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561

  虽然依旧紧邻十王宅,但好歹不受十王宅使的管辖了,能从十王宅中脱出樊笼,是寿王之幸,也是他的不幸。
  顾佐行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望着如烟的人流,路过一座座如棋盘般的里坊,心中又是激动、又是感叹。
  长安,我来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清源县主府
  清源县主府不大,在崇德坊中的巷陌深处,前后加起来也就是个三进的宅院,虽说长安城寸土寸金,但于一个亲王女的身份来讲,这也的确太过低调了,连许多富户都不如。
  正门进不去马车,车驾绕行后门,顾佐跟随清源县主和金供奉进了门,迎面是个天井院子,正中有座方池,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正极为专注的蹲在池边,看着池子里的几条红鲤。
  清源县主轻声道:“僾……”
  连唤了两声,那孩子才反应过来,抬头看时,连忙起身,两只小手紧张的揉搓着:“大姐,我不是偷懒不念书,就是出来小解……我马上回房……”说着,撒丫子就往后面跑。
  清源县主将他喊回来:“僾,今日先不念了,过来见客。”
  孩子转过身子,低着头跑过来,行礼道:“见过金先生,见过这位先生。”
  清源县主道:“这不是你的先生,是你的长史……你叫一声先生也没错。”
  孩子眨着眼睛,一脸懵懂,站在顾佐跟前抬头仰望,只及他的腰那么高。
  顾佐躬身:“南吴州长史顾佐,拜见都督。”
  孩子还有些不明白,清源县主提醒他:“僾,你不仅是吴国公,还是南吴州都督,这位顾长史,正在替你执掌南吴州,这次是来见你的。”
  孩子似乎想起了什么,脸色忽然苍白,哇的一声了哭起来,抱着清源县主的腿道:“我不去十王宅,我不要去啊大姐,我做错什么了大姐告诉我,我改,我改还不行么?呜呜……我努力念书,我听话,我孝顺父王和母妃,不要让我去十王宅啊,呜呜……不要赶我走……”
  清源县主的眼眶立刻红了,俯下身子抱着孩子,使劲安抚:“没有赶你走,也没有让你去十王宅,顾长史是自己来的,不是皇爷爷派来的,乖乖,僾,别哭了,乖……”
  顾佐怔怔良久,望向身边的金供奉,金供奉微微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等清源县主牵着孩子去内宅后,金供奉向顾佐道:“这就是吴国公,名僾,是寿王和韦妃的长子。天家的规矩,孩子封王后就要进百孙院,那里面可……寿王和王妃不忍,便将孩子送来县主府上寄养,指望不为……上头惦念着,忘了才是最好。孩子虽小,却聪慧得紧,明白很多事理,你以官身来拜,他以为要去百孙院了……那可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顾佐听说过一些十王宅、百孙院的故事,听了金供奉的解释,恻隐之心大动,望着内宅良久不语。
  严格来说,金供奉不是县主的供奉,也不是寿王府供奉,应当算是韦家的供奉,被韦妃请来保护清源县主的,而县主府上也只有他这么一位供奉。整个县主府也没多少人,一切都是为了保护李僾不被今上惦记着,无论表现好与坏,只要被惦记上了,说不定就要封王,因此县主府的人越少越好,连同金供奉在内,只有八个人。
  除了县主本人、吴国公李僾和金供奉外,只有一位嬷嬷、两个丫鬟和两个下人,连管家都没有,管家的差事被金供奉兼了。
  外院虽然不大,但房屋是尽够的,顾佐也不是挑剔的人,寻了一间住下。
  整个下午,金供奉和顾佐都在互道别后之情。金供奉当年入京后,揣着贺老大人的荐书拜见太子,贺老大人曾为东宫侍讲,当过太子的老师,原本金供奉以为会得到太子的优待,谁知人家连见都不见,奉上十贯之资之后就算打发了。
  金供奉苦笑:“也是金某傻了,老大人被迫入道,太子怎么可能用我,我去登门,不过是自讨苦吃而已。”
  好在金供奉是筑基后期修士,到哪里也不愁饭吃,先后在几家大户中辗转了三年,等他破境金丹的时候,才终于攀上了韦家的门楣,当时清源县主别居开府,韦妃便请他来此坐镇。
  说完,金供奉叹道:“还记得当日你我辞别,金某说,等到了长安落定根脚后,便请你进京,说来惭愧,长安居,大不易啊。好在小顾你自己闯出了一片天下,和你相比,金某感愧万分。”
  顾佐连忙好生安慰一番,沉吟道:“不知金供奉月俸几何?”
  金供奉道:“韦家还算大方,我在这里月俸三十贯。”
  的确大方,一位金丹供奉,外间普遍在二十贯左右,韦家包吃包住还给三十贯,算得上仁义了,如此待遇,甚至比南吴州要高出一倍,当然,南吴州那些金丹是不靠薪俸过日子的,这一点没法比。
  顾佐想了想道:“若是供奉在长安过得不顺心,何不随我去南吴州?别的不敢说,一年六百贯是可以保证的。”
  收益直接翻了将近一倍,顿时令金供奉有些犹豫,望着顾佐道:“小顾,你如今真的生发了。”
  顾佐笑了笑,道:“侥幸而已。”
  金供奉望着院中方池里游动的红鲤,良久后道:“再说罢,小顾的好意我知道了,若是实在混不下去,必然去南吴州投奔你。”
  当晚,清源县主于后宅开宴,为顾佐接风洗尘,堂上摆了四张几案,上首是她和李僾,下首是金供奉和顾佐,此外就没有旁人了。
  席间,顾佐谈起南诏风物,讲述兽潮大战,两位宗室听得眼都不眨一下,完全沉迷进去。清源县主望着顾佐,眼中满是笑意,李僾虽然不敢说话,但还是在清源的鼓励下,怯生生的敬了顾佐一杯酒。
  第二天大早,金供奉陪着清源县主去寿王府请安,李僾则被宅在书房中念书——清源县主给他请来的是一个老夫子,也没什么名气,顾佐听了名字后完全没有任何印象。
  换上一身从来没有穿过的道袍,出了门,顾佐按照事先打听好的地址,穿过街巷,来到朱雀大街,沿着朱雀大街向南一拐,路西便是崇玄署,占满了整座崇业坊。
  望着眼前巍峨不逊于宫城的高大殿宇,顾佐驻足片刻,深吸一口气,迈步上前。
  听灵源道长说,崇玄署的正门几乎从来不开,顾佐来到侧门处,握住门上的铜环,重重叩响。
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李子和老顾
  侧门上开出个小孔,顾佐将道牒和牌票递了进去,不多时,门便开了,一个道士将他迎了进去,道:“怀仙馆顾佐?祈福法会是四月初一,上午巳时过来便可。”
  顾佐道:“明白。再跟您打听一下,有没有什么提前告知的事情?祈福法会召开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那道士摇头:“这倒没有。”
  顾佐又问:“不知灵源道长在否?我想拜会一下。”
  于门下等候多时,灵源道长便出来了,将顾佐领了进去:“走,我带你转转。”
  顾佐跟着灵源道长,听他介绍各处所在,看着眼前一个个道士行走来去,什么十祖殿、尹祖殿、老君殿,什么通道台、炼丹台,挨个转了一遍,然后走进一片桃园之中。
  如今正是桃花盛开之际,灵源道长见左右无人,于是边走边道:“天师和大法师们都在终南山。”
  “终南山?”
  “对,终南山,听说都在楼观台。原本我打算今日去找你,但元大法师知会我,半个时辰后也要随他过去。你若是晚到一会儿,就见不到我了。”
  “怎么都往那边跑,灵石矿脉出什么问题了?”
  “不知道,去了才知道。”
  终南山为崇玄署祖庭,天下最大的灵石矿脉就在楼观台下,据说年产灵石二十万以上,具体数目外间不知。
  顾佐想了想,问:“两位天师的伤势如何了?”
  这次祈福法会,就是为了给元真护国天师叶法善和宗玄天师吴正节祈福而举办的,这两位自去年在南吴城重伤之后,至今伤势未愈,令天下修士揪心。
  灵源道长摇头表示不知,因为两位天师也在终南山疗伤。
  顾佐又道:“吴善经和于远志两位道长和我相熟,不知能不能见一见他们?”
  灵源继续摇头:“他们经堂的所有弟子都在终南山。对了,于远志得授法师箓了。”
  崇玄署中,得授法师箓职,就意味着修为进入了金丹后期,顾佐道:“道长你应该也快了,不着急。”
  对此,灵源完全同意,在南吴州这三年,尤其是兽潮围城的一年半,他可是大把大把灵石喂饱了的,虽说其中也花了不少工夫和朝云小娘子你来我往,但主基调还是放在修行上。海量灵石喂过之后,进度相当快,如今也到了前期快要满溢的境地,最多过上半年,便可以尝试破境后期。
  谈话到了后边,顾佐抓紧时间道:“祈福法会上,是否确定讨论灵石缴纳问题?崇玄署有没有初步的意向?还是说由大家敞开了讨论?”
  灵源回答:“暂时没有定论,所以才召集大家讨论,听说李大法师……李泌,他是崇玄署里说话极有分量的人,他有个新的想法,但具体是什么,只有少数人知道,我刚回来,还打听不到。”
  出了桃园,赏了桃花,灵源道长将顾佐送出崇玄署的后门。
  回到崇德坊的县主府,清源县主和金供奉还没回来,府中甚是冷清。望着方池中的游鱼,顾佐想起了吴国公李僾,那个孩子昨天的一哭,以手抹泪的样子,直到此刻还偶尔浮现于脑海之中。
  顾佐见不得小孩子哭,想起自己五六岁时尚在父母怀中撒娇,而这个孩子却有家不能回,有父母不能相见,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一时间恻隐之心大动。
  正好见到丫鬟出来上茶,于是问:“夫子还在么?”
  丫鬟道:“老先生已经离开了,每日只来一个时辰。”
  顾佐又问:“吴国公在做什么?”
  丫鬟道:“在书房中练字。”
  顾佐想了想,提了个要求:“我能否进去看看?”
  丫鬟道:“县主昨日吩咐过,府里就这么大,馆主想去哪里都可以。”
  顾佐点了点头,起身迈过门槛,进入二进院。院子靠北的正堂是花厅,花厅左手边的耳房,就是李僾的书房,隔着撑开的窗棂,可以看见小家伙托着腮帮子,嘴里咬着笔杆,正在发呆。
  顾佐咳嗽了一声,踱步进去,李僾被惊醒,站起身来望着顾佐不说话,有些手足无措。
  上前两步来到桌边,见李僾正在临字,这字临的……当真令顾佐汗颜。
  顾佐张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称吴国公吧,老成了,叫大郎吧,总想着喂药,于是问:“金供奉见了你,是怎么叫的?”
  小家伙眨了眨眼睛,咬着嘴唇道:“金先生唤我小公爷。”
  顾佐不喜欢这个称呼,干脆道:“你叫李僾,我就叫你小李子,你叫我老顾,好不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