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267

  “大宋还有个屁的虚实,就算有也早就被监察部弄清楚了。你们也不用暗中联系,那样太费事儿了,我允许帝国监察部在每个城市里建立一个联络点,干脆就明着来吧,只要别太出格就成,谁敢胡来就祈祷别让我抓住,只要让我抓住了,我就全在码头上给他们点了天灯!”对于伊一的担心,洪涛嗤之以鼻。大宋还有什么能瞒着人的东西吗?既然没有了,那还遮遮掩掩何用?现在重要的不是如何防备金河帝国,而是如何借助金河帝国的力量控制住大宋的局面。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其它问题都不是问题。
  “那第二呢?”伊一还是不想去吃手中的螃蟹,所以嘴还不能闲着。
  “第二,我需要帝国借给我五千左右的陆军,做为机动部队百分百听我指挥,后勤补给我自己负责。”伊一突然变得如此主动,洪涛也觉出不对劲儿来了。盯着他看了几秒钟,伸手就把他手里的螃蟹抢了过来,不吃拉倒,自己吃。
  “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伊一被洪涛看破了小心思,有点不好意思,也就没再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还有第三呢!我需要你们转告海峡公司国,让他们自己解散,别再和我搅合了。如果他们信得过我,就老老实实的做他们的买卖去,朝廷迁都的事情一笔勾销,他们想的事儿也别提了,这不可能。如果他们不相信我,就别怪我做事儿太绝,我会派船去把广州、福州、泉州、琼州的海船都打沉,谁也别想好过。在这件事儿上,帝国政府能不能真的中立一次,别再插手大宋内政了?”这次回来统治大宋,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海峡公司国。现在这个组织已经从争取自己权益的路上越走越远了,转而变成了某些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洪涛自己没法彻底解决他们,还得靠金河帝国帮助。
  “这个嘛帝国政府可以停止对海峡公司国提供支援,但要想完全控制他们,恐怕还有点难度”伊一听到洪涛提出的这个条件之后,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洪金河。他们和文浩之间的私下约定并没有通过帝国议会批准,不是想瞒着议会,而是还不到时候。现在被洪涛给说破了,这件事儿他一个人也做不了主。
  “有个屁的难度!海峡公司国背后是谁,我都不用仔细调查,用脚趾头想就能想出来。要是没有帝国的支援和许诺,那些海商再过五十年可能敢这么做,但目前绝对不敢。金河,我不管你们和文浩有什么私下约定,还是别继续执行下去了。文浩这个人不是你们能对付的,他早晚会成为帝国的大麻烦。原先你们是为了在谋取大宋的事情上降低成本,和他勾结起来也算是一种办法,但现在用不到他了,不如把他交给我吧,我和文总理会对付他的。对了,他来了没有?”洪涛在给洪金河的信上已经明确注明了要带着文浩一起来谈判,可是来的时候光想着见自己儿子了,把那块料的事情给忘了。
  “好吧,我们同意您的条件,他就在舰队里,我觉得您不太喜欢见到他,所以安排到别的船上了。”在是与文浩合作还是与父亲合作的问题上,洪金河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文浩被无情的抛弃了,连个假惺惺的求情都没有,对于他的死活显然也毫不关心。
  “金河啊,以后这种事儿你别出头。你是帝国皇帝,是帝国人民的精神寄托,必须要把自身弄得纯洁无暇,就算要干脏活儿,也应该由伊总理的政府去做。帝国政府里谁都可以引咎辞职,他们本身就有为了国家利益背黑锅的义务,但你没有,帝国皇帝也没法选举产生,是不是这个道理,伊总理?”虽然儿子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但洪涛却高兴不起来。自己这个儿子还是太年轻,在很多细节问题上想的不够全面。
  “您说的没错儿,这件事儿和陛下没关系,我回去会向议会做出明确说明的。”伊一的脸都绿了,虽然洪涛说的很含蓄,道理也一点儿都没错,但就这么当着自己的面说,也太直接、太伤人自尊了。更何况还有王议长在一边呢,他现在已经开始瞪眼了。
  “那咱们之间的谈判是不是就算完满完成了?剩下的细节你们两位总理慢慢合计,我只管大方向正确。”不知不觉中,洪涛已经代替了洪金河的主人位置,变成了那个掌控全局的人。
  “我倒是没什么问题了,剩下的事情我问文总理就成陛下和王议长的意思呢?”伊一很想让洪金河把主动权拿回来,但他也知道这个难度有点大,也就不强求了。
  “我也没什么问题了”王议长其实压根就没什么问题,他是负责表决的问题的,不负责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
  “我有问题!”洪金河很郁闷,本来应该由自己做主的事情,吃了一顿螃蟹,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即便对手是自己亲爹,他也咽不下去这口气。
  “哦!陛下有什么问题,尽管提!”洪涛斜着眼看了看洪金河,儿子的脸上刻着三个字:不高兴!
  “帝国需要一艘战舰,您那样的战舰,现在就要,不许拆卸任何东西!既然您说了不会给帝国造成海上威胁,所以把您的新武器提供给帝国研究研究,应该也不是问题吧?”洪金河已经不是在和别国首脑谈判了,变成了故意为难自己的父亲。他认为洪涛此次回来的主要依仗就是这些怪模怪样的战舰和战舰上的新式舰炮,如果这么容易被自己的父亲占据了主动权,岂不是显得自己这个帝国皇帝没啥本事了嘛,必须要证明给他看,自己也不是废物。
  “”伊一很欣慰,这个难题出的好,非常合理,也非常致命。
  如果洪涛不肯用战舰做交换,就说明他还有其它打算,和帝国谈判只不过是幌子,就算最终两方还会合作,程度也不同了。如果洪涛答应了这个条件,帝国同样不吃亏。谁不知道老皇帝弄出来的战舰和舰炮必须是好东西,帝国一旦有了实物,很快就能仿制出来,到时候真的就不怕这位老皇帝再出其它幺蛾子了。
  “我回来搅合你的好事儿,你反过来也不能饶了我是吧?成,好儿子,我希望你比你爹强,战舰给你了,除了我的旗舰之外你随便挑一艘吧。不过你爹我也不是个甘心吃亏的人,这些船、这些舰炮,都是你齐爷爷、温叔叔半辈子的心血,想凭一句话就拿走,也对不起他们的劳动。这样吧,帝国政府出技术、出设备,大宋出人出力,在这里建造一座大型冶炼厂和锻造厂,咱们就扯平了,如何?”洪涛终于把手里的螃蟹放下了,掏出一根雪茄点上,嘬了好几口,才答应了洪金河的条件。不过也不是白答应,是有条件的。
  洪涛的表现很让洪金河和伊一无比振奋,终于算是难住了对手一次了。用一艘战舰换一座钢铁厂的技术和设备,对于金河帝国来讲,是赚翻了。大宋并不是没有炼钢厂,比较现代化的在海南岛上就有一座。而且有洪涛和齐祖在,大宋的炼钢厂会发展得很快,这是帝国无法限制的。但是一项新技术,尤其是有关海军造船、铸炮的新技术,对于以海洋为基础的金河帝国来讲,就是非常关键的东西了。
  “这里目前还是边境地区,虽然蒙古人北迁了,可这边依旧没有什么人口,为什么要把钢铁厂建在这里?”但是当洪金河与伊一看到洪涛在地图上指出的位置之后,又有点迷惑了。这是啥地方啊?渤海湾的北岸,除了帝国监察部的人和当年与洪皇帝一起北征过的老水手之外,恐怕全帝国也没几个人知道那地方到底啥样子,一切资讯都来自情报人员。
第三十九章
父子赌局
  “你的祖爷爷也就是我爷爷告诉过我,当年咱们家就是从这里逃难去的澳洲。我打算以后在这里建一座新城,大宋的国都依旧在临安,这里可以做北方的京都,也就是北京城,没事儿的时候我就回去住住。你祖爷爷还告诉过我,咱老家的东边有铁矿和煤矿,还有能入海的大河,你说这里不建个钢铁厂是不是很浪费啊?”对于这个疑问,洪涛当然不能如实回答了,于是乎那个已经沉没的澳洲就又被他搬出来当挡箭牌了,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就算你知道他在撒谎,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老陛下您是想借着钢铁厂的由头,往北方大规模移民吧?大宋境内有铁矿有煤矿的地方也不止这么一个地方,光是为了行宫也没必要把需要很多工人的钢铁厂建那么远。可是您想过没有,生产出来的钢材该如何运输?就算有大河可以直接入海,这一来一去上千里路,成本也有点高了吧。”洪涛能用什么老祖宗、澳洲之类的话骗住洪金河和王议长,但骗不了伊一。治理国家、运筹帷幄是他的本行,在别人眼里是个钢铁厂,到了他眼里就没那么简单了。
  “我只说过开放大宋的沿海城市和基础建设,什么时候说过连大宋内政也得向帝国政府交代清楚了?我可不是空口白牙的在和帝国乞求施舍,咱们是平等交换,难道帝国现在有做买卖之前刨根问底的风俗了?”已经解释了一晚上加半宿,洪涛不仅烦了也累了。忽悠人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也需要精力和体力,对于伊一这种无休止的盘问,洪涛已经快忍不住要骂人了。
  “呃……您别误会,我只是……只是……”伊一一看洪涛要急眼,想给自己辩解辩解,可是措了半天词,就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自己问这么详细确实不合适,你说要给洪皇帝参谋参谋吧,身份不对,国家之间用不到这种参谋。你说是怕洪皇帝考虑不周吧,也说不过去,连大宋整个国家都算计到手的人,还能考虑不周?
  “您用不着难为伊总理,不就一个钢厂嘛,我替他拍板了。王议长,你说呢?”洪金河觉得自己老爹这是恼羞成怒、倚老卖老,被自己提出来的条件为难住了,又不肯示弱,所以才会胡乱说要在一片荒原上建钢铁厂的事情。索性答应这个条件,看老爹该如何下台!到时候也让他给自己服个软,机会难得啊。
  “议会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其它的事情我就不太懂了,这片地方我压根也没去过……”王议长倒是没太多想,他又仔细的看了看地图,摇了摇头,真琢磨不透这位老皇帝的思路。
  “那就好,钢铁厂帝国全包了,连海上运输的费用都由帝国出,您只管提供人力。帝国还可以在当地给您再建个水泥厂,免得千里迢迢的由海上运水泥过去。如果您还不放心,现在我和伊总理就可以给您写一份备忘录做为证明,不过那艘战舰明天天一亮就得进入皇家海军的舰队。”洪金河有点小兴奋,终于算是坑了自己这个无所不能的老爹一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必须赶紧敲定,不能给老爹反悔的机会。
  “哈哈哈哈哈……老文啊,看到了吧,我儿子咋样?都知道坑爹了!成,写下来,我立马把战舰给你!”洪涛听完了洪金河的话,仰天大笑,好像一点都不为难,还向文南炫耀了一下洪金河的表现。
  “来人,把笔墨纸准备好,还有我的印章!”如果说在这之前洪金河还有点拿不准,准备和自己老爹赌一把的话,现在就是百分百确定自己老爹赌输了。因为在洪金河的记忆中,自己这位老爹有一个很隐蔽的习惯,每当他心里紧张的时候,手就会不由自主的去摸下巴,好像那里留着胡子一样。刚才洪涛大笑的时候,手已经在摸下巴了。
  “顺便让我的秘书把印章也拿来吧。”伊一也是很了解洪涛的人,而且是个特务头子出身,洪涛的习惯性动作他也不陌生,当然也和洪金河是一个判断。虽然对方是帝国的开国皇帝,还当过自己的上司,但在这种情况下,坑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能在谈判上占到老皇帝的便宜,说出去也露脸啊。
  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儿自己占便宜了,自然干起来就非常有效率,一式三份的备忘录很快就到了洪涛手里一张,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还盖上了帝国皇帝和帝国总理的私章,洪涛和文南也在上面签了名字。虽然这个玩意还不能算两国之间的正式约定,但一般来讲,就已经具备法律效力了,只需要再把细节补充完整,由双方政府正式走一遍程序就够了。
  吃也吃了,喝也喝了,谈也谈了,这次谈判也就算是可以暂停了,因为时间已经到了半夜,就算是出于礼貌,也得让洪涛和文南这两个老头休息休息。洪金河觉得自己狠狠的报复了父亲一下,心里的怨气也就平复了,看着一头白还四处奔忙的老爹,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为了向老爹表示表示心意,也为了弥补一下刚才的冲动,他把皇帝的船舱让了出来。其实这里最初就是老爹的卧室,这艘船都是专门给自己老爹造的。
  “哎呀,一晃就近十年了,这里倒是没怎么变样啊。你也去睡吧,有什么话明天早上再说。对了,你和值班舰长说一声,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别吹哨了,让我多睡会。别人老了都是睡不着,我却是越老觉越多,睡一天都不够,真是邪门了!”进了艉楼下面的船舱,洪涛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坐着这艘巨舰在大海上驰骋的年代。摸摸黄花梨的船板、跺跺樱桃木的地板,自己老了,它们却一点没显旧,花纹还是那么好看。
  “父亲,如果您真的为难,就把备忘录还给我吧,我去找伊总理,把另外两份也烧了。战舰您自己留着,钢铁厂帝国也会帮忙的,这件事儿不用您自己出面,让文叔和伊总理谈就可以。”气也撒完了,洪金河觉得自己刚才的表现好像对父亲有点不太尊重。
  虽然说这些年来父亲并没有帮自己什么忙,可是换个角度想,没有他自己也不需要帮忙了,因为帝国皇帝至少到现在还是父亲的,自己依旧是个皇储而已。坐过了皇帝的座位,洪金河也才能体会到,父亲当年退位的举动是多么的难。权利这个东西不是你想放下就可以放下的,至少自己目前还做不到。
  “小子,你这份心我领了,不过做为帝国皇帝,你就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时刻要把国家利益和私人感情分开来计算,孰轻孰重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我这次回来,也没指望能因为你是我儿子就可以对帝国予取予夺,因为我知道这样会害了你。同样的道理,你也不能因为我是你爹,就把帝国法律扔到一边,这样的事情做过一次,以后就停不住了。”
  “至于说钢铁厂和战舰的事情,在国家层面上,我不会和你多说什么,但现在咱们算是父子聊天,我就多和你说一句,这件事儿我占了大便宜。刚才在饭桌上我是故意去摸下巴的,那几艘战舰现在对我来说已经用处不大了,我又不打算和帝国在海上争夺制海权,大宋的海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由帝国战舰来保护了,我连海军建造费用都省了,要这些战舰何用?”
  “但是钢铁厂就不同了,大宋想要展起来,必须要有自己的工业基础。伊总理说得也没错,我还得把南方的富裕人口往北方迁移,但是不能像大宋皇帝那样强行去命令人民搬家,我得用利益去诱使他们主动搬家。不管大宋南方有多富,终归还是会有穷人的,假如我布一条法令,凡是去北方开垦的人,就能获得一片自己的土地;凡是去北方工厂做工的人,就能得到一份不菲的工资和待遇,你说会不会有人去?我觉得去的人得挤满官道,这也就是我为何要把大宋的很多基础建设让给帝国商人来做的原因。”
  “光靠大宋的财力,不足以南北方兼顾,我是在利用帝国的财力帮助大宋恢复元气呢。但帝国也不是傻子,没有利益的事情帝国政府不会做,哪怕利益小了都不成,这也是我无奈中的选择。你爹我今年都五十七岁了,就算身体再好,顶多也还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可以折腾,要是不采用这种方式,等我死的那天,大宋也改造不完。”
  洪金河能主动向自己示弱,还打算违反帝国法律,私下里撕毁已经签署并对帝国有利的约定,这让洪涛很感动。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和别人还是有不同的。不过洪涛还是得批评批评这个儿子,他在做人上没问题,但是在做皇帝上问题有点大。选择了皇帝这个职业,就必须得抛开一些原本属于正常人的品质,没辙,每个工作都有职业病,这就是当皇帝的职业病,谁也避免不了。
第四十章
连儿子一起忽悠
  “……您是故意骗我的!”洪金河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合算自己白激动了半天,又白内疚了半天,这一切都在父亲掌握之中,自己岂不是成了二傻子!可是后面的这一番话,又让他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感情,这些东西都是不能对外人道的。那自己到底是二傻子还是乖儿子呢?
  “不是骗,这是我的工作,如果帝国是你一个人说了算,我还用费这么大力气吗?我早就驾着船回去找你和你妈了,咱们三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不就把这些事儿全解决了嘛!你以为我愿意天天编瞎话玩,那玩意很费脑子啊!”洪涛叹了一口气,这句话是心里话。要是自己不当皇帝,自己儿子也不当,也不去管大宋什么德性,哪儿还用活得这么累啊。跑北美洲随便找块地方,统治上万八千印第安人,自己一家子就是当地的神仙啊,爱谁谁!
  “不愿意都编的这么像,要是愿意的话,别人还能活嘛!”洪金河连生气的感觉都没了,满满都是无奈。
  “您刚才说要把大宋北方的土地分给去开荒的人,要是大家全去北方开荒了,南方岂不是人口就少了,这样会不会影响南方的发展。人口少工人就少,工人少工资就会提高,产品的物价就会上升,经商的利润不也就少了。现在帝国商人已经抢占了不少大宋海商的生意,如果国内生产成本再涨上去,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吧。”无奈归无奈,该说的也得说。既然父亲和自己坦诚相待,也明确表示这是父子之间的私人谈话,不涉及国家利益,那洪金河也打算为父亲的大宋出出主意,或者说是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交换交换想法,也算是同行之间的业务探讨。
  “你说的问题肯定存在,各地区的发展也不会很均衡。这个问题在金河帝国里并不明显,因为帝国本土和人口本身就没多少。可是大宋不同,它的体量太大了,各地区之间的资源、人口差距更是明显,所以就不能搞帝国那种一刀切的管理办法,必须因地制宜,让每个地区都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率。”洪涛难得有机会和儿子坐在一起讨论讨论治国理念问题,即便是身体乏累也不愿意失去这次机会,索性就点上一根雪茄,和洪金河好好聊聊。
  “那您为什么不继续治理金河帝国了,却要偷偷跑到您那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再去弄个国家,难道您对帝国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洪金河自打当了皇帝之后,也是头一次和父亲聊这个话题。这可与他登基之前与洪涛的聊天不同,那时候是父亲以一个皇帝的身份教育他这个皇储,现在是两位亲自管理过国家的皇帝在探讨,问题的深度、广度、理解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很多以前没法谈的事情现在就能谈了。
  “我对帝国并没有失望,也没有不满。金河帝国就像是我种下的一颗小树苗,在它没成长起来之前,我得整天为它浇水、除草、施肥、剪枝,等它长大了之后,这些工作就没什么意义了,我需要做的只是远远的观望一下,看看它到底能不能长成苍天大树。可惜我又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我的脑子里总有很多新鲜的想法,总觉得有了第一次种树的经验,说不定再去种一棵树,也能长大成材。几率嘛,种的树越多,最终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所以我想用不同的方式去种树,在不同的土壤里种不同的树。说句很不好听的话,你爹我并不是个很负责的人,我把建设国家、管理国家当做了一个游戏来玩,而且玩得还很上瘾,停都停不下来。我这辈子所干的一切事情,其实都是为了满足我的私欲,只是我的私欲不是权利,而是这种不停的试验。”这次洪涛没再糊弄洪金河,儿子已经是个大人了,全世界最强大帝国的皇帝,而且还做得不错。有些事情可以让他知道,尤其是自己的想法,并且还得告诉他,什么东西可以学,什么东西别学。
  “那我岂不是一辈子也追不上您了……”洪涛这番话对洪金河的打击是巨大的,到这一刻为止,他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再掂量了掂量自己,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立刻就涌上了心头。当自己拼了命的想追上父亲的功绩、想当个成功的皇帝时,父亲都不把皇帝当回事儿了,人家都把国家当游戏玩了,而且还得玩出不同的花样来,这尼玛让人咋追啊。
  “我是个怪胎,全世界估计也找不出另外一个来,所以你就别和我比了。除了我之外,你并不比任何人差,人活着干嘛非去追求第一呢,有时候第二、第三都不错嘛。要想快乐,你就得往后看,只要在你后面的人比在你前面的人多,就没什么可不满意的,谁也没规定洪家的孩子就必须比别人强。你看你姐姐,她整天和美洲驾着船满世界乱跑,晒得和非洲人一样,不是也乐呵呵的嘛。还有你弟弟,听说他在欧洲已经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尤其擅长画肖像。好多欧洲国王、公侯都花大价钱请他去给自己作画,然后挂在宫殿里,那是要传给儿子、孙子的,而你弟弟的名字也将随着这些画流传下去,被以后的人所熟知。他们都活得很有价值,也很高兴,和他们比,你已经站在前面了,何必非要与我争个高下呢?”对于儿子的这个怨念,洪涛真是没招儿了。总不能说因为儿子追不上自己,自己就故意往回退吧,而且就算自己想退都退不回去了,做过的事情就算打死不承认也没用,别人也不是瞎子。
  “那您这次想把大宋弄成什么样子的?如果您成功了,以后会不会影响到帝国的安危?”洪金河也明白自己这个要求是没有道理的,父亲也没法来帮助自己。略微平复了一下心态之后,他又回到刚才的话题上,继续探讨大宋的未来。
  “这才算你应该问的问题,我能给你的答案就是放心两个字。大宋的改造不管成功不成功,它的未来都会和金河帝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果我成功了,到时候你恐怕就得迁都,临安城会变成金河帝国的新都城,我死之前会完成这一步的;如果我没成功,那就只能麻烦你再调集军队重新把这片土地扫一遍,把那些影响我成功的人扫干净,然后按照帝国的规矩,该让它变成什么就是什么。”对于大宋的未来,洪涛和文南、罗有德已经有过了无数次的沟通,他们也认为大宋的最终归宿不应该成为金河帝国的敌人。如果两个国家融合到一起是最好的结局,不能主动融合的话,那也不能变成敌对。
  “……您要把大宋和金河帝国合并!!!”洪金河又一次傻眼了,他和伊一千算万算也没算到结果会是这样,如果现在谁还敢说洪涛不疼爱自己,就真是瞎了眼外带瞎了心。合算自己父子俩一直想的都是一个问题,只是手段有些不同而已。自己的手段更直接、更暴力,过程可能会很费力,结果也不见得全好;父亲的办法更温和、更具欺骗性,过程就像凉水煮青蛙,结局会更彻底。
  “短时间内不会,我还没玩够呢。嘿嘿嘿……傻小子,你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呢,以后别老想着和你爹我叫板,等你拿到我给你的全部东西之后,才会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也才会明白将来帝国到底该往哪个方面发展。在这之前,我先简单给你讲讲吧。在帝国和大宋所处的地域里,容不下两个大帝国的存在,与其让它们之后互相争夺生存空间,不如合并成一个。在大宋的北面,还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征服。在大宋的西面,同样也有大片土地一直通到阿拉伯半岛和欧洲。而在爪洼岛的南边,还有一个和大宋差不多大小的岛,是你姐姐和姐夫发现的,他们把它叫做大洋洲。另外在开普敦的北面,还有面积更大的土地。你自己算算吧,穷极你的一生,能不能把这些地方都走一遍?你不是想超过我吗?现在机会来了,你如果能协助帝国政府建立起来一个超大的帝国,还能均衡帝国里面的各方势力,那你就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位的皇帝。后人说起我时,顶多是说我建立了金河帝国,但是提起你,就得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了,什么秦皇汉武唐宗的,在你的帝国里,顶多算一个总督。”洪涛又开始习惯性的画大饼了,他把他的理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悄然的变成了儿子的理想,还让洪金河觉察不出来。
  “那……那这么大的国家我怎么管理?”洪金河面对洪涛这样的对手,和学校里的孩子没啥两样,几句话就给说晕了。这不是智商上的差距,而是阅历上的,就算他活到一百岁,也赶不上他老爹这个大妖怪的阅历。
第四十一章
杨朱和道教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不?”看到儿子上道了,洪涛很高兴,都开始拽词儿了。
  现在就算熬夜把眼睛熬瞎了也值,这些理想自己这辈子算是没机会实现了,如果能趴在云彩上看着自己儿子、孙子来帮自己实现,应该也是件挺美的事情。
  至于为啥要说趴在云彩上看,而不是躺在地底下看呢,洪涛认为这是必然。天上那个、那些个玩意这么折腾自己,肯定不是打算要把自己打入十八层地狱的。估计他们是在找同伙呢,看看有没有和他们一样能搅合的人才,然后选上去一起再折腾别人玩,天上也就这点乐趣了。
  “它应该出自《列子》,是个叫杨朱的人说的。小时候叔叔教我读过这本书,不过叔叔好像对这个人的评价不高,说他这种思想太自私了,如果大家都不愿意付出,全为了自己着想,国家和政府岂不是更难运作了。”洪金河虽然没有洪涛脑子里的这些阅历,但他受到的传统教育要比洪涛多很多,要是论拽词儿,十个洪涛也赶不上一个洪金河。
  “别听你叔的,他自己的思想还没成型呢。他和大宋的主流化之所以不喜欢杨朱这个人,并不是因为他说的话没有道理,而是因为他的主张和大宋这样的统治阶级是相悖的,所以不管他说的有没有道理,都必须反对,否则大宋皇帝和朝廷怎么去统治人民?记住啊,在大宋这种政治体制下,事情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只有适合不适合维持统治。适合的就大力宣扬,不适合的就一棍子打死。”洪涛有限的古代知识基本都来自后世,真到了古代他反倒不怎么看当时的书籍了。原因很简单,排版、纸张质量、字体、断句都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还有很多书籍干脆就是手抄本,那个字啊,写得龙飞凤舞,根本就不认识。
  “您以为他说的有道理?”洪金河没想到父亲会和自己讨论古人的思想,又仔细琢磨了琢磨杨朱的这句话。
  “我怎么觉得这个人自私到了极点呢,唯一的优点就是不贪婪,这样的人会对国家有好处?”可惜琢磨了半天,玩了命把杨朱往好处想,也没找到什么值得夸赞的地方。
  “墨子提倡兼爱,他认为只要对天下人有利的事情,即使磨光了自己的头顶、走破了脚底板,也是应该去做的。杨朱主张为我,即使是拔他的一根汗毛能对天下人有利,他也是不乐意的。后来儒家代表孟子就用一毛不拔来评价杨朱的思想,也就是这句成语的来历。”
  “其实他的原话还应该加上一句,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在我理解看来,他主要想说的不是让每个人都极度利己,而是在号召大家都重视自己的权利。就算以国家的名义,也不能损害个人的利益,这就是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但是损害国家利益,为自己牟利,他也反对,这就是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杨朱认为,人不能损人利己,也不必舍己为人,则天下就大同了。但是这种思想非常不利于大宋的统治方式,当然也不利于唐朝、秦朝之类的,所以大家故意把他的后半句给忽略了,只重点提及前半句,以此来证明这个人的论点是错误的、卑劣的。这叫断章取义,缺乏科学的探索精神。”
  “其实你仔细想一想,金河帝国目前的律法体系和制衡理念,是不是就来源于这句话呢?帝国内部要求尽可能的均衡各方利益,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这不就是让人民养成一个既看重自己利益,又不能轻易损害别人利益的习惯。天下大同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在一定规则之内尽量向人人平等靠近嘛。”
  “真正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相对的平等是可以办到的。这样做可以把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弱化,不至于激烈爆发。好处就是大家都可以相对和平的坐在一起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矛盾,不必采取过激的行为,比如战争。翻翻历史书,哪朝哪代没有内战?哪朝哪代可以善终?这就是压制矛盾的结果。不管政府的权利多大,矛盾积攒到一定程度之后,都是要爆发的,这是客观规律。区别只是有的朝代压制的时间长,有的朝代压制的时间短,本质上没任何区别。”洪涛的这番话并不是他原创的,如果没有父亲的一位当中教授的朋友,估计他连杨朱是谁都不清楚。不过这位老师有关杨朱的评价和对杨朱思想的认知,倒是让洪涛很有感触。随着年龄增大,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觉得这位杨朱同学搞不好就是穿越者,否则他怎么能把后世的思想在二千年前就描述得这么完善呢。
  “……您可真能说啊,几句话就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说成了大思想家。我听说您正在重用大宋朝廷里的奸臣,又要把浩这个野心家也带走,真搞不懂您到底是在建设大宋还是在祸害大宋。如果把您的所作所为所讲说给外人听,估计大部分人会觉得您是史上最大的权臣,为了权力无所不用其极。就算您说的有道理,那您是打算给杨朱平反呢,还是打算用他的哲学思想影响大宋士人?我觉得这两个事情您都做不完,您不是从小就和我们说过嘛,治理一个国家十年足矣,但要改变一代人的思想,三十年都不见得够。”洪金河真是很羡慕自己父亲的这张嘴,只要他想,死人都能给说活了。不过杨朱的哲学到底是对是错,与目前大宋的问题好像没什么关系,他不太明白父亲和自己说这些东西要表达什么含义。
  “我现在收回这句话,改变一代人的思想,十年也足够了。以前我没有试验过,全是想而然之,现在我试过了,所以要更正我的认知。孩子,你知道用什么东西改变人的思想最快吗?不是学校、不是官员、不是法律、也不是炮,这些都是辅助措施,最直接最有效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独裁,一个就是宗教!我想在大宋推广道教,它本身在大宋就很有市场,历代皇族都信奉,推广的阻力要小一些。不过我推广的道教需要改良一下,这个工作还得由帝国监察部来帮我完成,我没有人手也没有时间再去培养新的道家领袖。”真真切切的在世界上转了一大圈,看到了基督教统治的欧洲、伊斯兰教统治的西亚和北非地区、自然崇拜统治的美洲,再有了太阳神教的经验。洪涛觉得宗教确实是个统治阶级的利器,也应该为自己改造大宋贡献一份力量。
  信仰这个东西,摸不着看不到,但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很有用的。不过洪涛不想在大宋推广太阳神教这种过于排外的宗教体系,它不适合于大宋这片土地。佛教倒是非常有利于内部统治,可惜它有一个非常大的副作用,就是会把国民都变成绵羊,失去了血性。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主流不在大宋,这么大的国家和民族,总该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所以选来选去,土生土长的道教就成了首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