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267

  “快走!快走!我看见那个红胡子秃头就烦,这都是他引起的!”洪涛才不想让文南和卡尔看见自己一枪崩了温小七,听说和亲眼所见的感受完全不同。自己本来就没多少好名声了,一定要小心维护。
  小艇划到对岸造船厂的试验船台时,这里已经围了不少人,大部分是造船厂里自己的工匠,还有部分是拿着铁钩、压水泵的专业消防员。但这些人都在围墙外面,好像有人挡着他们不让进。
  “神使大人来了,都让让!”洪涛还没看清楚围墙里到底怎么了,划船的艇员就扯着脖子喊了起来,然后船台附近的人立马就闪开了一条通道。他们之所以没下跪迎接神使大人,是因为洪涛规定了,在工作期间,减免这些礼节。走到哪儿都有人下跪,并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
  “你给我回来!跑?你还能跑到天上去!”人群一闪开,洪涛就看见满脸都是煤沫子的温小七正站在门前拦着人不让进,温小七也看见了洪涛,他只迟疑了一秒钟,然后掉头就往门里钻。
  “让大家都散了吧,这里没事儿了,有问题再叫你们。这次大家反应很快,值得表扬,我会和这里的祭祀说,让他给你们记功。”温小七没听洪涛的,钻进门里就不见了。洪涛先没急着去追他,反正这里只有一个出入口,他也跑不掉。门口这些人需要打发掉,这里没有私有制,一切东西都属于太阳神,也就没有货币,所以金钱奖励无用。
  最大的奖励就是祭祀的功劳簿,那玩意是每个人去来世的车票,谁功劳积攒够了,谁就能先去见太阳神。当然了,由洪涛和约瑟夫一起弄出来的奖惩制度还是计算方式,从数学上就杜绝了谁会自然而然积攒够这些分数,唯一的可能就是谁为太阳神在关键时刻献身了,然后约瑟夫就会一脸庄重的宣布他的分数攒够了,所以他去见太阳神了,其他人还得努力!
  “陛下,我真不是故意的,它昨天还好好的呢,今天就突然炸了,我什么都没做啊……”等门口的人群兴高采烈的散去,洪涛也钻进了那扇小门。温小七正在门里蹲着呢,他也知道没地方跑,只是怕洪涛当着自己的工人揍自己一顿,那就太丢脸了。
  “和算我说话都是放屁啊!不让你动新锅炉自然有我的道理,看到了吧,这也就是你命大!别人伤了没有?”洪涛看了看船台上的那艘船,中间的机舱里还在冒着蒸汽,不过烟囱还在,也没歪,这就说明爆炸威力不高。既然温小七没事儿,那就放心了,别人死伤几个都无所谓,大不了让祭祀们早一步送他们上太阳神国里享福去。
  “应该没人受伤,他们正在船尾下面更换螺旋桨,昨天那个有点小,我想换个大的。锅炉是我烧的,正好他们叫我下去看螺旋桨,我刚离开没两分钟,上面就炸了……”温小七也不知道锅炉到底怎么了,那么大蒸汽他也不敢上去看,洪涛来之前,他正在门口编瞎话试图把一次事故说成一次试验呢,结果洪涛来得太快,还是没躲过去。
  “让我摸摸,你脑袋上是不是顶着太阳神呢?运气这么好?这都没炸死你,真可惜了!看着我干嘛啊,找人去把火熄了,你还打算让我亲自去?”人没事就好,虽然那些工匠不像温小七这样稀有,但能进入这里的人,也都是温小七的得力徒弟,少一个也是损失。
  锅炉并没真的爆炸,只是其中的一条接缝迸开了。看来手工铆钉连接也不是没有好处,这要是焊缝就惨了,焊得越结实炸得越彻底,搞不好连船体都能给炸开。损伤找到了,故障就好判断了,两个小时之后,温小七发现了故障原因。锅炉太大了,输出的蒸汽量太多,高温蒸汽来不及冷却就又进入了循环。而当时又没人去打开泄压阀,火还烧得那么旺,这条不太结实的接缝就被高压蒸汽顶开了。
  这个锅炉的体积和原本温小七使用的锅炉相比还小了一号,但经过改装之后,功率明显超过了原来的大锅炉,这就说明火管锅炉改造成功了。至于说这些锅炉的输出功率到底有多大,洪涛也算不出来。功率的计算条件太复杂了,缺少各种测量仪器,根本没法计算。
  但这不是问题,总共有三个大小不同的新锅炉,中号的功率大,那就换上小号的呗。如果小号的再不合适,那就再换。反正也没有成本核算和工期的要求,目前自己也还有一些时间,陪着温小七多试几次肯定能找到能和蒸汽机匹配的锅炉。
第一百八十章
开启新时代
  不过有一样,洪涛禁止温小七再亲自去进行锅炉、蒸汽机的联机试验,只能指导着徒弟们进行安装,然后由徒弟带着奴隶工人上船点火实测。目前的锅炉还缺乏测压、测温仪表,也没有完善的保护装置,基本都要靠经验判断。说它是跨时代的动力装置,不如说是个大炸弹,在没有调试完毕之前,坚决不能以身犯险,死道友不能死贫道。
  洪涛和温小七整天泡在船台上忙活,建造弗吉尼亚级的工作就全扔给了慈善负责,本来他也想凑过来看看师傅是如何建造没有帆的大铁船,但被洪涛轰了回去。蒸汽船要造,但弗吉尼亚级也不能耽误,自己恐怕等不及全部由蒸汽船组成的舰队成型了,想回大宋突袭,还得依靠这些风帆战舰。而且翁丫的大西洋舰队也需要更多的弗吉尼亚级加入,在未来几年之内,风帆战舰还是联盟的主力战舰。
  不光是慈善眼馋温小七的大铁船,齐祖和慈祥也把铸造大炮和制造枪械的工作扔给了徒弟们,一起跑到了船台上来帮忙。对于他们俩洪涛稍微客气了一点,只要不耽误枪炮的生产速度,这两个总工程师级别的人有权利也有必要提早了解了解新技术,尤其是蒸汽机。
  他们俩也不是白过眼瘾,建造蒸汽动力驱动的船只,离不开这两位大铁匠。曲轴、传动轴还得靠他们来制造。这一点让温小七非常郁闷,他认为这是他温家的造船秘密,咋变成了公开的技术了呢。
  “你说要是用这个玩意带动锻锤咋样?水车太笨重了,还必须安装在河边,万一老天爷变脸发个洪水啥的,连带着工厂都得倒霉。这些年我可没少修水车,每年雨季一来都得坏几个。如果能用它来带动锻锤和钻床、镗床,工厂就能建到内陆去,只要有煤就成,还不打扰城市规划。”
  看着温小七钢壳船里那台冒着白色蒸汽吭哧吭哧转动的大机器,齐祖满眼都是小星星。他是个北地汉人,如果不是被洪涛强行抓到了金河城,打死也不会去热带地区生活的。他对闷热、潮湿的环境非常不适应,两条腿已经患了风湿病,腰也不太好。
  结果到了太阳城,这里的气候比金河城还操蛋,一年里有小半年都是雨季。萨巴城的工厂倒是建在高原上,气候好了点,但那里的水力不足,容纳不下太多水车,又没有水网支撑,运输不太方便,所以大规模的锻造工序还得放到太阳城来做。
  “必须能,不过想建造更大的蒸汽机,还得让小七多动动脑子,我是真不会玩这个东西,只能给他拾遗补漏。您看他这个架势,要是不把冒烟的钢壳船弄出来,他亲爹过来估计都指使不动他,咱俩能成?齐叔,别急,心急吃不了热包子,慢慢来。等小七在这艘船上把新机器搞明白了,到时候造更大的机器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且我觉得这个机器不光能带动大锻锤,还能帮您运送很多沉重的铸件和矿石。您还记得咱们在金河城矿山里弄的钢轨吧?要是把这个机器的曲轴连在轮子上,让它沿着钢轨拉着更大的矿石车跑,您说它一趟能拉多少货物?至少一百吨没问题,您说呢?”
  齐祖提出的这个设想非常靠谱,一件新事物的诞生,往往会影响整个人类的生产生活。布什的火力发电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提前尝到了蒸汽机的好处,现在齐祖也看到了,这是好事儿。不过洪涛对机械制造的知识储备并不够多,应该说齐祖、慈祥他们已经超过了自己,他们弄的那些简易机床自己就弄不出来。所以自己无法提供给他们具体的制造细节,只能提供一些思路。
  “是叫龙车吧!你给我的小册子上画着呢,长长的一大串车厢,它真的能跑起来?”洪涛一说,齐祖立马就想起来了,这种东西他见过,不是实物而是图画。
  “您可真是老糊涂了,我有时间给您画故事看嘛?凡是我写的、画的,都是有可能实现的东西。那个不叫龙车,叫火车!因为它的车头里是个大锅炉,靠烧煤和蒸汽推动,就和小七的船一样。蒸汽机的使用不光局限于汽船、锻锤、火车,如果能把它稍微做小一点,还能把汽车做出来,我的小册子上也画过吧?”这也就是齐祖,如果换成别人,洪涛就打算动手了。合算自己忙活了半天,这个老头全当连环画看了,这种行为比慈悲用小册子哄孩子还恶劣!
  “一个小人坐在带四个轱辘的小屋子里那个?我还以它是可以移动的房子……原来它是个车啊!要这么说我倒有点明白了,把你说的火车变成一节的,钢轮子外面裹上一层软木,只要不是太重,说不定真能在硬路上自己跑起来。”齐祖真是气死人不偿命,洪涛画的汽车他居然说是小房子,这不是赤果果的打脸嘛,洪涛一直对他自己的画技比较认可。
  “不用装软木,您去找布什,他给小七弄了一种硫化橡胶,那东西耐磨、有弹性,比软木耐用多了。”齐祖真是老了,他对很多新事物都非常陌生,不是故意排斥,而是精力不够,只能专注他自己的范围,无暇旁顾了。
  “……老头儿,你干嘛去?”但洪涛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错了,齐祖没老。自己说完话一回头,身边没人了,转身一看,老头正迈着大步向码头走呢,腿和腰都不疼了。
  “我有点累了,回去睡会儿!慈祥在,有事儿找他就成啦……”齐祖连头都没回,脚下更快了。
  “我师傅干嘛去了?他不是说一会儿要亲自指挥吊装曲轴嘛,怎么走了?”慈祥听见齐祖喊自己的名字,比较纳闷,不明白齐祖这是要去干嘛。
  “嘿,你七叔把瓦特的活儿抢了,现在你齐爷爷又要去抢本茨的工作。小子,好好琢磨琢磨你七叔的这个机器,再盯紧了你齐爷爷要弄的东西,他们俩都不是省油的灯,只要学全了他们俩的本事,以后你慈家就算啥也不干,也是世界首富了。”洪涛知道齐祖去干嘛了,他肯定是去找布什打听橡胶的事儿,而且一准会跑回萨巴城的实验室里偷偷弄火车或者汽车。当初温小七听到帆船不用帆时,就是这个德性,眼神就和做贼一样。
  整个安装调试工作一直持续了二个多月,温小七的钢壳船终于算是可以下水了。这次温小七没再凑合,把这艘船的甲板、船舱都装好了,还按照洪涛的指点,在前甲板上弄了个驾驶室,舵轮就装在这里。现在这艘小铁船有点工业化的味道了,虽然还是很简陋,但一眼看上去就应该是十九世纪的产物。
  “您来还是我来?”站在驾驶室里,温小七还假客气呢,嘴上很谦让,手里却抓着舵轮不肯松手。
  “你来,这是温家的船,按规矩第一次下水得由大匠升帆,大匠不说成,这艘船就还属于造船厂的半成品。”洪涛不会去和温小七抢这个荣誉,索性让他一次性自豪到家。
  “嘿嘿嘿,那我就不和您客气了……生火!”洪涛最后一个音刚出口,温小七就迫不及待的笑纳了,然后低下头冲着驾驶台上的铜管子吼了一嗓子。
  驾驶舱只是个摆设,里面除了汽笛、传声筒、舵轮装置,就啥也没有了,船只真正的操作系统都在甲板下面的机舱里呢。由于是试验船,洪涛也没太费心思去搞驾驶舱和轮机舱的车钟设备,而是沿用了风帆战舰甲板和下层舱室的通讯方式,喊!通过铜管子喊。
  很快,烟囱里就冒出了一股股的黑烟,这是轮机舱里的司炉工正在用重油引燃煤块。等火烧起来,再过十多分钟,锅炉里才会产生蒸汽,大概得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之后,蒸汽量才能达到驱动蒸汽机做功的需求。
  这也是蒸汽机轮船的一个缺陷,它在完全冷车的时候,启动需要很长的预热时间。原因很好理解,就像家里做开水,刚灌进壶里的凉水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沸腾,才能提供蒸汽。
  这可不是温小七的蒸汽机设计有问题,就算到了二十世纪,蒸汽机依旧存在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很多蒸汽船即便是停靠的时候,锅炉也不会完全熄火,宁可多消耗一些煤也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要是遇到紧急情况,预热的时间就会短很多。
  “前进一!”虽然没有车钟,但洪涛设计的蒸汽船操作方式还是按照有车钟来的,前进和后退各分成了四档,一档的时候曲轴转速最慢,四档的时候最快。
  随着温小七的一声大吼,烟囱的根部冒出了一股白色的蒸汽,然后整个船体就开始有节奏的震动了起来,并且越震越快,振幅却逐渐减小,整艘船也慢慢的向前驶去。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根筋
  太阳城在进入十一月以后,大家除了工作,还要忙活另外一件事儿,那就是一年一次的春节,同时也是太阳神的生日。这是个大节日,马虎不得,有很多大型祭祀活动要举行,每个城镇的每个居民,不管男女老幼都要提前为这些工作做准备。
  目前太阳城的河边正在搭建高高的牌楼,当工人们看到一艘黑乎乎的船,没有帆,冒着黑烟和白烟在河面驶过时,连手中的活儿都忘了,张着嘴傻乎乎的盯着这艘船。不知道是谁最先反应了过来,跪在地上就开始祷告,然后周围的所有人也都明白了,太阳神又下凡了,媒介就是站在船头小屋子门口的那个高个子。他是神使啊,任务就是时不时让太阳神附身,然后通过他的嘴把太阳神的旨意传给凡人。
  “小七,出来。”洪涛面对岸边越来越多的跪拜者,不能有什么回礼,还得腆胸迭肚脸朝天的显得更威严一些。没办法,信徒们就喜欢自己装逼,不装他们不乐意。
  “干嘛?”温小七正沉浸在脚下传来的那种震颤感觉中,他觉得那才是真正的神力,对于外面的事儿完全不理睬。
  “我让你出来就出来,哪儿来的那么多为什么!我数到三,你不出来,我就把你扔河里,然后我自己开着船出海。”眼看岸边的人越聚越多,而船速也越来越快了,洪涛一瞪眼,伸出三个手指头。
  “不带这样耍赖的,说好我当船长,以后还不是您来开船,干嘛非和我抢。”面对洪涛的淫威,温小七没辙了。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只能恋恋不舍的放下舵轮,钻出了驾驶室的门。
  “面冲着河岸,挥挥手,尽量别笑得太傻。”洪涛不打算和温小七抢驾驶权,而是要借着这次机会让他多露露脸,也染上点神力,这样对他以后去管理自己的国家有好处。
  “嘿嘿嘿,现在你也是有神迹的人了,以后你说话手下人就会多听几句,明白了不?光靠手艺统治不了国家,有时候得多动动脑子,这里不能只装着船和机器。”虽然温小七的摸样不是太自然,但洪涛基本还算满意,反正岸边的人也看不太清楚自己两人的表情,能认出是谁就够了。
  “我可学不来您的本事,更不会天天骗人。哪儿有太阳神啊,都是骗人的!”温小七这才明白洪涛要他出来干嘛,但他不觉得这样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你再敢这么说,我就摔死你!心里明白可以,但有些东西是不能说的。不管会不会,也得学点。”洪涛有点发愁像温小七、齐祖、布什这样的纯工匠,以后该怎么管理国家,情商太低啊。
  “这您就别操心了,我和齐叔都商量好了,到时候就把国家当大工厂管理,有什么难的?厂长就是国王,大匠就是大臣,徒弟就是县官,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就是百姓。厂里有的吃,大家就都饿不着,谁干不好就饿两顿。”温小七不光很不齿洪涛的管理方式,还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而且不是他一个人这么想,齐祖也掺合进来了。
  “……算你本事,我倒要看看你们俩能折腾成啥样!”温小七这番话还真给洪涛说愣了,他想的办法不是不成,而且是很成。只要是保持供给制和计划经济状态,这种模式就没什么不好的。
  后世中国有一段时间里就存在这样的模式,很多大工厂、矿山、林场、农垦兵团,其实都是一个小国家,五脏俱全。但是真的把这种模式放到一个国家里当主体,能不能成,就是个新课题了。洪涛认为可以试试,反正还有联盟在外面护着,不成功还可以改嘛。
  而且温小七和齐祖的想法也很符合自己的理念,如何管理国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就是得试,就像搞研究一样,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证明一件事儿的实际效果。以前是自己一个人试,速度很慢,现在终于有人开窍了,准备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去创建新的国家模式,干嘛不呢?
  工业号!洪涛给这艘圆头圆脑的钢壳汽船起了个名字,并且建议温小七不要把它拆掉,当它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就在太阳城的南岸造船厂里给它建一个专门的船台,把它固定在上面,成为一个时代开始的纪念碑。让以后的孩子们都来看看他们的父辈是用什么样的精神在科技的道路上摸爬滚打的。这艘船与其是说工业化产品,不如说是大个的手工艺品,全船多一半都是靠各种各样的锤子敲敲打打出来的。
  至于说工业号的表现,它倒是能在大海里正常航行了,风浪大一些也没问题,更低的重心让这艘造型并不出色的船比大多数风帆战舰稳当的多。可是它的航速就有点惨不忍睹了,在强压工作状态下只能跑出八节的速度,持续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换成常压驱动,就只剩五节多一点速度,并不比原来的老锅炉和明轮快太多。
  “合算它还是个废物……”一直对船速非常敏感的温小七很失望,费了十多年时间弄出来的机器,结果还不如风帆,这对他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
  “可不能这么说,你的看法太片面了。任何一个新技术刚出现的时候,都不会有太好的表现。你齐叔刚开始铸造大炮的时候,十门炮里有八门都炸膛,剩下两门也打不远。看看现在,他造出来的大炮已经变成什么样了?别灰心,慢慢完善它。再说了,它现在的表现我觉得就已经很好了,跑得慢并不是大问题,也不光是蒸汽机的问题。”洪涛还真不是安慰温小七,他对这艘船很满意,还不是普普通通感觉上的满意,而是看着工匠们在航行中收集上来的数据,很有根据的满意。
  由于还无法计算蒸汽机的输出功率,每马力公里的耗煤量光算是算不出来的,只能用实际测量的笨方法。方法虽然笨,但结果不错。工业号这次出航是满载排水量,装了五吨水和十五吨燃煤,在常压巡航速度下,每公里耗煤量只有三十公斤左右。船上装的十五吨煤理论上可以行驶五百公里,这已经大大超出了洪涛的预期。
  要是按照这个耗煤量来算,蒸汽船已经初步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当煤水载重量达到排水量一半的时候,航程还能提高近一倍。而通过改进船体形状、蒸汽机效率,这个数值会越来越大,中途不停歇直航胜利群岛甚至卡尔堡不是梦。再说了,洪涛压根也没指望直接让蒸汽机全完取代风帆,他脑子里的记忆告诉他,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让处于儿童时代的蒸汽机得到足够的缓冲期,让它在实用中慢慢长大。
  “你看啊,这艘破船让你造的,圆头圆脑,还是个胖子,就算装上三根桅杆,它也快不到哪儿去。另外你别忘了,咱们这可是满载,还顶风,能跑出这个速度,已经不错了。”安慰人要有理有据,安慰的过程其实就是说服的过程,洪涛开始讲事实摆道理了。
  “就算改成弗吉尼亚级那样的船型,也提高不了几节……”想在造船问题上说服温小七,真不是件容易事儿,主要是你蒙不了他。都不用仔细计算,他光靠想,就能把大概数据报出来,和实际数据差不了太多。
  “你想过没有,可以在船上装一根或者两根矮一些的桅杆,配备上比较容易操作的上斜衍纵帆。顶风的时候用蒸汽机推动船前进,其它时候都可以把帆升起来,配合蒸汽机一起驱动船只。这样不光可以提高船速,还能增加航程,你觉得呢?”帆和蒸汽机混用,这就是洪涛的绝招。同样,这次依旧是剽窃,这一招不姓洪,后世十九世纪蒸汽机刚刚被用于驱动船舶时,同样有着功率不足、航速过慢的毛病。当时的解决办法就是让蒸汽机和风帆同时存在,给蒸汽机不断实践、不断根据情况改进的机会,然后才把风帆正式淘汰掉。
  “……您可真会凑合,这么弄船速肯定能提高不少,但我的船不还是帆船嘛!”温小七听明白了,也算清楚了,洪涛说的办法确实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他不满足,他的理想是造一艘不需要用帆、还要比帆船强的船。
  “你个死心眼子!又不是明年就会死,你不会慢慢研究、慢慢改进啊?以你的能力,我相信你说的那种船很快就能造出来,至少我能活着见到。好了,别和我磨牙了,想一下让船飞跑起来,除非真有太阳神。现在你需要做的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去仔细统计每一个数据,尽可能的完善这台机器,为以后的进步打基础。”纯搞技术的人,往往都是一根筋,因为没有这股子撞了南墙都不回头的劲头儿,是抗不住一次次失败考验的。这时候就需要洪涛这种怎么说都有理的人来开导,让撞南墙的节奏可以变一变,或者换个地方接着撞。
第一百八十二章
吃人的运河
  提高船速是个很大的技术问题,并不是说把输出功率提高一些就能让航速明显增加。在造船业里有两个公式,就是用来概括船舶的功率、吨位、速度之间关系的。功率与吨位的三分之二次方成正比、功率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
  这个公式可能不太好理解,举几个例子就更明白了。
  比如说一艘五万吨的大船主机是一万马力,它能在满载的时候以十二海里的速度行驶。而一艘排水量只有三百吨的高速船,想跑到三十节以上,也需要有一万多马力才成。
  再比如说,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不到一万吨,主机超过十万马力,航速三十一节。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排水量超过了十万吨,动力系统二十六万马力,航速三十节。
  可见功率和吨位的差距并不是大,但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就非常大了。用同样的功率推动排水量相差一倍的船,航速不会降太多,但如果想把航速提升一倍,功率就得十倍、几十倍的提高。这个问题一直到后世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自己又不是造船专家,当然也不会有任何办法。
  “好吧,您能活着见到,估计我也不会死……”温小七稍微被说动了点,主要还是洪涛在这方面的信誉嗷嗷好,凡是他说能成的,百分百都能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