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267

  打仗他们是非常好的军人,但战后的安抚、甄别、分化、管理工作就不能交给他们去做了,舰队里还有五百名受过强化训练的管理人员,就是准备干这些活儿用的。另外慈禧在临安附近安排的燕子们,也会带着所有帮手在今天早上赶到码头来和舰队汇合,估计这时候她们已经到了。由她们带着五百名管理人员来处理这些俘虏,效果要好得多。
  “里面有多少人?怎么和蛤蟆坑一样!”还没走到垂拱殿的院门口,洪涛就听见院子里传出来的鼓噪之声。
  “四百一四三人整,按照他们的服色,分成了三个地方看押。这些人非常喜欢高声叫骂,我们听不太懂他们在说什么。神使大人说要优待这些人,只要他们不试图反抗,吵闹一些不碍事。”看守这里的也是一名尉官,他倒是好脾气,也不嫌吵。
  “那位皇帝关在什么地方?”洪涛趴在门缝上向里看了看,院子里除了陆战队员之外,看不到任何大宋官员的影子,看来是都被关到屋子里去了。
  “对面的小房子,我们把他单独关押,还有三名陆战队员贴身看守,手脚都绑上了,看不见、听不见、不能说话。”这名尉官把院门多推开一点,指了指大殿旁边的一溜小房子,那里应该是宫中祗应人员待的地方。
  “把他带到这里来,你派人在四周站岗,不许任何人靠近。”洪涛左右看了看,也没有太合适的房间了,干脆就用垂拱殿的门房当审讯室吧。反正理宗皇帝也受了不少苦,应该不会在乎身处何处了。
  “你居然下令把官家绑了起来,他好歹是皇帝,不该如此失礼吧!”当所有人离开了门房之后,文南又开始质问洪涛。这次是真不太高兴了,在他看来,士可杀不可辱,皇帝是士人头子,自然也不该辱。
  “真不是我下的命令,我只是下令要保证他的安全,既不能被人杀死,也不能自杀。士兵们从来没见过别的国家皇帝,当然不知道什么礼仪了。别要求太高,咱们是来打仗的,不是过节串门。”洪涛也觉得把理宗皇帝绑起来是有点不太礼貌,但也不能说是士兵们的错,他们严格执行了自己的命令,应该表扬。
  “唉……如此一来,其他官员的待遇也可想而知了,这般羞辱他们,以后很难相处啊,他们更不会配合我们的。”文南也不是想责备洪涛,他是为了以后的工作担忧。这些大宋官员日后还得使用一段时间,能不撕破脸最好。大宋这些士人,你可以打败他们的朝廷,但不能羞辱他们个人。
  “我估计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他们真的能做到宁死不屈,那咱们就收拾东西赶紧走人,我就领导不了道德水准太高的人。你别跟着我一起受折磨了,即使你早就不是大宋朝的官员,也犯不着亲自去逼迫自己曾经的皇帝陛下交出权利,那样是对人性的摧残。”洪涛也拿不准自己的设想到底成不成,按照历史书上的记载,宋人还是挺有骨气的,肯跟着皇帝一直跑到崖山去死战不投降。不管最终是打赢打输了,纵观历史上的朝代,没几个能做到这一步的,大多数都是树倒猢狲散,能不反戈一击就算很仗义了。
  “……你可真会体贴人,官家碍于身份,不会过于辱骂于我,可那些大臣们就没有顾虑了,骂我骂得越狠,才能体现出来他们的忠诚。郑相已经走了四五年,唯一一个还能对话的人也没了,现在的左丞相是董槐,此人刚正且固执。右相丁大全专权自恣,是个纯小人。枢密使吴潜,这位不用我介绍了吧,就算你我和他有过交往,但在此等情形下见面,第一个喷我一脸口水的就得是他!”文南误会了洪涛的好意,以为洪涛又在甩包袱。这也不能怪文南多心,洪涛平时的行事风格就是如此,突然改变谁也得怀疑。
  董槐是谁,洪涛没听说过,这些年他对大宋根本就没什么关注,还是这次来之前听慈禧大概讲了讲。郑清之四年之前就病死了,接替他的就是这位董槐,他们俩以前也是主战派的同伴。吴潜当了枢密使,这件事儿洪涛还是头一次听说,不过这对自己并没什么好处。这个老头也是一根筋,比当年刚刚被抓回来的文南还死板。
  “丁大全?等等……丁大全……你知道不知道朝臣里还有个叫贾似道的人?”但是丁大全这个名字洪涛耳熟,任何一本讲述南宋灭国史的书里,都会提到两个人的名字,其中一个是南宋奸相贾似道,另一个就是丁大全。元朝军队之所以能突破长江天堑,还把襄阳攻了下来,全是拜这位大宋丞相所赐。可以这么说,没有丁大全,南宋至少还能多挺十年。
  “贾似道……贾贵妃的弟弟,我在外交部的时候他任沿江制置使,也算是支持北伐的一派,现在应该是沿海制置使、权临安知府、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是官家很信任的人,洪兄还认识他?”文南虽然去卡兰巴港教书,但心里却对朝堂政治一直没放下,不仅关心着金河帝国的政治格局,大宋那边也没松懈。到了美洲之后,又有慈禧带来的相关大宋情报,他只需要补补课,就能把大宋绝大多数朝臣的名字和职务记住,至少顶尖的这些位不会遗漏。
第一十六章
皇帝对皇帝
  “哈哈哈哈……真是老天爷帮忙啊!成了,你放心去吧,先和董槐、吴潜随便聊聊,不用理会他们认同不认同,后面的事情等我和官家聊过再说。对了,你和外面的人交代一声,先把丁大全和贾似道的家人给我找到,越快越好,马上接到宫里来,然后立刻通知我。这件事儿办好了,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今天晚上之前临安城就会恢复秩序,谁也不会有什么疑心的。”如果不是在屋子里,有房顶挡着,洪涛都想冲着天上好好作揖感谢了。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居然把两个南宋奸相送到了自己眼前,还有比这个事儿更体贴的吗?现在洪涛都有点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真有神的血统了,但凡不是自己家里人,都不能如此照顾啊。
  按照之前的计划,占领皇宫、抓捕皇帝和朝臣,只是个开始,困难的工作还在后面。如何让这些宋朝皇帝、大臣屈服,配合自己稳住临安城的局面,才是第二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凌晨的突袭行动不可谓不完美,但再完美也不可能骗过整个临安城的人。短时间封锁皇宫附近和码头可以办到,时间一旦拖的太长,那就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临安做为大宋的都城,不可能只有御林军和城墙附近的军队,在城市很多地方还有军营。只要让他们起了疑心,又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很快就会爆发更大规模的战斗。一旦到了那个地步,自己就只能坐船撤走了,还得把手里的俘虏全放掉。否则没了皇帝和大臣,大宋立马就得陷入混乱,光是谁有资格继任皇位这件事儿,就能打上五年十年的,说不定比让金河帝国入侵死的人还多。
  如何说服这些皇帝、大臣配合自己,洪涛不知道、文南也没把握,他们俩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来做这件事儿的。但现在洪涛有点把握了,原因就在丁大全和贾似道这两个人身上。
  奸臣啊!翻翻历史书,但凡是奸臣,不管他们祸害国家的手段如何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恋权怕死。只要你给他们足够的希望,他们能把亲儿子都当成政治筹码,还绝不带眨眼的。而且这种人通常都非常聪明,稍微傻一点的也拿不到祸害国家的权利,从某些方面讲,他们和文浩都是一种人,而且会比见多识广的文浩更好对付。
  别人洪涛真不敢说能对付的了,但这种人都不用考虑,有一个算一个,半个小时之内,洪涛就能让他们追着自己叫爹,比亲儿子叫的都亲。
  理宗皇帝是被两名士兵抬进门房里的,这些印第安士兵可真严格执行命令,把这位皇帝绑得和粽子一样,眼睛、耳朵、嘴都堵上了,以确保他不会自杀。洪涛让士兵把理宗皇帝放到一张椅子上,然后解开了他身上所有的绳子。自杀这个东西吧,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难度非常高,就算脾气十分烈的人,也是要找那种情绪的节点才鼓得起自杀的勇气,只要耗过一段时间,你让他死他也不死了。
  “陛下,您还认识我吗?”亲自掏出了塞在理宗皇帝耳朵里、嘴里的布条,又把蒙眼布拿下来,洪涛带着最和蔼的微笑,把自己的脸凑到了皇帝面前。
  “……”理宗皇帝的眼睛还没适应光亮,眯缝着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来眼前这个笑比哭还难看的人是谁。
  “把门打开……陛下,再仔细看看我。”洪涛也很受打击,难道自己这么容易被人忘记,这不科学啊!为了让理宗皇帝更容易看清楚,门房里唯一的透光处也被打开了。这周围都是印第安士兵,他们虽然会汉语,但很难听明白自己在讲什么,更不用担心他们多想。
  “是你!你……你怎么会在这里?难道这些人是你的属下!”理宗皇帝借着门外的光亮,终于看清楚洪涛的脸了,然后就是大吃一惊。自打被这些从来没见过的人抓获之后,他想过无数种可能,甚至连早已远遁极北之地的蒙古人都怀疑过,却从来没想过和洪涛洪皇帝有什么关联。这位老皇帝已经很久不出现在大宋了,甚至连金河帝国都没他的踪影,当年他退位的消息传到大宋之后,自己还为这位凭借一己之力建造了庞大帝国的皇帝惋惜呢。
  “嘿嘿嘿……没错,他们都是我的臣民。至于为什么我会带着他们来此,先别急,喝点酒、吃点东西平复平复心态,一边吃一边听我慢慢给你讲。”看到理宗皇帝认出自己了,洪涛很欣慰,于是理宗皇帝的待遇又提高了一些,不光可以没有束缚的坐着,还有吃喝,连雪茄都准备好了。
  当然了,理宗皇帝也没那么缺心眼,更没那么馋,现在给他什么山珍海味也肯定吃不下去。不过看到洪涛点上了一根雪茄之后,他也忍不住从面前的盒子里拿出一根,自己给自己点上了。从他熟练的动作中可以看出,这位皇帝也有烟瘾了。
  “笑话,我大宋的事情,什么时候需要外人来决定!我是大宋皇帝,你也当过皇帝,不会是把国家当做儿戏,以为想怎么样摆布就怎么样摆布了吧。”雪茄抽了一半,洪涛也差不多把自己来此的前因后果说清楚了,结果引来的却是理宗皇帝的冷嘲热讽。
  “那就是说没商量了是吧?”之前这番废话,完全是抱着百分之一的侥幸感,既然理宗皇帝不上道,洪涛就不打算再继续废话了。
  “荒唐!”理宗皇帝干脆把头扭向一边,不去搭理洪涛了。
  “去把贾贵妃、公主都带来。”洪涛压根就没打算和这些俘虏好好商量,他本身就不是个很有耐心的人,做一切事情,都想找捷径。如何让一个人屈服,洪涛觉得慈禧那套办法就是捷径,至于说他们是不是口服心也服,有关系吗?自己又不打算交朋友、找心腹。
  “妇道人家,不理朝政,你叫她们来也是没用的。”理宗皇帝恐怕是从来没想过有人会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来威胁自己,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卑鄙的人,所以还在和洪涛打嘴炮呢。
  理宗皇帝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是贾贵妃所生。这位贾贵妃深得皇帝宠爱,而她还有一个弟弟,叫贾似道。听明白了吧,这位奸相之所以能上位,和他外戚的身份很有关系。虽然没儿子,但理宗皇帝对独生女很疼爱,不光在嘉会门外给公主盖了宫殿,还在全国范围内给公主弄了一个驸马选拔赛,这个主意就是另一个奸相丁大全出的。
  “父皇……官家……”很快,两位宫装妇人就被押了过来,她们俩长得还真像,都属于那种软软糯糯、玲珑娇小的江南女子。一见到理宗皇帝,两个人的眼泪立刻就喷涌而出,叫得那叫一个惨啊。
  “别别别,先别急着哭呢,我叫她们来,不是搞亲人团聚的,而是要让你对目前的形式认识的更清楚一些,搞清楚拒绝我建议的代价。我也是个皇帝,干得还比你出色,代替你管理大宋非常合理。可是我不辞辛苦、不畏艰险的跑了上万里,你却告诉我你不同意,让我收拾收拾行李再回去,这让我很生气。你在这里坐好,看着她们如何受折磨,但愿她们的惨叫声能让你这个满是浆糊的脑子略微清醒一点。”洪涛伸手示意陆战队员把两个女人拦在门外,然后又伸出另外一只手,直接把想从椅子上站起来的理宗皇帝又按了回去。这位皇帝比自己小了近十岁,但身子骨太弱了,肩膀上全是骨头,稍微一用力就捏得他直呲牙。
  “尔等要做什么?吾是大宋皇帝,她们是我的贵妃和公主,怎可如此对待!尔就不怕被天下人所不齿嘛!”理宗皇帝有点明白洪涛要干什么了,但他还是不相信一位皇帝会这么缺德。就算真要干这种事儿,也该是让手下人来做,事后装出痛心疾首的样子,再把这名手下正法,怎么会赤膊上阵呢,这样太不爱惜羽毛了,很不科学。
  “把她们俩的手指砍掉一根!先砍小指吧,下刀一定要慢,来回多磨蹭几下,不许一刀到底,明白了吗?”洪涛没搭理理宗皇帝的抗议,天下个毛,历史怎么写得胜利者说了算,什么时候轮得到失败者啰嗦。
  “不要!不要!父皇……啊!啊!……”洪涛一声令下,还没等理宗皇帝和两个女人反应过来,陆战队员就把她们两个按倒在了地上,根本不管谁是贵妃、谁是公主,直接用膝盖往后背上一压,一个人抓住手掌按在地上,一个人抽出短刀,往小指上一按,就开始切。两个女人的惨叫声都茬音儿了,嗓子都喊劈了,却丝毫不能让陆战队员们手软。他们百分百执行了洪涛的指令,小心翼翼的不把手指一下切断,尽量多磨蹭磨蹭,把疼痛放大到极致。
第一十七章
让人屈服很容易
  “吾儿……爱妃……狂徒!畜生!你不是人……”理宗皇帝见到妻女受到如此折磨,真是急了,可惜不管他如何挣扎,洪涛那一双按在他肩膀上的手就像是铁做的,让他连站都站不起来,只能是一边咒骂,一边用自己的手去试图扣开肩膀上的禁锢。
  “啊……呕……”还没等门口的惨叫消失,门房里也传来了一声更大的惨叫,理宗皇帝左手的一根中指被洪涛抓住之后生生掰断了,疼得理宗皇帝两条腿不停的踢,甚至直接吐了出来,胃痉挛了。
  “急救一下,再给他们都嚼点麻药,派人去皇宫北门外准备两个木桩,把这两个女人拉过去受刑。”听到洪涛的命令,两名陆战队员从背包里掏出急救包开始给两个女人止血包扎,另外一名陆战队员则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皮袋子,从里面抓出了几片树叶。
  “嚼烂,慢慢嚼,不要咽,这能让你少一些痛苦。陛下,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要是不想让她们再失去一根手指,就张嘴。我这次不是来和你谈条件的,而是来接替你的,也就是说我们俩是敌人,你应该打听过我以前的事情,我对敌人是什么手段应该也清楚。按照我说的去做,我保你赵家永世当皇帝。拒绝我,整个临安城就会因为你死伤无数,然后我拍拍屁股远遁回我的王国继续当国王,你和你的赵家全部化为枯骨。而你的国家,很快就会变成金河帝国的领土,和你一点关系都不会有,后人唯一能记住你的,就是因为你的昏庸而让整个皇族、朝廷、临安城都蒙受巨大的死伤,他们会如何评价你,我觉得不会说什么好话的。别忘了,洪金河是我儿子,金河帝国出于什么目的,也不会让别人来诋毁他们的老皇帝,你说是吧?”
  这些树叶就是古柯叶,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土著人把它当做治病的药材,不管头疼脑热都会嚼两片。洪涛早就发现了这种东西,并没有下令禁止,但也没鼓励,而是把它当做了一种麻药使用。它确实也有减轻疼痛的作用,是否去提炼它里面的物质,洪涛还没想好。
  “尔如此羞辱与我,我还有何面目当皇帝!尔等所说的皇帝只不过是摆设,为何非要让我来当,不如还是给我和她们一个痛快,埋葬与否无所谓了,我也没脸去见列祖列宗。”理宗皇帝的精神已经崩溃了,可是手上的巨疼又时刻提醒着他,门外还有两个女人的手指比自己还疼,不得已把嘴张开一条缝,把送到嘴边的几片叶子含了进去。
  “今天的事情,没人会知道,我也不会说。皇帝确实是个摆设,不过总比没有强,你说呢?我的耐心很有限,现在也不是聊这些事情的时候,等一切都平定下来,你不想聊我也会和你聊透彻的。我没伤你的右手是有目的的,你是想看到她们俩的手指一根一根被砍掉,然后去御道上受尽羞辱、悲惨死去,还是按照我说的把诏书写好,你自己选择。我给你半根烟的时间,等我这半根烟抽完,就必须得到答案。”洪涛看了看门口的阳光,太阳已经很高了,他没时间再去和理宗皇帝废话,日落之前必须出结果,一旦事不可为,趁夜上船返航,大宋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管了。
  “我不要这个皇帝,写下退位诏书,放她们和我的家人出宫可否?”理宗皇帝这次不敢再和洪涛斗狠了,反正也是要面对,多半根烟的时间又如何,干脆也别等了。
  “按照我刚才说的办,一个字都不能差。鉴于你身上有伤,可能记忆力会差一些,我再最后和你说一遍,听好。你还是皇帝,我是总理,丞相需要听我的,国家的一切政务由我来处理,你和所有皇族,只管在皇宫里好好享受生活就可以了。以后我提出来的建议,你都要非常认真的听,然后非常郑重的表示百分百同意。做为回报,我让现在的太子继续当太子,一年之后,你愿意让他什么时候继位就什么时候继位,提前和我打招呼即可。这份诏书要写得真诚、有文采,然后昭告天下,尤其是海峡公司国和金河帝国,我会派专人送过去。一会儿会有大臣们来,咱们再商量商量细节,大概意思就这样了,有没有异议?”洪涛又把双手按在了理宗皇帝的肩膀上,然后冲门外抬了抬下巴。两个刚刚醒过来的女人就又被压在了地上,两把短刀也压在了她们的另一根小指上。
  “……找中书舍人来吧,吾放词头……”理宗皇帝已经提不起一点反抗的念头,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纵然有再多的话,人家不让你说,动不动就是一刀,要不就掰断手指头,这玩意谁受得了啊。自杀?先不说能不能有自杀的机会,就算自己死了,自己的家人怎么办?洪涛不像是喜欢吹牛的人,他有很大可能把自己的家族全杀干净之后再走。在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人只能屈服,理宗皇帝也是这绝大部分人里的。
  “带皇帝陛下和贵妃、公主去个安静、没人打扰的房间,必须要贴身保护,就算拉屎,也得并排蹲着,明白了?”洪涛没时间等着这位已经失魂落魄的皇帝再慢慢措辞写诏书,因为在宋代圣旨这个东西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它有个很复杂的流程。
  在后世很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中,皇帝要想下诏,就会对身边的太监说:笔墨伺候!然后或者是皇帝亲自动笔,或者太监代笔,刷刷刷写完,把皇帝的大印一盖,就可以拿出去昭告天下了。别的朝代洪涛不清楚,要是在宋朝这么干,这份诏书连宫门都出不去,也就能读给宫里的家眷、太监们听听。
  圣旨是什么?圣旨是一个国家的法令,不是皇帝一个人同意就可以的。大部分情况下,圣旨并不是皇帝的主意,而是以宰相为首的朝廷百官的商议结果,只不过最终要以皇帝的名义发下去。少部分情况下是皇帝有了新想法,但也必须和几位宰相商量,获得大家的支持之后,才能发圣旨告诉国人自己的决定。有时候牵扯面大了,还得开朝会让文武百官一起商量这个新想法能不能成立。
  就算大家都同意了,圣旨还是不能随便发。首先草拟圣旨就不是谁都可以的,皇帝亲笔写不成,找个太监代笔更不成了。草拟圣旨是有专人来做的,这个职位叫中书舍人,是个大官!
  皇帝把经过百官同意的决定告诉中书舍人,这就叫发词头,中书舍人按照皇帝的词头,也就是中心思想,用符合制度的言辞把圣旨写出来,这才算是正式的圣旨……草稿!
  中书舍人也不是随便指使的,他如果发现词头有不合法度的地方,就会拒绝草拟圣旨,这叫封还。不管对方是皇帝还是宰相,被中书舍人封还了词头,只要人家真的挑出错来了,你还不许打击报复,只能回去按照律法修改,然后再递交给中书舍人。
  这种情况可不是少数,不管是南宋、北宋,都有圣旨被中书舍人封还的实例,而且还不是一例两例,不能说非常频繁,但也算是家常便饭。
  对圣旨有监察、审理功能的,还不止中书舍人这么一个职位。一道圣旨想要合理合法的颁布,要先在中书省由中书舍人书行、制词无误、中书宰相签署之后,再交给门下省。由门下省给事中书读通过、门下省宰相签署,这时候这份圣旨才算正式通过了。
  光通过还不成,圣旨不是随便找个太监拿着一念就可以的,圣旨的执行也有严格规定,它必须由尚书省去颁布执行,其它人或者机构没有这个权利。
  到这里,圣旨的过程还没走完,因为还有一个部门对圣旨有检察权,那就是台谏,也就是言官。这个部门拥有论列政令得失、审查诏书乃至追改诏书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他们发现圣旨里存在严重失误或者不合法律的地方,能把圣旨收回来不予执行。
  言官们的这个权利也会被其它部门监管,并不是说某个部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虽然南宋在元丰改制之后,撤销了门下、尚书两省,但意思还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上恢复了唐制。
  通过一个小小的圣旨颁布,就可以看出宋朝的基本治国理念,从皇帝到大臣再到民间士人,都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对权利的制衡已经有三权、四权分立的雏形了,它的核心理念也确实是要制约某一方权利过于集中,避免一个人或者一小撮人说了算。当然了,宋朝的这套制衡系统还有缺陷,很多时候还是依靠人治而不是法治,洪涛现在就要来帮他们改一改。
第一十八章
奸臣
  “去把丁大全和贾似道请过来……算了,还是让文先生带他们一起来吧,你们估计也分不清谁是谁。”把理宗皇帝摆平,还掌控不了大宋朝堂,如果洪涛指望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就是百分百的猪脑子。
  宋朝的皇帝虽然不像金河帝国的皇帝一样是个精神象征和分权的工具,但也达不到可以号令天下的程度。总体而言,这个国家没有皇帝可以照常运转,没有了朝臣,就真完蛋了。如何说服这些朝臣们不反对自己,才是真的考验。洪涛打算先从容易一点的人入手,循序渐进。
  中书省也成右省,门下省也叫左省,担任这两个部门主官的人,相应也就是右丞相和左丞相。这个左丞相和右丞相是有高低之分的,不过朝代不同,互相的高低位置也有不同。北宋的时候以左丞相为尊,到了南宋,右丞相的地位又跑到了左丞相上面。
  现在的右丞相是丁大全,也就是中书省的主官,有了他的署名,圣旨的就能进入流程,到时候再想办法说服左丞相董槐,这一整套程序就算全了。贾似道的级别稍低一些,不过他是沿江制置使兼临安知府,手中有兵权,级别虽然没有宰相高,实际作用却一点都不小,洪涛目前很需要他的协助。
  不管是历史里的还是现实里的,奸恶之人往往以大义凛然的面目视人。和他们不熟悉时,你会认为他们很正直,当你了解之后,才会看到假面具之下的真嘴脸。丁大全和贾似道也是这样的人,当他们俩个刚进来时,洪涛觉得文南和他们站在一起都有点相形见绌。
  “两位大人可能对我还不太熟悉,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洪涛,说这个名字两位可能还是想不起来,那就再加一个金河帝国开国皇帝的头衔吧。在广州泉州一带,海商们都私下里都叫我金老鼠。”这次洪涛没给丁大全和贾似道让座,而是自己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向这两位看上去大义凛然的宋朝高官侃侃而谈。
  “……”名号确实管用,当洪涛报出了自己是谁之后,丁大全和贾似道脸上明显露出了一丝慌乱和迷惑,看来这两位也没猜到突袭大宋皇宫的居然是这位传说中的金河帝国皇帝。
  “我刚刚和官家聊过,他已经同意了我的提议,打算和我合作。当然了,交谈的过程也不是太顺利,门外那两摊血就是贾贵妃和公主的,她们俩为谈判成功贡献出来自己的一根小指。我这个人心地非常软,见不得打打杀杀的,能用语言解决的事情就不喜欢动手。不过我也有一个坏毛病,耐心不足,说着说着就会烦躁,然后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了。两位大人的家眷我的手下已经去接了,估计过一会儿就能到,但我觉得两位都是明事理的人,不需要依靠家人的帮助,就能想明白一些问题,是也不是?”报完了名号,洪涛又指了指门房外面地上的两摊血迹,开始讲事实摆道理。
  “……”丁大全和贾似道进门之前就见到了那两摊血,现在一听居然是贵妃和公主的,眼神都有点散了。再听到自己的家眷也会被接过来,冷汗也开始往出冒。他们不认为这位皇帝把自己家眷接过来是要让自己与家人团聚,搞不好门口还得多几根小指。可他们俩也不清楚洪涛到底需要什么,想投降都没机会,只能继续保持沉默。
  “看来两位大人是不打算和我配合了,那好吧,就从丁大人开始,一根小指!左手,右手留着还有用。”在理宗皇帝身上成功了一次,洪涛就不想再费心费力去想其它办法了,千招会不如一招灵。
  “陛、陛、陛下……不知需要丁大人如何配合,可否先说给丁大人知晓……”看到丁大全被士兵拉了出去,贾似道终于开口了,还是替丁大全求情。如果洪涛不是提前清楚这家伙是个什么德性,恐怕会认为他是个对同僚很仗义、很不怕死、很正直的好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