除,这次战争咱们还没开打,更不要说最终获胜。有时候最新的科技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技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优秀的,这里还有成本问题,你们说呢?”
  洪涛没想到无意中的一句话到让自己陷入了被动。你说瞪着眼说瞎话吧,不合适,这玩意早晚要研究的,只是早晚的区别。你说直接告诉他们吧,洪涛很怕他们和齐祖一个鼻子眼出气,都偷偷去搞蒸汽机了,一旦出了事故伤亡了个把人,那就是金河帝国的大损失。目前像他们这种有创造能力、有精湛手艺的全能型人才,帝国里还真没几个。
  “我们俩可以立下军令状,如果耽误工作,砍我们的头都可以……现在造船的活儿已经用不到我们哥俩了,无非就是定型、下料的时候盯一盯,大多数时间我们俩都闲着。您说大家都有事情做,就我们俩闲着,我们的阿爷也不答应啊。怎么着我们哥俩也得比他们哥俩长本事不是,不能和您说的那样黄鼠狼下耗子,愧对祖宗!”温小七在这一点上把温老二的遗传基因全继承了,他对新技术有着天生的渴求。
  “军令状就不必了,搞研究没有必须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不会限制你们对未知的探索。这样吧,如果你们真的有精力、有时间,琢磨琢磨也好。不过有一样,研究成果必须严格保密,对任何人都不能说,能做到吗?”温小七的一番话把洪涛说服了,管吃管喝管生管死不难,管住别人的思想不容易。让这个时代的工匠慢慢转化成一门学问的研究者、创造者,这也是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标,不能由于怕浪费而因噎废食。
  “当然能,这个不用陛下说我们也懂,我们都签了保密条例,陛下不点头,连儿子都不能传,偷别人手艺当成自己的,咱丢不起那个人。”温四想都没想,直接就答应了洪涛的条件。
  “不能对任何人说,这个任何人就是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人,你们确定想明白了?”洪涛还有点不放心,又追问了一遍。
  “……”温小七和温四可没洪涛这么喜欢絮叨,被皇帝问话又不能表示出明显的不耐烦,干脆就用点头对抗吧。
第二百九十一章
拦不住
  “未来的船和动力其实并不神秘,它们早就已经有了……你们俩的阿爷做了一条钢筋铁骨的船,那就是未来的船只雏形。用钢铁龙骨代替木材,就可以把船造得更大、更长。只是我们目前的冶炼、锻造技术还不够好,很难弄出成批的好钢,所以这种船并没进入实质试验阶段,只是一种想法。”
  “另外齐部长手里有一个叫蒸汽机的东西,那就是未来代替风帆的动力。它不用任何风,只需要烧煤或者重油,就可以推着船一口气跑到马六甲港去,速度一点不比风帆慢。这两样东西我推荐给你们,你们回去之后也可以和齐部长交流交流,但只限于你们三个人知道。可以找人帮忙制作一些零部件供你们试验使用,但不能让别人知道你们是在干什么,否则我就拒绝再为你们提供任何帮助,这句话也要转告齐部长。”
  铁胁木船和蒸汽机的技术太过超前,洪涛认为不太适合目前的金河帝国,而且他对这两种技术也没有什么具体了解,帮不上太大的忙。既然他们愿意搞,那洪涛也就不再强行阻拦了,小规模的研究和试验可以有,大规模的制造就别想了,暂时还没那笔经费。
  马上就要和蒙古帝国的水师真刀真枪对垒了,赢是肯定的,但要付出多大代价洪涛心里也没底。况且赢了之后并不见得对金河帝国有利。南宋这个亦敌亦友的庞然大物也不能掉以轻心,搞不好它比蒙古帝国对自己的伤害还大。如果来自北方的威胁减少或者干脆消失,大宋朝廷那帮子人指不定又要琢磨什么歪点子呢,说不定盟友瞬间变仇敌。那样一来的话,金河帝国在亚洲的市场必将急剧萎缩,对金河帝国的财政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好吧,我阿爷和齐老头的嘴可真严,这两个东西我们一直就不知道!哼,走,老四。咱们找他们去,这次有了陛下的圣旨,看他们还敢藏着掖着。”温小七一听就急了,合算他爹一直就知道新技术。就是不告诉他,这种被亲爹蒙的滋味比被外人骗还难受。
  “小七,不许和你爹还有齐部长耍性子啊,这叫纪律明白不?他们不告诉你就对了,如果你从他们那里知道了。现在你们一家人都得去和瓷器交代清楚问题,以后也别想踏踏实实干活了。”洪涛对于温家和齐祖的守口如瓶很高兴,遵守规矩的人必然不能让他们吃亏,从自己这里就得给他们撑腰,否则以后谁还乐意守规矩。
  “我们来的时候齐部长说让您过去看看,他哪儿说不定又弄出什么新鲜东西了,一看他脸上的笑摸样我就知道。”温小七和温四达到了目的,一刻也不想在洪涛这里多待,抬屁股就走,到了门口才想起别人叮嘱的事情。
  “我知道了。麻烦你们俩通知门口的卫兵一声,就说我要去南岸……唉,当皇帝有什么好啊,出个门还得汇报!”听见齐祖找自己,洪涛一般都会马上去,因为这个老头管理的帝国金属集团是新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地方,经常会有惊喜。
  可是刚站起身准备出屋,洪涛有唉声叹气的坐下了,他总说让别人守规矩,自己就不能老破坏规矩。帝国议会已经通过了相关法律。明文规定皇帝出行时必须有卫队陪同,现阶段只能用警察代替,等以后抽出功夫来,监察部还要给皇家专门招募和训练皇家卫队。皇家卫队。听着挺威风吧?但这个威风不是白来的,代价就是洪涛做为帝国皇帝失去了行动自由,到河边钓鱼时屁股后面都得跟着四个人。
  “我说你这个局长真的该撤了,整天这么闲,难道就没别的事儿干?”不一会儿,慈器就敲响了洪涛家的门。只要洪涛在金河湾,他基本是随叫随到,就差站门口去当卫兵了。
  “保护好陛下的安全,就是我最重要的工作……这不是我说的,是议会的人说的,他们说金河城里没有鸡鸣狗盗之辈,不用我天天操心他们的事儿,只要看好您就成了。”慈器对洪涛的质问丝毫不闪避,一边给洪涛把马拉过来,一边给洪涛解释他的工作安排。
  “合算我就是金河城里唯一一个鸡鸣狗盗之辈呗,看好我全城人民都放心是不?”守规矩的滋味好受不?洪涛觉得有时候是有点烦,可是这种习惯是需要慢慢养成的,当大部分人都能养成这个习惯之后,方便就比烦恼多了。
  “嘿嘿嘿……您放心,慈禧和我交代了,如果您有事情不想让别人知道,就偷偷告诉我,我给您安排。保证不让您觉得麻烦,就算议会那帮子人来找您麻烦,也不用您操心,我帮您对付他们!”洪涛上了马,慈器又变成了马弁,牵着马缰边走边小声冲洪涛交底。
  “我看我得给你找点正经事儿做了,一个帝国监察部内务局的局长,天天给我牵马坠镫,让别人看见了指不定背后说我什么呢。这样吧,你打个报告上来,把南岸工业区安全保卫的工作抓起来,主要是针对技术外流的。那些工匠们的保密意识还不够强,有些东西要天天讲才能引起足够重视。这个工作你一定要重视,那些技术都是咱们吃饭的本钱,如果让别人偷偷学去了,我就拿你是问。”
  慈器这番话让洪涛都没法接茬,有些东西只能做不能说,在这点上,慈器不如慈禧聪明,买好也没有这么买的,这不是明着指责皇帝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嘛。所以,麻烦就来了,还是个大麻烦,搞安保工作向来是吃力不讨好的难题,没出事的时候天天挨别人骂,出了事儿第一个需要负责的就是管安保的人。
  “那他们不听我的咋办?”慈器还不太清楚安保工作的难度,他只是纠结那些大匠们对自己的态度。那些人在金河湾都是可以直接敲皇帝家门进去聊天的主儿,不好管啊。
  “你都能管住皇帝,难道还怕他们?有安保法给你撑腰呢,谁不听谁就是犯法!不过我提醒你一声啊,别用这个法律去故意整人,也别把工作当成泄私愤的工具。一旦让我知道你因为加强安保工作而弄得怨声载道,影响了正常生产,那我还得找你负责。”洪涛既没给慈器尚方宝剑,也没让他空着手上阵,怎么干自己琢磨去,如何领悟领导意图是个非常微妙的技术。
  “啊……”慈器这时候有点反应过来了,自己将要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可刚才说得太欢实了,现在再想缩都缩不回去,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其实洪涛也不是在故意为难慈器,南岸工业区确实需要提高安保级别了。随着金河湾人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谁也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会动歪心思,有些时候一点点小事儿就可能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件事儿本来就该慈器去做,设立这个内务局的主要目的不是让他弄几个警察天天看着奴隶干活用的,对国家内部进行有限的情报工作和保卫工作才是内务局的主业。只是这些东西以前谁也没有接触过,总得有个学习、实践的过程。洪涛说得严厉,到时候真出了问题,只要不是故意犯错,就不会有什么严厉的处罚。
  “齐部长,您老这是玩的哪一出啊?叫我来不是试炮的?”听到齐祖找自己时,洪涛头一个念头就是线膛炮搞出来了,这一年多以来金属集团公司的主要研发目标就是高硬度工具钢和拉膛线的手工拉床。可是洪涛没在铸造厂里看到齐祖,而是被一个工匠直接带到了试射场。这里只有齐祖一个人在,身边除了一个木头箱子啥都没有。
  “慈器,带着你的人退到树林外面去,这玩意不是给你看的,你还怕我对皇帝不利?”见到洪涛身后还站着慈器和四个卫兵,齐祖脸一沉,下了逐客令。
  “您又弄啥好东西出来了,还这么神神秘秘的?”慈器没敢和齐祖顶撞,看到洪涛也没有明确表示让他留下来,只好带着卫兵沿原路走了回去。
  “嘿嘿嘿……你可别怪我不务正业啊,给大炮拉膛线的事情已经有眉目了,这个玩意就是试验手工拉床时候的废料做的,你还记得给我的图纸里有个东西叫燧发枪吧?那玩意我做出来好几把,不好用,打不准也打不远。后来我一琢磨,什么燧发枪,不就是个缩小的炮管子嘛,既然你说把炮管里拉出五道沟槽能让火炮打得又远又准,那把燧发枪管里也弄出几条沟槽来会不会同样管用?你还别说,确实管用,我们就是用这个玩意来试验沟槽曲度的,然后直接把比例放大用到炮管上去,就省得每次用那么多好钢卷炮管浪费了。这玩意用不了多少钢,你来试试,好使不?”
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装线膛枪
  齐祖等慈器他们几个完全退出了树林,这才蹲下身,打开木箱的盖子,然后从里面拿出一把大手枪!没错,百分百的手枪,就是个头有点大,枪管的长度超过了一尺,直径比大拇指还粗,下面是木头枪身。总体上讲和现代手枪摸样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枪管尾部还有两个大扳机状的燧发打火装置。
  “这玩意靠谱不?您看我这左脸上已经破相了,要是右边再被喷花了,那我可能就是帝国史上第一个离婚的皇帝了。谁还敢要我啊,晚上睡觉的时候一转头能给吓死过去,要不先让慈器试试?”洪涛拿着这把枪,又开始犯鸡贼病了。他怕这个玩意炸了膛或者窜了火,把自己喷个满脸花。
  这种事儿不是没发生过,好几年前齐祖就按照他给的资料搞过火枪这种武器,刚开始试验的时候没少让奴隶受伤,还有炸瞎了眼的,而且是技术更简单的滑膛枪,现在直接玩前装线膛枪了,危险性只多不少。
  对于火枪这种武器,洪涛最开始挺上心的。皇家海军陆战队目前还是在用手弩当主要武器,虽然经过了两代改良,但手弩毕竟是小型弩,不管是射击距离还是威力都没有火枪大。如果海军陆战队能配备比较合适的火枪当武器,那洪涛的胆子就可以再大一点,靠几百人登陆攻击城市就有可能了。
  但试验了好几年成效一直不大,虽然几年前就已经造出了合格的前装滑膛枪,但那个射程和准确程度真不敢恭维,还没手弩好用呢,纯手工制作起来速度也不快,没什么优势。由于金河湾的战斗模式主要集中在海上,很少会去攻击岸上目标,所以火枪对于洪涛的吸引力没有火炮大,有那个功夫不如多琢磨琢磨火炮,后来干脆就把这个项目停了。
  没想到齐祖一直都没忘了这件事儿。这次干脆利用试制线膛炮的机会先把线膛枪给弄出来了。但是洪涛还是不太感冒,主要是以前的滑膛枪把他弄没信心了,他认为这个年代弄出来的火枪很难超过弓箭的威力,纯粹是鸡肋。自己又不打算弄大规模的陆军。没必要在这上面多费心思。
  “你说你到了大海上谁也不怕,怎么脚一沾地面反倒胆小了呢。这几把枪都是我经过试验的,否则也不敢拿给你这个皇帝随便玩。要是把你炸出个好歹的,我还活不活啊!快放两枪试试……”齐祖和洪涛说话还是以前的态度,丝毫没把这个皇帝头衔放在眼里。他现在迫切想得到洪涛的评价。别人说啥都没有用,只有洪涛才有资格说好坏。
  “您这个子弹弄得太讲究了,完全没必要仿照炮弹的样子在后面加个软木托儿,这制造成本太高了,不等把敌人打光,咱们自己就得先穷死……”洪涛还是不太想试,开始在其它地方找毛病,反正能磨蹭一会儿就磨蹭一会,保不齐就有不长眼的人来救驾。
  “没有这个软木托,子弹会掉出来。密封也不严。”齐祖对洪涛的说法不认可,他觉得自己已经考虑得非常全面了,至于说成本问题,那不是一个设计师该琢磨的问题。
  “您看着啊,我给您想个办法,既便宜又好用……”洪涛虽然没造过前装枪,但是他玩过,在加拿大和美国的枪械爱好者里,很多人都有这种老式的枪械。这就和收藏玩古董车一个意思,追求的不是操控性和速度。而是那种怀旧的感觉。他解决装弹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用一块湿润的薄皮子包着铅弹塞进枪口,然后用通条捅到底。这样一来,潮湿的皮子会很涩。还会略微膨胀,把子弹和枪管之间的空隙堵死,子弹就掉不出来了,皮子还能充当密封圈,增加枪管的气密性。
  “就这么简单?我试试……咣!”齐祖上当了,他对洪涛这个办法不敢确定好不好用。伸手把枪拿过来,自己先冲着旁边一棵大树来了一发。
  “……还是你有本事,我算是找对人了,来给我看看,这个准头能不能用!”射击效果很不错,大树上立刻就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伤疤,铅弹打进树干足有五厘米深,这要是打在人身上,估计就透了。
  “多放几枪再说……咣!”是个男人就爱枪,胆子小不敢打头一枪,不意味着后面也不敢打。看到齐祖没事儿,洪涛胆子又大了,拿过手枪翻来覆去看了看,觉得没有问题,自己也装上一发子弹,瞄准了树上同样的位置放了一枪。
  开过一枪之后,洪涛就上瘾了,这玩意确实挺好玩的,就和小时候打架用的喷子差不多,后坐力也不太大,主要是那股子白烟非常有视觉效果。除了好玩之外,这把手枪也确实算准头比较好的了,二十米开外冲着大树打十枪,至少有五发能命中树身中部、三发打中树身两侧、二发根本没上靶。如果光比较准头的话,这把枪比后世的很多自动手枪还强一些,枪管长就是它的优势。
  齐祖的木箱子里不光有一把手枪,而是装着七八支不同口径、长短各异的枪,这些都是试验手工拉床的副产品,结果被他做成了各种枪打着玩,当个消遣。其中口径最大的足有20毫米,这已经不能算枪了,应该叫手炮。口径最小的只有10毫米,再细就不是目前工艺能达到的水平了。
  这些枪管都是用钢板卷出来的,没法卷得太细,口径太细之后发射药不好往里灌,子弹打出去的威力也不敢恭维。最让洪涛看中的就是两支13毫米手枪和一支13毫米口径长枪。它们的口径洪涛认为适中,威力也足够,尤其是那支长枪,在二百米的距离上射击大树还能有十发4中的成绩。
  过足了射击瘾,洪涛又开始不满足了,前装线膛枪打得远、打得准,但装弹太麻烦。不管是用皮子裹着铅弹装填还是把铅弹嵌入软木塞装填,都需要用小木槌把铅弹砸进枪管,然后再用通条使劲儿往里捅。就算这套动作都特别熟练,装填速度也不会太高,一分钟一发就不错了。另外就是枪体有点重,主要就是枪管太厚,洪涛没见过真正的枪管是怎么造出来的,他想现场观摩观摩,看看能不能勾起脑子里的记忆,找出改进的办法。
  “带我去看看手工拉床和造子弹的模具,这东西还有改进的余地。”
  观摩的结果有喜有忧,先说忧吧。枪管的制作过程非常麻烦,除去水力锻锤基本都是手工打造。工匠们先把钢锭烧红,然后用锻锤打成长条的片状钢板,再把钢板烧红,用锻打的方式卷在一根钢芯上。枪管越长锻打、加热的次数越多,还得一边卷一边用炭粉合着铁粉把接口焊好。卷完的钢管要打磨成六边形,这是为了后期加工固定方便,圆形的钢管很难固定,也不好确定位置。
  再下一步就该上钻床了,把打磨好的钢管固定在木质手动钻床上,用长钻头把钢管内部先钻几遍,再放到镗床上用镗刀顺着钻好的管壁镗削几遍,确保钢管内壁光滑,然后才能上手工拉床拉膛线。齐祖做的拉床很简单,就是固定钢管的床体,用夹板来确保钢管与拉刀同心。拉刀装在一根木质蜗杆上,只需要向后拉动蜗杆,拉刀就会按照一定的旋转角度在钢管里运行,生生在管壁上磨出一道沟痕。
  拉刀是用平炉钢里炼出来最硬的钢材打制成的带齿小钢条,就嵌在拉杠头部的凹槽里。最开始整个拉刀基本都埋入拉杆,只露出很少的刀齿。随着膛线的形成,用小纸片一点一点的把拉刀垫高,膛线也就越来越深。这种工作必须让细心的人来干,枪管里每根膛线都要拉上几百次才成型,一边拉还得一边往拉刀上抹鲸油润滑,整根枪管拉制完毕大概要经过二千多次的往复。
  一个熟练的工匠,一天顶多拉一根步枪枪管,加上锻造、打磨、套丝、枪托和燧发装置的铸造安装,三个工匠合作一天才能勉强完成一支步枪或者三只手枪,速度真说不上快。而且枪管在钻孔、镗孔、拉膛线的过程中还存在废品率问题,平均下来就算搞个流水线生产,按照目前帝国金属集团的产能,全力生产步枪一天也不会超过十支。
  在枪管的制作工艺上,洪涛没看出任何可以改进的地方,唯一能发挥自己长项的就是教了教齐祖和工匠们如何对枪管进行表面渗碳处理和烤蓝处理,再把铸造出来的燧发装置也渗碳烤蓝,让它们增加表面硬度的同时能更耐腐蚀一些。别看这只是一些小技巧,但都是几百年里工匠总结出来的精华,对于齐祖和其它工匠们来讲,又是一个新方向,还可以仔细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用到其它地方。
第二百九十三章
战云密布
  “按照这个图给我做个模具,枪管口径就固定在十三毫米,这是阳线和阳线之间的距离。子弹的口径小一毫米,正负误差半毫米,用金属模具铸造,材质就先用铅,以后再试试铅锌合金的比例。”改进不了枪支的制作工艺,洪涛就转而求其次,要在子弹上下手了。既然有了膛线,球形子弹就不合适了,圆头子弹比球形子弹有更好的气动外形,更适合旋转飞行,对稳定弹道、增加射程和精准度都有很大帮助。
  洪涛画出来的模具就是后世气枪子弹的制作模具,或者说叫米尼弹。这东西玩过枪的人都会,制作起来也不麻烦,唯一有点难度的就是铅锌合金的比例。既不能太硬,那样会对膛线造成损伤,加快枪管的报废时间;又不能太软,太软了容易挂膛,在枪管里留下铅弹的碎末,影响装填速度。不过目前齐祖手头上没有现成的合金比例,洪涛只能先选择用铅来制作子弹,挂膛就挂膛吧,把子弹上抹点鲸油能好一些,等以后试验出来更合适的合金再换。
  米尼弹的原理很好理解,后世的气枪子弹就是标准的米尼弹。这玩意源于土著民族使用的吹管,为了增加吹管的膛压,土著居民把飞镖的尾部用软木做了一个到凹槽的塞子。当这个塞子受到高速气流冲击时,就会胀大,从而把吹管密封起来,增加了吹管膛压,从而让飞镖射的更远、更准。
  这种简单的原理用在子弹上面就更省事了,不用再弄软木塞,直接用铅水在钢制模具中铸造成子弹形状,弹体上增加两圈凹槽,用来涂抹油脂顺便减少和膛线的摩擦面积,然后在子弹尾部用冲床冲出一个圆洞来就可以了。当发射药的气流冲击圆洞时,子弹尾部就会胀大,封死了枪管里的空隙,既增加了膛压,还咬住了膛线。逼迫子弹沿着膛线旋转射出,一举三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