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时刻(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324

  “哦。”张时池笑了笑,“所以你是觉得,就不该用这位打野选手吧?”
  “缺陷太过明显,太容易被针对了。”何遇说。
  “那怎么办?我们原来的打野选手退役了呢。”张时池说。
  何遇愣住,不由地看向何良。张时池这时也同样看向何良:“你决定退役,他非常非常生气。”
  “都这么久了。”何良苦笑。
  “当然我是比较理解的,足足五年,十个赛季,各种各样的艰辛困难都尝过了,真的很累了。”张时池说。
  “所以我们也劝他,想让他释怀一些,但你猜他怎么说。”张时池说。
  “他怎么说?”何良问。
  “他说:谁不是呢?”张时池说。
第三十四章
能力的极限
  谁不是呢?
  张时池说出这话的时候,并不全是周进的口吻。毕竟这“谁不是呢”中的谁也包括了他。在何良以天才打野之姿加入天择战队时,周进和张时池已经在天择战队并肩作战了两个赛季,那时的他们就已经是天择战队的核心双C,周进更被视为KPL第一中单。
  而后的五年,何良与他们并肩作战,天择战队一直都很被看好,然而结果却是五年十个赛季,他们很遗憾未获一冠。
  何良没有,周进、张时池同样没有。而且相比起何良,他们两人在KPL拼搏的时间还要长些。张时池比何良多打了两个赛季,整整十二个赛季颗粒无收;而周进在何良加入天择战队时已经在KPL打了三个赛季,共计十三个赛季奋斗无果。
  然后在周进的第十四个,张时池的第十三个,何良的第十一个赛季,何良选择了退役。周进和张时池却依旧站在那个赛场,时至今日,跟许多远比他们年轻的选手继续同台竞技。
  何良微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周进是他共处五年的队友,脾气性格他还是了解的。从自己决定退役的那一刻起,周进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甚至可以说是……敌人。
  没有劝阻,没有安慰,更没有祝福,身为队长的周进在何良宣布了他的决定后,只是冷冷地注视着何良的离去,连一声再见都没有说。
  “谁不是呢?”
  这话中所流露的,是对何良退役决定的不以为然。
  屋里气氛再度冷清起来,先前还有点吃面的声音,现在也都停下来了。坐在何良对面的高歌和周沫,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后互相看了一眼后选择了继续安静。
  坐在何良身边的何遇却已有些不忿。
  “我哥他……”何遇开口,但才说了三个字,就已经被何良拉住。
  “你这个亲弟视角,看到那些争议的时候,应该是很替你哥考虑的吧?”张时池看着气呼呼的何遇笑道。
  “我是理性看待的。”何遇说。
  “哦,说来听听?”张时池说着,一边端着碗继续吃面。
  “我哥的打法,确实高风险,容错低。但是他有足够的能力驾驭,那么所谓的高风险、低容错,更绝大部分时候相当于不存在。天择曾经的打法,分明是你们跟不上这样的节奏,最后反倒说他太冒进,与队伍脱节。身为职业选手,难道你们不该自己努力,向更优秀的境界靠拢吗?为什么反倒一直让我哥不断调整来匹配你们?”直面天择战队的选手,何遇一点都没客气,窝在心里许久的话倾泻而出,连身旁何良的劝阻都顾不上了。
  张时池一边吃着面,一边听完了何遇的这番话,在何遇说完后,将碗摆回到桌上,看向何遇。
  “因为我们跟不上。”他说。
  何遇愣。
  “在比赛场上,从来没有只靠一个人去承担的高风险。任何一个人的打法,都会辐射影响到全队的节奏。何良的打法他有能力驾驭,但是我们不行。当对手察觉到这一点后,何良可以做到毫无破绽,可是我们四个人呢?在有针对性的逼迫下只会漏洞百出。”张时池说。
  “你认为我们应该努力提高,向何良的水准靠拢,这我非常同意。可是不好意思,我们依然办不到。因为在这个世界就有那么一些优秀的人,无论你如何拼命,如何努力,如何付出,你所能触到的,终归只是他的背影。当你遇到这种人的时候,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张时池又道。
  何遇再愣,他看向何良,心里很是震惊。他从不怀疑哥哥的才能和优秀,可听张时池这番话,天择方面对何良才能的认同度竟然远比他还要高。他还在计较天择战队的选手无法跟上何良的节奏时,天择方面却已经在这个问题上直接投降了:他们就是跟不上。
  这能怎么办?
  张时池的提问,何遇一时真回答不上,可是心里却还是觉得憋屈:“那照你这么说,我哥的能力过于突出,这还是错了?”
  “不。”这次回答何遇的不再是张时池,而是何良,他摇着头,望着何遇。
  “突出,却还不足够突出,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何良说。
  “这……”何遇再次愣住,他看向坐在对面的高歌,忽得想起刚决定加入浪7,开始尝试王者荣耀时高歌跟他说过的话。
  “如果有一天可以一个人就打爆对面五个的时候,那么有人和你说这是个团队游戏的时候你都可以吐痰到他脸上。”
  这个说法当然是夸张的,但涉及到的却正是眼下在谈的这个问题:突出的个人能力,极限到达在哪里?
  高歌的假设,或许可称个人能力的极致,这是真实所不可能达到的。
  何良能力的极限呢?在他以天才之名降临KPL,技惊四座的将他的李白送上长期BAN位时,所有人都看到了他能力的突出。可在那之后呢,从比赛中逐渐反应出的内容来看,当他无法得到队友足够呼应的时候,他的优秀所创造出的机会终究还是无法转化成队伍的胜势。
  队友无法跟上他的节奏。而他自己,却也没办法进一步提高,凭一己之力改变比赛,又或者是找到可以跟队友衔接上的方式。
  在何遇为何良感到委屈时,何良自己,其实一直清楚他和队伍的问题在哪里。
  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说着自己还不够好,一次又一次说着下赛季加倍努力。
  对于何良,对于整个天择战队来说,这无疑都是一段很痛苦的过程。一个优秀的队友就在他们身边,却始终没有办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何良努力,不行;队友们努力,也不行。
  就这样他们度过了整个十个赛季,何良选择了放弃。
  这让跟他一起苦熬了这十个赛季的队友无法接受。
  谁不是呢?
  说得便是这十个赛季,何良在经历的,在遭遇的,队友们同样在经历,在遭遇。
  而这一切,其实是何良带给他们的,但最终,又是何良第一个说他不玩了。
  他有他的苦衷,这点何遇非常清楚。走上这条道路的哥哥,让家中父母充满了担忧和不安,他很希望拿到成绩让父母感到踏实,让父母看到他这选择的未来。
  然而五年,他从天才新秀,到争议不断,再到几乎不太受关注的寻常一员。他没有让家人看到他未来的可能性,反倒是让大家对他的担心与日俱增。
  于是最后,他选择了放弃。这个决定,他不甘,何遇觉得遗憾,但是还有许多关心他的人却对此感到欣慰。
  但是他的队友,对此很生气,非常生气。
第三十五章
两面性
  一边是理解与同情,另一边却是不满甚至生气。这关乎对错吗?似乎没有,这只是事情从不同角度看去所产生的两面性。左还是右,何良终归只能做出一种选择。就像他最初不惜一切也要进入职业圈一般,五年十个赛季后,他纵然心有不甘,纵然放不下并肩作战五年的队友,但终究还是选择了离开。
  这……或许就是职业圈的残酷吧?
  何良最终以失败散场,可在这圈中,又有几人能收获成功呢?无论你多么有天赋,又或是多么努力,在这个圈中,顶峰的位置就只有一个,也只有这一个位置意味着成功。冠军之下,第二?第三?第四?又或者是第一千零一,似乎都没有多大区别。在他们头顶上写的,都是同样的失败两个字。
  这便是竞技,胜利即是一切,没有胜利,那可能连呼吸都是错的。
  何遇不由又想起那次找何良帮周沫参谋一下职业圈时何良对周沫郑重的建议:做好成为一个失败者的准备。
  这不是鼓励,也不是刺激,这只是客观陈述出的一个事实:在KPL的职业圈中,成功只属于少部分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失败才是他们更有可能的归宿。
  这可能是整个职业生涯的失败,也可能是一个赛季的失败,最频繁遇到的,当然是一轮比赛中一场小局比赛的失败。相比起人人渴望的成功,失败才是如影随形。无法面对失败的人,可能在一小局比赛失败后,就影响到这一轮的比赛;有可能在一个赛季惨败后,就影响到自己整个职业生涯;而整个职业生涯的失败,更有可能让自己的人生从此蒙上阴影。
  何良就是因为经历过以上这些失败的全部,才会对周沫提出这样泼凉水似的建议。在那个圈中,他也是见多了抱着“我能行我肯定行”的心态,兴冲冲地闯进来,结果一两个赛季后就灰头土脸放弃离开的年轻人。
  “其实我个人更多的还是感谢。”张时池这时忽又说话,大家一起看向他。
  “感谢你十个赛季无论怎么艰难,都没有想过离开天择。”张时池说。
  “天择也没有想过换掉我啊。”何良说。
  “那倒也是。”
  两人说完相视一笑,刚还有些紧绷的气氛终于变得有些轻松了。两人看起来随时可能开启回忆模式,这让喜欢听职业圈八卦的周沫有点小期待,谁想幸福比他以为的还要更猛烈,面已经吃得差不多的张时池此时赫然取出手机问道:“刚进门时好像听你们说要来一局?”
  “啊?”周沫先是一惊,跟着一秒取出手机,做好了百分百的准备,期待地看向其他三人。
  其他三人多是被他这期待的眼神给感化了,或无奈,或无所谓地也各自拿出手机运行起了游戏。
  “我这更新一下。”跟着便听到何良说道。
  “你是有多久没打过了?”张时池问。
  “偶尔带同事上上分。”何良说。
  “可我听说你这赛季以来游戏上得挺勤的啊。”张时池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3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