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61

  ……
  连夜赶回贺家老宅,将情况说给金供奉,金供奉大喜:“他要的是县尉之职?行,天一亮我就去禀明老大人!”
  别看顾佐在张磨那里话说得很满,但此时还是很忐忑的,生怕贺老大人一时想不开,要顾忌令名清净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愿为此举荐张磨,那可就真让人欲哭无泪了。
  好在贺老大人并非死板的榆木疙瘩,很爽快的答应了修书举荐,金供奉回来告知顾佐之后,顾佐才算放心了,他没有对张磨食言。
  否则搬掉了董县尉,又平白多出一个张磨这样的仇家,他将来在山阴的日子可真是没法过了。
  张磨这边的事情差不多摆平之后,接下来就是另外一条线。第二天下午,顾佐和金供奉一道,在小院中接待前来拜访的岱岳馆馆主魏长秋。
  魏长秋是受金供奉相邀,孤身而来的,金供奉初来山阴没有多少时日,与魏长秋不熟,因此,邀约的帖子上落名的是顾佐。
  能登贺府之门,甭管是谁邀请,都是一件幸事,故此魏长秋高高兴兴前来,准备开开心心和顾佐、金供奉畅谈一番。
  但话题一起头,魏长秋就开心不起来了,整个谈话过程,就好似金供奉审案,他魏长秋受审一般。
  尽管金供奉已经很注意询问的措辞,也尽量表现出亲和委婉的态度,但他希望魏长秋能将他那位好友的详细情况交代出来——不交代还不行,如此谈话,其本质与审问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魏长秋越谈脸色越不好,频频注目顾佐,可惜顾佐在一旁干坐着,偶尔出来打个转圜,但根本没有太大的用处。这位岱岳馆的馆主有几次几乎要「勃然变色」了,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虽然金供奉的修为和魏长秋一样都是筑基,但金供奉身后是座高山,一般人只能仰望的高山,哪里就敢真的翻脸呢?
  金供奉拿到了他想要的结果:魏长秋的好友居于婺州东阳,姓刘,名玄机,自立藏剑山庄。
  被迫吐露好友情形的魏长秋黑着脸离开了贺家,对出门送行的顾佐理也不理,顾佐知道这次是把人得罪惨了,却也无法,只能在他身后一躬到底。
  拿到结果后,金供奉毫不耽搁,立刻写了封信,派人以快马直驱婺州东阳。
  刑曹录事张磨的回复来得比预想中要快,用极为翔实确凿的材料曝出了董县尉的两桩旧事。
  一桩是董县尉五年前在西江边购置了两百亩上好水田,明面上支付了一百六十万钱,实则是打的欠条,至今分文未给。
  第二桩同样发生在五年前,郡中刘家三口灭门案,涉嫌的左县丞独子无罪开释,当时县令尚未履任,主审便是董县尉。
  一案涉及两位县中大佬!
  张磨送来的证据中摆明了这两桩旧事之间的关联——卖给董县尉水田的人,便是左县丞的妻舅。
第二十九章
不想掺乎
  如果放在平日,这样的举报对县中两位大佬是毫无威慑可言的,但既然贺家要尽快查办董县尉,这条线索无疑就是突破口。
  第四天,会稽郡法司参军包融就亲自带人赶到山阴县,他是贺秘监的忘年之交,与贺秘监同为“吴中四士”之一,是贺老大人在会稽郡最有力的奥援。
  包参军和县令密晤之后,召见了刑曹录事张磨,随后一举拿下左县丞和董县尉。
  经过连夜突审,董县尉和左县丞供出了当年联手判决的冤案,这桩冤案坐实后,包参军等若拿到了任意揉捏这两人的合法资格。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狸猫一事,董县尉受何人所托。
  一切都在赶时间,包参军不负所托,到了第五天下午,董县尉终于吐口了:那只妖猫果然是旁人托付他送入贺家的,托付之人,是会稽郡太守薛判的一位幕客。
  同时,贺家前往婺州东阳的白供奉也从魏长秋好友刘玄机那里,以重金买到了消息。
  那只妖猫正是刘玄机所养!
  刘玄机常做一些豢养贩卖妖物、灵材之类的小营生,事前有一位郡中修士偶然见到了他养的猫,于是高价收购。
  根据刘玄机的描述,白供奉确信,这名修士正是他多年前的一位相识,如今正在薛太守府上做供奉。
  两条线索汇聚之后,贺家后院进行了一次长议,议事结束,金供奉满面红光,回来的脚步都轻快了三分。
  当晚,贺家后厨特地给金供奉搬来一桌酒菜,还有一壶御酒,是贺秘监辞官归隐时陛下所赠,只有十二壶,可见贺秘监对金供奉查办此事之满意。
  金供奉招呼顾佐同席,顾佐斜着坐了半个椅子,如此坐姿,身上是疲劳的,但内心是喜悦的。他端起酒壶给金供奉和自己斟满,然后等待金供奉开席。
  金供奉举杯道:“怀仙,这些时日你也辛苦了,这是老大人特意送来的御酒,你我同饮,也算我向你道谢。”
  顾佐弯腰举起酒杯:“多谢前辈,都是前辈主持有方,晚辈不过附于骥尾而已。能够尝一尝御酒,都是沾了前辈的光。”
  “这件事,你是关键,如果没有你提供的线索,哪里能那么快查清?”
  “适逢其会,机缘巧合而已。”
  御酒饮入腹中,与顾佐喝过的普通酒水不同,升起一丝清凉之意,这股清凉之意立刻化作一股灵力,被丹田气海吸收,转换为他修行的搜灵真气。
  “这……”顾佐咂摸咂摸嘴,不可思议道:“这酒,就是传言中的灵酒?”
  金供奉笑道:“如何?”
  顾佐叹道:“妙不可言!晚辈都不忍再行举杯了。”
  金供奉心情很好,顾佐心情也很好,他的好来自于董县尉这座他眼中的大山轰然倒塌,没有了这座大山,又靠上了贺家,他可以在山阴县继续安生的过下去了,而且,似乎连那一贯的月例钱也不用上交了。
  几杯御酒下肚,除了收获灵力外,酒能带给人的兴奋感也丝毫未减,两人之间没日没夜“并肩奋战”的交情,也在酒水中得到了巩固。
  既然有了交情,顾佐也就忍不住好奇了:“前辈,薛太守此举究竟何意?他为何要与贺家作对?”
  金供奉微笑道:“此事牵涉极大,原本呢,不应该跟你多说,但你也是关键人证,到时候若是需要,你还得出面过堂,提前告诉你一些,让你心里清楚其中的原委,也不为过。”
  顾佐立刻点头,保证不在外面乱说。
  金供奉问:“你知薛太守是谁的人?”
  顾佐凑趣:“晚辈哪里知晓这等朝中秘辛,还请前辈解惑。”
  金供奉慢条斯理吃了两口菜,方道:“贺老大人辞官前,曾与杨相闹得很不愉快,娘娘为了缓和老大人和杨相的关系,很是费了些工夫,还赠了两只狸猫给少爷,薛太守偷梁换柱,以妖猫充之,就是等待一个时机。”
  “就是前辈上次说过的,龙瑞宫监院司马道隐履职的时机?”
  “不错,司马道隐履职时,妖猫中的封印解除,猝不及防之下,势必在山阴闹出大乱子。有司马监院为证,娘娘以妖猫暗害贺老大人之事,便坐实了!”
  顾佐小心翼翼问:“这么说,咱们老大人既不是杨相的人,也不是李相的人?”
  金供奉叹道:“所以才难做,老大人不愿结党,两边都不站,故此才不得不告老还乡。可谁知都辞官了,人家还不肯放过,唉……”
  “忠直良臣,大多如此……”
  “这话不要瞎说!陛下也难。”
  “是,晚辈失言了。那……咱们下一步怎么办?”
  金供奉冷笑:“老大人虽说辞官,可不是谁都能上来踩一脚的,区区一个薛判就像拿老大人当垫脚石,他也太高估了自己!这次咱们应对迅捷,薛判想要栽赃陷害的证据已经确凿无疑,反手告到陛下跟前,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顾佐追问:“薛太守是谁的人?李相吗?”
  金供奉干咳了一声:“老大人的意思,牵连太广反而不易追究,就到薛判为止,不要提李相。”
  顾佐松了口气,他是真不愿卷入这种大事件当中,能够早一些收尾,对他而言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什么李相、杨相、娘娘、司马监院,听着头皮都发麻,他是真不想掺乎。
  两人对酌畅饮,御酒喝完就上贺家自酿的桂花老酒,虽无灵力,但酒劲更甚,直喝到月上梢头,方才各自回房,酣然入梦。
  这一夜宿醉,也是顾佐心情松快的缘故,身上背负的冤屈得以洗清,今后便是大道平坦。
  直睡到日上三竿方才起身,梳洗已毕,去对面屋中拜见金供奉。金供奉却没在,也不知去了何处,顾佐便在院中溜达了几圈,松松筋骨,同时琢磨着自己的修行之路。
  正打算回房练练短刀,就见金供奉回来了,一屁股坐在木凳上,双手扶膝,两眼发直。
  顾佐凑上去:“前辈?”
  金供奉深吸一口气,恨恨道:“姓董的死了,还有姓左的!”
第三十章
急转直下
  一夜之间,案情剧变,两个主犯不仅在狱中“自缢”,而且留下了血书,指证会稽郡法司参军包融严刑逼供。
  秉持低调的陆县令终于无法再低调下去了,和包参军公然打起了擂台,指责包参军威凌县中,逼迫官吏,并向太守薛判上书弹劾。
  而提供最初案情线索并负责抓捕的张磨,忽然就销声匿迹了,贺家多方打探下落,最后只得了个“去往郡中协理公差”的消息。
  顾佐自告奋勇,想去郡城寻找张磨的下落,急如热锅之蚁的金供奉本也同意了,但在临行前又被叫停了。
  “不用去了。”金供奉有气无力道。
  “怎么了?张刑曹是关键人证,怎能不去找?”顾佐询问。
  “案子闹到韦国公那里了。”
  “韦国公?谁?”
  “江东道采访使,郇国公韦陟。陆县令和咱们包参军互劾,因事涉薛太守,案子交由采访使韦国公断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