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去哪了(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561

  “啊?没事了……”
  “那我就先走了,蒋公子估计已经到了……”
  金供奉提着鱼竿匆匆离去,倒把顾佐扔在了原地,顾佐掉头往回走,刚走没几步,就见天空中闪过两抹异色,这是有人破境后在天都大阵上的迹象反馈。
  顾佐大喜,在长史书房坐等片刻,新任司库参军赵香炉便匆匆进来报喜:“杨道友和薛道友破关金丹了!”
  杨三法和薛定图的闭关之处都在北九峰,这里山势陡峭,不太适合宗门开山营造,故此一直闲置着。但山上有很多天然洞窟,时间久了,便成了某些修士闭关之处。
  由于南吴州地面太平,又有大阵守护,大家于此地闭关时心里也很踏实,只需在洞口立块木牌,就不虞旁人打扰。
  顾佐于北九峰下仰头张望,冲着自己的这面山壁上有九个洞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其中有三个洞口处都扎着木牌。
  凝目望去,分别是:“神丹楼卓有行闭关处”、“虎溪派尹书闭关处”、“怀仙馆陈眠花闭关处”。
  卓有行是神丹楼大师兄,兽潮时的境界是筑基前期,这次闭关应该是冲击后期了,只是如此一来,他和张莫问的修为差距就有点大了,当年他们两人和晴姑是一个应急战斗小组,都对晴姑有意,顾佐在长安时见到张莫问已经金丹,不由为卓有行捏了把汗。
  陈眠花在怀仙馆后辈弟子中第一个冲击筑基,顾佐是早就知道的,只是没想到也会跑来这里闭关,要知道怀仙馆在南主峰是有专门的闭关之所的,陈眠花这是在刻意炫耀吗?
  尹书的闭关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不声不响间,这厮也要冲击金丹了啊,顾佐一瞬间有些失神:“小尹也冲击金丹了?”
  赵香炉笑道:“他想尽快为馆主效力,不愿再等了。”
  顾佐摇头:“何必着急,打牢基础才是正经,南吴州如今人才济济,那么多金丹,不缺他这一个。”
  赵香炉道:“正是因为那么多金丹,他才着急。”
  严格说来,尹书是叛师投主,他的虎溪门掌门之位是靠了顾佐的强力支持才做下来的,因此,他比旁人更加渴望获得顾佐的认可。
  对此,顾佐也只能赞一句“有心了”。
  绕过西南面,就是杨三法和薛定图闭关的正东山壁,这边山势略缓,洞窟更多,足有近二十个,木牌立得也多,竖了七面。
  其中就有汪寒山和古中池,还有一面顾佐很熟悉,正是原道长。
  “原道长也准备冲击金丹了?”顾佐很是惊喜。
  赵香炉也有些惊讶:“昨日我还见到他在处理一个小宗的入籍文书。”
  这种突然闭关的情况,通常意味着遇上了重大机缘,或者忽然产生了很强烈的感悟,闭关时都来不及告知旁人,当然也就表明成功的几率极大。对此,顾佐还是很替原道长欢欣鼓舞的,原道长的平泰山庄系修士,可是自己的重要臂膀啊。
  此外,牌子上还有个熟悉的名字——鲁班,按照修为推算,同样应该是在冲击金丹。鲁班是都峤派弟子,如今入籍南吴州,是南吴军的一名都头,就是不知他入金丹后,是留在南吴州,还是被都峤派精确道长召回?
  其余的名字,顾佐则不认得,赵香炉却很熟悉,挨个给顾佐介绍,大多是筑基前期破境后期,或者是炼气境破筑基境的。
  刚刚破境的杨三法和薛定图此刻都站在山脚下,各自扛着各自的木牌,似乎在争论着什么。
  顾佐快步过去向他们祝贺,这两人见了顾佐,都躬身行礼:“长史来了?正好!”
  顾佐道贺后问道:“二位在说什么?”
  薛定图道:“我们两个正在讨论,如今大势已变的情形下,结丹后怎么做对南吴州更好。我以为应当直接加入怀仙馆,做个执事长老,三法说,应该建个宗门,从旁相助。”
  杨三法在旁道:“长史您说吧,怎么做才好?我们听您的。”
  薛定图补充道:“就算是建宗门,也不能建三法所说的那种宗门。”
  顾佐好奇:“杨道友准备建什么宗门?”
  薛定图气愤道:“他要建千草门!”
  杨三法解释:“洛前辈说,市场应该不小……”
  赵香炉不解:“千草门?种植灵草吗?”
  杨三法还待说明,被顾佐断然制止:“你们不要听洛君鼓动,她是瞎胡闹,建宗门也好,加入怀仙馆也罢,甚至什么都不做,孤家寡人做个散修,只要是在南吴州入籍,向怀仙馆缴税,就是对怀仙馆最大的支持!”
第四章
授权
  到四月底的时候,南吴山迎来了两位贵客,元婴大修士唐十三,以及唐家少爷唐浚哲。
  唐浚哲对公务没什么兴趣,一来就嚷嚷着要下矿坑,顾佐拗不过他,让高长江亲自陪着他下去挖矿了。
  唐十三对顾佐明显要比之前更加尊重,言语之间也没再将顾佐看作后辈子弟,更多是以平等的态度相待。
  “我家大兄对怀仙赞不绝口,原本是要亲来的,但和辰山宗发生了一些误会,亲自登门去拜访了,特地让我来向怀仙致谢。”
  顾佐请唐十三用茶,然后问:“不知什么误会,竟然令辰山宗欲入手通川郡,当真匪夷所思。”
  唐十三叹道:“原本是件小事,辰山宗掌门景云上人有个儿子,看上我唐家嫡女,非要娶过门,我唐家的规矩,怀仙也知道,祖上定下来的,岂能轻易更改,一来二去,误会越来越多,以致有今日之事。”
  顾佐点了点头:“难怪,唐门以后还需多加留意的好。”
  唐十三道:“多亏了怀仙啊……崇玄署更改修行章法,我今日前来,就是受大兄和老祖宗之托,过来请怀仙示下,今年的税赋,当交怀仙馆多少?何时交?怀仙定个章程,我唐门必定照办。”
  顾佐连忙摆手:“这如何使得?竞下通川郡,原本就是受贵门所托,再说唐家还救过我兄弟的命,十三前辈更将千金下嫁,让我定什么章程,那不是戳我的脊梁骨么?这事简单,通川郡我是替唐门竞拍的,全郡所有修行事务,我授权唐门说了算。郡内各家上缴税费,全部交给唐门,怀仙馆分文不取,只需每年四月,将一万八千灵石给我,就当怀仙馆是个转手的就成。”
  唐十三欣慰道:“如此,怕是不妥。”
  顾佐让长史书房的文吏取来两份授权协议,刚才顾佐说的,全部列明其上,等于实质上授权唐门为独占通川郡的诸侯。当然,最后多了一条,希望而不是强制要求,在怀仙馆有难向唐门求援时,请唐门考虑出手相助。
  协议已经盖了顾佐的印章,也签了字,就等唐门合签了,证明绝不是顾佐张嘴就来,而是早就这么打算的。
  “原本想去一趟通川郡,请听风掌门看一看这份协议,只是至今脱不开身,诸事太过忙乱,倒累得十三前辈辛苦一趟,恕罪,恕罪!”
  唐十三更感惬意,道:“既然如此,我便将协议带回去吧,我大兄签好之后给怀仙送过来。当然,协议上说的是一万八千块灵石……”
  顾佐忙问:“是不是有困难?当时辰山宗的周长老,就是那个周平安,一直在加价,是晚辈没有经验,喊到了一万八千块灵石,这事赖我……通川郡不产灵石,要凑齐这么多的确有难度,不知唐门能拿出多少来?剩下的我私人补上!”
  唐十三笑道:“通川郡虽无灵石矿脉,但盛产飞云精铁和其他许多材料,这点灵石,买来就是了。协议上虽然只写了一万八千灵石,但我大兄说了,唐家按三万灵石交给怀仙馆。”
  顾佐大惊:“这如何使得?”
  于是两人你来我往,推辞半天,直到最后才口头议定,唐门按每年两万灵石交付怀仙馆,相当于向怀仙馆支付两千块灵石的中间费。
  大事抵定,顾佐陪着唐十三去了趟东溪北岸的富贵园,得知女儿和女婿去接亲家过来奉养,尚未归来,唐十三点头:“该当的。”
  看了富贵园的规模和陈设,转了转周边的山水环境,唐十三比较满意:“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在南吴州待了两天,唐十三就带着挖了两天矿的唐浚哲回通川郡了,唐浚哲还舍不得走,挖矿挖上瘾了,直呼有趣,令陪同他的高长江都有点吃不消——紧张的,坑下条件不太好,万一真把唐家少爷给累出病了,可就不好交代了。
  唐家的人刚走,陈玄礼又派人来了,来的是掌管龙武军辎重钱粮的那位录事参军。顾佐打趣道:“吃了王鉷、王焊,龙武军还会缺钱?”
  录事参军笑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龙武军的来意很清楚,他们虽然暂时不缺钱了,但未雨绸缪的决心却愈发坚定了,录事参军告诉顾佐:“陛下也不知怎么了,不停的要钱,也不知他那么多钱都花哪儿去了,如果不是顾长史您把王氏兄弟的案子送给我们,龙武军真顶不了两年就得变成第二支羽林军。”
  既然来了,顾佐当然履行承诺,请高长江的一位弟子出手,按照那录事参军的要求,在双峰镇上开始建造龙武军会馆,那录事参军便开始整天趴在双峰镇上,四处打点关系。
  到了五月中的时候,灵源道长总算是回来了,他公私两便,带着朝云一路宣诰一路游玩,当真逍遥自在。
  “没见着通海帮的帮主,是几个金丹出来接的诰令,他们说苦桑道人不在,呵呵……总之有点问题,那几个家伙都不是很服气。其余各州倒是看不出什么态度,接令的要么刺史、要么别驾,带着户法两司一起出来听宣,效果如何,就得看表现了。都在问我怀仙馆是个什么章程,你这边想好了么?”
  顾佐道:“不急,再等等,前几天刚转了一圈,发现还有几个正在闭关破境的,等他们出来以后再着手,且让各州法司、户司,大大小小的宗门再蹦哒蹦哒,反思反思。至于通海诏,最好等尚长老出来再说。”
  灵源道长伸了个懒腰:“也罢,这一路累坏了,我回去歇息了。”
  顾佐问:“如果我没记错,道长你入金丹也有四年了吧?”
  灵源道长不解:“还差几个月满四年,怎么了?”
  顾佐语重心长:“也别总是沉迷于美……感情之中,抓点紧,早点入后期吧。如今南吴州金丹修士如雨后春笋,道长你都快泯然众人矣了。要知道,你修为越高,朝云小娘子将来才越有依托。”
  灵源道长无所谓道:“行了行了,你这一路诸侯还只是筑基,好意思说贫道?你什么时候金丹,贫道就什么时候后期,总之不会让你赶上贫道的,你还是操心一下那些闭关的吧。”
  顾佐被一句话堵了回去,心中憋屈,悻悻道:“我是为你好,你却不领情,没啥可说的。”
  顾佐还真去关心那几个闭关的去了,每天询问有没有消息,过了没两天,还真有一位破境金丹了,却是顾佐没想到的人,虎溪派掌门尹书。
  顾佐思考多时,吩咐道:“去把尹书请来长史书房,我有话问他。”
第五章
虎溪门的烦恼
  尹书赶到长史府书房的时候,顾佐正在和赵香炉说话,他便在屋外阶下恭敬肃立。虽说如今已是金丹,和以前相比,有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但他却深知,唯一不变的是,顾长史想要捏死自己,比捏死只蚂蚁还简单。
  尤其是天下大势变化剧烈的今日,如果顾馆主愿意,虎溪门眨眼就能从世上消失,连朵浪花都翻腾不起来,崇玄署更不会伸手管一管。
  “……长安大概就是如此了,我在那边停留的时日也短,你说的那些地方,都没有去过,下回一定好生看看……”
  “是我老了,一提过去的事情,就想多唠叨几句,长史莫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