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67

  青楼!上楼的时候洪涛就看到了,这个明楼门前挂的大红灯笼上有一层绿竹叶编的罩子套着。罗有德和自己说过,光吃饭的酒楼挂的灯笼是光秃秃的,叫栀子灯,带有偿陪侍的酒楼里才挂这种包着竹衣的灯笼。看来宋朝人也和后世差不多,请客讲究一条龙,吃喝玩乐一样不能缺。
  经过罗有德一介绍,洪涛才明白,他今天是真下了血本儿,请来的三位陪酒小娘子都是这座明楼里的头牌,而这座明楼在广州城里也算有一号的,尤其是在码头附近,是第一流的大场子。要是按照这么讲的话,洪涛今天享受的就是类似天上人间的待遇了,可能稍微次一点,因为最红的姑娘恐怕不会出台陪一个卖灯油的商人吃饭,要陪也得是举人、进士一类的。虽说大宋朝名义上四民平等,但读书人还是最高级的,平等只是相对而言。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后世里也号称人人平等,但是你开着一辆帕萨特、就是个小包工头,到天上人间请客,头牌姑娘是不会搭理你的,除非你现场真拍出来真金白金,但你敢在那种地方耀武扬威吗?但是换了一个体育明星或者有名号的二代过来,就算不给钱,那些头牌姑娘也得往你包房里凑,混个脸熟啥的没坏处。平等吗?肯定不平等,但是这种平等没法在法律上规定,这是全社会的价值观认知问题。
  另外两个中年男人的身份和洪涛猜的差不多,但有点出乎洪涛的意料之外,他们不光是领导,还是军职领导,是广州市舶司海巡营的军官。年长的叫候方,字明阳,是个武略郎,从七品,39阶,官职是都头;年轻一些的叫严维,字子平,是个武经郎,从七品,40阶,官职是副都头。
  洪涛对宋朝的官职简直是糊涂到家了,基本不了解,这还是头一次和宋朝官员接触,尽管是不太受待见的武官,那也是官啊。武略郎、武经郎、39阶、40阶到底是什么玩意,洪涛也不明白。罗有德大概介绍了一下,这些是官阶,总共九品五十阶,有点像后世里的干部级别,并不是实职,后面那个都头和副都头才是实职。都头管两艘海巡营鸟船,副都头算是他的副手,也管一艘。洪涛只能理解为一个分舰队司令和副司令了,另外还兼职舰长,这个乱啊。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吃喝玩乐一条龙
  人到齐了,酒宴开始,洪涛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一旬酒上三道菜了。不过这次不是分餐制,也变成了大盘子上菜,估计是环境不同吧,这种宴请如果都是大家自己低头吃自己盘子里食物,难免有点冷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句话的来历估计是就是宋朝,不过应该改成酒过三巡菜过六味才对,这个标准只能算是中档,按照罗有德这个排场,就是酒过三巡菜过九味了。
  刚开始大家还不太熟悉,席面上有点冷清,全靠罗有德一个人左右支应也不太管用。这时候那三个姑娘就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有她们在一边装傻卖萌的挑起话题,只要有人跟着说,那就好办了,一来二去,话一搭上茬儿,就可以边吃边聊。几口酒下肚,洪涛又开始卖嘴了,从香油说起,一直说到卡尔的故乡趣事,然后再拐回来说到他的家乡澳洲,反正是有关大宋的东西他一个字儿都不说。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他怕哪句话说错了,被人拉出去砍了头。
  在后世洪涛这张嘴都属于能把死人说活的存在,到了一千年前的宋朝,那就简直是逆天了,你就问吧,没有他不知道的,就差和几位小娘子聊一聊女人生孩子是剖腹产好还是顺产好了。只要他这张嘴一正常发挥,饭桌上你就别想安静了,想不热闹都不成。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别往嘴里塞太多食物,否则他一个包袱抖出来,保管你喷一桌子。
  “侯都头,不知现在北边的金人是否还在向南?”当大家都有说有笑,从陌生人变成了熟人之后,洪涛把话题从无边无涯的胡扯上收了回来,看似随意的问了一个他非常关心的问题。来大宋一年多了,金国、蒙古到底是个什么动向还不清楚呢,以前他也没地方打听去,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必须问一问。
  “金国顾不上和大宋交战,现在蒙古人正在攻打他们,金国已经把都城迁到了汴京,连他们的老家辽东都被蒙古人占了。”候方倒是没有什么迟疑,把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那大宋是否在帮着蒙古人一起攻打金国?”洪涛听了这个消息,心里一哆嗦,对南宋灭亡这段历史他不是很清楚,但大概走势还是略有了解的。当年蒙古人就是拉着南宋一起前后夹攻金国,结果金国一灭亡,蒙古人立马就翻脸了,直接开始进攻南宋。有了金国残留下来的那些汉人军队,蒙古人其实都没投入太多兵力,就把南宋给灭了。如果这么算的话,金国一旦没几天蹦跶了,南宋也就跟着没几天舒服日子过了。
  “这个倒没听说,朝廷上的事儿咱一个武人不太明白,按我说吧,不管是蒙古人还是金人,都不是好东西,最好全别信。”候方摇了摇头,还发表了一下他自己的想法。
  “哎呀,你们男人坐一起就知道聊那些扫兴的话题,我等妇人也听不懂,该罚!”王大姐一看席面上要冷场,马上也站了出来,打断了洪涛和候方的谈话,一边说一边把一个竹筒放到了洪涛面前。
  “罚啥?”洪涛看了看这个竹筒,和笔筒差不多,略微高一些,里面装着很多小竹片,半尺来长。
  “贤弟,抽一根便知……”罗有德笑呵呵的怂恿洪涛从竹筒里抽一根竹片。
  “……身长着一盏?什么意思?”洪涛依言从竹筒里抽出一根小竹片,原来上面还有字,他直接念了出来,但是不明白啥意思。
  “哈哈哈哈哈……天意啊,身长者一盏,自然是谁个子最高谁喝一杯啦,来来来,满饮!满饮!”罗有德一听洪涛念出小竹片上的字儿,笑得差点没仰过去,指着洪涛光点手指头就是说不出话来,还是王大姐说出了缘由。
  “啊!长得高也得喝啊?还有王法没有了……”洪涛直接傻眼了,他已经明白,这玩意应该是宋朝酒席上的一种助兴小游戏,专门用来劝酒的。自己的手气有点背,这要是抽出来一个身矮者一盏,自己不就没事儿了嘛,得,喝吧!
  洪涛开了头,大家就按照顺序,一人抽一根,依靠竹片上写的语句,来判断到底该谁喝酒。洪涛慢慢也摸清楚了玩这玩意的窍门,那就是得不要脸啊,问啥都不承认,自然也就能少喝不少杯酒了。比如说坐在他身边那位姑娘抽到了一根竹片,上面写着【年幼者一盏】,洪涛立马就说自己40岁了,爱信不信,这杯酒好说歹说灌给了王大姐。在座的三位姑娘不算,她们是做陪,不参与这种游戏,不过她们可以代替客人喝,但也要自愿。
  “不爽快!把筹撤了,我们换投壶!”王大姐吃了暗亏,又没法和洪涛比脸皮厚,于是就嚷嚷要换玩法,避免洪涛再耍赖。
  “这玩意叫筹?”洪涛从王大姐的话语听出了这些小竹片的名字,特意还小声问了身边那个姑娘一声。
  “……”姑娘看着这个一脑袋刺猬似的怪人就想笑,捂着嘴点了点头。
  “哦,我明白了,觥筹交错!原本以为是酒杯和筷子乱放,合算不是筷子,是这个玩意!喝酒也能长知识啊!”洪涛释然了,这杯酒喝得不冤!
  投壶来的很快,一个双耳大铜壶、一大把没有箭头的木箭,就是全部用具。玩法很简单,把那个铜壶放到3米开外去,酒桌上有一个算一个,一人发5支木箭,往铜壶里扔。扔进去一支就发给一个刚才玩的筹,一轮过后,大家数手里的筹,最少的罚喝酒。
  铜壶的口很小,只有碗口大,木箭的重心也很靠后,轻飘飘的,别看只有二三米远,非常不好扔准。反正洪涛是没这个本事,扔完五根箭,手里还是空空如也。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有收获,而且还不是一星半点,最少的一个也有两个筹,合算他们这是欺负自己没玩过这玩意,太不地道了!
  好在宋朝的酒度数低,洪涛也不在乎多喝两杯,大家并不是像比赛一样玩命的投,扔两轮就聊会天起起哄,然后再扔,多喝了也没几杯。等洪涛终于找到点手感,能扔进去一两根之后,罗有德宣布,不玩了,改为看歌舞表演。气得洪涛两眼直冒凶光啊!干别的吃了亏他能忍,玩游戏吃了亏他是咬着后槽牙的恨!
  宋朝的歌舞表演,比在后世看歌剧还让洪涛头疼。首先就是他听不懂本地话,其次音乐、伴奏、舞姿也谈不上优美,至少在他眼里很一般,可你还得违着心的叫好喝彩,装出特别欣赏、特别懂的样子。洪涛只忍了一小会儿,就忍不下去了,但是碍着罗有德的面子,又不能提前告辞,于是他又凑到了候方跟前,小声的和这位大宋军官聊起了北面的情况。刚才说着半截被王大姐给打断了,不把这个问题问清楚,洪涛不太甘心。
  结果还没彻底聊透呢,洪涛不得不再次中断了他的正事,起身去了隔壁,因为他听见卡尔那个很独特的嗓门在叫喊,一会儿中文一会儿拉丁语的,好像是在和谁吵架。他和罗大财几个随从都在隔壁独自用餐,好好的怎么会吵起来呢,难道是喝多了闹酒炸?
  “真主与你同在!天王盖地虎!”等到了隔壁,洪涛也傻眼了,和卡尔吵架的不是罗大财他们,而是几个阿拉伯人,标准的阿拉伯人,百分百那种。洪涛也不清楚他们为何争吵,眼看着双方就要动手了,他也没功夫询问旁人事情的原委,只能挺身而出,一边喊着他唯一会的几句阿拉伯语,一边满嘴胡言乱语,试图把那几个阿拉伯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万一打起来,自己肯定要帮着卡尔,这要是失手把人打伤了,再被拘留可就麻烦了,天知道大宋朝对喝酒闹事是个什么章程。
  “%@¥@……@……!你懂我们的语言?”很奏效,既不像汉人又不像阿拉伯人的洪涛一出现,那几个阿拉伯人立马就不那么激动了,开始用阿拉伯语询问洪涛,可惜他一句也没听懂,说得太快。
  不过听得懂听不懂没关系,有了这个缓冲时间,候方和罗有德他们也赶了过来,其中还有候方认识的阿拉伯人,这个架也就打不起来了。洪涛负责把卡尔拉开,候方则把那几个阿拉伯人给劝走了。
  “大人,是他们先骂我的!他们可以作证!”卡尔很委屈,希望洪涛给他做主。
  “这里可是大宋,你打算让宋朝官府理解十字军东征的事情,然后向着你这边,你觉得有可能吗?别惹事,我们现在还没有逮着谁揍谁的能力,我先去问问那些阿拉伯人的来历,怎么会有这么多阿拉伯人呢?”洪涛才不会给卡尔做主,别说是卡尔了,就算自己碰到这种事也得忍着,先搞清楚对方是谁再说。
第一百一十五章
登陆战
  这个问题很快就搞清楚了,这些阿拉伯人并不是纯粹的外国客商,而是拿着大宋朝绿卡的常住居民。按照候方的说法,在广州和泉州都有大批阿拉伯海商常驻,他们在此地购买房产,甚至娶妻生子,过着和大宋人一样的生活。大宋政府还在这两个城市专门给他们开辟了居民区,让他们和自己人住在一起,免得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而和当地居民发生摩擦。
  至于为什么要对阿拉伯人这么优待,答案只有一个,他们交税交的多!这些阿拉伯人都有自己的商船,每年都会从他们家乡跑过来一趟,船上装满了香料、象牙、珠宝。这些东西都是大宋朝没有的,自然会卖出个好价钱,然后他们再装上大宋的瓷器、丝绸和茶叶,返回阿拉伯,一来一去就腰缠万贯的大富翁。以至于宋朝皇帝都知道他们的存在,还亲自下过诏书,劝这些阿拉伯人别老在广州和泉州关起门来过小日子,还是回家乡去看看吧。
  南宋皇帝为啥这么热心阿拉伯人的生活?因为这些阿拉伯人来到大宋就不想回去了,钱没花光之前就赖在自己买的院子里不走。他们不跑商了,大宋的税收就少了啊,由此可见,大宋朝是个非常彻底的商业社会,就连皇帝也不得不为一点点税收站出来说话。这要是放到其它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可能的,站出来的要不就是汉奸,要不就是侩子手,不是把外国人当祖宗一样供着,就是把外国人当洪水猛兽一样驱赶,唯独没人想的是如何和他们做生意,让他们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这些阿拉伯人都姓一个姓,就是蒲!而这个姓也是从宋代才出现的,专门用于阿拉伯人,所以吧,凡是姓蒲的,尤其是两广、福建地区,基本都是宋代那些定居在广州和泉州的阿拉伯人后裔。可是阿拉伯人为啥到了宋朝都姓蒲了呢?因为他们的姓氏大多是以阿卜杜拉开头,广州人一听阿卜……哦,原来你姓蒲!
  吃饱、喝足、看够之后,已经是半夜了,洪涛谢绝了罗有德的热情挽留,坚持要回到船上去过夜。一方面是因为泊珠带着几个孩子还在船上呢,自己不太放心,另一方面他心里有事儿,没心思再和罗有德促膝长谈。按照今晚和候方以及那位严维的闲聊,洪涛心里对北方的形势有了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金国支撑不了多久了,说不定五年内蒙古人就会向南宋发起进攻。可是自己这边别说去帮着南宋朝廷阻击蒙古人了,连条正经的战船都没有。迫于形势,洪涛不敢再慢悠悠的发展,他要琢磨琢磨如何提速了!
  其实洪涛是个历史盲,他是瞎着急了,如果现在能给他一本儿初中历史课本,他就能按部就班的再发展20年。因为历史上蒙古灭掉金国之后,确实马上就向南宋发起了进攻,但打来打去打了几十年,却没怎么突破过南宋军队的防御,双方有输有赢。一直到忽必烈开始从襄樊做突破口,从汉江进入长江流域之后,才算真正突破了南宋的防御,结果摧枯拉朽一样只用了不到6年就把南宋给扫平了。
  问题是没有如果啊,洪涛还以为他快要来不及了,满脑子都是蒙古人要南下的念头,直接把这个期限定在了五年到十年之间。回到船上之后,让所有人都去睡觉,他自己值班。不是他体恤下属,而是他根本睡不着,脑子里都乱成一锅粥了,必须找人聊聊,清理清理。找谁呢?卡尔这个倒霉蛋又被光荣的选中了!
  “老卡啊,你我算是有缘分,缘分这个词儿的意思就是上帝的旨意。是你的上帝、我的缘分让咱俩偶遇到了一起,我是打算送你回国。可是吧,现在出了一点问题,让我不得不临时改变一下之前的计划,你回家的时间恐怕要拖后一些了,你能理解吗?我不是违背诺言,而是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洪涛靠在舵台上,很想有根雪茄可以抽,哪怕是根卷大炮也可以啊,可惜的是烟草这个东西洪涛还没找到,至于它到底是从南美洲传过来的,还是原本在亚洲就有,谁知道呢。
  “大人,能不能告诉我具体原因。”卡尔一听自己回国要推迟,眼睛里的光芒瞬间就暗下了去。
  “在大宋的北方,有一个叫蒙古的国家,它这些年刚刚兴起,战斗力非常强。据我估计,它很快就会对南宋发起进攻,而南宋肯定打不过它,结果就是南宋被灭国,我祖先的故乡就被蛮人占了。我不想让这种事儿发生,我要帮助大宋抵御北方的入侵者,所以这几年我可能没时间带着你一起去远航了。你要知道,从这里到你的家乡,恐怕要走一年左右,如果在我离开这段时间里,北方入侵者打败了大宋军队,我再回来时,就来不及帮助大宋军队抵御入侵者了,所以我想推迟几年再去你的家乡。”洪涛与其说在和卡尔商量,不如说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别人都不合适,只有卡尔这个家伙最可靠,他知道什么也是白搭,一个大秦人就算去大宋官府告发自己,也没人会相信。
  “就像维京人?”卡尔的理解能力还挺强,瞬间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例子。
  “嗯,差不多,不过比维京人数量多多了,上百倍!”洪涛其实也不知道维京人入西欧的时候到底有多少人,也就那么随口一说。
  “上百倍!主啊,您打算怎么去抵御他们呢?”卡尔顿时就慌了神,看来维京人在欧洲人眼里还是很强大的存在。
  “如何抵御我目前还没有特别完善的计划,不过我总要去试试。你知道嘛卡尔,这边的维京人只会骑马不会划船,而在大宋北边,有很多大河可以阻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你说我要是建造一些特别厉害的战舰,把这些大河的渡口都封锁住,能不能管用?”洪涛对古代战争也是俩眼一抹黑,既没经历过也没研究过,要实践没实践,要理论没理论,只能是胡想。
  “那些大河有多长?多宽?水流速度呢?”卡尔好像比洪涛要靠谱的多,这时候一个专业军人的素养就显露了出来,他至少清楚该去关心什么。
  “呃……有上千公里长,或者更长。宽度嘛,一公里左右,或者更宽。水流应该不是很湍急,流速太快的地方我们过不去,他们也无法渡河。”问到了具体问题,洪涛依旧是没个准谱,他哪儿知道宋代的长江、淮河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只能是瞎蒙着说。
  “上千公里!”卡尔已经从洪涛这里学到了米、公里的概念,不过还不太熟悉,还得换算成他熟悉的罗马里,才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那需要很多很多船只来防御,恐怕很难……”搞明白了长度单位,卡尔就开始摇头,显然对洪涛这个防御方式并不认同。
  “好吧,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对打仗并不在行。如果你是我,你会采取何种方式抵御蒙古人的进攻呢?”洪涛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里还是很谦虚的,只要他认为谁有可能比他知道的多一些,就能耐心去听取。
  “我也没有经历过这种局面,准确的说我只参加过这一次东征……不过大人,既然您知道维京人,那何不采取他们的办法呢?您只需要有一支舰队,然后带上战士,选择对方的任意一个港口登陆,等敌人援军抵达之后,能守住就守,不能守住就上船去下一个地方,海上航行总是比陆地行军快。英格兰和法兰克的沿岸,曾经被维京人攻占了很多地方,就是这样的战术。”卡尔也没和洪涛吹嘘他如何如何是百战将军,也正是因为这样,洪涛对他说的后面一段话才上了心。
  “登陆战!有点意思啊!”洪涛觉得卡尔说的这个办法有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意思,而且也符合自己的条件。首先它不用太大规模的舰队,只要能控制登陆海域的制海权就足够了。其次登陆战是主动出击,不用被动的防御,这点很符合洪涛的性格,他不喜欢天天漂在江面上,时刻去琢磨蒙古人到底想从哪儿渡江。现在是咱想打你哪儿就打你哪儿,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多得劲儿啊!最后,洪涛喜欢省事,不喜欢麻烦。
第一百一十六章
雇佣军
  帮助南宋朝廷防御,这个牵扯有点大,还得和南宋朝廷接洽、配合,说不定还得牵扯到谁指挥谁的问题,洪涛可不想把自己的舰队交给南宋那群文人瞎指挥,所以说人家乐意不乐意让自己帮着防御还是个问题。现在好了,我根本就不搭理你们,咱去蒙古的大后方捣乱去。谁也别和我唧唧歪歪,说多了老子连你的城市一起灭喽。咱只是说要帮助这个时代一把,并没说非要帮某个皇帝或者某个朝廷。
  “大人,如果可能的话,能不能借我一艘帆船,我可以招募水手自己回家。要是您要打仗的话,我保证,可以帮您雇佣到帝国最精锐的骑士团,价格也不太高,这样您就有一支陆地上的无敌军队了。”卡尔绕了一圈,还是想回家,为了能说服洪涛,他居然要给洪涛去欧洲找雇佣军。
  “雇佣军!我艹!卡尔啊,你简直就是我的狗头军师了,登陆战加雇佣军……让我想想啊,这样说起来的话,我只需要造好军舰再准备好足够的钱和物资就够了,难度降低了不少啊!”洪涛又听见一个让他十分激动的词儿,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的话,他肩上的担子就会轻了很多,造船、赚钱是他的长项,而训练军队则是他的短板。
  “大人……大人,那我的船呢?”卡尔对蒙古人不蒙古人的不关心,他只关心他何时能回家。
  “船!哦,对,船……这样吧,我答应你,五年之内肯定会带你回家,从今天算!不是我不愿意借给你船,而是靠你自己根本回不去,你不知道航线。我亲自送你回去,然后在你们那里招募雇佣军回来。你不会骗我吧?会有人愿意跟着我跑上万公里到异国他乡打仗,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去?”洪涛觉得自己必须去一趟欧洲,不光要从欧洲找雇佣军,还得从北非、埃及找,反正哪儿有军队就从哪儿找,全都弄回来,自己要给蒙古人来个八国联军,我看你怕不怕!
  “我以皇室的名誉发誓,只要您能付出几罐子鲸油的价格,就可以获得一个落魄骑士的忠诚,最终数量的多少,得看您钱财的多少。如果您不相信我,我可以留在这里当人质,等第一批骑士运回来之后,我再跟着船回家!”卡尔没多废话,咔嚓一家伙又单腿跪地了,指天发誓,还把他自己当了人质。
  “你起誓不起誓和我相信不相信你无关,好了,去睡吧,我自己盯着就成,帮我把油灯和纸笔拿上来。”洪涛觉得心里痛快多了,不管难题是否真的解决,反正自己觉得有了明确方向,这就足够。现在自己不发愁了,而是干劲儿十足,这个游戏很好玩啊,一定要仔细计划计划,争取一次通关成功,否则天上那个孙贼指不定下一次又把自己扔到什么朝代去呢。万一去了商代之前,就真傻眼了,对于那段历史,自己更是一无所知。
  当岸上传来一声声鸡叫的时候,掠食者号的后甲板上晃晃悠悠爬起来一个人影,洪涛撅在后甲板上写写画画了半宿,看着面前这十多张鲸皮纸,很有点踌躇满志的意思。只是跪的时间有点长,腰和脖子都快转不动了,眼看天就亮了,也别睡了,干脆在甲板上先来一套广播体操吧。
  罗有德的办事效率很高,洪涛的早饭还没吃完,他就带着一群人肩扛、手提、车拉的到了码头边上,搭上跳板之后就开始往船上装货。洪涛清单上所有的货物都已经采购全了,农夫三名、铁匠两人,都是北边来的流民,和罗有德签了五年的合约,连去哪儿都不问,只要给饭吃给工钱,他们背上小包袱就跟你走,真是活不下去了。
  “老罗啊,如果这几个人五年之后回不来了呢?比如说帆船出事在海里淹死了咋办?”洪涛不想坑害罗有德,这五个人他压根就没想放回来,如果到时候罗有德会吃官司,那自己就得另想办法,不能因为几个人就把罗有德卷进去。
  “他们都是没有家人的,到时候我会拿一笔钱去牙行消了这几份契约,只要没人追究就可以。洪兄你……你是有事情瞒着为兄吧?”罗有德考虑得比洪涛还周全,最后还是忍不住打听了一句。
  “放心吧,老罗!我不会害你的,这件事现在告诉你还有点早,等我做出眉目来,不光要告诉你,还得拉你入伙呢。”洪涛没有否认什么,但依旧是不说明,大家都是成年人,没必要掩饰,只要利益链条在,关系就融洽,其它都是扯淡。
  “那就预祝洪兄一切顺利!”罗有德也没指望洪涛会告诉自己他在做什么,听到洪涛这么说,也就别问了。
  “阿舅,你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吧?”看着洪涛这艘船装完了货物和人,一刻不耽误的扯起帆就离开了港口,罗有德站在码头边,一边挥手告别,一边小声问身边的罗大财。
  “不清楚,此人心思非常缜密,岛上的疍家人估计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这两个月他基本就没怎么在岛上待着,捕鲸的事情倒是没耽误,可是平时都在干什么就不清楚了。我觉得他恐怕在经营自己的产业,这些货物全是生活用品,数量不少,还有农夫和铁匠,什么地方需要用这些?”罗大财把洪涛这几个月的动向大概说了说,他早就怀疑,但无法证实,到了大海上,基本没人能奈何得住洪涛,疍家人也不会和他多说一句话。
  “他说不定在海上找到了一处栖身之地,那些疍家人就是他的势力……想不到啊想不到,一个疍家人居然有这种本事。假以时日,说不定他会成为海上的一霸,到时候我该如何与他相处呢?”罗有德想得更长远,他已经感觉到了,自己控制不住洪涛,自打洪涛造出那条怪异的小帆船之后,他就有这种感觉了,现在洪涛有了一艘更大的帆船,他这种感觉就更确定。在大海上什么最重要?那就是船和船长,这一点常年跑海路的罗友徳很清楚。谁有了好船再加上一位好船长,那谁在大海上就说了算,洪涛正好符合了这两个条件,而且他身边还有一群忠心不二的疍家人,这好比给洪涛加上了一双翅膀。
  “只要他别带着那些疍家人去做海贼就成!我觉得他对你很看重,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手中有了这些物件,却不去找更大的商人,图咱们什么呢?”罗大财对于洪涛一直都没啥好感,这就叫犯相,第一眼就互相看着不顺眼,一辈子都改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