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267

  不过不管是不是铁胎,铸造大炮都是需要铸造大型器件手艺的工匠,这种人目前金河湾没有。齐祖他们顶多能铸造个锅出来,铸造大炮这种形状比较复杂、要求比较严格的器件,真玩不转。即使有洪涛这个逆天的存在,照样也玩不转,一切从头学,谈何容易啊。洪涛倒是告诉他们可以用沙子当模具去铸造金属,但也只是这么一说,翻砂车间里面的门道他也不知道多少,如何做这个模具,如何排气、如何拼接都是需要慢慢摸索的。好在现在有了一个好消息,就是在昌江边上,洪涛发现了特别优质的河沙,用这些河沙来做铸造模具非常合适。
  没有大炮,新船就是多半个摆设,只能先停在河道里当训练舰用。反正现在洪涛有多少水手都嫌不够用,能发动起来的人他都发动了,没事就去大船上练习爬桅杆走索具吧。先能听懂命令、习惯了方位计算、熟练了在绳索上爬上爬下之后,再说去海上实际航行的事情。
  四月底,这艘被命名为金河号的大船终于慢吞吞的驶出了金河口。头一次出现在大海上。跟在它身边的是四艘海波级快速巡洋舰。和它那个庞大的身躯比起来。原本看着已经很威武的海波级战舰就像是突然缩水了好几圈。四十多米高的主桅直插云霄,胆子小的新水手头一个月都不敢爬到桅杆顶上的瞭望台里去,就算现在,所有桅杆的最上面一层也都是技术最好的老操帆手在控制,新水手们只能在他们脚下爬来爬去。
  洪涛要带着他的新旗舰做第一次正式远航海试了,有了新的不要旧的,既然有更新更大的船,洪涛自然是第一个就把它占领。虽然上下两层甲板的50门火炮一门都没有。甚至连榴弹发射器也只临时安装了20架,但洪涛依旧把金河号当做了旗舰。
  不是说十月份才出海吗,怎么刚四月初就忍不住了?其实这次远航不是去阿拉伯海,也不是去做买卖,而是去捣乱加抢人口的。现在洪涛终于腾出手来,也说服了董事会,获得了授权,可以去蒙古占领区去大量移民了。说好听的是移民,其实谁愿意和他回来啊,不愿意咋办?抢呗!上岸找个村子抓了就送到船上来。沿着海岸转一圈下来,不信抓不满金河号一船人。它的肚量可比海波级的战舰大多了。除了一百五十名必要的船员之外,还能再装六百多人,而且不影响远航。船上的补给品够这八百人吃喝一个多月的,要是有淡水补充,四五个月都没问题!大就有大的好处!
  “大人,这种船是不是就可以带着我回家了?”洪涛站在金河号艉楼上还没得意够呢,卡尔就从船舷下面爬了上来,见面之后第一句话,还是回家的事情。自打金河号一下水,帆具还没装全呢,卡尔就魔怔了,每次见到洪涛必问的一句话就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我说卡舰长啊,你说我现在走得开吗!没有人口就没有生产力,没有生产力就没有大炮,没有大炮金河号除了当货船之外,啥也干不了。你能不能再给我一两年时间,让我喘口气呢?”洪涛这次是真给问烦了,主要是他打扰了自己检阅舰队的雅兴,刚想装个逼,站在高处向其它几艘战舰挥挥手,他就哪壶不开提哪壶。
  “其实我们那里也有铸造的高手,比如说教堂里的大钟吧,非常大,也是青铜的,不用非去北边抓人,去我家乡抓也可以,您说呢?”卡尔估计也知道自己太贫了,但是回家的渴望又让他不能不说,于是他找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借口。
  “哎呦喂!听听、你们听听,这还是人吗!为了自己回家,就带着外国人去自己家乡抓奴隶。我说老卡啊,你可是骑士,别忘了,就算到了海上,你也是骑士啊!你的骑士精神呢?”洪涛听完卡尔的话,嘴都快撇到后脑勺上去了,脸上那个轻蔑的表情够十个人看半个月的,身体上还有顿足捶胸的肢体动作,痛心疾首的和文南、麦提尼、慈禧这三个狗腿子控诉着卡尔的无耻。
  “他是假骑士,真主的军队已经打到了威尼斯,你回不回去也没用啦,嘿嘿嘿……”麦提尼和卡尔是一对儿天敌,刚开始麦提尼初来乍到还不敢和卡尔对垒,受尽了这个十字军战士的欺负。可是随着他在洪涛身边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慢慢的也直起腰杆做人了,除了洪涛之外,他谁都不服啊。
  “放屁!圣城都是我们的,说不定再来一次东征,你们就被赶到沙漠里去了,死胖子!当初我就该把你扔到海里淹死,还有你那个弟弟,你们俩一起淹死!”卡尔被别人说还能忍,唯独不能听麦提尼说他半句坏话,伸手就往腰上摸,结果没摸到佩剑,只能用嘴里反击麦提尼。
  “你们俩太没规矩了,这是主人的旗舰,要吵去甲板上吵去!”还没等洪涛说话呢,他最忠心的狗腿子慈禧就窜了出来维持秩序了。现在慈禧已经是金河湾的董事会成员,身后代表着的是上百名从奴隶转正的金河湾居民,还有几百名奴隶,原本最不应该赞同这个奴隶制度的他反倒成了这些规则最坚定的维护者。因为他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没有这些规则,他说不定还在海上驾着破船捕鱼呢,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所以他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规矩,这个规矩他觉得非常非常好。
  “你给我滚一边去,信不信我一拳把你牙打掉!”卡尔也不是泥捏的,他是洪涛身边第一个跟随者,虽然并不是董事会成员,但是在金河湾也是受尊敬的功臣。慈禧就算当了董事会主席,在他眼里也是一个奴隶。当然了,他不敢这么说,洪涛严禁任何人有这种表示,一旦发现,那就是大过错,严惩不怠。
  “哎哎哎,还有完没完了,你是打算单挑我这一船人是吧?要不咱俩先试试!”洪涛一看吵架要上升到斗殴层面了,自己趁乱缩头的机会就没了,只好站出来平息一下。
  “老卡啊,你看这样成不成。你孩子现在还小,还不到两岁呢,你说你带着他回家,他啥也看不懂、也记不住,没意义啊。咱等他三岁的时候再回去如何?到时候我带着我孩子和你一起走,让他们也看看你的家乡是什么样。先回去吧,帮我把孔舰长叫过来,准备启航了啊,先回去!先回去!”平息是平息,可是卡尔的问题也得给他一个说法,洪涛能有啥说法啊,接着糊弄呗。上次说的理由是大炮,这次拿他那个儿子说事儿,反正有理没理先说了,等他想明白之后就再编下一个。
  “三岁就能记住了?”卡尔有时候很聪明,但是有时候又很傻,经常被洪涛忽悠住,这次他又犯傻了。
  “那必须啊,我就是三岁记事儿的,你不是?”洪涛赶紧确认了一下,按照卡尔这个状态,他估计要琢磨好几天才能反应过来。
  “我十岁之前的事情都不太记得了……”卡尔有点迷惑,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嘿,你小时候父母肯定带着你去太远的地方了!小孩子的脑袋比较脆弱,看太多东西容易受伤,你就是受伤了,所以不能让你儿子再受伤。听我的,就三岁走,一天都不耽误!”洪涛一听,得,真蒙上了!那还等啥,后续理论赶紧抛出来啊,把卡尔砸晕,自己又能多挺几天了。
  卡尔走了,摸着自己脑袋走的,他还是想不明白,为啥洪涛三岁就记事儿了,自己十岁还没啥印象,难道说自己就那么笨?难道说小孩子真的不能在小时候跑太远路?难道说小时候父母带着自己从德意志跑到罗马来的时候自己脑袋真的受伤了?不成,回船上一定要慢慢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如果能想起来就说明脑袋没伤,想不起来了,就得想办法治治啊!
  “丫丫,启航吧!老孔,我们去舱室里谈。”等孔沛来到旗舰上,洪涛向翁丫下达了启航命令。这个翁丫也是个大麻烦,她到哪艘船上去当舰长都会和大副二副打架,脾气太爆还是个女孩子,毛病也太多,只能在自己船上凑合混了。好在她在指挥舰船上确实很用功,脑子也不错,现在又缺熟练的舰长,勉强用着吧,有总比没有强。
第七十八章
抢人和救人
  “我已经安排好了,这次就去你家帮你把家人接回来。不过计划有点变,你先听听啊,我是这么打算的。你说你家那个村子是匠户营是吧?也就是说里面住的全是工匠和他们的家属,是这个意思吧?”洪涛带着几个人进了新的舰长室,这里比广州号可有要大了不少,能摆一圈三人土沙发,还不带拥挤的,而且还是里外屋,还有个单独的小卧室在后面。
  “对,都是匠户,主要是给登州水师干活儿的,有木匠铁匠漆匠绳匠,哦,还有做弓弩的!”孔沛一听说这次要去接他的家人,就算再沉稳的人,也禁不住露出了笑脸,使劲的点着头。
  “那就好,我不光要把你的家人接出来,还想把整村子人都带走,你觉得有没有难度?”洪涛点了点头,孔沛说得很对,这些情况自己之前就找他那几个一起被俘的同乡问过了,出入不大,应该是实话。
  “啊!都带走……先生您是要抢夺人口?”不愧是军官啊,洪涛刚开了个头,孔沛就猜到他要干什么了。
  “不是抢夺人口,是接他们回家!那些都是我大宋子民,不幸陷落于敌手,朝廷苦于没有办法接他们回来,现在洪先生有这个办法了,自然要去接他们,我大宋才是他们的家园!”文南抢先回答了孔沛的问题,并且从道义上把洪涛抢人口的事实美化了一番,说得义正言辞,他就善于干这种活儿。
  这件事儿事先文南也是知道的,洪涛还特意找他咨询过,如果自己抢的人太多,能不能中途放到大宋港口去一些。文南对洪涛这个设想是大加赞赏。甚至比办马场还支持。在他看来,北边那些汉人也都是大宋子民,如果能把他们都接回来。功德无量啊,为此他还特意请缨。要跟着洪涛一起上岸去说服那些汉人别害怕别反抗,赶紧跟着王师一起走吧!可惜洪涛告诉他,自己不上岸,这件事儿由水手们干了,自己唯一能给予他们的支援就是二十匹马,让他们骑着去。如果有什么意外,就骑着跑回来,安全第一。
  为此文南还开导了洪涛半天。说什么成大事者就不能老缩在后面,有时候冒点风险也得站出来振臂高呼,这样才能赢得更多人心,只需要喊几句口号,比平时你好吃好喝照顾他们一年都管用。洪涛对文南说的这些东西认可,但坚决不想去做。刘备摔孩子那种事儿是枭雄干的,自己不是枭雄,也不想当枭雄,犯不着去冒那个风险。冒险有厚利,这个道理自己明白。但是自己不冒险也有厚利,为啥非去冒险呢?那些枭雄全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大无畏精神去做的,自己不成功就不成功了。留得青山在,这次不成功,过些日子再来就是了。
  至于是否能让孔沛这样的人对自己忠心耿耿,洪涛更不考虑了。他们乐意忠心,自己对得起他们,他们不乐意忠心,也搅合不了几年。等学校里那些孩子成长起来之后,现在这些舰长全得换,洪涛从来不把自己的安危得失放在别人忠心与否上。那玩意太不靠谱了,还不如直接用利益交换牢靠呢。
  “……先生。这件事儿有点小麻烦,在匠户营的旁边。就有登州水师的守军营寨,说不定还有蒙古人,路上还有关卡。如果我们去的人少了,恐怕在陆地上无法与之相抗衡,如果我们去的人多了,马匹又不够。从海边到匠户营,最近也要三十里路,不算妇幼也要奔走两个时辰啊,被马队追上只有死路一条。”孔沛没搭理文南,他从没见过大宋啥样,自然对大宋也没什么感情,说起来可能还有怨言呢。不过他为人比较成熟,不去和文南斗嘴,而是把具体困难说了出来,让洪涛自己定夺。
  “那你说我要是在晚上强攻登州水寨,那些营寨的兵力会不会就顾不上匠户营了?”洪涛在这方面也做了准备,他打算声东击西。登州港和这个匠户营还有十多里的距离,如果自己闹出点大动静来,附近的守军说不定就都被自己吸引了过去了,再派水手骑马上岸抢人,阻力就会小很多。
  “先生要强攻登州……哦,属明白了,是围魏救赵之计!这样的话,应该就容易多了,只要能顺利通过关卡就能抵达海边。”孔沛听懂了洪涛的意思,并且肯定了这样做的效果。
  “你所说的关卡是城墙还是城门?”洪涛以前倒是没考虑过关卡的事情,如果是城墙或者城门,那就有难度了。
  “只是在大路边设置的兵卒,多则三四十,少则十多人,日夜巡查,不让不相关的人混入军营附近。一路上应该有三处吧,相隔六七里,我的同乡知道位置。”孔沛苦于没有地图可以给洪涛详细画出来,这两年他用海图用惯了,总觉得那样更清晰。
  “这就好办了,咱们的水手都有手弩,每人配四把,就算碰上守军,弩箭也够用了。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一定要把关卡的人杀光,不能留活口!麦提尼,去叫朗崖进来,我得叮嘱叮嘱他,能偷袭就不强攻,要杀就全杀死。”洪涛一听说只是路边的岗哨,又松了一口气,不过马上又想起一件事,吩咐麦提尼出去喊人。
  “先生,那些守军也都是汉人,有不少还是当地人,能不能……”孔沛一听说要杀光路上的关卡,有点不忍。
  “老孔啊,不是我心狠,如果不把他们杀光,村子里的人怎么带出来?谁敢保证他们不会跑去告诉蒙古人?谁敢保证他们不大喊大叫?你如果敢保证,用你家人和你那几位同乡家人的性命保证,我就一个都不杀!你敢吗?”洪涛翻了翻眼皮,他很讨厌别人在自己面前装好人,最终把屎盆子都扣自己脑袋上。
  “属不敢……”孔沛让洪涛说得没了脾气,因为洪涛说的对,那些守军虽然都是汉人,可他们也和自己一样,根本不知道大宋朝是啥,更没在大宋朝生活过哪怕一天。谁会因为对方和自己一样是汉人,就乖乖扔武器服了?
  “记住啊,你和文郎中不一样,他是耍笔杆子和嘴皮子的,可以悲天悯人,但你不成!凡事先别感情用事,因为你手有几十个和你朝夕相处的兄弟呢,你一旦脑子歪了,他们的命有可能就没了。如果金国皇帝在一边,你的瞭望手在另一边,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救哪个?”洪涛凡是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借机敲打敲打自己身边这些人,他们的思维模式固定了,很多观念转变不过来,要时不时的刺激刺激,才能让他们记住。
  “救我的瞭望手!”这次孔沛没犹豫,立刻给出了答案。
  “那好,光说没用,我等着看你的行动!你先回舰上吧,过了38度线再来我船上集合议事。”洪涛并没欣慰,说谁都会说,做起来就不见得都能做。
  金河号别看船体比海波级的快速巡洋舰要大好几圈,但它的航速却要高于体型更小的海波级,同样的五级侧后风,金河号全帆可以跑出12节的极端速度,海波级那四艘船却只有10节。到了顶风的时候,金河号依旧能保持67节航速,海波级还是追不上。这就是帆具和船型不同所造成的差异,可是这两节速度所带来的弊端也很明显,船上晕船的人增多了,不光是文南麦提尼慈禧这样的非专业人士晕船,有些训练有素的水手也出现了晕船的现象。
  原因只有一个,金河号由于船体更细长船底更尖锐吃水更深,抗摆性降了稳定性却加强了。这句话听着有点矛盾,怎么抗摆性降了,稳定性就加强了呢?其实很好理解,就是船体的左右摆动幅度加大了,但是由于船型的缘故,船体扶正速度却加快,等于是晃动的频率加快幅度却减小了。这种船型越遇到高海况就越稳定,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大洋战舰,风平浪静的浅海反倒不太适用。因为就算一点风都没有,它也会因为船体形状的缘故,自己左右摇晃着玩,反倒没有纯u型船底的海波级舰船稳当,可到了深海,它还是这种表现,又比u型船底的海波级抗浪了。另外它的吃水深度太大,达到了六米多快七米的样子,再想去海边转悠就很危险了。
  总体上说,洪涛对这艘船还是非常非常满意的,他也非常非常佩服那些造船工匠的执行力。光靠自己嘴说笔画,就能把几百年之后的大帆船仿造出来,确实有很大难度,但是他们完成得很好。虽然这艘船前前后后耗费了几十名工匠上百名奴隶一年的时间才完工,但这是第一艘,属于一边建造一边摸索阶段,必然是要慢很多。假若现在再来建造,人员减少一半儿,工期反倒能提前一两个月。
第七十九章
好几种尿性
  不过洪涛没让温家船厂再建造第二艘鲸鱼级的大船。哦,对了,金河号建造完毕之后,洪涛顺便把这几种船型定了一个级别,以便后期建造时更规范、更统一。
  最早的探险家号,叫做沙丁鱼级。它只能作为近海训练船使用,既不能装载,也不适合频繁远航,是个试验品。
  掠食者号和捕鲸者号,叫做飞鱼级。它们快速、轻便、既能进入内陆河流、又可以跨洋航行。但它们无法装载大型火炮,排水量也小无法装载大量货物,不能算战舰也不能当商船。除了继续当捕鲸船之外,只能充当交通艇,也就是在金河湾与各个相关港口之间来回跑,运送少量人员货物外加传递传递消息。
  海波号这几艘船纯战舰,叫做蛟鲨级。它们是洪涛心目中的主力战舰,虽然只有一层火炮甲板,能装载的火炮数量也只有二十多门,但在这个时代里,就已经足够抢夺制海权用的了。目前全世界也没有超大规模的海上武装可以和自己抗衡,用不到上百们火炮的一级风帆战舰。那种船只适合进行大舰队对喷和炫耀武力,真正意义上的海权绞杀战他它们并不适合。维护、建造费用太高,使用起来还有很多局限性,目前不适合大力发展。
  金河号被命名为虎鲸级。虎鲸,海洋中最大的掠食动物,金河号也同样,它就是按照上百门火炮设计的一级风帆战列舰。别看目前只有两层火炮甲板,必要的时候稍微改动一下船只内部结构,把航速降下来,就能加到四层火炮甲板,装配上百门火炮,变成一座活动的海上要塞。如果有两三艘虎鲸级战列舰,再配合蛟鲨级战舰,就算遇到后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也足可以与之一战。
  不过洪涛不认为虎鲸级战列舰有机会大显身手,目前全世界也没开始大航海时代呢。能与虎鲸级匹敌的战舰也没有出现,洪涛觉得有自己的存在,它们永远也不可能出现了,自己要把它们扼杀在摇篮里!还不对。不是摇篮,它们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以后全世界的大海上只能有一种战舰存在,那就是金河海洋资源管理公司保安公司的舰队,其余的舰队都是非法的。哪个国家敢偷偷建造。它就会遭到来自大海上的猛烈打击,陆地上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大海里全老老实实的听话,这就是规矩!
  目前温家正在设计建造另一种帆船,它被洪涛命名为鲑鱼级。这种船不是战舰,而是货船,纯粹的货船。它其实就是在蛟鲨级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出来的,采用了细龙骨加隔断板,减小船板厚度、减小船只长宽比,它变成一个薄皮大馅、适航性更好、航速更慢的横竖混合帆货船。
  这种货船载货量很大。满载超过了五百吨,舒适性也很好,适合远航、航速适中,除了使用的水手数量要比南宋的商船多一些之外,在所有方面都比福船、广船、鸟船强。这也是洪涛送给宋人的第二份礼物,这种船型一旦流传出去,势必会引起仿造潮,或快或慢,早晚南宋的海商都会有这种远航商船的。一旦他们手里有了这种适合远航的商船,还会老老实实在周围这些国家跑商吗?难道里面就没有几个利益熏心、艺高人胆大的?必然有。商人这阶层从来不缺乏胆大包天之人!
  于是呢,就会有更多海商加入到远航的队伍中来,不用洪涛带队,他们也敢向东南西北开拓他们的商路。再于是呢?就会有满载而归、一夜暴富的海商出现。当然了。肯定也有船毁人亡、血本无归的。不过别担心,人类这个玩意有个怪习惯,就是只愿意看见贼吃肉、假装看不到贼挨揍。发财、暴富的例子只要有一个,就能传颂很多年,越说越玄乎,就好像上了船你就是大富翁一样。那些倒霉蛋的例子会被人们选择性的无视。就算有几个明白人想提醒大家,也会被众人的斥责声立马淹没。这个毛病不光古人有,也不光中国人有,后世、全世界都是一个德性,只要有人群的地方这就是普遍现象。
  海商发财的多了,必然引人注目。在大宋的人口数量里,海商能占多少?万分之一都没有吧,难道剩下的人就是傻子,看不到这条路能发财?必然不是,于是一场下海捞金子的运动肯定会悄然兴起,只要有这个资本、有这个条件的宋人,估计都会伸出脚试试水,其中只要有几个成功的,还是那个原理,立马就会被人传颂为只要下海就成功、就发财!然后就是抱着家里床板也要下海扑腾扑腾的下海大军了,除非南宋朝廷把海禁了,否则谁也拦不住!
  这件事儿要是发生在明代、清代,洪涛觉得朝廷百分百会海禁。为啥呢?因为那两个朝代商人地位太低,朝廷更重视农业,一旦商业过于发达,种地的人就少了,影响国家基本政策。和商人这个阶级比起来,农民显然更容易管理,至于人民富裕不富裕、好过不好过,从来不是历朝历代关心的事情,他们只关心如何能坐稳那个龙椅。而且明清两代的海上贸易也不受重视,没有大规模下海运动它们照样会海禁,就是这个尿性,没辙。
  但南宋不一样,没有洪涛穿越过来折腾,南宋的海上贸易照样欣欣向荣,洪涛来了只是打算推波助澜一下,给这些海商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让他们自发的向往大海、向往大海带来的财富。海商、海外贸易一旦发达起来,对于南宋内陆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加工业、制造业必然会被大幅度带动,随之而来的就是金融业、服务业也得跟着动。只要这些行业都动起来,这就是一场革命,具体叫商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洪涛也不清楚,他不是哲学家、也不是预言家,他连自己十年之后啥德行都算不出来,哪儿能算出南宋是啥样子。不过他乐意去搅合,只管开头不管结尾、管杀不管埋,这是他的尿性。
  这么搞,南宋朝廷乐意不乐意洪涛不知道,估计是苦辣酸甜百味俱陈吧。一边是朝廷的商税嗖嗖的往上涨,国库充盈;一边是以商人阶级为代表、小作坊主和手工业者跟随的很大一部分人不太好管理了。人一旦钱多了,就会要求权利,这是必然。然后呢,很可能就是南宋内部开始了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一个或几个阶级崛起了,一个或几个阶级必然没落。
  这种变改是无声无息的,属于温水煮青蛙,等你真真正正感觉到了、想明白了,基本也控制不住了。一般来讲在初期不会引发太激烈的冲突,所以洪涛更乐观。他觉得这种改变最终会触动南宋的皇权,却不会用战争的方式结束,更可能是一场和平演变,大家重新分配一下利益和权利,新崛起的阶级和固有的阶级达到新的平衡点。
  这种乐观不光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做备注。南宋面临着外族的侵略!在这种环境下,南宋的皇帝、大臣、士大夫阶层很难再在国内搞什么大规模的激烈压制行动。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们真那样干了,洪涛也没辙。这是他们自己想死,谁也救不了,总不能让自己独自去正面对撼蒙古骑兵吧!自己一是没那个愿望,二是没那个实力。
  自己是想救一救这个既可恨又可爱的国家,但自己只能给它输输血,让它增强自身抵抗力,变得更强壮一些。然后再适当的给他吃点药,帮着它打击打击那些病毒细菌,让它们更弱一点。两边这么一此消彼长,说不定这场大病就抗过去了,南宋就不咳嗽了。
  但是!如果你自己要嘬死,输完血你就去大保健,把刚恢复的精气神全浪费了;吃完药就去冬泳,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那洪涛觉得自己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它。能不能活下来还得靠病人自己的想法,谁也无法代替病人去选择。
  前面这些都是在给南宋输血,现在洪涛要去干的,就是给南宋吃药!啥药呢?先来一颗釜底抽薪丸!
  打仗靠啥?从古至今,打仗最终打的是钱!对于国家来讲,打的是经济、后勤组织和生产力。蒙古人强悍,不光强悍在它的大规模骑兵运用上,还强悍在它善于学习、善于利用资源。它每次进攻一个国家,都会学习当地的先进技术为自己所用,然后把当地人变成自己的军队,裹挟着一起再向前冲。
  而且到了此时,蒙古人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了,他们学会了如果管理国家、统治人民。而且由于他们走的地方多、见到的市面也多,总体上说,他们的领导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聪明、都明白世界是个什么状态。这种眼光造就了他们后来的成功,后来的成功也更加助长了他们的前瞻性,是相辅相成的。
第八十章
洪涛的战略
  但南宋为什么很难攻打,即使在蒙古人全盛时期,依旧打了几十年才打下来呢?其中有蒙古人自己内部的原因,也有客观因素,其中就有一条,是因为南宋太富裕!因为南宋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大的消弱了蒙古骑兵的大范围运动战。
  看看南宋的地图就清楚,它北面是淮河、汉水、秦岭一线,是一条天然的屏障。这两条河在十三世纪要比后世水量大很多,而且两岸支流密布,穿越的地区山区还很多,虽然不像黄河那么宽,但流域面积中的地形、地貌要比黄河流域复杂的多、险峻的多。尤其是对于蒙古人的大规模骑兵作战影响更大,很多山川、河流密布的地区,步行都很难,骑兵根本无法通行。
  古代不像现代,各种铁路网遍布全国,没有铁路还有公路,实在不成弄个机场也能凑合补给。在古代,沟通南北的交通线总共也就那么几条,要想大规模调动兵力,你还找不到其它线路,只能沿着老路走,否则根本没法行军补给。蒙古人攻打南宋时,最西边是由陕西入川,想迂回包抄,结果路太难走了,包抄了半天也没包抄到位。东边是走江淮,也就是从安徽向南攻泸州,还在巢湖造船打算和南宋玩水战,结果手艺不精,无功而返。
  最后打开突破口的,还是中路军,也就是从襄阳方向进攻的军队。襄阳,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为啥兵家必争?还是要去看地图!用有等高线的地图或者卫星地图看过之后,你会发现,襄阳正好处于一个盆地的中间位置。这个盆地四面全是大山,无法通行,想南北贯通。你得路过襄阳,想东西贯通,你还得路过襄阳。如果要是玩游戏的话。在这里建个炮塔,估计是挣钱最多的。因为炮塔下面全是南来北往、东游西窜的怪。只要炮弹足够,你就打吧,金币哗啦哗啦的全落兜里了。
  如果你占据了襄阳,我们先看南边。沿着荆山和大洪山之间的宜城通道,一路不用翻山越岭,你就到荆州了,也就是进入了江汉平原,一路小跑着就到了长江边上。舒服吧!不光舒服,还有战略意义呢,这里是四川水运出川的咽喉要地,占领了这里等于把整个四川给掐死了,出入都得听你的。如果你要是顺着汉水一直往东,那是走到哪儿杀到哪儿啊,用船沿江运送兵力和物资,在古代是最效率、最经济的。直接能杀到武汉去,再沿着长江往东捋吧,全是你的。只要你兵力够用。当年蒙古人就是攻破了襄阳,然后南宋的整个防御体系就崩溃了,到处都是漏洞。堵都堵不住,一溃千里。
  再看东边,也是一条山区间的通道。走随州、大悟县、孝感县,还是直插武汉。把襄阳占了之后,长江天险基本就没啥用了,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太多,随便找个地方就能过河,你总不能用兵把整个长江南岸都站满了吧。
  襄阳北面,是桐柏山和伏牛山之间的方城走廊。出去就是中原腹地,往正北是洛阳、东北是许昌。这条路上可是汇集了古代n多大牛人啊。他们削尖了脑袋要从这里往北跑,就是因为想带着兵去中原折腾。必须经过襄阳城,别无二路!同样,中原的兵力要想往南祸害,照样也离不开襄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