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校对)第1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5/2702

  看到几名弟子正在正殿打扫,便走了过去。
  “宗主说了,请陆前辈入正殿休息。”弟子们纷纷躬身。
  “下去吧。”
  “是。”
  云山弟子离开了正殿。
  陆州一入正殿。
  便将法身祭出。
  除了高度增加了不少,莲座的确扩大了一些。哪怕是微型的法身。
  陆州再次压缩了一下,使之变得和之前一样大小。
  莲座上,命宫内,命格的纹路清晰可见。
  只要他稍稍有控制的想法,那命格的纹路便会闪烁光华……
  整个法身也变得更有质感。
  如果说之前的法身是黄金色的,那么现在便有种赤金的厚重感。
  “开了一个命格增加了五丈的高度……”
  “陆离开了五个命格,有四十五丈?”
  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五命格的千界婆娑可不只是四十五丈。
  当然,这只不过是陆州的猜想,也许凝聚千界婆娑,也会增加不少高度。
  陆州再次打开了界面。
  看到了购买的“千界婆娑”。
  提示终于变了。
  【请问是否使用?】
  之前的限制条件是要开启第一个命格,方可使用。那么现在条件达成了。
  陆州不由心生感慨。
  这个速度只怕是让人惊叹。
  他真正跨入十叶,也没多久。
  在那之前,都是世人误解他是十叶,误解他开了命格。
  但反过来想想,积累这五十万功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余尘殊一个人,就让他头疼不已。就算成功杀掉余尘殊,功德值也远远不够。昆仑正宗和冲虚观的人后续没有参与战斗。如果余尘殊真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没有带人过来,这一场战斗,根本不可能积累够五十万。
  还有陆离的出现,但凡换一个心狠手辣之徒,那五十万功德都可能会浪费出去。到了千界婆娑的修行者,多少都会有些保命手段。这也意味着致命一击的价值正在大幅度削减。
  陆州抬起头看了下正殿。
  凝聚千界婆娑,该不会连正殿也拆了吧?
  拆就拆了,正事要紧。
  “使用。”
  【千界婆娑】消失了。
  点点的星辰之光,围绕他的法身出现,就像是萤火虫似的。这时,云山的天空,风云变色,元气席卷。狂风肆虐。
  云山的弟子们还以为起了恶劣天气,不以为然。
  聂青云和李云峥狐疑地看了看天空。
  “什么鬼天气?”李云峥奇怪地道。
  “陛下,回去歇息吧。”
  “不对,聂宗主,你看……”
  李云峥看到了第三方的主殿上方,汇聚了大量的能量和元气,形成了乌云盖顶之势。
  紧接着那些元气像是漏斗似的向下汇聚,进入正殿之中。
  “这是……”聂青云眉头紧蹙,“陆前辈该不会是嫌住的不舒服,要把云山的房子全拆了吧?”
  李云峥说道:“要不,把我住的地方让给师公?”
  “这……这样合适吗?”
  “没什么合不合适,我这一国之君,不过是个虚名。回头安排一下吧……你看,正殿马上又要被拆了!师公的脾气,可没你想的那么好。”李云峥说道。
  “陛下深明大义,令人敬佩。”
  聂青云一想到陆州殴打叶真的场景,便不寒而栗,那何止是脾气不好,简直就是一言不合一巴掌拍死。
  命格强者……惹不起啊!
第857章
云山之上,金色星盘
  陆州看着元气源源不断地进入法身之中,没有汲取生命的迹象,心中大定。
  “看来金莲的束缚只有第九叶……”
  晋升十叶不需要寿命。
  开启命格则需要命格之心,而命格之心本身拥有寿命,不需要汲取修行者本身的寿命。
  凝聚千界婆娑也不需要寿命。
  陆州满意地看了看朝着法身汇聚的元气……认真而专注地盯着这一切。
  ……
  大量的元气被吸纳了进来。
  还好这里是云山,环境绝佳,最适合突破修为。
  当那些元气进入法身的时候……陆州能明显看到法身正在迅速变大。
  吃一堑长一智。
  陆州可不想让它再次失控,于是每增大一点,他便按照等比例压缩一部分。
  如此一来,法身的大小始终保持着和他的个头一样。
  正常情况,修行者观看自己的法身,只需要使之悬浮在掌心上即可,但为了观察莲座上的变化,陆州故意放大了一些。
  命宫内的纹路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能量汇聚的时候,命格图案倒是时不时发光。
  就这样法身持续不断地汲取能量。
  “会像九叶那样吸引强大的凶兽吗?”陆州产生了这个想法。
  九叶的修为,如同一块肥美的食物,已经足以吸引强大的凶兽的注意力,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十叶,乃至千界婆娑,更肥美才对。
  但是,他晋升十叶的时候,却没有凶兽来袭。
  陆州摇了摇头,想这么多作甚。
  还是专注凝聚千界婆娑。
  余尘殊已死,按照他的供述,司空北辰极有可能被关在了文星门的地下。
  如果能踏入玄天境界,那么前往天武院的时候也会很有底气。
  天空中的元气,越来越浓密。
  就这样持续汇聚的状态,足足保持了半个时辰。
  ……
  云山附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5/27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