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267

  “老文啊,你看看老麦,如果把你和他换个位置,你在这里待一年,能否活得如此舒坦?”洪涛对麦提尼的好感瞬间提高了不少,奸商并不妨碍一个人的能力,做生意的谁不奸啊。
  “学生不如他。佩服!佩服!”这次文南也没说怪话,心悦诚服的给麦提尼作了作揖。
  麦提尼给洪涛的惊喜比他说的还要多。当船队转过信号山之后,就能看到一座小村镇赫然矗立在原本光秃秃的山坡上。房子一律是金河湾小木屋的式样。一排一排的东西向排列着,周围还有用圆木埋造的围墙。山坡下面那片树林已经不见了,变成了一大片绿油油的农田,很多黑色的小人正在农田里劳作。小河边上居然还竖起了两架小水车,正在缓慢的转动,看样子应该是往农田里提水的。
  “看来我是多余担心了,你在这里混的比我都强!这次我给你带来了一些奴隶和工匠,你觉得能安排下吗?”洪涛先是把那二十名水手亲自接上船,他们的任期到了,可以回家和家人团圆。替换他们的不再是船上的水手,而是金河湾里真正的工匠,各行各业都有,将在这里工作三年,然后换人。这是洪涛搞出来的轮换制度,卡巴兰港、马六甲港、马达加斯加岛和开普敦都会派驻。谁也别挑,大家轮着来,可以自己报名,也可以带着家属。
  “要!能安排……主人,我私下里和当地人做了一笔买卖,把东边和北边的土地又买下来一些。我觉得主人肯定也要在这里建城,正好赶上他们部落之间打仗,就用十颗榴弹和他们换了一些土地回来,不知道合适不合适……”麦提尼听到洪涛还带来了人手,脸上立刻笑开了花儿,不过很快又苦了下来,吭吭唧唧的把他擅自做主的事情说了出来。尤其是说到把榴弹换给了别人,眼睛里全是惶恐,这玩意是金河湾的秘密。
  “老麦啊,你有眼光、有头脑,就是缺了点胆子。咱们以前不是说过了嘛,只要不违反公司的规定,就不用诚惶诚恐的。既然我给你了这个权利,你就该把它用到极致。假如去年我说过不许拿榴弹去换东西,那今天你这身肥肉就该受苦了,可惜我没说过,哪怕我现在后悔了,也不会去惩罚你的。这件事做得好,榴弹给他们无妨,他们用一颗就少一颗,造不出来。而且你也不会是乱给吧?肯定有把握对方伤害不到你,这是好事儿,应该奖励。这样吧,你和我回去之后,还和老文一样,当我的参谋,假如你乐意,可以把家人接到金河湾去住,那里的新城已经开始建造了,咱们可以做邻居。”洪涛不担心身边这些人有其它想法,如果没有才值得担心,这说明这几年自己白影响他们了。世界太大,光靠自己占不完,累死也没戏,这就需要认同自己思想的人去帮忙,哪怕他们只认同一部分,只要核心部分一致就可以。
  “主人……我、我有个请求……”麦提尼听了洪涛的话,非但没高兴,反倒更为难起来,两条腿不由自主的又要打弯。
  “叫先生吧,别主人了,我真养不起你啊!说说看,你又干什么坏事儿了?”洪涛一伸手,揪着麦提尼的脖领子往上提了提,让他站稳。
  “我……我不想回去,我想把这里当我的家!在金河湾我没什么用,主人……先生弄的那些东西我也帮不上忙。可是在这里我天天都有事情做,每次拿一些小玩意和他们换回来更值钱的东西,我都非常高兴。您如果不放心我,可以让卡尔过来看着我,他是绝对不会帮我说好话的,我也可以不当这里的头领,我当副手就成,专门去和那些黑人部落做生意!”麦提尼鼓了好几下勇气,咬着牙把他的要求提了出来。这种要求在他看来是很危险的,任何一个组织的首领都不太可能让一个不是组织核心成员长期放在看不见的地方,那样很容易出事情。
  “……让卡尔来,你活不过一年去!只要你不在这里传播你们的宗教,想留下就留下吧,这是我们当初的诺言,你就是开普敦城的总督了,还是第一个,整个金河湾的第一个!”麦提尼的要求确实出乎洪涛的意外,虽然这里已经有了小村庄的规模,但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比金河湾可差多了,危险性还高。这个黑胖子居然要留下来!不过洪涛并不是太担心麦提尼会耍什么花样儿,金河湾出来的工匠可不比别处,他们已经习惯了金河湾的模式,凡事儿都要讨论,除了洪涛这个半神一样的存在,谁也不能完全控制他们,更别提麦提尼这个俘虏出身的人了。
  对于麦提尼的心情,洪涛能理解,他在这里很有成就感,能得到这些黑人部落的尊敬,跟着自己却顶多是个碎催参谋,有时候精神享受比物质享受更诱人。至于他能不能在这里站住脚并按照自己的规划发展,洪涛觉得不用太担心,麦提尼不光有脑子,他还有执行力,不是个口贩子。能从大食国渡海去大宋做买卖的人,就没废物,又跟着自己耳濡目染了几年,眼光比以前更远了。一个学会了部分现代思想的古代奸商,你怕不怕!
  麦提尼的计划其实很简单,他一直还惦记着当总督的事情,想在这里建造一座商业化的城市,就像洪涛没事时候经常说的那种迎来四方客商,给他们提供信息、产品和交换条件,并由商人们自己管理的城市。他听说过威尼斯是个商人的乐园,可是欧洲一直在同阿拉伯人打仗,虽然威尼斯人并不热衷战斗,但他还是很难去威尼斯见识见识。
  不能去咋办呢?原本他也死了这条心,可当他发现这里的黑人部落也有商品可以交换之后,立刻又开始琢磨了:能不能自己建设一座这样的城市呢?
第一百三十一章
开普敦的未来
  “能,必须能,我说能就能!你现在唯独缺一样的东西,就是我对你的信任。只要有了这个东西,你的这座城市就会得到我的大力帮助,它会很快建立起来的,你知道如何得到我的信任吧?”洪涛对于麦提尼的理想大加赞同,这也是他想去做的,可以算是英雄所见略同了。不过洪涛还得提醒麦提尼一句,别得意忘形,有些事情一旦做出来,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洪涛的信任其实很好获得,你只要做个守规矩的人,守他制定的规矩,他就基本信任你了。当然了,全完信任不可能,只能是部分信任。其实日常生活工作中,能用到百分百信任的地方很少很少,大家只要有限度的互相信任,就足够了。如何表明你守规矩了呢,光说没用,他本身就是个大忽悠,你指望能忽悠住他,除非你是来自星星,否则不太可能。你要去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懂这些规矩了,你也愿意遵守。
  麦提尼建造的开普敦城,不,应该说是开普敦村,就是一个金河湾的黑人版。他和那二十名水手就是董事会,其他人暂时都是奴隶,不是人,而是属于金河公司的财产,是麦提尼用鲸油从周围的黑人部落里换来的。麦提尼学习了洪涛的管理方式,并没用太严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尽量在满足自身需求之后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每天都有不太重的劳动定量,完成之后就可以获得生活物资。当然了,要想长久的奴役别人,光靠好处还不够,必要的刑罚也会有,对于敢挑战权威的奴隶。麦提尼比洪涛还下得去狠心,这一年时间里,被他扔进大海的奴隶数量也不太少。
  但这些坏事儿并不是由麦提尼自己去做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几个奴隶里的特权阶级去干。在这一点上,麦提尼也把洪涛那套用犯人管理犯人的办法学了个淋漓尽致。他也有他自己的慈禧。而且玩得比洪涛还技术,他的慈禧不是一个,是好几个。在这些慈禧之间,也有互相竞争,这样一来,他就能在中间充当裁判和上帝了。
  现在,麦提尼的这些慈禧就派上了大用场,从金河号上被押下来的还有二百多个爪哇人奴隶。原本洪涛还担心这些人不太好控制呢,现在他放心了,看着那些黑人慈禧眼中的戒备他就放心了。让这些黑人奴隶和爪哇奴隶去斗吧,麦提尼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候站出来维护一下弱者的权利,别让某一方占据绝对优势,保持好平衡就够了。这些初来乍到的爪哇人就很难和黑人团结一致,也就没工夫去对抗麦提尼领导的这些金河湾工匠阶层了。
  然后呢,麦提尼要做的就是去给他们希望,或者说代表金河公司去给他们生活的希望,比如说家庭、后代。当他们的家庭、后代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之后。这座城市就不再仅仅是金河公司的城市了,也属于他们大家。谁会去毁坏自己的家园呢,这就叫利益同享。把大家伙儿的利益全绑到一起,也分不清谁是谁的,这样的利益最牢不可破。
  “先修一座码头,以后再装卸货物就方便多了。在村子里建一座学校,没事儿的时候教他们学习汉语和基本数学。等他们会用汉字写自己名字、会用汉字记录事情的时候,他们就和我们分不开了。另外我刚才看了看,这里的女奴隶太少,如果奴隶都是光棍,那你就麻烦了。有数不清的麻烦会发生。你得让他们都成家,有了家庭的人就背上了一个大包袱。再有了孩子,就是一条无形的锁链。很难挣脱,有时候精神上的枷锁比铁链子还结实呢。”做为金河公司的扛把子,洪涛有权利对开普敦村的建设前景做出指导,货物还没卸完,他就和麦提尼一起,开始巡视这片土地了,一边走还一边给麦提尼灌输他那套理论,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反正他得说。
  “主……先生,这里有很多带花纹的野马,我琢磨着是不是能把它们都圈养起来,以后您就不用去交换马匹了,我们在这里办个养马场吧!”麦提尼非常高兴,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而且还是万人之上,所以脑子里蹦出来的东西也格外多。
  “野马?带花纹的?……嘿嘿嘿,老麦啊,那玩意驯服不了,不过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这里确实适合养马。下次吧,下一波补给船来的时候,会多带一些马匹来,你先试试看,如果能在这里饲养,那就弄个马场。”洪涛没听说南非还产野马,稍微琢磨了一下,就明白麦提尼说的是什么了,应该是斑马。想把斑马驯化,这个难度太大了,但开普敦北面的矮树平原确实是个很好的牧场,弄些马匹来养一养,说不定可以。至于干嘛用,洪涛也不知道,反正有用没用先弄着,到时候没准就有用了呢。比如说用驯化好的马匹组成个骑兵啥的,那还不横扫附近的黑人部落啊,再不济用马匹当一种商品进行交换也成,反正不会亏的。
  “还有,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去把山谷里的大树伐倒一些,去皮之后放到河里泡着,过两年说不定还会在这里弄个造船厂,到时候就用上了。我带来的工匠里有几位铁匠,他们知道很多矿石,你不妨去让那些部落里的人去帮你找找矿,看看附近有什么值得开采的没有,光种地和养马,用不了这么多劳动力。”一想到马匹,洪涛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船只。目前开普敦还不具备建造大型船只的条件,光有树木还不成,船上的很多连接部分都是钢栓,如果没有初级的冶金业,在这里造船就有点困哪了。不过南非是个矿产大国,几乎世界上有的矿产它这里都不缺,如此宝地如果不善加利用,光用来养马和种田,就有点太浪费了。最方便的地方是这里不缺劳动力,到处都是人可以抓来挖矿,只需要向他们提供很低的报酬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做为连通亚洲和欧洲的唯一通道,如果能把开普敦开发出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支点,对金河公司的未来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到时候各种商船、战舰都可以就地建造,然后满载产自南部非洲、亚洲、欧洲的各种特产,向西驶往欧洲、向东可以抵达亚洲。这座港口城市还可以扼守亚欧之间的海上通道,必须加以重视。
  可惜洪涛没有太多时间在开普敦停留,他主持完开普敦分公司的第一次董事会,任命了同样十一名董事和麦提尼这个分公司经理、暨开普敦总督之后,就登上金河号返航了。现在还不是重点开发非洲的时候,家里还一大堆事儿在等着自己呢,不把老家经营得密不透风,盲目扩张是有害的,贪多嚼不烂嘛。
  就在洪涛率领着舰队围攻爪洼岛、远航南非好望角的时候,南宋朝廷也没闲着,迎来了一场大变动。由于端平入洛战役的彻底失败,原本摩拳擦掌的主战派都偃旗息鼓了。但那些主和派并没善罢甘休,想利用这次机会,把朝堂彻底清理一遍,免得以后再出现第二次贸然出兵的事情。
  首当其冲的就是赵氏兄弟,因为收复三京的主张最开始就是由他们俩挑起来的,结果哥哥赵范临阵退缩不肯带兵北上、弟弟赵葵倒是带兵北上了,却损兵折将,差点没死在河南,这个大黑锅他们俩背是最合适的了。赵范、赵葵兄弟为何有这么大的能力去劝说朝廷出兵北进呢?光因为他们俩是朝廷大官吗?不尽然。
  赵范和赵葵的父亲是赵方,乃南宋一名将也,当初在和金国的对抗中不落下风。而此时的新科宰相郑清之和赵方私交甚密,还做过赵氏兄弟的老师。新官上任三把火,郑清之在史弥远之下憋屈了那么多年,刚当上宰相必然想风光风光,但是如何风光呢?他就把眼光盯向了边功,有什么能比开疆拓土更风光的事情呢?正好赵氏兄弟提出了收复三京的建议,郑清之觉得是个好机会,才极力支持了主战派。
  另外赵氏兄弟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后台,那就是宋理宗这个皇帝。宋理宗自打登基之后,朝内朝外的大事小情就都由史弥远专权,他这个皇帝虽然说不是橡皮图章,但也差不多了,当得很不过瘾。这位理宗皇帝又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上进皇帝,不想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想有所作为。史弥远一死,他和郑清之一样,也开始心思活络起来,也想给自己找点功劳,让南宋百姓看看自己不是混吃等死的废物。当郑清之和赵氏兄弟把收复三京这件事提出来之后,最感兴趣的其实就是他本人。如果不是皇帝坚持,朝中的反战派势力要大得多,即便有郑清之这位宰相,主战派也无法成行。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战云密布
  天不遂人愿,这次恢复祖宗基业的大功劳没捞到,反倒成了罪过,真要追究责任,那理宗皇帝就是罪魁祸首。问题是皇帝是不能犯错的,他是真理的化身,是一种精神寄托,如果一个皇帝三天两头出错,你让底下的百姓们咋想啊。可是错误已经出来了,十几万军队和民夫都没了,咋办呢?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找人背黑锅,一个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赵氏兄弟、郑清之、全子才都是朝中重臣,这个黑锅很难扣到他们脑袋上。在这次收复三京的军事行动中,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倒是不肯调拨粮草,有点错误。可这个史嵩之也不是凡人啊,他是史弥远的侄子,史弥远虽然死了,可并不是倒台而死,史家的势力还在。如果不是有这么大依靠,他也不敢不给北伐军队调粮,这个黑锅显然也扣不到他头上。
  主战派不能扣、反战派也不能扣,那就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宋理宗把赵氏兄弟、全子才削一秩、下面的副将们削三秩、还有停职的。史嵩之也不能一点不处罚,京湖制置使这个军职就别干了,回来当刑部尚书吧。可惜史嵩之不给理宗面子,推脱说自己母亲病了,干脆回家躲了。
  一场耗费了无数钱粮、损失了兵民十多万的大败仗,结果呢,轻描淡写一挥而过,该负责的不负责、该检讨的不检讨,全当稀泥给搅合了。从这点上说,宋朝的制度还是有很大缺陷的,尤其是在重大决策权的控制上,过于宽松了。而且这些朝臣的脑子都有问题,大敌当前之时。居然还有功夫内斗,这不是嘬死嘛。其实从这一点上讲,南宋的皇帝和朝臣有点井底之蛙的意思了。他们并没意识到蒙古会比金辽两国还厉害,以为能耗过金辽两国。必然就能把蒙古人也耗过去呢。
  这份报告是临安的统计员在临安城里,从官方和非官方途径搜集来的,然后通过往来于各个港口之间的定期快速帆船传递到了广州城的慈禧手里,最终由他亲自送回金河湾。当洪涛回到金河湾之后,已经是端平二年,也就是1235年春天,此时这场风波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
  报告上还提到去年年底,蒙古人派了一个使节到南宋朝廷来“通问”。要求南宋朝廷也像对待金国一样,继续向蒙古帝国上贡,成为属国。这个条件南宋朝廷肯定不会答应,好不容易送走一个干爹,现在又来一个,凭什么啊。其实蒙古人也没打算真的要什么岁贡,他们只是做个姿态。如果你真给了,那就拿着,正好补充军费了,大不了拖一年再揍你。如果你要不给。正好有借口了,凭什么你给金国不给我们?这是看不起我们啊,接着揍!
  后世里有些学者也分析过。居然还有说蒙古人如果得到了岁贡就会放南宋一马的,这尼玛不知道是不是上学上坏了脑子。当时的蒙古人已经摸清了南宋的虚实,在端平入洛之前就已经指定了南下的大方针,我都能把你们家全抢过来,难道你每个月给我五百块钱,我就不抢了?仗义点的不要钱直接抢你,孙子点的先收你半年孝敬,然后接着抢你,这还用讨论分析?
  假如南宋是个不毛之地。大家都活得苦哈哈的,蒙古人估计还真可能放一马。抢过来没啥用啊。可惜南宋已经算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国了,身边放着一个大富豪。土匪会养着不抢?非等你缓过劲儿来,继续挣扎逃命?
  光靠打压主战派,就能让蒙古国化干戈为玉帛吗?南宋朝廷还没傻到这个程度。偷鸡不成蚀把米,朝廷和蒙古国之间短暂的蜜月期也烟消云散了,于是南宋朝廷开始积极备战了,这次不是要进攻,而是防御。
  怎么防御呢,其实没啥可琢磨的,自古南北之间可以大规模调动兵力的,无非就是三条路,东、中、西。
  东路就是江淮方向,在南宋这里归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管辖,统称江淮,因为它正好处于淮河和长江之间。这片区域和后世的江淮还不太一样,黄河没事儿就改改道,现在正好夺泗入淮,造成这片地区里湖泊密布、水道纵横,陆路交通不是很方便。但这里距离南宋都城临安最近,即便蒙古人不从这里发起进攻,按照人的习惯思维,也会在这里严密布防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中路就是襄阳方向,也就是后世的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地区,统称荆襄。在宋朝的行政区划分中,这里属于京西南路和荆湖北路,简称京湖,设立京湖制置使一职。这是个军职,有点像后世里的军区司令。要说交通状况,这里应该是最便捷的,水路、陆路都很发达,过了汉江之后向南四通八达,全是平原。不过在这里有座坚城挡路,还是临江的坚城,它就是襄阳城,城高墙厚,只要守军不脑残,进攻起来不太容易。
  西路就是川陕方向,有利州路(陕西汉中)、益州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四川三台)、夔州路(四川奉节)。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在金国灭亡之后,原本金国驻扎在陕西的军队一部分投降了南宋、一部分投降了蒙古。还有一部分成了三不管,谁也不投降,占山为王,想当墙头草,看看到底是倒向哪一边更合算,实在不成就拥兵自重了。
  不光在川陕地区有这种情况,襄阳地区也有不少金国军队投降,在如何处理金国军队的问题上,南宋朝廷又没玩好。他们居然在这种敏感时期,还坚持执行更戍制度,就是让边疆各个军区的司令隔一段时间就调换个军区去上任,防止他们把握一个军区时间过长,从而在这个军区里培养他们的嫡系部队。
  这个制度吧,也不能说完全不对,如果在和平时期,确实可以有效的防止军人干政。但任何制度都要有一个前提,蒙古国的军队随时都要南下了,还玩这一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游戏,就有点过于死板了。可能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以武将篡了后周的江山,而中国自晚唐到五代十国这段时间里,正是由于武人当道,才造成了连绵不绝的战乱。所以吧,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朝廷,对军队这个玩意都非常忌惮。为了不让赵家江山再出现被自己军队篡了权的事情,他们宁可把军队的战斗力无限降低,也不允许任何一个军区出现强军。换句话说就是宁可被外人揍,也不想被自己人坑,有点矫枉过正了。
  在端平二年(1235年)一月,原本驻守在襄阳的南宋名将孟珙被调离,去了黄州。在他驻守襄阳时,收编了很多金国降将,编为北军,帮助南宋军队一起防御蒙古军队。但是接替他的人是赵范,就是当初鼓动宋理宗收复三京的赵氏兄弟里的哥哥。这位赵范来到襄阳之后,对这些金国降将不太待见,总觉得他们不太可靠,甚至起过杀心,勉强才被部将给劝住了。而那些北军降将也不是傻子,当初投降宋军只是因为孟珙给了他们足够的希望,现在换了一个整天想砍他们脑袋的上司,这个日子还能过吗?
  “你们朝廷里的官员,从皇帝开始数,一直到你,治理地方还有点能力,一沾军事的边儿,就全是二傻子!而且是一群小肚鸡肠的二傻子!你等着瞧,四川和襄樊防线肯定得出问题,这可不是我说丧气话,而是大敌当前还自己扒拉自己那点小九九的军队,能打胜仗就没天理了,他们应该败!没道理不失败!”刚刚完成了第二次好望角远航,带着一身旅途疲惫和一心欢喜回到金河湾,家门还没进呢,洪涛就接到了慈禧传来的情报。这些消息已经是一个月前送抵金河湾的,拿着它们看了一会儿,洪涛心中因为开普敦建城有望而产生的那点喜悦就消失得一干二净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愤怒和足足的无奈。他只能拿文南这个南宋朝的官员撒撒气,啥都干不了。
  “……先生未免武断了,赵范也是本朝名将,有他在襄阳镇守,不一定差孟珙太多。”文南对于洪涛的预言是心有戚戚,但他又不太甘心承认自己国家政府在军事上全是笨蛋,还想努力找块遮羞布。
  “我不是说他差孟珙太多,我是说你那个朝廷差蒙古国太多!如果我祖上不是宋人,我就帮着蒙古人一起揍你们,你们这样的国家不亡国都没天理!”洪涛才不管这样说文南会不会太伤心,没本事的人或者国家,就应该灭亡,这尼玛是自然选择。物竞天择,是真理!和民族、国家没关系。谁有本事谁吃肉,谁没本事谁吃屎,再合理不过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顾虑
  “……先生可否出手帮一帮我朝……朝廷虽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但那些百姓无罪,就算是为了他们吧……”文南的脸皮早就被洪涛给磨厚了,如果要是在两年前洪涛如此说南宋朝廷,还连皇帝一起骂,他必定会抛开个人荣辱和洪涛据理力争。但是经过这两年在洪涛身边耳濡目染,他对朝廷、皇帝也没有那么看重了,并没觉得他们就该天生正确。鉴于洪涛一贯正确,他也觉得南宋军队这次要玄,忍不住又要求洪涛出手帮忙。
  “我当然可以帮啊,你看啊,我是这么设计的。派一支舰队,不用多,三艘蛟鲨级即可,顺着长江逆流而上,进入汉水、抵达襄阳城下,直接封锁住汉水,就可以让蒙古人片扳不能入江。他们骑兵再厉害,总不能在江面上跑吧,襄阳之患可解!原本驻守襄阳的军队可以西进川陕,去巩固那里的防御。另外我还能召集五到七艘鲑鱼级商船,到暹罗、大越一带交换稻米,然后依旧自长江逆流而上,对沿途的南宋防御部队进行水路补给。一艘船可以装载四、五百吨大米,就是七千多石,一趟下来不过个把月时间,我就能把五万石粮食和装备一直运送到四川门口,这样可以给朝廷省下多少民夫?最后我可以用金河号带着其它的战舰,北上登州、密州,把那里的蒙古水师和港口全都烧成灰儿,再纵兵上岸,穿州过府,凡是蒙古人占领的市镇,一律烧掉!凡是水利设施和农田,一律破坏,你说整个山东东路会是一个什么局面?”洪涛忽然换了一张笑眯眯的脸。掰着手指头给文南讲述自己能如何帮助南宋朝廷分忧。
  “将会盗匪四起,整日不得安宁,稍不留意。就会殃及周边。”文南听了洪涛的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原来洪涛刚才都是在故意逗他着急。如何帮助南宋朝廷,早就胸有成竹了。
  这几条计策都是非常管用的,直接派战船去襄阳,凭借金河湾战舰在水面上的战斗力,文南觉得蒙古骑兵根本不可能沿着汉水活动了,连靠进汉水都不成,那些大炮太厉害。派货船帮助朝廷进行后勤运输,这就更好了。比直接出兵还给力。鲑鱼级商船的运输能力文南看过不止一次,一两个月一个往返真不是吹牛,只要有了这些船,从四川到长江入海口,就都不用再担忧补给问题,更不用征调太多民夫,如此一来,打仗不影响生产,这个仗可就有的打了。北上破坏山东半岛的蒙古占领区,更是一招好棋。把那片地方搅合乱了,蒙古人必须分兵去镇压,否则盗匪很快就会蔓延到山东西路和河北东路去。这样做等于是在消弱蒙古南侵的兵力。
  “这还不算,我还可以用海船给山东沿海地区的盗匪提供粮食和兵器,鼓励他们占山为王,然后用蒙古军队的头颅来和我换更多补给,你说蒙古军队来少了,能剿灭得了吗?”洪涛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好像对自己的办法也非常满意。
  “此法甚好!此法甚好!只是不知先生何时才能发动?我知道先生刚刚远航归来,需要休息一段时日,可事不宜迟。学生愿去当先锋,替先生解忧!”文南让洪涛说得已经没有一丝忧虑了。好像洪涛一出马,蒙古军队立马就得撤军一样。
  “我随时都能发动。只要南宋朝廷答应我不许插手管我的战舰,也别派人来指挥我的人,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怎么运就怎么运,他们只要做好配合工作就成了。只要这个保证一来,我明天就可以出发,谁不去谁是乌龟王八蛋!”这时洪涛突然收起了笑脸,斩钉截铁的做了一个保证,还很少见的指着天空发了一个毒誓。
  “……先生原来又是在拿我调笑……”文南的一脸笑容顿时也不见了,他算是切身体验了一次洪涛著名的笑容,确实尼玛不是滋味,太坏了!太阴险啦!!!
  “调笑?我可没有这个心思,有时间我回家抱抱孩子去好不好!我刚的要求高吗?你们朝廷里有人会指挥我的舰队吗?难道让一个连大海都没见过的家伙来指挥我这些纵横四海的水手,你觉得他能指挥得动吗?要真是这样干,我估计蒙古人还没来,我的舰队就得让你们的官员逼反了,直接用大炮先把襄阳城给炸平!世界不是围着你们皇帝转的,也不是围着你的朝廷转的,大家都是人,谁本事大就听谁的,不会、不懂的人就滚一边去老实当学生,别来碍事儿!对了,我还没说更细节的问题呢。比如说我出兵帮助你的朝廷,他们打算如何计算报酬啊?就算我贱骨头,乐意倒贴,炮弹钱总得给点吧?你去问问,那些南宋海商乐意不乐意把船只、水手免费借给我当战舰用,皇帝要吃饭,人家不吃饭是吗?这个帐怎么算?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我就什么时候把这个提议放到董事会上去讨论,而且尽我所能让这个提议通过。现在我要回家抱孩子了,明天就有捕鲸船去临安,你可以跟船走,我会向他们打好招呼,不会阻拦你。”洪涛没打算去怜悯一脸落寞的文南,不光不怜悯,还得在他伤口上撒一把盐,让他疼得钻心,免得以后再来唧唧歪歪那些不靠谱外加脑残的东西。
  文南第二天确实跟着捕鲸船走了,但没回临安,而是去了广州。他也不是偷偷走的,还给洪涛留了一封信,说是去找罗有德了,还要去找文浩,想利用报纸来号召广州、泉州的海商为国出力,用海船去帮朝廷运送补给。至于说服朝廷答应洪涛那些条件的事儿,文南说他没这个能力,不过他打算有多大力气用多大力气,反正不能坐视不管。
  “算你这几年没白和我混,要是真去了临安,我就当从来不认识你!”洪涛看完了文南的信,非但没生气,反倒挺高兴。他不希望文南真的跑回临安城去向朝廷请命,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搞不好还得把小命送了。昨天之所以要和他说那些话,主要是在考验他这个人的脑筋够不够用,是不是那种不切实际光有一腔热血的直臣。洪涛并不讨厌这种耿直的人,但他不需要这种人,尤其是打算以后委以重任的人。他需要像麦提尼、泊蛟、卡尔这样懂进退、明事理的帮手,不是动不动就用生命去验证真理的圣人。
  “如果大宋朝真的有难,你也可以帮他们一把。虽然咱们疍家人在大宋也受欺负,但毕竟是祖辈生活的地方,不可太绝情。”金河湾很小,屁大点的事情都瞒不住人,尤其是像洪涛这种放屁动静很大的人,就更瞒不住了。他和文南在码头上那一顿争论,很快就被别人知道了,给洪涛送信来的就是荣老头,他这两年衰老的很厉害,不拄着拐杖已经无法行走了。但一涉及到金河湾的大事情,他还会站出来帮洪涛出谋划策,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不容易啊,他死也不愿意闭眼,因为放心不下。
  “荣翁翁,不是我绝情,是真没这个能力。您恐怕还不知道蒙古国的事情,当初金国把大宋打得连都城都丢了,算是厉害的吧,可是和蒙古国比起来,金国又不算什么了。其实我不怕蒙古国,我是怕大宋朝廷!”洪涛突然觉得自己很委屈,好像这个坏人永远是自己来当,其他人都是好人!
  “怕大宋?难道朝廷还能不让咱帮忙啦?那岂不是更好,不帮就不帮,哪儿有这个道理啊!”荣老头不太明白的洪涛的意思。
  “假如金河湾这次真的出手帮忙了,不管大宋朝廷同意不同意,以后金河湾就算是摆在明面上,藏都藏不住。到时候我们如何与大宋相处呢?当大宋的属国?还是归顺大宋?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我是不会当它的属国,更不会归顺它的。这就有问题了,大宋朝廷会不会允许一个军力如此强盛的国家就待在它的边上呢?这都很难说啊,我是怕到时候搞不好金河湾就和大宋成了敌人,不管我们想不想,都是敌人了。”洪涛想得比别人都要多很多,他是从世界、地区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不局限于一国一地,在这点上来讲,此时他就是战略家,世界上独一份儿的。
  “伢子啊,不用怕!咱疍家人自古就没怕过谁,朝廷也好、大海也好,都不用怕。我听小鱼小虾和我讲过,在万里之外还有很多地方,比金河湾还富饶的地方。如果你真的不想去大宋做官、也不想在这里当皇帝,那我们到时候就接着走。有了你的大海船,咱疍家人去哪儿还不是一样活着!”荣老头这次听明白洪涛的顾虑了,他比洪涛还想得开,反过来开导起洪涛来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有办法
  “啊!又要搬家?董事会里能通过?”荣老头的这个答案让洪涛也吃了一惊,这心也太宽了,比自己这个游戏者还游戏。过不下去就跑,这是自己最终的打算,合算这样想的人还不止自己一个。但这样想的人在金河湾有多少呢?洪涛不清楚,金河湾并不是一言堂,如果董事会里通不过,还是没用。
  董事会还真通过了,荣老头生怕洪涛心里没准谱,为此亲自发起一个提案,而且是他来到金河湾之后发起的第一个提案。洪涛自然不能驳回,于是召开了董事会,专门讨论金河湾的发展未来以及和大宋的关系问题。会议的过程很简单,洪涛说什么,大家都举手,会开到后面洪涛都不敢说话了,这尼玛就是一次标准的违反董事会规章的会议,有人私下串通了大部分董事!
  谁串通的?洪涛心里很清楚,罪魁祸首就是荣老头,别人还真没他这个本事和威望。可是这次洪涛只能是装不知道,因为荣老头这么做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来给自己减负的。虽然手段有点不合法,但并没造成严重后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得了。其实这件事儿的最大受益人就是自己,只要这个议案一通过,金河湾未来几年的发展脉络就都可控了,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提案被董事会否决。除非他们能推翻这个议案,有自己这个负责提案的人在,这是不太可能的。
  有了董事会的批准,洪涛的心眼又活泛开了,他并不是不想帮南宋,如果不想帮这些年瞎折腾啥啊?他只是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在如何帮助南宋朝廷抵御蒙古军队进攻的问题上,洪涛一直都不太发愁,真正让他发愁的是如何与南宋朝廷相处。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说不定自己忙活了半天,到头来还是个罪人,属于老鼠钻风箱、两头不讨好的角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